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1.(2024八下·长兴期中)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 )
A. 使用绝缘层已破损的充电线充电
B. 用湿润的手指触摸开关
C.用手触握测电笔分辨火线和零线
D.用力拉扯电线拔下插头
2.(2024八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是固定房门的“门吸”。金属块能被磁铁吸引,是因为其制作材料中可能含有( )
A.铁 B.铜 C.铝 D.锌
3.(2024八下·长兴期中)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原子结构 B.节水标志
C.甲烷分子结构 D.足球烯结构
4.(2024八下·长兴期中)折叠屏手机已渐渐进入人们视野,化学物质吡唑啉(C3H6N2)是生产折叠手机柔性屏幕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吡唑啉分子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吡唑啉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吡唑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g
D.吡唑啉有11个原子
5.(2024八下·长兴期中)用“”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B.
C. D.
6.(2024八下·长兴期中)磁悬浮列车是现代高科技的应用,悬浮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通过列车底部、下方轨道间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使列车悬浮
B.使列车悬浮的不是电磁铁,而是磁性超强的磁石
C.由于列车在悬浮状态下行驶,因而车体与轨道间阻力小
D.列车悬浮行驶时,无震动,运行平稳
7.(2024八下·长兴期中)碘酸钾(KIO3)主要用作食盐加碘剂。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3 C.+5 D.+7
8.(2024八下·长兴期中)如图给直导线通电后小磁针发生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磁针的端为N极
B.处磁场强度强于处
C.直导线的磁场形状为三个同心圆
D.移去小磁针后,直导线周围磁场消失
9.(2024八下·长兴期中)如图是甲烷燃烧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单质的模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2024八下·长兴期中)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样品回到地球。月壤中蕴含He-3,它被认为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重要物质之一。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He-4形式存在,He-4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e-3原子核中有2个中子 B.He-3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C.He-3和He-4是同位素原子 D.He-3和He-4的原子质量相同
11.(2024八下·长兴期中)同学们做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先将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导体cd也随之运动起来,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相同的装置是( )
A.电风扇 B.电磁起重机 C.扬声器 D.动圈式话筒
12.(2024八下·长兴期中)圆纸盒里藏放着一个条形磁铁,在盒子周围放置一些小磁针(小磁针涂黑端为N极),这些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下图甲所示,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盒中条形磁铁放置情况的是( )
A. B.
C. D.
13.(2024八下·长兴期中)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再分
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和种类不会变
D.原子构成分子,原子的体积质量一定比分子小
14.(2024八下·长兴期中)2021 年 5月 22日,“祝融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表面开始探测。资料显示火星表面大气成分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火星大气成分 二氧化碳 氮气 氢气 其它气体
体积分数 95.30% 2.70% 1.60% 0.40%
A.火星大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B.火星大气中的氮气所占比例高于地球空气中的
C.宇航员要在火星上出舱勘查,须佩戴供氧装置
D.若条件允许,可以利用火星上的二氧化碳制取氧气
15.(2024八下·长兴期中)小宁利用紫外光敏电阻对紫外线较灵敏的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当户外紫外线增强到设定值时,S2闭合,电动机转动,遮阳棚防紫外线的遮阳布展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紫外线的增强而增大
B.进户线a为火线,b为零线
C.若要降低遮阳布启动时的紫外线强度,可将 R1的滑片向左滑
D.当S2闭合时,弹簧处于收缩状态
16.(2024八下·长兴期中)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可作为燃料使用。用“”表示碳原子,“○”表示氢原子,甲烷分子可表示为
(1)甲烷的化学式为
(2)每个甲烷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3)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17.(2024八下·长兴期中)如图A、B是小红家照明电路的进户线。
(1)当小红用测电笔接触插座的右孔时,氖管发光。则进户线中的 (填“A”或“B”)线是火线;
(2)当闭合开关S 时,灯 L 在亮后瞬间熄灭,而室内其他用电器仍正常工作,则灯 L 处电路 (填“断路”或“短路”)。
18.(2024八下·长兴期中)下列变化中: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②硫在氧气中燃烧;③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1)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填编号,下同);
(2)生成大量白烟的是 。
19.(2024八下·长兴期中)用化学符号填空。
(1) 氦气 ;
(2)已知铜有+1价与+2价,请写出+1价铜与氧形成的化合物 。
20.(2024八下·长兴期中)如图,电磁铁上方有一盛水的烧杯,烧杯中水面上浮着一个空心小铁球,闭合开关S。
(1)空心小铁球所受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电磁铁对它的作用力;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选填“左”或“右”)滑,小铁球将上浮一些。
21.(2024八下·长兴期中)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生产和储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1)目前制氢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和电解水制氢。由化石能源(煤、天然气)制得的H2中含有 CO,因为H2的沸点比CO的沸点要 ,因此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CO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氢气。
(2)氢气的储存有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其中物理储氢一般可用石墨烯。石墨烯可通过物理方法从石墨中剥离获得,据此可知,石墨烯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
22.(2024八下·长兴期中)“①2NH3②SO2③Mg2+④H2O ⑤-”中“2”的含义:
(1)能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2)能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
(3)能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23.(2024八下·长兴期中)动车组列车到站时,减速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250千米/小时减至90千米/小时,列车仅凭惯性继续前行,电机线圈被带动而产生感应电流,获得的电能自动输入电网;第二阶段从90千米/小时开始进行机械刹车至停止。
(1)下列实验与第一阶段的能量转化原理一致的是 ;
A.B.C.
(2)图B中小磁针的作用是 。
24.(2024八下·长兴期中)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和波尔等科学家不断的探索。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个α粒子内含2个质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以下现象。
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
现象2: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1)请分析现象3的原因: 。
(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并绘制成图象(如图)。其中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数据是 (用字母表示)点。
(3)下列是根据卢瑟福核式原子结构构建的原子模型,则下列各示意图所描述的微粒不属于同一类原子的是 。
25.(2024八下·长兴期中)为了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造成实验误差,小实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橡皮管体积忽略不计。他将少量红磷装入容积为40毫升的密封装置中,注射器活塞初始置于10毫升刻度处。点燃酒精灯进行实验,火焰熄灭后,待到合适时间,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注射器不会弹出)。实验后,小实换用食品脱氧剂去代替红磷测量氧气体积分数,得到结果如图乙。
(1)实验中待到“合适时间”指得是 。
(2)根据实验结果,小实用红磷做实验时,注射器活塞将从10毫升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毫升刻度处才停止。
(3)根据图乙结果,若要测定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分数,你会选择哪种药品,并说明理由: 。
26.(2024八下·长兴期中)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关系”的实验中,小明用绝缘细线将电磁铁M悬挂在铁架台上,并保持它与软铁块P的距离不变。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
①断开开关S,按图组装实验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用已调零的电子测力计测出软铁块P对测力计的压力F0并记录在表格中;
②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适当位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子测力计的示数F,并将I、F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仿照步骤②再进行两次实验。
实验次数 1 2 3
I/A 0.34 0.40 0.44
F0/N 0.9 0.9 0.9
F/N 0.84 0.82 0.81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 来判定电磁铁磁性强弱的;
(2)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的作用外,还起到 的作用。
27.(2024八下·长兴期中)发光二极管(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如图,当电流从“+”极流入时,LED 灯会发光,当电流从“-”极流入时,LED灯不发光。小金想用LED灯来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将两个相同的 LED 灯反向并联后接到线路中,与线圈构成闭合电路,并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操作:
组别 磁体方向 磁体运动方向 观察现象
图乙 S上N下 向下运动 A灯发光,B灯不发光
图丙 S上N下 向上运动 A灯不发光,B灯发光
(1)实验中,将两个LED灯反向并联的目的是 ;
(2)在该实验中,小金探究的是“感应电流的方向与 有关”;
(3)若要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在完成上述实验后,还应补做的实验是 。
28.(2024八下·长兴期中)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图 1),法国科学家安培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有如图2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后的情况)。
(1)如图1,通电前静止的小磁针南北指向。现要在小磁针上方拉一根直导线,使通电时小磁针会发生明显的偏转,直导线所指的方向应为 (选填“东西方向”、“南北方向”或“任意方向”)。
(2)图2的实验表明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若此时改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会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
(3)安培发现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 的大小可能跟两根导线中的电流I1,I2,导线之间的距离r有关,有关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I1/A I2/A r/m F/N
1 0.2 0.2 0.1 1.0×10-7
2 0.1 0.2 0.1 0.5×10-7
3 0.2 0.2 0.05 2.0×10-7
4 0.2 0.4 0.1 2.0×10-7
分析表格实验数据,可获得的结论是 。
29.(2024八下·长兴期中)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中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氧气浓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
氧气平均浓度% 79.7 89.7
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 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2)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 80%左右的原因有 。
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3)该实验是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从上图中选择所需的发生装置 。
30.(2024八下·长兴期中)新能源汽车中常使用锂电池,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锂属于 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2)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已知锂元素和钠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锂元素和氧元素可形成氧化锂,其化学式为 .
