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普陀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化学学科期中自适应练习
考生注意:
1.化学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2.按要求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作答,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3.本试卷标注“不定项”的选择题,每小题可能有1至3个正确选项,只有1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或3个正确选项的,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未特别标注的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4.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信息。本试卷需要使用相对原子质量时,采用近似值(近似到整数),例如S的相对原子质量取32
一、氮循环(共22分)
氮元素在地球各圈层沿着循环的作用途径迁移活动如图所示。
1. 上述过程中生成单质是编号______(在①~⑥之间选选填)
2. 在大气中,______元素的含量最高。
3. 过程④包含的过程,其中N元素化合价持续降低。已知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X和Y都是氧化物,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Y的化学式为______
4. 中x值为1,则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5. 用化学符号表示微观粒子:三个硝酸根离子______;两个氮原子______;
6. 自然界中,含有某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实现了元素循环。以下哪种循环不是元素循环
A 氧循环 B. 水循环 C. 氮循环 D. 碳循环
7. 中N元素化合价为
A. B. C. 0 D.
8. 以下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 C. D.
9. 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我们能闻到它的气味,是因为
A. 分子体积很小 B. 分子质量很小 C. 分子在不停运动 D. 分子间有间隔
除氮循环外,碳循环也对于维持人类生活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含碳元素的物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持续上升,也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二、低碳行动(共22分)
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措施,一是控制二氧化碳的产生,二是转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10. 从碳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能得到的信息正确的是
A. 核电荷数为6 B. 最外层有2个电子 C. 可获知中子数目 D. 质子数为4
11. 一个氧原子质量为ag,一个C原子质量为bg,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用含有a和b的代数式表达)。
12. 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为______。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带来的环境问题有______。
13. 海水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但随着环境温度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被海水吸收的二氧化碳又会重新释放到大气中。
近日,《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利用碳化钼作催化剂,用将转化为CO,反应流程如图。物质B和物质C为反应物或生成物。
14.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不定项)
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 物质B为CO
C. 物质C为 D. 催化剂也参与了化学反应
15. 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______(选填“分子”或“原子”)。
16. 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像二氧化碳一样,由两种或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______。
17. 该反应生成了水,水的微观粒子构成可以这样描述:氢原子和氧原子以______(填比例关系)结合。关于水的元素组成,历史上化学家们采用实验探究最终得出了结论。
三、研究水的组成(共20分)
水是生命之源。化学家采用“合”和“分”的思维方法,结合实验研究了水的组成。采用“分”的方法首先要制得氢气。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
18. 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可由锌粒与稀盐酸反应制氢气。制氢气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_____(选填字母A~D)。也可用图中的“多功能瓶”(实验前瓶中装有一半体积的水)收集氢气,氢气是从______(选填“①”或“②”)通入的,最终瓶中收集到的气体中氢气体积分数约为______
19. 十八世纪,科学家将制得的氢气点燃,观察到氢气燃烧时火焰呈______色,并证明了生成物为水,但他们并不知道可燃物燃烧是与氧气发生反应。根据当时的认识和实验,所能获得的结论用现在的语言可表达为“水中含______(填元素符号)”。根据现在的认识,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20. 十九世纪初,尼克尔森进行了电解水实验。该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该反应的类型为______(选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实验一段时间后,左侧试管中液面高度如图所示,则右侧试管中的液面应是______(选填“a”或“b”)。右侧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化学式是______
地球上约71%的表面被水覆盖,总储水量很大,但是绝大部分都存于海洋中、海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四、海水资源(共36分)
海水资源是指海水及海水中存在的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海水利用包括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中化学资源的提取。
21. 以下水循环的环节中,能够补充海水中的水的是______。(不定项)
A. 蒸发 B. 水汽输送 C. 降水 D. 径流
22. 海水中含有,其负离子的符号为______,中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3. 海水中还有较多Mg元素,属于______(选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M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Mg原子易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最外层的______(填数字)个______(选填“质子”或“中子”或“电子”),形成带______(选填“正”或“负”)电荷的离子。
24. 据《管子》载:“暮春之初,北海之民即煮海为盐”。与文中涉及的操作原理相似的是
A. 溶解 B. 过滤 C. 蒸发 D. 蒸馏
一种利用太阳能从海水中获取淡水的装置如下:
25. 获取淡水过程中,关于水分子发生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______。(不定项)
A. 运动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B. 运动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C. 能量先变大后变小 D. 能量先变小后变大
26. 要在实验室运用该方法原理进行盐水淡化,应采用的装置是
A. B. C. D.
兴趣小组同学为了过滤海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制作了两个简易净水器,取相同的海水样品进行实验,测定了净水速度。已知材料间的空隙被堵住会影响过滤速度。
27. 该净水过程属于______(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出水口得到的液体属于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8. 净水器B的净水速度比净水器A______(选填“快”或“慢”),原因是______。
2024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化学学科期中自适应练习 答案
考生注意:
1.化学部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2.按要求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作答,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3.本试卷标注“不定项”的选择题,每小题可能有1至3个正确选项,只有1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或3个正确选项的,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未特别标注的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4.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信息。本试卷需要使用相对原子质量时,采用近似值(近似到整数),例如S的相对原子质量取32
一、氮循环(共22分)
【1~9题答案】
【答案】1. ④⑤ 2. 氮##N
3. ①. NO ②. N2O
4.
5. ①. ②. 2N 6. B 7. D 8. D 9. C
除氮循环外,碳循环也对于维持人类生活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含碳元素的物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持续上升,也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二、低碳行动(共22分)
【10~13题答案】
【答案】10. A 11.
12. ①. 向上排空气法 ②. 加剧温室效应
13. 升高
【14~17题答案】
【答案】14. BCD
15. 原子 16. ①. 44 ②. 化合物
17. 2:1
三、研究水的组成(共20分)
【18~20题答案】
【答案】18. ①. BD ②. ① ③. 50%
19. ①. 淡蓝 ②. H ③.
20. ①. ②. 分解反应 ③. a ④. O2
地球上约71%的表面被水覆盖,总储水量很大,但是绝大部分都存于海洋中、海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四、海水资源(共36分)
【21~22题答案】
【答案】21. CD 22. ①. ②. 1:2
【23题答案】
【答案】 ①. 金属 ②. 24 ③. 失去 ④. 2 ⑤. 电子 ⑥. 正
【24题答案】
【答案】C
【25~26题答案】
【答案】25. AC 26. D
【27~28题答案】
【答案】27. ①. 物理变化 ②. 混合物
28. ①. 慢 ②. 净水器B中,进水口处是活性炭,活性炭的颗粒较小,材料间的空隙相对较小,容易被海水中的杂质堵塞(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