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下)高一地理期中考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题2分,共80分)
1C 2D 3D 4B 5D 6B 7C 8A 9D 10A 11A 12B 13B 14A 15C 16D 17A 18C 19C 20C 21C 22B 23C 24B 25C 26A 27B 28D 29B 30C
31AB 32BC 33BD 34C 35ABC 36ABC 37AB 38ABC 39AB 40ABC
综合题(20分)
41.(1)①降水少,夏季光照充足,番茄品质好;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和番茄红素积累;③冬季气候寒冷,病虫害少;④干燥和长日照的环境减少了霉菌的发生率。(每点2分,任答3点6分。)
(2)①靠近番茄主产地,原料丰富;②国际市场需求量大;③劳动力丰富、廉价;④国家政策扶持;⑤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条件便利。(每点2分,任答4点8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3)①加工番茄的皮厚,直接食用的口感欠佳;②新疆距离东部消费市场遥远,鲜果易变质;③将“加工番茄”加工成番茄酱,有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每点2分,3点6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报告查询:登录或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准考证号)
广东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下)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答题卡
姓名: 班级:
学 号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6] [6] [6]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7] [7] [7] [7] [7] [7] [7] [7]
[8] [8] [8] [8] [8] [8] [8] [8]
[9] [9] [9] [9] [9] [9] [9] [9]
一、单选题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 21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22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 23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19 [A] [B] [C] [D] 24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 25 [A] [B] [C] [D]
26 [A] [B] [C] [D] 31 [A] [B] [C] [D] 36 [A] [B] [C] [D]
27 [A] [B] [C] [D] 32 [A] [B] [C] [D] 37 [A] [B] [C] [D]
28 [A] [B] [C] [D] 33 [A] [B] [C] [D] 38 [A] [B] [C] [D]
29 [A] [B] [C] [D] 34 [A] [B] [C] [D] 39 [A] [B] [C] [D]
30 [A] [B] [C] [D] 35 [A] [B] [C] [D] 40 [A] [B] [C] [D]
二、综合题
41. (1)
。(6分)
(2)
。(8分)
请勿在此区域作答或
者做任何标记
(3)
。 (6分)广东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下)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地 理
命题:高一备课组 审定:地理科组 校对:高一备课组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收回。
一、选择题(其中1-30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1-40题为不定项选择题,全对给2分,少选且正确给1分,错选给0分。本大题共80分)
读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高山高原 B.热带平原 C.温带平原 D.寒带内陆
2.亚马孙平原地势低平但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落后 B.自然灾害多 C. 开发历史晚 D.气候太湿热
胡焕庸线作为人地关系的重要地理大发现之一,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的重要特征。下图为胡焕庸线两侧区域人口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 下列四个省级行政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A. 云南 B. 西藏 C. 黑龙江 D. 山东
4. 多年来,胡焕庸线所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格局一直未发生突破性变化,影响这种格局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
A. 经济发展 B. 自然环境 C. 政策导向 D. 历史传承
人口迁移差额率=(迁入人口一迁出人口)/总人口×100%。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1995~2016年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移率变化。据此完成5-6题。
5. 1995-2001年期间,该地区的人口总量( )
A.持续增加 B.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 C.持续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6. 2013年以来,该地区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人口老龄化加剧 B.产业结构优化
C.环境承载力下降 D.落户政策限制
安徽长江沿岸的芜湖自古以来发生过多次人口迁移现象。清代末年,芜湖实行“移民垦荒,围湖建圩”,多个大小圩口建成后,从皖北陆续迁来大量移民。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上海多家棉纺织企业迁入芜湖。据此完成7-8题。
7.清代末年,皖北人口南迁芜湖的主要原因是( )
A.皖北灾害多 B.皖北战乱多
C.芜湖土地充足 D.芜湖气候适宜