31.(2024八下·长兴期中)请标出图中磁感线的方向及磁极。
32.(2024八下·长兴期中)请标出图中A、B导线的电流方向。
33.(2024八下·长兴期中)我们试着做一个游戏:如图所示将磁钢固定在铁块上。用手将一元硬币、叠在一起,竖立在磁钢上端,如将手指稍稍松开一小段距离,将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硬币的上端将 (填“合拢”或“分开”)。这是因为硬币被磁化,且两个硬币的上端为 (填“异”或“同”)名磁极。
34.(2024八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一束电子自右向左从狭缝里射出,穿过磁场时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向纸面内偏转。
(1)如将两个磁极对调后,电子束将 (选填“向纸面内”或“向纸面外”)偏转;
(2)如磁极不变,而把电子束换成带正电的粒子束,则此粒子束将 (选填“向纸面内”或“向纸面外”)偏转;
(3)若换成不带电的粒子束,则此粒子束将 偏转(选填“发生”或“不发生”)。
35.(2024八下·长兴期中)化学是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关系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中甲是 。
(2)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
图2表示甲、乙、丙三种微粒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3)三种微粒表示 种元素。
(4)三种微粒中质量最大的是 (填“甲”、“乙”或“丙”)。
36.(2024八下·长兴期中)清明节吃“青团”是湖州人的一种传统习俗。在“青团”制作过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脂香气,所以“青团”具有独特风味。
(1)侧柏莲酮芳香油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计算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3)5.84 克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的碳元素质量与多少克葡萄糖(C6H12O6)中的碳元素质量相同。
37.(2024八下·长兴期中)小强利用压力传感器、电磁继电器、阻值可调的电阻R等元件,设计了一个汽车超载自动报警电路。他了解到这种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力越大时,输出的电压U就越大,二者的关系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当继电器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时,衔铁被吸合。已知传感器的输出电压U为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线圈电阻为。
(1)车辆不超载时,工作电路中绿灯亮;当传感器所受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红灯亮,说明汽车超载。请你判断灯 (选填“”或“”)是红灯。
(2)某水平公路桥禁止大于或等于的车辆通行,要用小强设计的装置为此桥报警,R的阻值应调节为多少 ?(g取)
(3)在水平路面上,要使该装置报警,通过车辆的最小重力为多少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测电笔的使用;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使用测电笔时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解答】A、使用绝缘层已破损的充电线充电,人体可能接触裸露部位而触电,故A错误;
B、用湿润的手指触摸开关,由于水为导体,因此可能造成人体触电,故B错误;
C、用手触握测电笔分辨火线和零线,可以保持测电笔正常工作,故C正确;
D、用力拉扯电线拔下插头,可以拉断导线,而断头处可能引起漏电,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答案】A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
【解析】【分析】能被磁铁吸引的有:铁、钴、镍。【解答】上述物品中只有铁是磁性材料,能被磁铁吸引;铝、铜、锌不能被磁铁吸引,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可能是一幅画、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示意或对象,而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达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解答】A、图中是原子结构的结构模型,属于模型,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是节约用水的标识,不属于模型,故B符合题意;
C、图中是甲烷分子结构的结构模型,属于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是足球烯结构的结构模型,属于模型,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称化学式。
【解答】A、 吡唑啉(C3H6N2) 这种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 吡唑啉分子是微观的概念,由 碳、氢、氮三种原子构成。A错误
B、吡唑啉(C3H6N2)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14×2=70,其中C元素质量分数为12×3/70,三种元素中最大,故B正确
C、吡唑啉(C3H6N2)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14×2=70,单位为1,不是g,C错误
D、一个吡唑啉(C3H6N2)分子由11个原子构成,吡唑啉是一种物质,是宏观的概念,不能说有11个原子,D错误。
故答:B
5.【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解答】水由水分子构成,所以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根据水的化学式H2O可知,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原子构成。
故答案为:C。
6.【答案】B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由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列车的悬浮是利用列车底部和下方轨道间的同名磁极互相排斥,达到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可以提高车速,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列车悬浮的是电磁铁,而不是磁性超强的磁石,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列车在悬浮状态下行驶,车体与轨道分离,因而车体与轨道间阻力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列车的悬浮,即车轮与车轨间的摩擦力完全消失,所以车体与轨道间无阻力、无震动,运动平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解答】碘酸钾中钾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碘元素化合价为+5价;
故答案为:C。
8.【答案】A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右手螺旋定则
【解析】【分析】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该点的磁场方向。【解答】A、根据右手定则可知小磁针的a端的磁极与磁感线的方向相反,故为小磁针的S极;b端的磁极与磁感线的方向相反同,故为小磁针的N极,故A正确;
B、处比处磁感线密,故处磁场强度强于处磁场强度,故B错误;
C、磁感线只是用来形象的描述直导线的磁场存在的,此图中只画出了三条,还有许多磁感线未画出来,故C错误;
D、该磁场由电流产生,移去小磁针后,直导线周围仍然有磁场,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9.【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单质指的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解答】A、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的化学式为CH4,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A错误;
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乙的化学式为O2,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B正确;
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丙的化学式是C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C错误;
D、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丁的化学式是H2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0.【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同位素
【解析】【分析】(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
(3)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称为同位素原子;
(4)相对原子质量相同时,原子的实际质量才相同,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 He-3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质子数为2,则原子核中有中子数为:3-2=1,故A错误;
B. He-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根据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可知,核外电子数为3,故B错误;
C. He-3和He-4的质子数都是2,但是中子数不同,二者为同位素原子,故C正确;
D. He-3和He-4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则它们的实际质量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D
【知识点】电磁感应;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回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解答】闭合开关,将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此时相当于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故导体中会有感应电流产生,是电磁感应现象,此时导体ab相当于电源;cd相当于放入磁场中的通电导体,故cd受力运动;实验装置左侧运用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实验装置右侧运用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A、电风扇主要部件是电动机,它是通电能转动的机器,即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不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
B、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的原理工作的,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不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
C、扬声器,原理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不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相同,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答案】C
【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
【解析】【分析】 在磁场中,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也表示该点的磁感线方向。据此确定盒内磁体的磁感线方向;进而确定磁体的N、S极。
【解答】 由盒子周围的小磁针静止的指向可知,盒内磁体的磁感线是从右下方出来、回到左上方,所以磁体的N极指向右下方、S极指向左上方,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3.【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分析】物质由分子原子或者离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解答】A、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A错误。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分别由原子和离子保持其化学性质,B错误。
C、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是构成分子的原子拆散重新组和成新的分子的过程。故化学变化中,原子个数与种类不变,C正确。
D、分子比构成其的原子体积和质量都要打,但是如果是其他原子,就不一定能够,比如氢原子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小,构成的氢分子比比较大的原子比如钾原子体积和质量都要小,D错误。
故答C.
