资源简介 第1讲:化学选择题热点预测1-化学与STSE一、考情解码二、重温经典1.(2024湖北卷)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下列化学原理描述错误的是选项 发明 关键操作 化学原理A 制墨 松木在窑内焖烧 发生不完全燃烧B 陶瓷 黏土高温烧结 形成新的化学键C 造纸 草木灰水浸泡树皮 促进纤维素溶解D 火药 硫黄、硝石和木炭混合,点燃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答案:C解析:松木不完全燃烧得到木炭,主要成分为碳单质,A项正确;黏土在高温时发生化学反应,断裂旧化学键,形成新化学键,B项正确;用草木灰浸泡树皮不能使纤维素水解,C项错误;硫黄、硝石、木炭混合点燃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等气体,D项正确。2.(2024湖南卷)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理想的新能源应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B.氢氧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清洁等优点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嵌,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D.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答案:D解析:太阳能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项错误。3.(2024河北卷)燕赵大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对下列河北博物院馆藏文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青铜铺首主要成分是铜锡合金B.透雕白玉璧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石质浮雕主要成分是碳酸钙D.元青花釉里红瓷盖罐主要成分是硫酸钙答案:D解析:制造陶瓷的主要原料为黏土,一般是硅酸盐,D项错误。三、知识归纳四、考题预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科学家在诸多科技领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自主研发的计算机处理芯片“中国芯”的主要成分为SiO2B.全新电解原理实现海水制氢,其能量转化形式:化学能→电能C.最新合成的累积烯烃型环型碳(C10、C12)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D.温和压力条件下实现乙二醇的合成,乙二醇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答案:C解析:计算机处理芯片的主要成分为单质硅,SiO2常用于光导纤维或制造光学仪器、玻璃仪器等,A项错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为原电池装置,B项错误;C10、C12与C60是碳元素的不同性质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C项正确;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不大,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2-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应用一、考情解码二、重温经典1.(2024安徽卷)地球上的生物氮循环涉及多种含氮物质,转化关系之一如下图所示(X、Y均为氮氧化物),羟胺(NH2OH)以中间产物的形式参与循环。常温常压下,羟胺易潮解,水溶液呈碱性,与盐酸反应的产物盐酸羟胺([NH3OH]Cl)广泛用子药品、香料等的合成。已知25℃时,Ka(HNO2)=7.2×10-4,Kb(NH3·H2O)=1.8×10-5,Kb(NH2OH)=8.7×10-9。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X和Y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数为0.1 NAB.1 L 0.1 mol·L-1NaNO2溶液中Na+和数均为0.1 NAC.3.3 gNH2OH完全转化为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6 NAD.2.8 gN2中含有的价电子总数为0.6 NA答案:A解析:根据反应历程图,可知X和Y分别为NO和N2O,2.24 LNO和N2O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含O原子数为0.1 NA,A项正确;HNO2为弱酸,会发生水解,1 L 0.1 mol·L-1NaNO2溶液中小于0.1 NA,B项错误;0.1 molNH2OH完全转化为,转移的电子数为0.4 NA,C项错误;N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N2中价电子数为10,即2.8 gN2中含有的价电子总数为NA,D项错误。2.(2024江西卷)我国学者把游离态氮固定在碳上(示踪反应如下),制得的[N=C=N]2-离子可用于合成核酸的结构单元。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 L 15N2含有的中子数为16 NAB.12 g C(石墨)中sp2杂化轨道含有的电子数为6 NAC.1 mol [N=C=N]2-中含有的π键数为4 NAD.生成 1mol H2时,总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6 NA答案:D解析:利用气体摩尔体积22.4 L/mol计算时,应给出是否为标准状况下,A项错误;石墨中1个C原子sp2杂化轨道含有的电子数为3个,B项错误;1 mol [N=C=N]2-中含有的π键数为2 NA,C项错误;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生成 1mol H2时,总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6 NA,D项正确。3.(2024福建卷)我国科学家预测了稳定的氮单质分子N8(结构如图)。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0 mol N8的σ键电子数为16 NAB.1.0 mol N8的(价层)孤电子对数为7 NAC.1.0 mol N8的sp2杂化N原子数为6 NAD.112.0 g N8完全分解,产生的N2分子数为4 NA答案:B解析:1个N8分子中含有8个σ键,故1.0 mol N8的σ键电子数为16 NA,A项正确;N8分子中未成键电子对共有7对,价层孤电子对有6对,B项错误;N8分子中“棒”上的N原子为sp杂化,其他原子为sp2杂化,C项正确;1 molN8完全分解,可得到4 molN2,D项正确。三、模型构建阿伏加德罗常数NA题考查的常见角度,如粒子数目(分子数、原子数、离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等)、物质结构(极性键、非极性键、σ键、π键等)、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电子数目、涉及物质是否发生水解、有机物结构(官能团数目等)等。四、考题预测以Fe/ZSM-5为催化剂分解N2O,向原料气中加入适量C3H6能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其反应机理如下: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2 gO2中含有的价电子总数为0.8 NAB.22.4 LN2与22.4 LCO2所含π键数均为2 NAC.22 g N2O与C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质子数为11 NAD.由反应机理可知分解1 molN2O,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8 NA答案:C解析:O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4,3.2 gO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其价电子总数为1.2 NA,A项错误;未告知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22.4 LN2与22.4 LCO2的物质的量,B项错误;N2O与CO2的摩尔质量均为44 g/mol,质子数均为2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 mol,所含质子数为11 NA,C项正确;该反应为2N2O2N2+O2,分解1 molN2O,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 NA,加入的C3H6消耗O2,因加入C3H6的量未知,故无法计算,D项错误。3-元素周期律(表)与元素性质一、考情解码二、重温经典1.(2024新课标卷)我国科学家最近研究的一种无机盐Y3[Z(WX)6]2纳米药物具有高效的细胞内亚铁离子捕获和抗氧化能力。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W、X、Y属于不同族的短周期元素。W的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X和Y的第一电离能都比左右相邻元素的高。Z的M层未成对电子数为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W、X、Y、Z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的熔点最高B.在X的简单氢化物中X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sp3C.Y的氢氧化物难溶于NaCl溶液,可以溶于NH4Cl溶液D.Y3[Z(WX)6]2中WX-提供电子对与Z3+形成配位键答案:A解析:综合推断W、X、Y、Z四种元素分别为C、N、Mg、Fe。由C元素构成的单质如金刚石的熔点最高,A项错误;NH3分子中N原子采取sp3杂化,B项正确;Mg(OH)2难溶于NaCl溶液,可溶于显酸性的NH4Cl溶液,C项正确;在化合物Mg3[Fe(CN)6]2中,CN-提供孤电子对,Fe3+提供空轨道形成配位键,D项正确。2.(2024黑吉辽卷)如下反应相关元素中,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基态X原子的核外电子有5种空间运动状态,基态Y、Z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Q是ds区元素,焰色试验呈绿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QZY4溶液 QZX4Y4W12溶液A.单质沸点:Z>Y>W B.简单氢化物键角:X>YC.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产生 D.QZX4Y4W12是配合物,配位原子是Y答案:D解析:综合推断:W、X、Y、Z、Q五种元素分别为H、N、O、S、Cu。