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下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期中
满分:60分 时间: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10题每小题1分,11-15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都有“人民”二字,这是因为
A.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我国国家机关是由人民直接选举组成的 D.我国人民经常与这些国家机关打交道
2.某建筑公司拖欠工地中辛苦工作的130人的工资,工人们联名将该建筑公司告上法庭。案例中建筑公司侵犯了工人们的 权利。
A.劳动权 B.财产权 C.隐私权 D.人身权
3.中学生小州在网络上购买中国农民丰收节吉祥物“龙龙”时,收到了假货,在与商家协商退货无果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了投诉,但仍未得到合理解决,于是将该商家告上法院。小州的维权方式依次是
A.和解→调解→刑事诉讼 B.调解→和解→行政诉讼
C.和解→仲裁→行政诉讼 D.和解→调解→民事诉讼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
A.言论自由 B.平等权 C.受教育权 D.人身自由
5.在我国,公民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享有广泛的权利。下列事例与公民权利对应正确的是
A.钟南山获“改革先锋”、“共和国勋章”称号——名誉权
B.小明将写文章获得的稿费捐给山区的孩子——财产处分权
C.小文将学校周边交通混乱的情况反映给市政府——申诉权
D.上课时小易跟邻桌讨论周末的外出活动计划——言论自由权
6.下面是八年级某班同学们收集的一组漫画图片,三幅漫画的学习主题应该是
A.公民住宅不受侵犯 B.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C.经济权利受法律保护 D.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7.李某开了一家餐馆,税务局几次通知其申报纳税,但李某拒不申报。年底,税务局稽查核定该餐馆欠缴税款5万元,给予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以罚款的决定。这说明
A.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基本义务 B.任何欠税抗税的行为都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C.依法纳税是法律要求做的,公民必须去做 D.拒不纳税是不道德行为,应受到舆论的谴责
8.截至2024年底,我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7亿人、2.5亿人、3亿人。其中,快递、外卖、网约车司机等从业人员参保人数已超过1000万人。这有利于保障公民的
A.政治权利 B.社会经济权利 C.人身自由 D.文化教育权利
9.小刚等几个15岁的学生因多次使用暴力、言语威胁等手段,抢劫其他未成年人财物而被抓获。经人民法院审理,小刚等人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小刚等人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A.刑事自诉 B.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刑事责任
10.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下列做法贯彻了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①行政机关简政放权,努力让群众少跑腿 ②国家加强法治宣传,确保全民参与执法
③监察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④审判机关公正审判,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下列图示关于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小明在笔记本上记录了一些“宪法规定保证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有关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公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③宪法赋予公民广泛的基本权利并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其核心价值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人民权力的实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备案审查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据公民、组织提出的审查建议,废止地方涉罪人员近亲“连坐”规定,让人们感受到了备案审查带来的“温暖”。这表明
①公民的宪法意识和观念在不断增强 ②备案审查制度有利于保障宪法实施
③地方各级人大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加严格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受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作了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这体现了
①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③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务院负责,受国务院监督
A.②③ B.①④ C. ①② D.③④
15.几位“00后”青年在部队不愿接受训练,拒绝服兵役,受到“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两年内禁止出国(境)和升学”的严肃处理。这表明
①义务的履行需要权利的实现 ②义务具有强制性,违反义务须担责
③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 ④权利具有自愿性,行使权利有界限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 ②③
二、非选择题 (共40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7分)
中学生小吉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一次小吉把自己所拍的一些与军事题材有关的照片发布到了网上。因照片可能暴露某海军驻军位置,随即照片迅速被网络平台删除,同时小吉受到我国安全机关的严重警告。对此,小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1)你赞同小吉的观点吗 请从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角度说明理由。(5分)
(2)在社会生活中,如果公民的义务观念淡薄会有什么后果 (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材料一 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材料二 中共中央纪委印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正风肃纪工作的通知》,要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广大群众可以通过举报电话、举报网站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手机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进行批评、建议、举报。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做法有利于保障中公民行使哪一项政治权利 (1分)公民行使这项权利有什么意义 (2分)
(3)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国家权力机关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力 (4分)
18.2024年我国陆续施行了两部法律,某校开展了“品读新法”的实践活动,请你参与。(6分)
法律 活动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第一条:为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四条 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任务一:依据第一条内容,运用所学知识回答职业教育法与宪法的关系。(2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第二条 体育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 第十七 国家倡导公民树立和践行科学健身理念,主动学习健身知识,积极参加健身活动 任务二:为落实体育法第二条内容,请你写出一项适合中学生强健体魄的体育运动项目。(2分)
(1)完成探究学习任务。(4分)
任务一:
任务二:
(2)运用所学知识,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四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二条的共性进行原因说明。(2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邵永祥,是一位在云南藏族、傈僳族(lì sùzú)等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山区工作的汉族同胞。藏族群众把他称作“好兄弟”。邵永祥说:“我是汉族人,但无论到哪里工作,我都与民族兄弟心连心,手牵手。”他将自己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钱捐献给巴珠村藏族贫困大学生格桑次里,资助他走上圆梦大学之路。向困难户捐赠羽绒服,共计430件价值4万余元……他的善行义举至今感动着人们。
(1)邵永祥同志用实际行动积极履行了哪一项基本义务 (2分)
(2)依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积极履行这一基本义务的重要性。(2分)
(3)向邵永祥同志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做什么力所能及的事 (2分)
20.2024年12月4日是第11个国家宪法日,长春市某校开展了“弘扬宪法精神 共筑法治未来”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12分)
主题一:“探秘宪法,寻根溯源”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先后制定过四部宪法。我国现行宪法是第四部宪法,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
宪法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1)上述内容体现了宪法具有怎样的地位 (2分)
(2)划线部分说明我国立法过程中,坚持哪一价值取向 (2分)
主题二:“宪法护航,你我同行”
宪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3)依据第四十六条,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原因。(2分)
(4)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我国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保护公民的受教育权 (2分)
主题三:“宪法精神,薪火相传”
国家宪法日不仅是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宣传教育日。该校全体学生聚集在操场上,面对国旗,紧握右拳,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向宪法庄严宣誓:“我立志做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好公民,忠于宪法,认真学习,掌握本领……”
(5)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该校学生的集体宣誓有什么意义 (2分)
(6)我们应如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在实际行动上 (2分)
2024-2025下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 BADDB 6-10: DCBDB 11-15: DCACD
二、 非选择题
16. (1) 不赞同。(1分)
理由:①行使权利角度: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或: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或;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任意一点)
②履行义务角度: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担责任。或;法定义务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任意一点即可)
(2)如果义务观念淡薄,对他人、社会与国家缺乏担当,不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17 .(1)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2)监督权。(1分)意义:有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或:有助于政府接受公民监督和社会监督。或:有利于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或: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或:有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2分)
(3)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②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③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任意两点即可得分)
18.(1)宪法是职业教育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2)跑步、打羽毛球等。
(3)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或: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等(答出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条)
19.(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2)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3)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答案不可侧重国家统一方面,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20.(1)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民主立法。
(3)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4)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制定资助政策。
(5)有利于增强学生们的宪法意识;有利于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符合题意即可得分)
(6)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或:坚决维护宪法权威, 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一条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