14.【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空气的利用;氧气的性质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火星大气主要含量为二氧化碳,还有少量的氮气和氢气机其他气体,不含氧气。
【解答】A、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地球空气氮气体积分数为78%,比火星体积比2.7%高,错误,符合题意。
C、火星气体不含氧气, 宇航员要在火星上出舱勘查,须佩戴供氧装置,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可以被植物在光合作用时,和水一起作为原料生成氧气,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B。
15.【答案】B
【知识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有关,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将斜铁被吸下时,开关S2闭合,电动机开始工作,据此判断电阻紫外线强度变化的规律。【解答】A、根据题意可知,紫外线的增强,衔铁被吸下来,开关S2闭合,电动机转动,遮阳棚防紫外线的遮阳布展开,所以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的,故A错误;
B、根据安全用电原则:开关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所以进户线a为火线,b为零线,故B正确;
C、若要降低遮阳布启动时的紫外线强度,将R1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则R1的滑片向右滑,故C错误;
D、根据杠杆原理可知,当S2闭合时,衔铁被吸下来,即右边下来,左边上去,因此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6.【答案】CH4;5;-4价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2)根据甲烷分子的图像进行判断。
(3)物质中各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结合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进行分析计算。【解答】(1)由图可知,1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故甲烷的化学式写为CH4。
(2)由图可知,1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即每个甲烷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
(3)甲烷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17.【答案】A;断路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测电笔的使用
【解析】【分析】(1)火线带电,能使氖管发光,可知右孔连火线,为了安全,开关也与火线相连。
(2)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并联,若灯泡短路,则所有支路都会短路,其他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解答】(1)用测电笔接触插座的右孔时,氖管发光,因此右孔与电源的火线相连,故A线为火线。
(2)因为闭合开关S,灯L在亮的瞬间熄灭,而室内其它用电器仍正常工作,因此可以说明是灯泡所在的支路出现故障,如果短路,整个电路都不会工作,因此是灯泡发生断路。
18.【答案】②;③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1)硫在空气中燃烧将产生淡蓝色火焰和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没有气味。
(2)红磷燃烧会产生五氧化二磷,属于固体,所以现象为产生白烟。【解答】(1)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故答案为:②。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故答案为:③。
19.【答案】He;Cu2O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氦气是稀有气体,化学式即可代表氦气。
(2)氧化物指的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通常把氧元素写在右侧。【解答】(1)氮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
(2)已知铜有+1价与+2价,书写化学式时,一般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1价铜与氧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Cu2O。
20.【答案】小于;左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小球静止,受力平衡,要注意小球除了受到电磁铁的吸引力和浮力外,还受到重力,三个力平衡。
(2)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有效长度越短,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小,电路中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据此分析。【解答】(1)根据受力分析可知,空心小铁球受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电磁铁对它的作用力,三个力平衡,所以空心小铁球所受浮力小于电磁铁对它的作用力。
(2)小铁球上浮一些,则电磁铁对它的作用力增大,应增大电路中的电流,所以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
21.【答案】低;单质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由图中信息可知,一氧化碳被液化和氢气仍为气体,可知氢气的沸点低。
(2)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称为单质,含有两种或以上元素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解答】(1)H2中含有CO,用液氮的低温可将CO液化分离,即降温后先达到一氧化碳的沸点,使一氧化碳先液化从而获得纯净氢气,说明一氧化碳的沸点比气球高,即H2的沸点比CO的沸点低。
故答案为:低。
(2)石墨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石墨烯可通过物理方法从石墨中剥离获得,即石墨烯也是石墨,属于单质。
故答案为:单质。
22.【答案】③⑤;②④;①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1)离子带电,离子所带的电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
(2)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时,数字标注在对应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3)表示分子个数时,数字标注在分子的前面。【解答】①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则2NH3中的“2”表示两个氨分子;
②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原子的个数,则S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③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则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④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原子的个数,则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⑤化学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中的“2”表示1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1)能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⑤;
(2)能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②④;
(3)能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
23.【答案】A;检验磁场的存在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1)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为发电机的原理,发电机原理图中不饱和电源。
(2)B中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周围存在磁场,且能指示磁场的方向。【解答】(1)第一阶段从250千米/小时减至90千米/小时,列车仅凭惯性继续前行,电机线圈被带动而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A、该装置探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机械能转化电能,与第一阶段的能量转化原理一致,故A符合题意;
B、奥斯特实验,是电流的磁效应,与第一阶段的能量转化原理不一致,故B不符合题意;
C、该装置探究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与第一阶段的能量转化原理不一致,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图B奥斯特实验,是电流的磁效应,验证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小磁针的作用是检验磁场的存在。
24.【答案】原子核很小且质量很大;A;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的概念;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1)极少数被弹回来,说明与α粒子接触的物体质量较大,但体积小。
(2)大部分空间是空的,所以大部分粒子的传播方向几乎不变。
(3)原子类型取决于质子数,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可知黑球是质子。【解答】(1)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碰到了比它质量大得多的物质,即原子核很小且质量很大。
(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即α粒子偏转角度为0,这是由于它们穿过了原子内部的空间,这也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故图乙中A点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
(3)同一类原子中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同;A、B、C、D中的质子数分别为1、1、1、2,故选项中描述的微粒不属于同一类原子的是D。
25.【答案】试管冷却到室温后;2;红磷:红磷与氧气的反应速度较快,能较快测量氧气体积分数;食品脱氧剂:能够充分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较准确测量氧气体积分数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1)根据温度对气压的影响分析解答;
(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则注射器活塞减小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
(3)可从测量速度快慢或测量准确性两个角度分析解答。
【解答】(1)当试管内温度较高时,气压较大,此时测出的不是正常状态下气体的体积,则实验中待到“合适时间”指得是试管冷却到室温;
(2)根据题意可知,试管中空气体积为40mL,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消耗氧气的体积为8mL,则注射器活塞移动减小的体积等于氧气的体积,那么注射器活塞移到约为 10mL-8mL=2mL 刻度处才停止;
(3)根据图乙实验结果可知,
①我会选择食品脱氧剂,因为能够充分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较准确测量氧气体积分数;
②我会选择红磷,因为红磷与氧气的反应速度较快,能较快测量氧气体积分数。
26.【答案】观察电子测力计示数;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改变电流大小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实验采用了转换法,用电子测力计的示数反应电磁铁磁性强弱。
(2)结合表中数据进行分析,解答时,回答探究目的即为得出的结论。
(3)移动滑片,改变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获得多组数据。【解答】(1)实验中通过观察电子测力计示数来判定电磁铁磁性强弱的,电子测力计的示数越小,说明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电流增大时,电子测力计的示数越小,这说明电磁铁的磁性越强,那么得到结论: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
(3)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的作用外,还可以通过改变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来改变电流大小的作用。
27.【答案】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导体切割磁感线;将磁体方向改为N上S下,将磁体向下运动,与乙组对照;将磁体向上运动,与丙组对照
【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
【解析】【分析】(1)结合LED灯的单向导电性进行分析,通过灯的亮暗情况可以判断电流方向。
(2)结合表中的操作可知,实验中变量是磁体运动的方向,可知探究的是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切割磁感方向的关系。
(3)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则应控制切割磁感线的方向相同,只改变磁场方向,据此设计实验。【解答】(1)实验中,将两个LED灯反向并联,根据发光二极管(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便于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2)在该实验中,磁体方向不变,磁体运动方向改变,所以小金探究的是“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有关”。