单质S、N2、H2的沸点依次降低,A项正确;NH3的键角大于H2O,B项正确;往CuSO4溶液中通入NH3,先生成蓝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溶液变为深蓝色,C项正确;在Cu(NH3)4SO4配合物中,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是配位原子,D项错误。3.(2024福建卷)某电解质阴离子的结构如图。X、Y、Z、Q为原子序数依序增大的同周期元素,Z的单质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电离能:X>Y>ZB.最简单氢化物沸点:Y<ZC.键长:Y-Y>Y-Z>Y-Q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在水中电离:HnYOmHn-1YOm+H+答案:A解析:综合推断X、Y、Z、Q四种元素分别为B、C、O、F。第一电离能:O>C>B,A项错误;H2O的沸点高于CH4,B项正确;C、O、F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C-C>C-O>C-F,C项正确;H2CO3为弱酸,分步、部分电离,D项正确。三、模型构建四、考题预测(2025届赣州摸底考试)化合物A2B由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非金属元素W、X、Y、Z组成,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1,且W、Y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均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该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组成元素与空间结构如下:离子 组成元素 空间结构阳离子 W、X 正四面体形阴离子 Y、Z 正八面体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2B的化学式:(XW4)2ZY6 B.沸点:XW3>XY3C.X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 D.Z的单质和氧化物均能与强碱反应答案:C解析:综合推断: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基态原子核外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有:H、Li、B、F、Na、Al、Cl,排除金属元素,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31,即平均原子序数为7~8左右,可推测W为1H元素,Y为9F元素,且W、X能形成正四面体结构的阳离子,可推测X为7N元素,从而推出Z为14Si元素。则阳离子分别为,阴离子为,其价层电子对数目为6,为正八面体结构。由推断可知,A2B的化学式为(NH4)2SiF6,A项正确;NH3分子间存在氢键,强于NF3分子间作用力,沸点更高,B项正确;N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有多种:HNO3、HNO2等,HNO2是弱酸,C项错误;SiO2能与HF发生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D项正确。4-反应机理与催化剂一、考情解码二、重温经典1.(2024贵州卷)AgCN与CH3CH2Br可发生取代反应,反应过程中CN-的C原子和N原子均可进攻CH3CH2Br,分别生成腈(CH3CH2CN)和异腈(CH3CH2NC)两种产物。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得到的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如图(TS为过渡态,Ⅰ、Ⅱ为后续物)。由图示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CH3CH2Br生成CH3CH2CN和CH3CH2NC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过渡态TS1是由CN-的C原子进攻CH3CH2Br的α-C而形成的C.Ⅰ中“N-Ag”之间的作用力比Ⅱ中“C-Ag”之间的作用力弱D.生成CH3CH2CN放热更多,低温时CH3CH2CN是主要产物答案:D解析:由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图可知,两种路径生成的产物的总能量均低于反应物,故从CH3CH2Br生成CH3CH2CN和CH3CH2NC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A项正确;与Br原子相连的C原子为α-C,由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图可知,过渡态TS1是由CN-的C原子进攻CH3CH2Br的α-C,形成碳碳键,B项正确;由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图可知,后续物Ⅰ、Ⅱ转化为产物,分别断开的是N-Ag和C-Ag,且后者吸收更多的能量,故Ⅰ中“N-Ag”之间的作用力比Ⅱ中“C-Ag”之间的作用力弱,C项正确;由于生成CH3CH2CN所需要的活化能高,反应速率慢,故低温时更容易生成CH3CH2NC,为主要产物,D项错误。2.(2024北京卷)苯在浓HNO3和浓H2SO4作用下,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中间体到产物,无论从产物稳定性还是反应速率的角度均有利于产物ⅡB.X为苯的加成产物,Y为苯的取代产物C.由苯得到M时,苯中的大π键没有变化D.对于生成Y的反应,浓H2SO4作催化剂答案:C解析:生成产物Ⅱ的反应的活化能更低,反应速率更快,且产物Ⅱ的能量更低即产物Ⅱ更稳定,以上2个角度均有利于产物Ⅱ,A项正确;根据前后结构对照,X为苯的加成产物,Y为苯的取代产物, B项正确;M的六元环中与-NO2相连的C为sp3杂化,苯中大π键发生改变,C项错误;苯的硝化反应中浓H2SO4作催化剂,D项正确。3.(2024河北卷)我国科技工作者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可充电Mg-CO2电池,以Mg(TFSI)2为电解质,电解液中加入1,3-丙二胺(PDA)以捕获CO2,使放电时CO2还原产物为MgC2O4。该设计克服了MgCO3导电性差和释放CO2能力差的障碍,同时改善了Mg2+的溶剂化环境,提高了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对上述电池放电时CO2的捕获和转化过程开展了进一步研究,电极上CO2转化的三种可能反应路径及相对能量变化如图(*表示吸附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DA捕获CO2的反应为 + CO2B.路径2是优先路径,速控步骤反应式为*CO2*- + + e-*C2O42- +C.路径1、3经历不同的反应步骤但产物相同;路径2、3起始物相同但产物不同D.三个路径速控步骤均涉及*CO2*-转化,路径2、3的速控步骤均伴有PDA再生答案:D解析:根据题给反应路径图可知,PDA(1,3-丙二胺)捕获CO2的产物为,因此PDA捕获CO2的反应为 + CO2 ,A项正确;由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可知,路径2的最大能垒最小,因此与路径1和路径3相比,路径2是优先路径,且路径2的最大能垒存在于*CO2*—→*C2O42-)的步骤,根据反应路径2图示可知,该步骤有参与反应,因此速控步骤反应式为:*CO2*- + + e-*C2O42- + ,B项正确;路径1、3的中间产物不同,经历了不同的反应步骤,但产物均为*MgCO3,而路径2、3的起始物均为,产物分别为*MgC2O4和*MgCO3,C项正确;根据反应路径与相对能量的图像可知,三个路径的速控步骤中*CO2*—都参与了反应,且由B项分析可知,路径2的速控步骤伴有PDA再生,但路径3的速控步骤为*CO2*—得电子转化为*CO 和*CO32-,没有PDA的生成,D项错误。三、模型构建(一)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反应体系中添加催化剂,反应历程中包括催化剂参与反应和催化剂再生成反应。催化剂通过参与反应通过改变反应历程、改变反应的活化能达到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催化剂的特点及常见名词理解:(1)催化剂:作为反应物进入反应体系,做产物离开反应体系。(2)中间体:在反应体系中产生,又在反应体系中被消耗。(3)活性:催化剂活性是物质催化作用的能力,催化剂可能对某一反应活性很强,可能对其他反应活性就较弱或者没有活性。注:催化剂的活性除了与自身有关,还受粒径、反应温度、压强等条件的影响。催化剂发挥作用需要维持较高的活性需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过高可能会使催化剂失去活性。催化剂也会受某些物质影响使催化剂失去活性,这种现象被称为催化剂中毒。(4)选择性:促进特定反应发生,而抑制其他副反应(5)催化反应基本过程:反应物扩散到催化剂表面→反应物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吸附的反应物转化生成产物→产物的脱附。(三)反应机理题常考题型及考查方式:(1)能量变化与反应进程图根据试题所给能量变化与反应进程图像,能判断化学反应的焓变(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能判断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焓变与活化能的影响,能分析外界条件的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及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吸热反应与活化能的关系 总包反应与基元反应的关系(2)环式循环图环式循环机理图试题信息丰富,能找到环式循环图上所表示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及总反应,能判断环式循环图上的催化剂与中间产物,能判断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的变化及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3)梯式能垒图梯式能垒图一般会给出过渡态物质及相对能量的大小,应能判断含有几个基元反应,并能判断反应的决速步骤(能垒越大,反应速率越慢),若给出反应其他反应机理,能结合梯式能垒图对反应机理进行深度分析。四、考题预测(2025届福建九市质检)科学家利用机器学习快速发现某高效分子在温和条件下光催化CO2还原体系的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催化过程中C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为sp2和sp3B.催化过程中参与配位的原子有C、N、OC.催化过程中钴离子(Co+或Co2+)所处空间空隙有3种D.总反应为CO2+2H++2e-CO+H2O答案:A解析:催化过程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有sp、sp2、sp3三种,A项错误;在各种中间产物中,配位原子不同,参与配位的原子有C、N、O三种,B项正确;根据中间产物的结构可知,钴所处的空间间隙有三种,C项正确;该催化过程的反应物为CO2,产物为CO和H2O,D项正确。