8.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上海棉纺织企业的迁入对芜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城市化进程加快 B.棉花种植面积扩大
C.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D.产业升级加快
下表示意我国西藏、澳门土地面积和常住人口数量及排名(截至2023年末)。据此完成9-10题。
地区 面积(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数量(万人) 常住人口数量全国排名
西藏自治区 122.84万 365.00 第31位
澳门特别行政区 33.04 68.37 第34位
9.限制澳门常住人口数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
A.粮食总量 B.光热资源 C.能源储量 D.土地面积
10.与西藏相比,澳门单位面积土地可容纳人口数较大,主要原因是澳门( )
①自然条件优越 ②经济、科技水平较高 ③旅游景点数量多 ④人均消费水平较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为了让群众摆脱长期贫困的状况,2011年宁夏启动生态移民工程。宁夏实施生态移民10多年来,涉及多达110万人的异地安置,这意味着全区六分之一的人正在离开故土。读宁夏自然要素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宁夏实施生态移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政策 B. 地形 C. 经济 D. 气候
12.从地形和灌溉水源等自然条件考虑,下列区域人口容量最大的是( )
A. Ⅰ区域 B. Ⅱ区域 C. Ⅲ区域 D. Ⅳ区域
红河元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哀牢山南部,哈尼族人民利用当地自然条件,改造坡地,修建梯田,创造了独特的农耕文明奇观。据此完成13-14题。
13. 红河哈尼梯田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构成了良性生态系统,在系统中森林起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地表径流,满足梯田灌溉 B.增强下渗,涵养水源
C.增加蒸发,增加空气湿度 D.拦截径流,减少水汽输送
14. 村寨在森林之下梯田之上,其合理性主要体现在( )
①减轻洪水灾害 ②避免农业污染 ③获取优质水源 ④享受优美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赣南传统的村庄一般选址在河谷、山间盆地和河流阶地上,这些地区一般有丰富的耕地资源、森林资源及水资源等,同时自然灾害较少。在政府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中,赣南乡村聚落区位指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下图示意赣南新农村区位指向。据此完成15-16题。
15. 影响行政村聚落区位指向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 就业 B. 交通 C. 政策 D. 耕地
16. 新农村建设有利于( )
A.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B. 增加行政村就业机会
C. 保护与传承地域文化 D. 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
北京东路地区位于上海市中心,是上海开埠以来全国闻名的生产资料经营一条街,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随着时代变迁,该地区面临产业低效老旧、风貌破碎缺失、配套活力不足等问题。在城市更新项目中,该地区建立了内外互联,河街互通的“金街、银岸、坊巷”的综合更新体系。下图示意北京东路地区城市更新项目。据此完成17-18题。
17.图示区域规划合理的是(   )
A.金街—建设中央商务区 B.银岸—建设别墅度假区
C.坊巷—发展高档居住区 D.黄浦江畔—建设化工园区
18.北京东路地区“金街、银岸、坊巷”综合更新利于(   )
A.降低用地成本,促进产业的升级 B.增加工业用地,提高土地价值
C.改善城市风貌,提升区域竞争力 D.减少绿化用地,增加公共设施
公交等时线是指从某一地点出发,利用公交出行,所用出行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成的平滑曲线。下图为广州市某日以市中心天河城为出发点的公交等时线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从天河城出发,50分钟时间内的平均公交车车速最快的是( )
A.动物园方向 B.火车站方向 C.珠江新城方向 D.师范大学方向
20.制作公交等时线图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RS B.GIS、RS C.GPS、GIS D.GIS、GPRS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2024年1月我国城镇常住人口9326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96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66.16%,比上年末提高0.94%。根据经济状况城镇化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据此完成21-22题。
21.目前,我国所处的城镇化阶段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22.关于城镇化现象及其所处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
A.逆城镇化—甲 B.郊区城镇化—乙 C.再城镇化—丙 D.虚假城镇化—丁
日本东京都市圈是以首都东京为中心的巨型都市圈,其实际范围包括东京都、神奈川县、千叶县、掎玉县等。下图示意1955~2005年东京都市圈不同圈层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23-24题。
23. 1995~2005年东京都市圈( )
A. 中心城区为人口净迁出 B. 卫星城人口负增长
C. 远郊区人口增速放缓 D. 远郊区人口负增长
24. 东京都市圈城市轨道交通线由中心城向外延伸,有利于( )
①分散中心城区城市职能 ②促使城市产业不断外移
③改善远郊区环境质量 ④促进郊区城市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文化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是一定地域内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图为“浙江水乡乌镇、重庆过江索道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25-26题。