(3)若要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要控制磁体运动方向不变,故在完成上述实验后,将磁体方向改为N上S下,将磁体向下运动,与乙组对照;将磁体向上运动,与丙组对照,最后得出实验结论。
28.【答案】南北;两根导线会相互排斥;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与I1、I2成正比, 与r成反比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1)要确保小磁针发生转动,则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不能与地磁场相同。
(2)改变电流方向,磁场的方向也将发生改变,可知只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两根导线将相互排斥。
(3)由控制变量法,分别判断电流大小以及两根导线之间的距离的关系。【解答】(1)由于小磁针受到地磁场的作用,要指南北方向,为了观察到明显的偏转现象,应使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为东西方向,故应使把直导线南北方向放置。
(2)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是由电流的方向决定的,当一个通电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改变时,它产生的磁场方向也会发生改变;而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另一个通电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不变,但磁场的方向变化了,它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就会改变,所以改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产生的实验现象是两根导线将会相互排斥。
(3)①分析1、2实验可知:在两个导线中电流大小和导线之间的距离r相同时,导线越长,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越大,说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平行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的大小F与电流成正比;②分析1、3实验可知:在两个导线的长度和导线之间的距离r相同时,电流越大,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越大,说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平行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的大小F与导线的长度成正比;③分析1、4实验可知:在导线长度和两个导线中电流大小相同时,导线之间的距离r越小,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越大,说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平行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的大小F与导线之间的距离r成反比。
29.【答案】气泡从瓶口向外冒出或瓶中水排尽;ACD;A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当瓶内水被排尽或瓶口有均匀气泡冒出时,说明已集满。
(2)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扩散,可以收集的氧气纯度不高。
(3)A装置适用于所以物质均为固态的反应,B装置适用于有液态参与且不加热的反应。【解答】(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气泡从瓶口向外冒出或瓶中水排尽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故答案为:气泡从瓶口向外冒出或瓶中水排尽。
(2)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瓶中空气不可能完全被排出瓶外,故A正确;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至生成氧气一种气体,氧气的浓度不可能在80%左右,故B错误;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说明集气瓶中氧气的浓度较大,不能判断集气瓶内没有空气,故C正确;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使得氧气的浓度不纯,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D。
(3)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加热固体生成气体的反应,应选择固体受热发生装置,即装置A。
故答案为:A。
30.【答案】金属;6.941;Li2O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1)根据中文的偏旁可判断该元素是否属于金属元素,注意汞也属于金属。
(2)最下面一行数字即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3)氧化物指的是只含有一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书写化学式时,氧元素写在右侧,注意各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解答】(1)锂元素的名称带有金字旁,所以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故答案为:金属。
(2)元素信息图中,最下方的数字就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图可知,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故答案为:6.941。
(3)化合物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锂元素和钠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则锂元素的化合价也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锂元素和氧元素可形成氧化锂,其化学式为Li2O。
故答案为:Li2O。
31.【答案】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
【解析】【分析】甲乙之间没有磁感线,可知甲和乙属于同名磁极。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北极出发,回到南极。【解答】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所以磁感线的方向是指向乙的,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所以乙的这一端是S极,根据磁感线的排布可知,甲、乙两块磁铁是排斥的,所以甲的这一端也是S极,磁感线朝向甲,如图所示:
32.【答案】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右手螺旋定则;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由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螺线管右侧为S极,结合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方向。【解答】根据小磁针的左边是N极,所以靠近它的螺线管的右边是S极,左边是N极,根据安培定则可知,B端是正极,A端是负极,电流是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33.【答案】分开;同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通过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进行分析。【解答】两个硬币竖立在磁钢上端,两个硬币会被磁钢的磁场磁化。磁钢上端为N极,磁化后的硬币与磁钢相互吸引,说明与磁钢接触的硬币下端被磁化成了S极,则硬币上端被磁化成为N极,两个硬币的上端都为N极,会相互排斥,所以将手指稍稍松开一小段距离,两个硬币的上端将分开。
34.【答案】向纸面外;向纸面外;不发生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1)(2)只改变电流方向或磁场方向,磁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发生改变,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磁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不发生改变。
(3)没有电流经过时,不会产生磁力,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粒子束的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解答】通电导体受磁场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
(1)已知一束电子自右向左从狭缝里射出,穿过磁场时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向纸面内偏转;当磁极对调后,电流方向没有改变,而磁场方向与原来相反,所以此电子束偏转方向与原来相反,即向纸面外偏转。
(2)若磁极不变,磁场方向不变,而把电子束(带负电)换成带正电的粒子束,电流的方向改变了,所以此粒子束偏转方向与原来相反,粒子束将向纸面外偏转。
(3)若换成不带电的粒子束,可理解为无电流通过磁场,故此粒子束不发生偏转。
35.【答案】原子;Na+、Cl-;2;甲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1)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通过得失电子转化为离子。
(2)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构成物质,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3)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在原子中电子数等于质子数,质子带正电,据此分析。
(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质子数和中子数越多,说明原子的质量越大。【解答】(1)据图可以看出,甲可以构成分子,可以形成离子,故甲是原子。
(2)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氯离子和钠离子,离子符号分别为:Na+、Cl-。
(3)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由甲、乙、丙三种微粒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三种微粒共有2种质子数,共表示两种元素。
(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与中子上,甲粒子中含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乙粒子中含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丙粒子中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所以甲的质量最大。
36.【答案】60:5:8;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答: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2.2%。;5.84 克 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质量=;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葡萄糖的质量=。答:5.84 克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的碳元素质量与12克葡萄糖(C6H12O6)中的碳元素质量相同。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2)。
(3)先根据计算出碳元素的质量,再用碳元素的质量除以碳元素在葡萄糖中的质量分数即可求得葡萄糖的质量。【解答】(1)侧柏莲酮芳香油中C、H、O元素的质量比=(12×10):(1×10):16=60:5:8;
37.【答案】L2;30Ω;8×104N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解析】【分析】(1)题中描述压力越大,输出电压越大,电路中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斜铁被吸下,再结合图像进行分析。
(2)根据图乙中压力与电压的关系,先确定当压力为设定值时对应的电压,结合题中的电流计算电路的总电阻,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可计算出R的阻值。
(3)吸引斜铁的电流大小不变,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压,再通过图乙读出压力大小。【解答】(1)由图示可知,车辆不超载时,衔铁接上端,L1亮,车辆超载时,衔铁接下端,L2亮,由题意知,L2是红灯,L1是绿灯。
(2)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mg=20×103kg×10N/kg=2×105N
由图象可知,此时的输出电压U=1V,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总电阻
电阻R的阻值
R=R总-R线圈=50Ω-20Ω=30Ω
(3)使电磁继电器衔铁闭合的最小电流
I=20mA=0.02A
继电器线圈的电阻R线=20Ω,要使该装置报警,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压最小值为
U0=IR线=0.02A×20Ω=0.4V
由图象可知,此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即车轮的最小重力
F'=0.8×105N=8×104N
1 / 1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1.(2024八下·长兴期中)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 )
A. 使用绝缘层已破损的充电线充电
B. 用湿润的手指触摸开关
C.用手触握测电笔分辨火线和零线
D.用力拉扯电线拔下插头
【答案】C
【知识点】测电笔的使用;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使用测电笔时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不能接触笔尖金属体。【解答】A、使用绝缘层已破损的充电线充电,人体可能接触裸露部位而触电,故A错误;