第1讲:化学选择题热点预测配套练习1.(2025届福建九市第三次监测)清代《闽小记》中记载被称为“中国白”的德化白瓷:“以糯米浆调釉,其火候极足,色如凝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糯米浆中的淀粉高温水解生成果糖以增强釉料的粘性B.硅氧四面体网状结构是陶瓷硬度大的原因之一C.含铝化合物的存在使陶瓷不耐酸碱腐蚀D.烧制白瓷应选用Fe2O3含量较高的泥料2.(2025届安徽六安市适应性考试)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采用电点火的氢气-空气发动机在工作中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氮氧化物B.卤水能使豆浆中的蛋白质聚沉,是制作豆腐常用的凝固剂C.节日燃放的烟花所呈现的艳丽色彩,是利用了钠、铜等金属元素的焰色试验D.“尿不湿”中的高吸水性树脂,其主要成分聚丙烯酸钠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3.(2025届吉林长春三调)近年我国“硬核化学”科技成果收获丰硕,对提升新质生产力功不可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自主建造的航母使用高性能富锌底漆是采用牺牲阳极法防腐蚀B.通过破坏共价键实施CO2海底液化封存,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C.北斗卫星的“星载铷钟”中使用的铷单质遇水会缓慢反应放出氢气D.利用CO2合成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实现无机小分子向有机高分子的转化4.(2025届江西省三新教研共同体3月联考)我国科学家开发的分子筛ZMQ-1在化学工业中可处理较大的分子,广泛应用于重质原油高值化生产乙烯、丙烯和丁烯等低碳烯烃以及柴油、航空煤油等,也可用于生物油及生物质催化转化生产生物柴油、高附加值功能性糖、醛及醇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丙烯互为同系物B.航空煤油的碳链长度长于柴油C.生物柴油与柴油都属于烃类D.糖、醛及醇都是碳水化合物5.(2025届山西太原第一次模拟考试)科技强国、科技强军,化学在建设现代化军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单兵作战服所用的电致变色材料是聚苯胺,苯胺具有碱性B.合成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反应类型是缩聚反应C.“福建舰”舰体材料为无磁镍铬钛合金钢,该合金钢的硬度高于纯铁D.“99A”坦克装甲上可自动释放修复剂的微胶囊化环氧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6.(2025届福建九市第三次监测)定影剂使用原理为AgBr+2Na2S2O3=== Na3[Ag(S2O3)2]+NaBr,使用时应控制体系pH,否则易发生副反应+2H+=== S↓+SO2↑+H2O。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00 mL 0.1 mol·L-1Na2S2O3溶液中,数目小于0.01 NAB.正常使用时,每溶解94 g AgBr,生成配位键数目为NAC.体系pH过小时,每生成18 g H2O,转移电子数目为2 NAD.发生副反应时,溶液减重32 g,SO2逸出数目为NA7.(2025届安徽六安市适应性考试)C部分含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CaC2含有的σ键数目为3 NAB.标准状况下,22.4 LCS2含有的原子数目为3 NAC.反应①每消耗12 g C,生成π键的数目为2 NAD.反应②每生成1 mol CaC2,转移的电子数为4 NA8.(2025届贵州贵阳七校联合考试)由Cl2制备Cl2O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2CO3+H2O=== 2NaHCO3+2NaCl+Cl2O,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22.4 L Cl2O中原子总数为3 NAB.2 mol 中VSEPR的价层电子对数目为6 NAC.当有14.2gCl2被还原时,转移电子数为0.2 NAD.0.1 mol·L-1 NaHCO3溶液中的数目等于0.1 NA9.(2025届浙江宁波十校3月联考)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炸药、燃料与盐类等。工业上一般以硫黄或其他含硫矿物为原料来制备硫酸,工业制硫酸的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NA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沸腾炉中通入空气焙烧黄铁矿制备得到1 mol S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5.5 NAB.一定条件下,在接触室中通入1 mol SO2和足量空气,充分反应后可以得到1 NASO3C.标准状况下,4.48 LSO2、SO3混合物中硫原子数为0.2 NAD.在加热时,用足量浓硫酸与1mol铜充分反应,有2 NA硫酸做氧化剂10.(2025届辽宁省辽宁县域重点高中二模)氮的化合物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反应①中,9.2 g NO和N2O的混合气体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 NAB.1 L 0.1 mol·L-1NH2OH溶液中含氧原子的数目为0.1 NAC.常温下,1 L 0.1 mol·L-1HNO2溶液中含的数目为0.1 NAD.在反应②中,0.2 mol NH2OH完全反应时生成N2O分子的数目为0.1 NA11.(2025届东北三省四市联合教研体第一次联考)已知X、Y、Z、W、R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和R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五种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单质均为非极性分子B.原子半径:R>W>Z>Y>X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R>W>Z>YD.X和Z组成的化合物可能含有非极性键12.(2025届武汉四月调研考试)X、Y、Z和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由四种元素构成某物质可用作牙膏添加剂,结构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简单氢化物沸点:X>YB.分子极性:WY5>WY3C.同周期第一电离能大于W的元素有2种D.未用完的Z和W单质需放回原试剂瓶13.(2025届华大新高考联盟3月教学质量测评)某化合物M常用作溶剂和反应试剂,M由W、X、Y、Z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已知仅X、Y同周期、Y的基态原子含有2个未成对电子、Z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Y>XB.XY2分子中含极性键C.ZY3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D.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Z14.(2025届河南郑州第二次模拟考试)X2、Y2、Z2为短周期元素的气体单质,l、m、n为均含X元素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2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可用于杀菌、消毒B.实验室中m的浓溶液因见光分解易变黄色C.n的钠盐和m的浓溶液反应能生成Z2D.①、②、③均为氧化还原反应15.(2025届山东名校4月校际联合检测)W、X、Y、Z、M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核外电子总数,五种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Q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M>Y>ZB.WZ3和的空间结构相同C.简单氢化物沸点:Y>Z>XD.第一电离能:Z>Y>X16.(2025届东北三省四市联合教研体第一次联考)N-Zn/TiO2光催化氧化可用于工业上含硫废液的处理,光生电子(e-)与水电离出的H+、O2作用生成过羟基自由基(HO2·),空穴(h+)与水电离出的OH-作用生成羟基自由基(·OH),HO2·和·OH分别与反应生成,变化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OH氧化的反应为2·OH+=== +H2OB.①②过程和③④过程产生的之比为1∶1C.pH过低或过高均会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D.氧化含硫废液的总反应为2+O2217.(2025届湖南炎德英才4月大联考)贝克曼重排是酮肟()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酰胺的反应,R、R'代表不同的烃基,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I中共平面的原子至少为5个B.H+在反应过程中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C.若R代表-CH3,R'代表-CH2-CH3,则上述产物的名称为N-乙基乙酰胺D.按照上述历程发生反应,生成的酰胺是18.(2025届安徽六安市适应性考试)卤代烃(CH3)3CBr在乙醇中发生醇解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H3)3CBr的醇解反应包含3个基元反应B.若在乙醇中加入少量的乙醇钠,可加快反应速率C.该反应的决速步骤为(CH3)3CBr=== (CH3)3C++Br-D.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CH3)3CBr的平衡转化率19.(2025届贵州贵阳七校联合考试)标准状态下,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能量与反应历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O2(g)的相对能量为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活化能:历程I>历程ⅡB.反应O3(g)+O(g)=== 2O2(g)的ΔH=E5-E2 kJ/molC.其他条件相同时,历程I和历程Ⅱ中O3的平衡转化率相同D.历程I涉及了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20.(2025届吉林长春三调)汽车尾气是导致空气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利用反应2CO(g)+2NO(g)2CO2(g)+N2(g)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一定条件下该反应历程如图所示(TS代表过渡态,IM表示中间产物,每段历程的反应物相对总能量定义为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①②③中,只有①是吸热反应B.