25.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的有(   )
①建筑风格  ②生活水平高低  ③宗教信仰  ④消费习惯  ⑤习俗  ⑥教育水平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26.“浙江水乡乌镇”与“重庆过江索道”反映出两地(   )
A.地形地势不同 B.气候条件不同
C.植被状况不同 D.耕作方式不同
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下图)。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据此完成27-28题
27.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
A.降水多 B.风力大 C.日照强 D.气温高
28.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
A.高大、屋顶尖、窗大 B.低矮、屋顶缓、窗大
C.高大、屋顶尖、窗小 D.低矮、屋顶缓、窗小
向日葵植株高大,叶多而密,是耗水较多的喜阳作物。地处河套平原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年均种植葵花面积400万亩以上,约占全国向日葵总播种面积的1/4。巴彦淖尔市采用小麦套晚播向日葵栽培技术,错期播种,小麦3月播种,向日葵5月底至6月初播种,小麦成熟后要及时收割。下图示意巴彦淖尔市地理位置。据此完成29-30题。
29. 巴彦淖尔市小麦成熟后要及时收割的主要原因是( )
A. 小麦保质期短 B. 促进向日葵生长
C. 抢占粮食市场 D. 减少土壤肥力消耗
30. 与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巴彦淖尔市种植向日葵的优势条件为( )
A. 市场广阔 B. 灌溉便利 C. 气温日较差大 D. 土壤肥沃
豌豆尖是冬季时令蔬菜。贵州龙里豌豆尖生产历史长、品质优,售价低,早期主要供应周边市场。2016年,龙里豌豆尖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近年来,通过与蔬菜经销商合作,利用快速冷链运输,龙里豌豆尖以较高价格畅销少数城市(下图)。据此完成31-32题。
31.早期龙里豌豆尖供应周边市场,其主要原因是(   )
A. 产品保鲜期较短 B. 交通运输落后
C. 产品销售量有限 D. 产品品质较差
32.龙里豌豆尖主要供应北上广深等少数城市,说明(   )
A.蔬菜种植技术水平提高 B.冷藏保鲜技术进步
C.少数城市消费水平高 D.蔬菜质量提高
下图示意我国某家具企业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等流程。据此完成33-34题。
33. 该企业把家具加工选择在越南,主要是因为越南(   )
A. 原料充足 B. 劳动力廉价 C. 市场需求大 D. 土地价格低
34. 该家具企业在城市布局体验馆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
A. 信息通达度 B. 环境舒适度 C. 交通便捷度 D. 生产地距离
辽西风沙区位于辽宁省西北部,降水少,冬春季节多风沙。近年来,辽西风沙区试验用覆膜滴灌种植花生,取得较好收益。图为辽西风沙区覆膜滴灌种植花生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35-36题。
35. 下列属于辽宁省西北部种植花生的有利条件是(  )
A. 光照充足 B. 昼夜温差大 C. 土质疏松 D. 土壤肥沃
36. 辽西风沙区用覆膜滴灌种植花生的好处主要有(  )
A. 减少土壤水热的散失  B.避免土壤的板结 
C. 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D. 增加土壤有机质
低空经济具有高科技主导、高效能运营和高质量发展等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深圳是我国重要的科创中心。2024年2月,全球首台跨海跨城(深圳—珠海)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在“无人机之都”深圳市试飞成功,将单程2.5~3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到20分钟。据此完成37-38题。
37. 深圳市能够成功完成首飞主要得益于( )
A. 产业基础完备 B. 技术力量先进
C. 水陆交通便利 D. 生态环境优美
38. “低空经济”发展对区域发展的有利于( )
A. 减轻陆面运输压力   B.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C. 优化能源结构   D. 缩小城乡发展差异
区位熵是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的指标。通常区位熵大于1,表明某产业在该区域集聚程度高于总体地区;区位熵小于1,说明某产业在该区域的集聚程度低于总体地区。下图为浙江省部分城市2004—2012年服务业区位熵示意图。据此完成39-40题。
39.从2004年到2012年,服务业集聚程度波动上升是(   )
A.杭州 B.嘉兴 C.舟山 D.宁波
40.服务业集聚带来的好处是(   )
A.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 B.扩大市场、吸引客流
C.促进信息交流、利于技术创新 D.消除恶性竞争、提高效率
二、综合题(共1道题,20分)
4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加工番茄”是普通番茄的一种,生长期一般在4-8月,其果实体积较小,果皮较厚,可加工成番茄酱、番茄干、番茄粉、番茄红素等产品。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昌吉回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昌吉)是新疆最适宜种植“加工番茄”的区域之一,已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这里的“加工番茄”不仅产量高,而且番茄红素含量高、霉菌污染相对较少。新疆采用机械化采收“加工番茄”,鲜果多加工成番茄酱。近年来凭借地域优势和产业政策,新疆已有116家番茄制品出口企业,番茄酱年产突破160万吨,全球每4瓶番茄酱中就有一瓶来自新疆,产品主要出口东南亚、中东和欧洲等地区。
下左图为新疆“加工番茄”主要分布区示意图,下右图为昌吉气候资料图。

(1)分析昌吉生产高品质“加工番茄”的优势气候条件。(6分)
(2)简述新疆发展番茄加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8分)
(3)简析新疆“加工番茄”多用于生产番茄酱,而不是将鲜果大量销往东部沿海市场的原因。(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