B、用湿润的手指触摸开关,由于水为导体,因此可能造成人体触电,故B错误;
C、用手触握测电笔分辨火线和零线,可以保持测电笔正常工作,故C正确;
D、用力拉扯电线拔下插头,可以拉断导线,而断头处可能引起漏电,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2024八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是固定房门的“门吸”。金属块能被磁铁吸引,是因为其制作材料中可能含有( )
A.铁 B.铜 C.铝 D.锌
【答案】A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
【解析】【分析】能被磁铁吸引的有:铁、钴、镍。【解答】上述物品中只有铁是磁性材料,能被磁铁吸引;铝、铜、锌不能被磁铁吸引,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2024八下·长兴期中)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A.原子结构 B.节水标志
C.甲烷分子结构 D.足球烯结构
【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可能是一幅画、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示意或对象,而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达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解答】A、图中是原子结构的结构模型,属于模型,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是节约用水的标识,不属于模型,故B符合题意;
C、图中是甲烷分子结构的结构模型,属于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
D、图中是足球烯结构的结构模型,属于模型,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2024八下·长兴期中)折叠屏手机已渐渐进入人们视野,化学物质吡唑啉(C3H6N2)是生产折叠手机柔性屏幕的重要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吡唑啉分子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吡唑啉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吡唑啉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g
D.吡唑啉有11个原子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相对原子质量;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 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称化学式。
【解答】A、 吡唑啉(C3H6N2) 这种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 吡唑啉分子是微观的概念,由 碳、氢、氮三种原子构成。A错误
B、吡唑啉(C3H6N2)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14×2=70,其中C元素质量分数为12×3/70,三种元素中最大,故B正确
C、吡唑啉(C3H6N2)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6+14×2=70,单位为1,不是g,C错误
D、一个吡唑啉(C3H6N2)分子由11个原子构成,吡唑啉是一种物质,是宏观的概念,不能说有11个原子,D错误。
故答:B
5.(2024八下·长兴期中)用“”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解答】水由水分子构成,所以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根据水的化学式H2O可知,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原子构成。
故答案为:C。
6.(2024八下·长兴期中)磁悬浮列车是现代高科技的应用,悬浮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通过列车底部、下方轨道间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使列车悬浮
B.使列车悬浮的不是电磁铁,而是磁性超强的磁石
C.由于列车在悬浮状态下行驶,因而车体与轨道间阻力小
D.列车悬浮行驶时,无震动,运行平稳
【答案】B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由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列车的悬浮是利用列车底部和下方轨道间的同名磁极互相排斥,达到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阻力,从而可以提高车速,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列车悬浮的是电磁铁,而不是磁性超强的磁石,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列车在悬浮状态下行驶,车体与轨道分离,因而车体与轨道间阻力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列车的悬浮,即车轮与车轨间的摩擦力完全消失,所以车体与轨道间无阻力、无震动,运动平稳,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2024八下·长兴期中)碘酸钾(KIO3)主要用作食盐加碘剂。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3 C.+5 D.+7
【答案】C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解答】碘酸钾中钾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碘元素化合价为+5价;
故答案为:C。
8.(2024八下·长兴期中)如图给直导线通电后小磁针发生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磁针的端为N极
B.处磁场强度强于处
C.直导线的磁场形状为三个同心圆
D.移去小磁针后,直导线周围磁场消失
【答案】A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右手螺旋定则
【解析】【分析】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该点的磁场方向。【解答】A、根据右手定则可知小磁针的a端的磁极与磁感线的方向相反,故为小磁针的S极;b端的磁极与磁感线的方向相反同,故为小磁针的N极,故A正确;
B、处比处磁感线密,故处磁场强度强于处磁场强度,故B错误;
C、磁感线只是用来形象的描述直导线的磁场存在的,此图中只画出了三条,还有许多磁感线未画出来,故C错误;
D、该磁场由电流产生,移去小磁针后,直导线周围仍然有磁场,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9.(2024八下·长兴期中)如图是甲烷燃烧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单质的模型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单质指的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解答】A、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的化学式为CH4,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A错误;
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乙的化学式为O2,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B正确;
C、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丙的化学式是C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C错误;
D、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丁的化学式是H2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0.(2024八下·长兴期中)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样品回到地球。月壤中蕴含He-3,它被认为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重要物质之一。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He-4形式存在,He-4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e-3原子核中有2个中子 B.He-3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C.He-3和He-4是同位素原子 D.He-3和He-4的原子质量相同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同位素
【解析】【分析】(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
(3)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称为同位素原子;
(4)相对原子质量相同时,原子的实际质量才相同,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 He-3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质子数为2,则原子核中有中子数为:3-2=1,故A错误;
B. He-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根据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可知,核外电子数为3,故B错误;
C. He-3和He-4的质子数都是2,但是中子数不同,二者为同位素原子,故C正确;
D. He-3和He-4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则它们的实际质量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11.(2024八下·长兴期中)同学们做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先将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导体cd也随之运动起来,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相同的装置是( )
A.电风扇 B.电磁起重机 C.扬声器 D.动圈式话筒
【答案】D
【知识点】电磁感应;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回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解答】闭合开关,将导体ab水平向右移动,此时相当于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故导体中会有感应电流产生,是电磁感应现象,此时导体ab相当于电源;cd相当于放入磁场中的通电导体,故cd受力运动;实验装置左侧运用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实验装置右侧运用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A、电风扇主要部件是电动机,它是通电能转动的机器,即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不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
B、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的原理工作的,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不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
C、扬声器,原理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不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
D、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与该实验装置左侧运动原理相同,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2024八下·长兴期中)圆纸盒里藏放着一个条形磁铁,在盒子周围放置一些小磁针(小磁针涂黑端为N极),这些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下图甲所示,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盒中条形磁铁放置情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
【解析】【分析】 在磁场中,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也表示该点的磁感线方向。据此确定盒内磁体的磁感线方向;进而确定磁体的N、S极。
【解答】 由盒子周围的小磁针静止的指向可知,盒内磁体的磁感线是从右下方出来、回到左上方,所以磁体的N极指向右下方、S极指向左上方,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3.(2024八下·长兴期中)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再分
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和种类不会变
D.原子构成分子,原子的体积质量一定比分子小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分析】物质由分子原子或者离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解答】A、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A错误。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分别由原子和离子保持其化学性质,B错误。
C、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是构成分子的原子拆散重新组和成新的分子的过程。故化学变化中,原子个数与种类不变,C正确。
D、分子比构成其的原子体积和质量都要打,但是如果是其他原子,就不一定能够,比如氢原子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小,构成的氢分子比比较大的原子比如钾原子体积和质量都要小,D错误。
故答C.