升高温度能加快总反应速率,且正反应速率增加倍数小于逆反应速率增加倍数C.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2NO(g)N2(g)+2CO2(g) ΔH=-307.6 kJ/molD.即使采用对反应③选择性高的催化剂,也不能完全避免尾气中出现N2O第1讲:化学选择题热点预测配套练习参考答案及解析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A A B D C B A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A B A B D D D C解析:1.淀粉水解产物为葡萄糖,A项错误;硅氧四面体的空间网状结构使陶瓷硬度大,B项正确;铝化合物不耐强酸、强碱腐蚀,C项错误;Fe2O3为红棕色固体,不用于烧制白瓷,D项错误。2.空气中N2与O2在点火花作用下能生成NO等氮氧化物,A项正确;豆浆属于胶体,在电解质溶液中能发生聚沉,B项正确;金属元素在灼烧时呈现出不同的焰色,C项正确;聚丙烯酸钠属于合成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3.锌比铁活泼,在海水中发生电化学反应时,铁被保护,为牺牲阳极法,A项正确;CO2液化过程中,未破坏共价键,B项错误;铷单质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与水剧烈反应,C项错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4.乙烯和丙烯都是属于单烯烃,为同系物,A项正确;航空煤油的碳链长度短于柴油,B项错误;生物柴油是酯类,柴油是烃类,C项错误;醛、醇不是碳水化合物,D项错误。5.苯胺中氨基具有碱性,A项正确;甲基丙烯酸甲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项错误;合金的硬度比成分金属的硬度大,C项正确;树脂类有机物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项正确。6.能发生水解,A项正确;Na3[Ag(S2O3)2]中含有2个配位键,溶解0.5 molAgBr,生成配位键数目为NA,B项正确;根据副反应可知,生成1 molH2O,转移电子数目为2 NA,B项正确;溶液减重32 g,为单质硫与气体SO2的总质量,D项错误。7.CaC2含有1个σ键,A项错误;CS2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B项错误;生成1 molCS2,生成的π键的数目为2 NA,C项正确;反应②每生成1 mol CaC2,转移的电子数为2 NA,D项错误。8.5.Cl2O常温下为气体,但22.4L需在标准状态下,A项错误;的VSEPR价层电子对数为3(σ键)+0(孤对)=3对,2 mol共6 NA对,B项正确;14.2 g Cl2为0.2 mol,反应中Cl2被还原(Cl2→2Cl-),转移0.4 NA电子,C项错误;NaHCO3溶液的体积未知,D项错误。9.黄铁矿在高温下的反应为4FeS2+11O22Fe2O3+8SO2,生成8 molSO2时,转移44 mol电子,A项正确;SO2与O2生成SO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B项错误;SO3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C项错误;Cu与浓硫酸的反应中,浓硫酸仅有一半作氧化剂,D项错误。10.9.2 g NO和N2O的混合气体相当于0.2 mol NO2,反应①中,2NO2+H2O=== HNO2+HNO3,0.2 mol NO2完全反应时转移0.1 mol电子,A项正确;NH2OH溶液中水含有氧原子,故1 L0.1 mol·L-1NH2OH溶液中含氧原子数大于0.1 NA,B项错误;HNO2为弱酸,不能完全电离,C项错误;反应②中,HNO2+NH2OH=== N2O+2H2O,0.2 mol NH2OH完全反应时生成N2O为0.2 mol,D项错误。11.X、Y、Z、W、R五种元素分别为H、C、N、O、Cl。O元素的单质有O2和O3,O2是非极性分子,O2是极性分子,A项错误;原子半径:Cl>C>N>O>H,B项错误;简单氢化物沸点:H2O>NH3>HCl>CH4,C项错误;H与N可组成化合物N2H4,含有极性键与非极性键,D项正确。12.X、Y、Z、W四种元素分别是O、F、Na、P。常温下,H2O为液态,HF为气态,A项正确;PCl3的极性大于PCl5,B项错误;同周期比P的第一电离能大的元素有Cl和Ar,C项正确;多余的金属钠与白磷均需放回原试剂瓶中,D项正确。13.W、X、Y、Z四种元素分别为H、C、O、S。原子半径:C>O,A项错误;CO2分子中含有C-O极性键,B项正确;SO3为平面三角形,C项正确;H2O的沸点高于H2S,D项正确。14.根据转化关系图可知:X2、Y2、Z2分别为H2、O2、Cl2,l、m、n分别为H2O、HCl、HClO。O2的一种同素异形体O3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A项正确;浓盐酸中常混有少量的Fe3+而显黄色,B项错误;NaCl与NaClO反应能生成Cl2,C项正确;反应①、②、③均有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15.W、X、Y、Z、M五种元素分别为B、C、O、F、Na。简单离子半径:O2->F->Na+,A项错误;BF3和均为平面三角形,空间结构相同,B项正确;简单氢化物的沸点:H2O>HF>CH4,C项正确;第一电离能:F>O>C,D项正确。16.由题图可知,和·OH反应生成,离子方程式为2·OH+=== +H2O,A项正确;反应①②过程中O2、H+、e-和反应生成,反应式为O2+H++e-+=== ,反应③④过程中OH-、h+和反应生成,反应式为2OH-+2h++=== +H2O,+H2O电离出的H+和OH-物质的量相等,则产生之比为2:1,B项错误;该变化过程中H+和OH-均参与反应,pH过低或过高均会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C项正确;由题光照图可知,氧化含硫废液的总反应为2+O22,D项正确。17.物质I中存在结构,共平面的原子至少为5个,A项正确;由反应历程可知,H+在该反应过程中作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B项正确;若R代表-CH3,R'代表-CH2-CH3,则产物I的结构为,名称为N-乙基乙酰胺,C项正确;贝克曼重排的机理是与羟基处于反位的基团迁移到缺电子的氮原子上,发生题给重排反应,R'代表苯基,R代表甲基,生成的酰胺是,D项错误。18.由题图可知,该反应有3个基元反应,A项正确;乙醇钠溶液显碱性,有利于醇解反应的进行,B项正确;第1步活化能最大,为决速步骤,该步反应为(CH3)3CBr=== (CH3)3C++Br-,C项正确;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高温使平衡逆向移动,不能提高转化率,D项错误。19.历程I的活化能高于历程II,A项正确;反应O3(g)+O(g)=== 2O2(g)的ΔH=E5-E2 kJ/mol,B项正确;相同条件下,历程I和历程II中O2的平衡转化率相同,C项正确;历程I涉及的键断裂是极性键、形成是非极性键,D项错误。20.吸热反应为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反应①②③中:反应物能量均为0,生成物能量分别为+199.2 kJ/mol、-513.5 kJ/mol、-307.6 kJ/mol,则反应①为吸热反应,反应②③为放热反应,A项正确;总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增加,正反应速率增加倍数小于逆反应速率增加倍数,B项正确;由图可知,总反应的反应物为2NO+2CO、生成物为2CO2+N2,总的焓变等于各反应焓变之和,即+199.2 kJ/mol-513.5 kJ/mol-307.6 kJ/mol=-622.1 kJ/mol,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2NO(g)N2(g)+2CO2(g) ΔH=-622.1 kJ/mol,C项错误;反应③的催化剂只改变反应③的产物比例,不能改变反应③的反应物,N2O是反应③的反应物、反应②的产物,D项正确。(共63张PPT)第1讲-化学选择题热点预测contents目录01考情解码0102重温经典03考题预测contents目录01化学与STSE0102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应用03元素周期律(表)与元素性质反应机理与催化剂04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化学与STSE——考情解码卷区 考查内容 呈现形式 考点分布化学与传统文化 化学与科学 化学与技术 化学与材料 化学与环境 化学与生活、生产 化学原理2024全国甲卷 能源:木材与煤所含元素、石油裂化、燃料电池能量转化形式、光解水制氢) 文字叙述 √2024新课标卷 材料化学成分识别:笔墨纸砚成分 文字叙述 √ √2024河北卷 材料(铜合金、玉、石质浮雕、青花釉)成分判断 图文结合 √2024黑吉辽卷 文物(金银盏、玻璃柱、玉耳杯、陶罐)成分所属材料类型: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 文字叙述 √ √ √ √2024湖北卷 化学与传统文化(制墨、陶瓷、造纸、火药)中的化学原理 表格形式 √ √ √2024湖南卷 新能源特点、氢氧燃料电池优点、二次电池原理、太阳能电池能量转化关系 文字叙述 √ √ √ √ √ √2024山东卷 化学品(活性炭、铁粉、谷氨酸钠、五氧化二磷)在生活中的应用(食品脱色剂、脱氧剂、增味剂、干燥剂) 文字叙述 √2024甘肃卷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文字叙述 √ √ √重温经典真题 深入感悟高考化学与STSE——考情解码卷区 考查内容 呈现形式 考点分布化学与传统文化 化学与科学 化学与技术 化学与材料 化学与环境 化学与生活、生产 化学原理2024广东卷 材料属性(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石英成分、铯原子质子数求算 文字叙述 √2024江西卷 景德镇青花瓷的原料及显色的原因 文字叙述 √ √ √2024北京卷 41Ca的半衰期 文字叙述 √ √2024贵州卷 出土历史文物的材料 表格图文 √ √2025八省联考河南卷 手工艺品与材料 表格图文 √ √2025八省联考内蒙卷 自然资源的成分 文字叙述 √ √ √2025八省联考四川卷 新型材料的成分 文字叙述 √2025八省联考云南卷 化学品性质与应用 文字叙述 √ √ √新型材料的成分及呈现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文物等)考查频次较大,该类试题主要体现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心态,产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预测高考考题 以求融会贯通化学与STSE——重温经典(2024湖北卷)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下列化学原理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 发明 关键操作 化学原理A 制墨 松木在窑内焖烧 发生不完全燃烧B 陶瓷 黏土高温烧结 形成新的化学键C 造纸 草木灰水浸泡树皮 促进纤维素溶解D 火药 硫黄、硝石和木炭混合,点燃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点评: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四大发明发挥着重要作用。