14.(2024八下·长兴期中)2021 年 5月 22日,“祝融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表面开始探测。资料显示火星表面大气成分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火星大气成分 二氧化碳 氮气 氢气 其它气体
体积分数 95.30% 2.70% 1.60% 0.40%
A.火星大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
B.火星大气中的氮气所占比例高于地球空气中的
C.宇航员要在火星上出舱勘查,须佩戴供氧装置
D.若条件允许,可以利用火星上的二氧化碳制取氧气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空气的利用;氧气的性质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火星大气主要含量为二氧化碳,还有少量的氮气和氢气机其他气体,不含氧气。
【解答】A、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地球空气氮气体积分数为78%,比火星体积比2.7%高,错误,符合题意。
C、火星气体不含氧气, 宇航员要在火星上出舱勘查,须佩戴供氧装置,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可以被植物在光合作用时,和水一起作为原料生成氧气,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B。
15.(2024八下·长兴期中)小宁利用紫外光敏电阻对紫外线较灵敏的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当户外紫外线增强到设定值时,S2闭合,电动机转动,遮阳棚防紫外线的遮阳布展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紫外线的增强而增大
B.进户线a为火线,b为零线
C.若要降低遮阳布启动时的紫外线强度,可将 R1的滑片向左滑
D.当S2闭合时,弹簧处于收缩状态
【答案】B
【知识点】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有关,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将斜铁被吸下时,开关S2闭合,电动机开始工作,据此判断电阻紫外线强度变化的规律。【解答】A、根据题意可知,紫外线的增强,衔铁被吸下来,开关S2闭合,电动机转动,遮阳棚防紫外线的遮阳布展开,所以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的,故A错误;
B、根据安全用电原则:开关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所以进户线a为火线,b为零线,故B正确;
C、若要降低遮阳布启动时的紫外线强度,将R1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则R1的滑片向右滑,故C错误;
D、根据杠杆原理可知,当S2闭合时,衔铁被吸下来,即右边下来,左边上去,因此弹簧处于拉伸状态,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6.(2024八下·长兴期中)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可作为燃料使用。用“”表示碳原子,“○”表示氢原子,甲烷分子可表示为
(1)甲烷的化学式为
(2)每个甲烷分子由 个原子构成
(3)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答案】CH4;5;-4价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1)(2)根据甲烷分子的图像进行判断。
(3)物质中各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结合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进行分析计算。【解答】(1)由图可知,1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故甲烷的化学式写为CH4。
(2)由图可知,1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即每个甲烷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
(3)甲烷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17.(2024八下·长兴期中)如图A、B是小红家照明电路的进户线。
(1)当小红用测电笔接触插座的右孔时,氖管发光。则进户线中的 (填“A”或“B”)线是火线;
(2)当闭合开关S 时,灯 L 在亮后瞬间熄灭,而室内其他用电器仍正常工作,则灯 L 处电路 (填“断路”或“短路”)。
【答案】A;断路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测电笔的使用
【解析】【分析】(1)火线带电,能使氖管发光,可知右孔连火线,为了安全,开关也与火线相连。
(2)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并联,若灯泡短路,则所有支路都会短路,其他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解答】(1)用测电笔接触插座的右孔时,氖管发光,因此右孔与电源的火线相连,故A线为火线。
(2)因为闭合开关S,灯L在亮的瞬间熄灭,而室内其它用电器仍正常工作,因此可以说明是灯泡所在的支路出现故障,如果短路,整个电路都不会工作,因此是灯泡发生断路。
18.(2024八下·长兴期中)下列变化中: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②硫在氧气中燃烧;③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1)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填编号,下同);
(2)生成大量白烟的是 。
【答案】②;③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1)硫在空气中燃烧将产生淡蓝色火焰和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没有气味。
(2)红磷燃烧会产生五氧化二磷,属于固体,所以现象为产生白烟。【解答】(1)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故答案为:②。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故答案为:③。
19.(2024八下·长兴期中)用化学符号填空。
(1) 氦气 ;
(2)已知铜有+1价与+2价,请写出+1价铜与氧形成的化合物 。
【答案】He;Cu2O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氦气是稀有气体,化学式即可代表氦气。
(2)氧化物指的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通常把氧元素写在右侧。【解答】(1)氮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
(2)已知铜有+1价与+2价,书写化学式时,一般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1价铜与氧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Cu2O。
20.(2024八下·长兴期中)如图,电磁铁上方有一盛水的烧杯,烧杯中水面上浮着一个空心小铁球,闭合开关S。
(1)空心小铁球所受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电磁铁对它的作用力;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选填“左”或“右”)滑,小铁球将上浮一些。
【答案】小于;左
【知识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小球静止,受力平衡,要注意小球除了受到电磁铁的吸引力和浮力外,还受到重力,三个力平衡。
(2)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有效长度越短,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小,电路中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据此分析。【解答】(1)根据受力分析可知,空心小铁球受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下的重力,电磁铁对它的作用力,三个力平衡,所以空心小铁球所受浮力小于电磁铁对它的作用力。
(2)小铁球上浮一些,则电磁铁对它的作用力增大,应增大电路中的电流,所以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
21.(2024八下·长兴期中)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生产和储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1)目前制氢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和电解水制氢。由化石能源(煤、天然气)制得的H2中含有 CO,因为H2的沸点比CO的沸点要 ,因此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CO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氢气。
(2)氢气的储存有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其中物理储氢一般可用石墨烯。石墨烯可通过物理方法从石墨中剥离获得,据此可知,石墨烯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
【答案】低;单质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由图中信息可知,一氧化碳被液化和氢气仍为气体,可知氢气的沸点低。
(2)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称为单质,含有两种或以上元素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解答】(1)H2中含有CO,用液氮的低温可将CO液化分离,即降温后先达到一氧化碳的沸点,使一氧化碳先液化从而获得纯净氢气,说明一氧化碳的沸点比气球高,即H2的沸点比CO的沸点低。
故答案为:低。
(2)石墨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石墨烯可通过物理方法从石墨中剥离获得,即石墨烯也是石墨,属于单质。
故答案为:单质。
22.(2024八下·长兴期中)“①2NH3②SO2③Mg2+④H2O ⑤-”中“2”的含义:
(1)能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2)能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
(3)能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答案】③⑤;②④;①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1)离子带电,离子所带的电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
(2)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时,数字标注在对应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3)表示分子个数时,数字标注在分子的前面。【解答】①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则2NH3中的“2”表示两个氨分子;
②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原子的个数,则S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③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则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④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原子的个数,则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⑤化学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中的“2”表示1个硫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1)能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③⑤;
(2)能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②④;
(3)能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
23.(2024八下·长兴期中)动车组列车到站时,减速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250千米/小时减至90千米/小时,列车仅凭惯性继续前行,电机线圈被带动而产生感应电流,获得的电能自动输入电网;第二阶段从90千米/小时开始进行机械刹车至停止。
(1)下列实验与第一阶段的能量转化原理一致的是 ;
A.B.C.
(2)图B中小磁针的作用是 。
【答案】A;检验磁场的存在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解析】【分析】(1)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为发电机的原理,发电机原理图中不饱和电源。
(2)B中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周围存在磁场,且能指示磁场的方向。【解答】(1)第一阶段从250千米/小时减至90千米/小时,列车仅凭惯性继续前行,电机线圈被带动而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此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A、该装置探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机械能转化电能,与第一阶段的能量转化原理一致,故A符合题意;
B、奥斯特实验,是电流的磁效应,与第一阶段的能量转化原理不一致,故B不符合题意;
C、该装置探究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与第一阶段的能量转化原理不一致,故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图B奥斯特实验,是电流的磁效应,验证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小磁针的作用是检验磁场的存在。
24.(2024八下·长兴期中)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和波尔等科学家不断的探索。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个α粒子内含2个质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以下现象。
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
现象2: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1)请分析现象3的原因: 。
(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并绘制成图象(如图)。其中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数据是 (用字母表示)点。
(3)下列是根据卢瑟福核式原子结构构建的原子模型,则下列各示意图所描述的微粒不属于同一类原子的是 。
【答案】原子核很小且质量很大;A;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的概念;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1)极少数被弹回来,说明与α粒子接触的物体质量较大,但体积小。
(2)大部分空间是空的,所以大部分粒子的传播方向几乎不变。
(3)原子类型取决于质子数,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可知黑球是质子。【解答】(1)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碰到了比它质量大得多的物质,即原子核很小且质量很大。
(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即α粒子偏转角度为0,这是由于它们穿过了原子内部的空间,这也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故图乙中A点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
(3)同一类原子中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同;A、B、C、D中的质子数分别为1、1、1、2,故选项中描述的微粒不属于同一类原子的是D。
25.(2024八下·长兴期中)为了避免瓶内空气外逸而造成实验误差,小实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橡皮管体积忽略不计。他将少量红磷装入容积为40毫升的密封装置中,注射器活塞初始置于10毫升刻度处。点燃酒精灯进行实验,火焰熄灭后,待到合适时间,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实验过程中注射器不会弹出)。实验后,小实换用食品脱氧剂去代替红磷测量氧气体积分数,得到结果如图乙。
(1)实验中待到“合适时间”指得是 。
(2)根据实验结果,小实用红磷做实验时,注射器活塞将从10毫升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毫升刻度处才停止。
(3)根据图乙结果,若要测定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分数,你会选择哪种药品,并说明理由: 。
【答案】试管冷却到室温后;2;红磷:红磷与氧气的反应速度较快,能较快测量氧气体积分数;食品脱氧剂:能够充分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较准确测量氧气体积分数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1)根据温度对气压的影响分析解答;
(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则注射器活塞减小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
(3)可从测量速度快慢或测量准确性两个角度分析解答。
【解答】(1)当试管内温度较高时,气压较大,此时测出的不是正常状态下气体的体积,则实验中待到“合适时间”指得是试管冷却到室温;
(2)根据题意可知,试管中空气体积为40mL,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消耗氧气的体积为8mL,则注射器活塞移动减小的体积等于氧气的体积,那么注射器活塞移到约为 10mL-8mL=2mL 刻度处才停止;
(3)根据图乙实验结果可知,
①我会选择食品脱氧剂,因为能够充分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较准确测量氧气体积分数;
②我会选择红磷,因为红磷与氧气的反应速度较快,能较快测量氧气体积分数。
26.(2024八下·长兴期中)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关系”的实验中,小明用绝缘细线将电磁铁M悬挂在铁架台上,并保持它与软铁块P的距离不变。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
①断开开关S,按图组装实验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用已调零的电子测力计测出软铁块P对测力计的压力F0并记录在表格中;
②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适当位置,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子测力计的示数F,并将I、F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③仿照步骤②再进行两次实验。
实验次数 1 2 3
I/A 0.34 0.40 0.44
F0/N 0.9 0.9 0.9
F/N 0.84 0.82 0.81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 来判定电磁铁磁性强弱的;
(2)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的作用外,还起到 的作用。
【答案】观察电子测力计示数;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改变电流大小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实验采用了转换法,用电子测力计的示数反应电磁铁磁性强弱。
(2)结合表中数据进行分析,解答时,回答探究目的即为得出的结论。
(3)移动滑片,改变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获得多组数据。【解答】(1)实验中通过观察电子测力计示数来判定电磁铁磁性强弱的,电子测力计的示数越小,说明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当电流增大时,电子测力计的示数越小,这说明电磁铁的磁性越强,那么得到结论: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
(3)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的作用外,还可以通过改变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来改变电流大小的作用。
27.(2024八下·长兴期中)发光二极管(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如图,当电流从“+”极流入时,LED 灯会发光,当电流从“-”极流入时,LED灯不发光。小金想用LED灯来研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将两个相同的 LED 灯反向并联后接到线路中,与线圈构成闭合电路,并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操作:
组别 磁体方向 磁体运动方向 观察现象
图乙 S上N下 向下运动 A灯发光,B灯不发光
图丙 S上N下 向上运动 A灯不发光,B灯发光
(1)实验中,将两个LED灯反向并联的目的是 ;
(2)在该实验中,小金探究的是“感应电流的方向与 有关”;
(3)若要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在完成上述实验后,还应补做的实验是 。
【答案】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导体切割磁感线;将磁体方向改为N上S下,将磁体向下运动,与乙组对照;将磁体向上运动,与丙组对照
【知识点】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
【解析】【分析】(1)结合LED灯的单向导电性进行分析,通过灯的亮暗情况可以判断电流方向。
(2)结合表中的操作可知,实验中变量是磁体运动的方向,可知探究的是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切割磁感方向的关系。
(3)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则应控制切割磁感线的方向相同,只改变磁场方向,据此设计实验。【解答】(1)实验中,将两个LED灯反向并联,根据发光二极管(LE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便于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2)在该实验中,磁体方向不变,磁体运动方向改变,所以小金探究的是“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有关”。
(3)若要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要控制磁体运动方向不变,故在完成上述实验后,将磁体方向改为N上S下,将磁体向下运动,与乙组对照;将磁体向上运动,与丙组对照,最后得出实验结论。
28.(2024八下·长兴期中)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图 1),法国科学家安培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有如图2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后的情况)。
(1)如图1,通电前静止的小磁针南北指向。现要在小磁针上方拉一根直导线,使通电时小磁针会发生明显的偏转,直导线所指的方向应为 (选填“东西方向”、“南北方向”或“任意方向”)。
(2)图2的实验表明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若此时改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会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
(3)安培发现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 的大小可能跟两根导线中的电流I1,I2,导线之间的距离r有关,有关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I1/A I2/A r/m F/N
1 0.2 0.2 0.1 1.0×10-7
2 0.1 0.2 0.1 0.5×10-7
3 0.2 0.2 0.05 2.0×10-7
4 0.2 0.4 0.1 2.0×10-7
分析表格实验数据,可获得的结论是 。
【答案】南北;两根导线会相互排斥;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与I1、I2成正比, 与r成反比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1)要确保小磁针发生转动,则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不能与地磁场相同。
(2)改变电流方向,磁场的方向也将发生改变,可知只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两根导线将相互排斥。
(3)由控制变量法,分别判断电流大小以及两根导线之间的距离的关系。【解答】(1)由于小磁针受到地磁场的作用,要指南北方向,为了观察到明显的偏转现象,应使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为东西方向,故应使把直导线南北方向放置。
(2)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是由电流的方向决定的,当一个通电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改变时,它产生的磁场方向也会发生改变;而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另一个通电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不变,但磁场的方向变化了,它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就会改变,所以改变其中一根导线的电流方向,产生的实验现象是两根导线将会相互排斥。
(3)①分析1、2实验可知:在两个导线中电流大小和导线之间的距离r相同时,导线越长,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越大,说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平行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的大小F与电流成正比;②分析1、3实验可知:在两个导线的长度和导线之间的距离r相同时,电流越大,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越大,说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平行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的大小F与导线的长度成正比;③分析1、4实验可知:在导线长度和两个导线中电流大小相同时,导线之间的距离r越小,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越大,说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平行通电导线之间作用力的大小F与导线之间的距离r成反比。
29.(2024八下·长兴期中)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中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氧气浓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
氧气平均浓度% 79.7 89.7
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 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2)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 80%左右的原因有 。
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3)该实验是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从上图中选择所需的发生装置 。
【答案】气泡从瓶口向外冒出或瓶中水排尽;ACD;A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1)当瓶内水被排尽或瓶口有均匀气泡冒出时,说明已集满。
(2)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扩散,可以收集的氧气纯度不高。
(3)A装置适用于所以物质均为固态的反应,B装置适用于有液态参与且不加热的反应。【解答】(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气泡从瓶口向外冒出或瓶中水排尽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故答案为:气泡从瓶口向外冒出或瓶中水排尽。
(2)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瓶中空气不可能完全被排出瓶外,故A正确;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至生成氧气一种气体,氧气的浓度不可能在80%左右,故B错误;
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说明集气瓶中氧气的浓度较大,不能判断集气瓶内没有空气,故C正确;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使得氧气的浓度不纯,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D。
(3)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加热固体生成气体的反应,应选择固体受热发生装置,即装置A。
故答案为:A。
30.(2024八下·长兴期中)新能源汽车中常使用锂电池,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如图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锂属于 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2)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3)已知锂元素和钠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锂元素和氧元素可形成氧化锂,其化学式为 .