试题以四大发明中的造纸与火药、文房四宝中的墨、中国特色的陶瓷为载体,考查制作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原理。完全燃烧生成CO2化学反应实质促进木质素溶解必修一P31C预测高考考题 以求融会贯通化学与STSE——重温经典点评: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为人类生存提供了更多的保障,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试题以我国在新能源领域取得的新突破的项目为载体,考查考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涉及化学问题的能力。(2024湖南卷)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理想的新能源应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B.氢氧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清洁等优点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嵌,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D.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Li+放电碳基→硅基等Li+、Na+、Zn2+等负极正极D预测高考考题 以求融会贯通化学与STSE——重温经典点评:文物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文物所具有的物质属性,使其与化学学科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试题以河北博物院馆藏文物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物质组成的掌握情况及从不同视角对典型物质进行分类的思想。(2024河北卷)燕赵大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对下列河北博物院馆藏文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青铜铺首主要成分是铜锡合金B.透雕白玉璧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石质浮雕主要成分是碳酸钙D.青花釉里红瓷盖罐主要成分是硫酸钙D重温经典真题 深入感悟高考化学与STSE——知识归纳预测高考考题 以求融会贯通化学与STSE——考题预测【考题预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科学家在诸多科技领域取得新突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自主研发的计算机处理芯片“中国芯”的主要成分为SiO2B.全新电解原理实现海水制氢,其能量转化形式:化学能→电能C.最新合成的累积烯烃型环型碳(C10、C12)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D.温和压力条件下实现乙二醇的合成,乙二醇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2025海水制氢与海上氨醇论坛将于2月26日在常州召开,来自谢和平院士团队的领导专家将介绍《全新原理的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技术》。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 祝融号巡视雷达揭秘火星乌托邦平原浅表分层结构2. FAST精细刻画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3. 全新原理实现海水直接电解制氢4. 揭示新冠病毒突变特征与免疫逃逸机制5. 实现高效率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和组件6. 新原理开关器件为高性能海量存储提供新方案7. 实现超冷三原子分子的量子相干合成8. 温和压力条件下实现乙二醇合成9. 发现飞秒激光诱导复杂体系微纳结构新机制10. 实验证实超导态“分段费米面”C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应用——考情解码卷区 考查载体 考查内容 呈现形式 考点分布化学键(σ键、π键) 微粒数(中子、质子、电子) 溶液中微粒数 转移电子数 反应中的计算 组成与结构 22.4L/mol适用条件2024河北卷 超氧化钾作供氧剂的原理 σ键数、离子数、溶液中离子数、转移电子数 化学方程式 √ √ √ √2024安徽卷 地球上生物氮循环 氧原子数、溶液中离子数、转移电子数、价电子总数 循环机理图 √ √ √ √2024黑吉辽卷 硫及其化合物转化 原子总数、溶液中离子数、反应分析、转移电子数 转化关系图 √ √ √ √2024广东卷 阿伏加德罗常数 σ键数、溶液中离子数、混合气体中分子数、转移电子数 文字叙述 √ √ √ √2024江西卷 游离态氮固定在碳上的用途 中子数、杂化轨道的电子数、π键数、转移电子数 化学方程式 √ √√ √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卷区 考查载体 考查内容 呈现形式 考点分布化学键(σ键、π键) 微粒数(中子、质子、电子) 溶液中微粒数 转移电子数 反应中的计算 组成与结构 22.4L/mol适用条件2024贵州卷 草酸与氯酸钾制备自来水消毒剂二氧化氯 中子数、转移电子数、溶液中离子数、π键数 化学方程式 √ √ √ √2024福建卷 N8分子结构 σ键数、孤电子对数、sp2杂化N原子数、反应分析 结构式 √ √ √ √2025内蒙古八省联考 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 反应分析、中子数、转移电子数、溶液中原子数 转化关系图 √ √ √ √2025八省联考云南卷 氯气制备Cl2O 原子总数、σ键数、转移电子数、溶液中离子数 化学方程式 √ √ √ √以一定的情境为载体,考查化学计量相关知识。频次较高的有溶液中微粒数、转移电子数、化学键相关知识,在22.4L/mol适用条件方面的考查相对减少,特别关注融合物质结构的考查,如杂化轨道电子数、特定杂化的原子数等。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应用——考情解码重温经典真题 深入感悟高考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应用——重温经典点评:本试题为2024安徽卷试题,试题为题组题,结合阅读材料回答两道试题,形式新颖,考查常考知识(NA、物质结构)。本题考查学生的推断能力,需结合机理图推断出X、Y的化学式,才能准确作答。重温经典真题 深入感悟高考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应用——重温经典一路还原+5+30+?+?化合价降低A.标准状况下,2.24 L X和Y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数为0.1NAX为NO(+2)Y为N2O(+1)NO和N2O所含O原子数相同B.1 L 0.1 mol·L-1NaNO2溶液中Na+和NO2-数均为0.1NAHNO2是弱酸,NO2-会发生水解C.3.3 gNH2OH完全转化为N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6NANH2OHNO2-失4e-0.4 NA e-D.2.8 gN2中含有的价电子总数为0.6NAN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N2中价电子数为10A重温经典真题 深入感悟高考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应用——重温经典(2024江西卷)国学者把游离态氮固定在碳上(示踪反应如下),制得的[N=C=N]2-离子可用于合成核酸的结构单元。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 15N2含有的中子数为16 NA B.12 g C(石墨)中sp2杂化轨道含有的电子数为6 NAC.1 mol [N=C=N]2-中含有的π键数为4 NA D.生成1 mol H2时,总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6 NA点评:本试题为2024江西卷试题,试题以北京大学与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一项合作研究成果为载体,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相关知识。考查了杂化轨道电子数及π键数,完美融合物质结构知识,难度较大。重温经典真题 深入感悟高考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应用——重温经典(2024江西卷)我国学者把游离态氮固定在碳上(示踪反应如下),制得的[N=C=N]2-离子可用于合成核酸的结构单元。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 15N2含有的中子数为16 NA核素表示式XAZ22.4 L/mol的适用条件B.12 g C(石墨)中sp2杂化轨道含有的电子数为6 NA3 NAC.1 mol [N=C=N]2-中含有的π键数为4 NAD.生成1 mol H2时,总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6 NA与CO2互为等电子体00-1-3 +4 -30D重温经典真题 深入感悟高考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应用——重温经典(2024福建卷)我国科学家预测了稳定的氮单质分子N8(结构如图)。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0 mol N8的σ键电子数为16 NAB.1.0 mol N8的(价层)孤电子对数为7 NA C.1.0 mol N8的sp2杂化N原子数为6 NA D.112.0 g N8完全分解,产生的N2分子数为4 NA点评:本试题为2024福建卷试题,试题以北京理工大学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为载体,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相关知识。考查了σ键电子数、孤电子对数、杂化N原子数等,完美融合物质结构知识,难度较大。重温经典真题 深入感悟高考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应用——重温经典我国科学家预测了稳定的氮单质分子N8(结构如图)。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0 mol N8的σ键电子数为16 NAB.1.0 mol N8的(价层)孤电子对数为7 NA C.1.0 mol N8的sp2杂化N原子数为6 NA D.112.0 g N8完全分解,产生的N2分子数为4 NA结构式中红色键表示σ键未成键电子对共有7对,价层孤电子对有6对N8分子中N原子为sp或sp2杂化,无sp3杂化N原子为sp杂化N8分子中sp杂化的N原子有2个,sp2杂化的N原子有6个结合原子守恒求算B重温经典真题 深入感悟高考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应用——模型建构解题模型建构阿伏加德罗常数NA题考查的常见角度,如粒子数目(分子数、原子数、离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等)、物质结构(极性键、非极性键、σ键、π键等)、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电子数目、涉及物质是否发生水解、有机物结构(官能团数目等)等。重温经典真题 深入感悟高考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应用——考题预测【考题预测】以Fe/ZSM-5为催化剂分解N2O,向原料气中加入适量C3H6能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其反应机理如图。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2 gO2中含有的价电子总数为0.8 NAB.22.4 LN2与22.4 LCO2所含π键数均为2 NAC.22 g N2O与C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质子数为11 NAD.由反应机理可知分解1 molN2O,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8 NA重温经典真题 深入感悟高考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应用——考题预测【考题预测】以Fe/ZSM-5为催化剂分解N2O,向原料气中加入适量C3H6能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其反应机理如图。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2 gO2中含有的价电子总数为0.8 NAB.22.4 LN2与22.4 LCO2所含π键数均为2 NAC.22 g N2O与C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质子数为11 NAD.由反应机理可知分解1 molN2O,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8 NAO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4,O2中价电子数为1222.4 L/mol的适用条件N2O质子数:7*2+8=22CO2质子数:6+8*2=22方程式的配平不唯一:C3H6 + N2O + 4O2 = N2 + 3CO2 + 3H2OC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元素周期律(表)与元素性质——考情解码卷区 考查载体 考查元素 呈现形式 考点分布微粒半径 化合价 未成对电子数 电负性 第一电离能 微粒间作用力 化学键 键角、键能、键长 杂化类型 空间结构 配合物 化合物类型 金属性 非金属性 氢化物稳定性 酸碱性 熔沸点 物质性质 周期表中位置2024全国甲卷 化学电源电解质LiPF6 Li、N、F、P 文字叙述 √ √ √ √2024新课标卷 无机盐纳米药物Mg3[Fe(CN)6] C、N、Mg、Fe 文字叙述 √ √ √ √2024河北卷 侯氏制碱法 H、C、N、O、Na、Cl 文字叙述+化学方程式 √ √ √ √2024黑吉辽卷 硫酸铜溶液与氨水的反应 H、N、O、S、Cu 文字叙述+转化关系图 √ √ √ √2024湖北卷 KHSO4结构 H、O、S、K 文字叙述+结构式 √ √ √ √2024甘肃卷 元素推断常规考查 H、C、O、Na、S 文字叙述 √ √2024广东卷 运动员补充能量物质 H、C、N、O、P 文字叙述+结构式 √ √ √ √2024江西卷 新型材料阳离子 H、C、O、K 文字叙述 √ √2024贵州卷 某化合物 H、Be、C、N、O 文字叙述+结构式 √ √ √ √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元素周期律(表)与元素性质——考情解码卷区 考查载体 考查元素 呈现形式 考点分布微粒半径 化合价 未成对电子数 电负性 第一电离能 微粒间作用力 化学键 键角、键能、键长 杂化类型 空间结构 配合物 化合物类型 金属性 非金属性 氢化物稳定性 酸碱性 熔沸点 物质性质 周期表中位置2024福建卷 电解质阴离子 B、C、O、F 文字叙述+结构式 √ √ √ √ √2024重庆卷 某化合物 H、B、N、F 文字叙述+结构式 √ √ √ √2025八省联考河南卷 某化合物 O、F、P、Cl 文字叙述 √ √ √ √2025八省联考内蒙卷 电解质阴离子 C、N、O、F、S 文字叙述+结构式 √ √ √ √2025八省联考西北卷 微孔材料 B、O、Al 文字叙述 √ √ √ √2025八省联考四川卷 元素推断常规考查 H、N、O、S 文字叙述 √ √ √ √2025八省联考云南卷 非线性光学晶体 B、O、F、Al、Cs 文字叙述+结构式 √ √ √ √元素周期律(表)与元素性质试题主要以位构性元素推断题的形式出现,该类试题主流还是给出物质的结构式进行推断,融合物质结构与性质中原子结构知识,考点分布上,第一电离能、熔沸点、微粒半径、物质性质方面考查较多,反观杂化类型、空间结构、键角等方面考查较少。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元素周期律(表)与元素性质——重温经典(2024新课标卷)我国科学家最近研究的一种无机盐Y3[Z(WX)6]2纳米药物具有高效的细胞内亚铁离子捕获和抗氧化能力。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W、X、Y属于不同族的短周期元素。W的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X和Y的第一电离能都比左右相邻元素的高。Z的M层未成对电子数为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W、X、Y、Z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的熔点最高B.在X的简单氢化物中X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sp3C.Y的氢氧化物难溶于NaCl溶液,可以溶于NH4Cl溶液D.Y3[Z(WX)6]2中WX-提供电子对与Z3+形成配位键点评:本试题为2024新课标卷试题,试题以无机盐纳米药物为载体进行元素推断,涉及考查第一电离能、未成对电子数、杂化类型、配位键等知识。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元素周期律(表)与元素性质——重温经典Y3[Z(WX)6]2点评:本试题为2024新课标卷试题,试题以无机盐纳米药物为载体进行元素推断,涉及考查第一电离能、未成对电子数、杂化类型、配位键等知识。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题干中说明是“短周期”应为长周期(第四)元素看化合价+2-3猜测: Mg3[Fe(CN)6]2条件验证:W的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X和Y的第一电离能都比左右相邻元素的高。Z的M层未成对电子数为4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元素周期律(表)与元素性质——重温经典(2024新课标卷)我国科学家最近研究的一种无机盐Y3[Z(WX)6]2纳米药物具有高效的细胞内亚铁离子捕获和抗氧化能力。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W、X、Y属于不同族的短周期元素。W的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X和Y的第一电离能都比左右相邻元素的高。Z的M层未成对电子数为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W、X、Y、Z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的熔点最高B.在X的简单氢化物中X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sp3C.Y的氢氧化物难溶于NaCl溶液,可以溶于NH4Cl溶液D.Y3[Z(WX)6]2中WX-提供电子对与Z3+形成配位键点评:本试题为2024新课标卷试题,试题以无机盐纳米药物为载体进行元素推断,涉及考查第一电离能、未成对电子数、杂化类型、配位键等知识。W X Y ZC N Mg Fe根据晶体类型进行区分判断NH3分子中N原子Mg(OH)2空轨道:Fe3+孤电子对:CN-A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元素周期律(表)与元素性质——重温经典点评:本试题为2024黑吉辽卷试题,试题硫酸铜溶液与NH3的反应为载体考查元素的推断,涉及考查空间运动状态、未成对电子、焰色试验、熔沸点、键角、配合物等知识。(2024黑吉辽卷)如下反应相关元素中,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基态X原子的核外电子有5种空间运动状态,基态Y、Z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Q是ds区元素,焰色试验呈绿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质沸点:Z>Y>WB.简单氢化物键角:X>YC.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产生D.QZX4Y4W12是配合物,配位原子是Y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元素周期律(表)与元素性质——重温经典点评:本试题为2024黑吉辽卷试题,试题硫酸铜溶液与NH3的反应为载体考查元素的推断,涉及考查空间运动状态、未成对电子、焰色试验、熔沸点、键角、配合物等知识。Q是ds区元素,焰色试验呈绿色CuSO4溶液 CuSN4O4H12[Cu(NH3)4SO4]通入NH3条件验证: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基态X原子的核外电子有5种空间运动状态,基态Y、Z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空间运动状态:轨道数目电子运动状态:电子数目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元素周期律(表)与元素性质——重温经典点评:本试题为2024黑吉辽卷试题,试题硫酸铜溶液与NH3的反应为载体考查元素的推断,涉及考查空间运动状态、未成对电子、焰色试验、熔沸点、键角、配合物等知识。(2024黑吉辽卷)如下反应相关元素中,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基态X原子的核外电子有5种空间运动状态,基态Y、Z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Q是ds区元素,焰色试验呈绿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质沸点:Z>Y>WB.简单氢化物键角:X>YC.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产生D.QZX4Y4W12是配合物,配位原子是YW X Y ZH N O Cu根据晶体类型进行区分判断NH3>H2O,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相同,看孤电子对数目现象描述:先生成蓝色沉淀,后沉淀溶解,溶液变为深蓝色配体是NH3,配位原子是N原子D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元素周期律(表)与元素性质——重温经典点评:本试题为2024福建卷试题,试题以某电解质阴离子为载体考查元素推断,涉及考查第一电离能、氢化物沸点、键长、酸的电离等知识。(2024福建卷)某电解质阴离子的结构如图。X、Y、Z、Q为原子序数依序增大的同周期元素,Z的单质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电离能:X>Y>ZB.最简单氢化物沸点:Y<ZC.键长:Y-Y>Y-Z>Y-Q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在水中电离:HnYOm Hn-1YOm+H+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元素周期律(表)与元素性质——重温经典点评:本试题为2024福建卷试题,试题以某电解质阴离子为载体考查元素推断,涉及考查第一电离能、氢化物沸点、键长、酸的电离等知识。X、Y、Z、Q为原子序数依序增大的同周期元素,Z的单质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得到1个电子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最外层有3个电子,为第二周期的B元素Y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为C元素Z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为O元素Q只能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一般为H元素或卤素。为F元素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元素周期律(表)与元素性质——重温经典点评:本试题为2024福建卷试题,试题以某电解质阴离子为载体考查元素推断,涉及考查第一电离能、氢化物沸点、键长、酸的电离等知识。(2024福建卷)某电解质阴离子的结构如图。X、Y、Z、Q为原子序数依序增大的同周期元素,Z的单质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一电离能:X>Y>ZB.最简单氢化物沸点:Y<ZC.键长:Y-Y>Y-Z>Y-Q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在水中电离:HnYOm Hn-1YOm+H+X Y Z QB C O F第一电离能:O>C>BCH4 H2O(存在分子间氢键)C、O、F原子半径依次减小H2CO3是二元弱酸,电离时,分两步电离A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元素周期律(表)与元素性质——模型构建命题主流方向2024年7考注意融合推理、计算的元素推断新题型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元素周期律(表)与元素性质——模型构建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元素周期律(表)与元素性质——考题预测【考题预测】化合物A2B由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非金属元素W、X、Y、Z组成,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1,且W、Y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均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该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组成元素与空间结构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2B的化学式:(XW4)2ZY6B.沸点:XW3>XY3C.X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D.Z的单质和氧化物均能与强碱反应离子 组成元素 空间结构阳离子 W、X 正四面体形阴离子 Y、Z 正八面体形条件结论核外电子排布最外层电子数第一电离能空间结构杂化类型大π键结构不良问题一级维度 二级维度初始状态 条件不足(或隐含)条件冗余解答障碍 情境陌生题型陌生考点或解答角度不明确解答方法多样目标状态 目标模糊结论开放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元素周期律(表)与元素性质——考题预测【考题预测】化合物A2B由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非金属元素W、X、Y、Z组成,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1,且W、Y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均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该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组成元素与空间结构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离子 组成元素 空间结构阳离子 W、X 正四面体形阴离子 Y、Z 正八面体形W X Y Z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原子序数之和为31,平均为8W、X可形成阳离子,且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形:NH4+1H7N9F14Si带2个单位负电荷,正八面体形9F14Si离子化合物A2B:(NH4)2SiF6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元素周期律(表)与元素性质——考题预测【考题预测】化合物A2B由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非金属元素W、X、Y、Z组成,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1,且W、Y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均只有1个未成对电子,该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组成元素与空间结构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2B的化学式:(XW4)2ZY6B.沸点:XW3>XY3C.X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D.Z的单质和氧化物均能与强碱反应离子 组成元素 空间结构阳离子 W、X 正四面体形阴离子 Y、Z 正八面体形W X Y ZH N F Si化学式为(NH4)2SiF6NH3与NF3的沸点比较,氢键的影响N的含氧酸有HNO3、HNO2等Si与SiO2均能与强碱发生反应C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反应机理与催化剂——考情解码卷区 考查载体 考查内容 呈现形式2024河北卷 Mg-CO2电池电极上CO2的反应机理 原理分析、速控步骤 循环图+能垒图2024甘肃卷 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 活化能余反应热计算、速控步骤 循环图2024广东卷 具体反应的反应历程图的判断 活化能、催化剂、反应热的综合应用 能量变化图2024北京卷 Deacon法制氯气的反应机理 反应机理图的分析、平衡常数、反应类型 反应机理图2024北京卷 苯的硝化反应的反应机理 催化剂、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能垒图2024贵州卷 自循环光催化芬顿系统工作原理 能量转化形式、阴极反应、相关计算 反应机理图2024贵州卷 AgCN与CH3CH2Br的反应历程能量变化图 反应热判断、机理分析、主要产物的判断 能垒图2025八省联考内蒙卷 离子液体吸收CO2的两种反应路径 机理分析、反应热判断、物质内化学键类型判断 能垒图2025八省联考西北卷 H2S转化为S的催化历程 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电子数目计算 催化历程图2025八省联考四川卷 合成羟基乙醛的反应历程图 反应热的计算、决速步骤、机理分析 能垒图反应机理与催化剂试题的呈现形式:反应机理循环图、能量变化历程图、梯形能垒图等,该类试题情境新,信息量大,图表新颖,综合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识图读图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涉及考查活化能、反应热、决速步骤、机理分析等知识。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反应机理与催化剂——重温经典(2024贵州卷)AgCN与CH3CH2Br可发生取代反应,反应过程中CN-的C原子和N原子均可进攻CH3CH2Br,分别生成腈(CH3CH2CN)和异腈(CH3CH2NC)两种产物。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得到的反应历程及能量变化如图(TS为过渡态,Ⅰ、Ⅱ为后续物)。由图示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CH3CH2Br生成CH3CH2CN和CH3CH2NC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过渡态TS1是由CN-的C原子进攻CH3CH2Br的α-C而形成的C.Ⅰ中“N-Ag”之间的作用力比Ⅱ中“C-Ag”之间的作用力弱D.生成CH3CH2CN放热更多,低温时CH3CH2CN是主要产物点评:本试题为2024贵州卷试题,试题以AgCN与CH3CH2Br的取代反应为载体,给出能量-反应历程图,涉及考查反应的热效应、主要产物的判断等知识。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反应机理与催化剂——重温经典点评:本试题为2024贵州卷试题,试题以AgCN与CH3CH2Br的取代反应为载体,给出能量-反应历程图,涉及考查反应的热效应、主要产物的判断等知识。A.从CH3CH2Br生成CH3CH2CN和CH3CH2NC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物质能量降低,为放热反应物质能量降低,为放热反应√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反应机理与催化剂——重温经典点评:本试题为2024贵州卷试题,试题以AgCN与CH3CH2Br的取代反应为载体,给出能量-反应历程图,涉及考查反应的热效应、主要产物的判断等知识。B.过渡态TS1是由CN-的C原子进攻CH3CH2Br的α-C而形成的CH3CH2Brαβαβ√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反应机理与催化剂——重温经典点评:本试题为2024贵州卷试题,试题以AgCN与CH3CH2Br的取代反应为载体,给出能量-反应历程图,涉及考查反应的热效应、主要产物的判断等知识。C.Ⅰ中“N-Ag”之间的作用力比Ⅱ中“C-Ag”之间的作用力弱吸收能量少,N-Ag作用力弱吸收能量多,C-Ag作用力更强√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反应机理与催化剂——重温经典点评:本试题为2024贵州卷试题,试题以AgCN与CH3CH2Br的取代反应为载体,给出能量-反应历程图,涉及考查反应的热效应、主要产物的判断等知识。D.生成CH3CH2CN放热更多,低温时CH3CH2CN是主要产物活化能小,生成低温时的主要产物活化能大,低温时,反应速率较慢×(2024北京卷)苯在浓HNO3和浓H2SO4作用下,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中间体到产物,无论从产物稳定性还是反应速率的角度均有利于产物ⅡB.X为苯的加成产物,Y为苯的取代产物C.由苯得到M时,苯中的大π键没有变化D.对于生成Y的反应,浓H2SO4作催化剂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反应机理与催化剂——重温经典点评:本试题为2024北京卷试题,试题以苯在在浓HNO3和浓H2SO4作用的反应为载体,考查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化学键变化、得到相关产物时的反应类型等知识点。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反应机理与催化剂——重温经典点评:本试题为2024北京卷试题,试题以苯在在浓HNO3和浓H2SO4作用的反应为载体,考查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化学键变化、得到相关产物时的反应类型等知识点。生成X的反应为吸热反应生成Y的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X的活化能比生成Y的活化能大,生成Y的速率更快产物Y的能量比产物X的能量低,生成产物Y的趋势更大(2024北京卷)苯在浓HNO3和浓H2SO4作用下,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中间体到产物,无论从产物稳定性还是反应速率的角度均有利于产物ⅡB.X为苯的加成产物,Y为苯的取代产物C.由苯得到M时,苯中的大π键没有变化D.对于生成Y的反应,浓H2SO4作催化剂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反应机理与催化剂——重温经典点评:本试题为2024北京卷试题,试题以苯在在浓HNO3和浓H2SO4作用的反应为载体,考查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化学键变化、得到相关产物时的反应类型等知识点。该C原子为sp3杂化,生成M时,苯中的大π键发生了变化C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反应机理与催化剂——重温经典(2024河北卷)我国科技工作者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可充电Mg-CO2电池,以Mg(TFSI)2为电解质,电解液中加入1,3-丙二胺(PDA)以捕获CO2,使放电时CO2还原产物为MgC2O4。该设计克服了MgCO3导电性差和释放CO2能力差的障碍,同时改善了Mg2+的溶剂化环境,提高了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对上述电池放电时CO2的捕获和转化过程开展了进一步研究,电极上CO2转化的三种可能反应路径及相对能量变化如图(*表示吸附态)。点评:本试题为2024河北卷试题,试题以Mg-CO2电池及电极上CO2转化的三种可能路径为载体,涉及考查机理分析、速控步骤的确定及反应式的书写等知识。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反应机理与催化剂——重温经典点评:本试题为2024河北卷试题,试题以Mg-CO2电池及电极上CO2转化的三种可能路径为载体,涉及考查机理分析、速控步骤的确定及反应式的书写等知识。两个图的涵义一样,都是描述反应历程,不同点在于分别给出了得电子情况与相对能量大小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反应机理与催化剂——重温经典点评:本试题为2024河北卷试题,试题以Mg-CO2电池及电极上CO2转化的三种可能路径为载体,涉及考查机理分析、速控步骤的确定及反应式的书写等知识。PDA,1,3-丙二胺与CO2反应得到产物√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反应机理与催化剂——重温经典点评:本试题为2024河北卷试题,试题以Mg-CO2电池及电极上CO2转化的三种可能路径为载体,涉及考查机理分析、速控步骤的确定及反应式的书写等知识。B.路径2是优先路径,速控步骤反应式为路径2的活化能比路径1、路径3的低,更易发生路径2的决速步骤√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反应机理与催化剂——重温经典点评:本试题为2024河北卷试题,试题以Mg-CO2电池及电极上CO2转化的三种可能路径为载体,涉及考查机理分析、速控步骤的确定及反应式的书写等知识。C.路径1、3经历不同的反应步骤但产物相同;路径2、3起始物相同但产物不同路径1、路径3产物相同路径2、路径3起始物相同,产物不同√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反应机理与催化剂——重温经典点评:本试题为2024河北卷试题,试题以Mg-CO2电池及电极上CO2转化的三种可能路径为载体,涉及考查机理分析、速控步骤的确定及反应式的书写等知识。D.三个路径速控步骤均涉及*CO2*-转化,路径2、3的速控步骤均伴有PDA再生均涉及*CO2*-转化路径2有PDA的再生路径3的速控步骤为*CO2*—得电子转化为*CO 和*CO32-,没有PDA的生成×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反应机理与催化剂——模型构建(一)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反应体系中添加催化剂,反应历程中包括催化剂参与反应和催化剂再生成反应。催化剂通过参与反应通过改变反应历程、改变反应的活化能达到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反应机理与催化剂——模型构建(二)催化剂的特点及常见名词理解:(1)催化剂:作为反应物进入反应体系,做产物离开反应体系。(2)中间体:在反应体系中产生,又在反应体系中被消耗。(3)活性:催化剂活性是物质催化作用的能力,催化剂可能对某一反应活性很强,可能对其他反应活性就较弱或者没有活性。注:催化剂的活性除了与自身有关,还受粒径、反应温度、压强等条件的影响。催化剂发挥作用需要维持较高的活性需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过高可能会使催化剂失去活性。催化剂也会受某些物质影响使催化剂失去活性,这种现象被称为催化剂中毒。(4)选择性:促进特定反应发生,而抑制其他副反应(5)催化反应基本过程:反应物扩散到催化剂表面→反应物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吸附的反应物转化生成产物→产物的脱附。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反应机理与催化剂——模型构建(三)反应机理题常考题型及考查方式: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反应机理与催化剂——模型构建(三)反应机理题常考题型及考查方式:(1)能量变化与反应进程图根据试题所给能量变化与反应进程图像,能判断化学反应的焓变(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能判断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焓变与活化能的影响,能分析外界条件的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及平衡转化率的影响。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反应机理与催化剂——模型构建(三)反应机理题常考题型及考查方式:(2)环式循环图环式循环机理图试题信息丰富,能找到环式循环图上所表示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及总反应,能判断环式循环图上的催化剂与中间产物,能判断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的变化及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反应机理与催化剂——模型构建(三)反应机理题常考题型及考查方式:(3)梯式能垒图梯式能垒图一般会给出过渡态物质及相对能量的大小,应能判断含有几个基元反应,并能判断反应的决速步骤(能垒越大,反应速率越慢),若给出反应其他反应机理,能结合梯式能垒图对反应机理进行深度分析。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反应机理与催化剂——考题预测A.催化过程中C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为sp2和sp3B.催化过程中参与配位的原子有C、N、OC.催化过程中钴离子(Co+或Co2+)所处空间空隙有3种D.总反应为CO2+2H++2e- CO+H2O(2025届福建九市质检)科学家利用机器学习快速发现某高效分子在温和条件下光催化CO2还原体系的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融合人工智能(AI)命题,引导青少年关注科技发展、致力于科技发展。以反应机理图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也是题型融合创新的一种方式与途径。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反应机理与催化剂——考题预测A.催化过程中C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为sp2和sp3B.催化过程中参与配位的原子有C、N、OC.催化过程中钴离子(Co+或Co2+)所处空间空隙有3种D.总反应为CO2+2H++2e- CO+H2O(2025届福建九市质检)科学家利用机器学习快速发现某高效分子在温和条件下光催化CO2还原体系的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催化过程中,CO2、CO、某高效分子中均含有C原子spsp2和sp3A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反应机理与催化剂——考题预测B.催化过程中参与配位的原子有C、N、OC、N配位C、N配位C、N配位C、N、O配位N、O配位N、O配位√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反应机理与催化剂——考题预测C.催化过程中钴离子(Co+或Co2+)所处空间空隙有3种√研究命题特点 把握命题方向反应机理与催化剂——考题预测D.总反应为CO2+2H++2e- CO+H2O反应物生成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讲:化学选择题热点预测.pptx 第1讲:化学选择题热点预测(练习).docx 第1讲:化学选择题热点预测(讲义).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