【答案】金属;6.941;Li2O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1)根据中文的偏旁可判断该元素是否属于金属元素,注意汞也属于金属。
(2)最下面一行数字即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3)氧化物指的是只含有一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书写化学式时,氧元素写在右侧,注意各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解答】(1)锂元素的名称带有金字旁,所以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故答案为:金属。
(2)元素信息图中,最下方的数字就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图可知,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故答案为:6.941。
(3)化合物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锂元素和钠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则锂元素的化合价也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锂元素和氧元素可形成氧化锂,其化学式为Li2O。
故答案为:Li2O。
31.(2024八下·长兴期中)请标出图中磁感线的方向及磁极。
【答案】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
【解析】【分析】甲乙之间没有磁感线,可知甲和乙属于同名磁极。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北极出发,回到南极。【解答】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所以磁感线的方向是指向乙的,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所以乙的这一端是S极,根据磁感线的排布可知,甲、乙两块磁铁是排斥的,所以甲的这一端也是S极,磁感线朝向甲,如图所示:
32.(2024八下·长兴期中)请标出图中A、B导线的电流方向。
【答案】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右手螺旋定则;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由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螺线管右侧为S极,结合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方向。【解答】根据小磁针的左边是N极,所以靠近它的螺线管的右边是S极,左边是N极,根据安培定则可知,B端是正极,A端是负极,电流是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33.(2024八下·长兴期中)我们试着做一个游戏:如图所示将磁钢固定在铁块上。用手将一元硬币、叠在一起,竖立在磁钢上端,如将手指稍稍松开一小段距离,将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硬币的上端将 (填“合拢”或“分开”)。这是因为硬币被磁化,且两个硬币的上端为 (填“异”或“同”)名磁极。
【答案】分开;同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通过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进行分析。【解答】两个硬币竖立在磁钢上端,两个硬币会被磁钢的磁场磁化。磁钢上端为N极,磁化后的硬币与磁钢相互吸引,说明与磁钢接触的硬币下端被磁化成了S极,则硬币上端被磁化成为N极,两个硬币的上端都为N极,会相互排斥,所以将手指稍稍松开一小段距离,两个硬币的上端将分开。
34.(2024八下·长兴期中)如图所示,一束电子自右向左从狭缝里射出,穿过磁场时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向纸面内偏转。
(1)如将两个磁极对调后,电子束将 (选填“向纸面内”或“向纸面外”)偏转;
(2)如磁极不变,而把电子束换成带正电的粒子束,则此粒子束将 (选填“向纸面内”或“向纸面外”)偏转;
(3)若换成不带电的粒子束,则此粒子束将 偏转(选填“发生”或“不发生”)。
【答案】向纸面外;向纸面外;不发生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1)(2)只改变电流方向或磁场方向,磁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发生改变,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磁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不发生改变。
(3)没有电流经过时,不会产生磁力,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粒子束的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解答】通电导体受磁场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
(1)已知一束电子自右向左从狭缝里射出,穿过磁场时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向纸面内偏转;当磁极对调后,电流方向没有改变,而磁场方向与原来相反,所以此电子束偏转方向与原来相反,即向纸面外偏转。
(2)若磁极不变,磁场方向不变,而把电子束(带负电)换成带正电的粒子束,电流的方向改变了,所以此粒子束偏转方向与原来相反,粒子束将向纸面外偏转。
(3)若换成不带电的粒子束,可理解为无电流通过磁场,故此粒子束不发生偏转。
35.(2024八下·长兴期中)化学是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关系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中甲是 。
(2)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
图2表示甲、乙、丙三种微粒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3)三种微粒表示 种元素。
(4)三种微粒中质量最大的是 (填“甲”、“乙”或“丙”)。
【答案】原子;Na+、Cl-;2;甲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1)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通过得失电子转化为离子。
(2)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构成物质,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3)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在原子中电子数等于质子数,质子带正电,据此分析。
(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质子数和中子数越多,说明原子的质量越大。【解答】(1)据图可以看出,甲可以构成分子,可以形成离子,故甲是原子。
(2)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氯离子和钠离子,离子符号分别为:Na+、Cl-。
(3)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由甲、乙、丙三种微粒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三种微粒共有2种质子数,共表示两种元素。
(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与中子上,甲粒子中含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乙粒子中含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丙粒子中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所以甲的质量最大。
36.(2024八下·长兴期中)清明节吃“青团”是湖州人的一种传统习俗。在“青团”制作过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脂香气,所以“青团”具有独特风味。
(1)侧柏莲酮芳香油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计算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3)5.84 克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的碳元素质量与多少克葡萄糖(C6H12O6)中的碳元素质量相同。
【答案】60:5:8;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答: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2.2%。;5.84 克 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质量=;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葡萄糖的质量=。答:5.84 克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的碳元素质量与12克葡萄糖(C6H12O6)中的碳元素质量相同。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2)。
(3)先根据计算出碳元素的质量,再用碳元素的质量除以碳元素在葡萄糖中的质量分数即可求得葡萄糖的质量。【解答】(1)侧柏莲酮芳香油中C、H、O元素的质量比=(12×10):(1×10):16=60:5:8;
37.(2024八下·长兴期中)小强利用压力传感器、电磁继电器、阻值可调的电阻R等元件,设计了一个汽车超载自动报警电路。他了解到这种压力传感器所受压力越大时,输出的电压U就越大,二者的关系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当继电器线圈中电流大于或等于时,衔铁被吸合。已知传感器的输出电压U为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线圈电阻为。
(1)车辆不超载时,工作电路中绿灯亮;当传感器所受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红灯亮,说明汽车超载。请你判断灯 (选填“”或“”)是红灯。
(2)某水平公路桥禁止大于或等于的车辆通行,要用小强设计的装置为此桥报警,R的阻值应调节为多少 ?(g取)
(3)在水平路面上,要使该装置报警,通过车辆的最小重力为多少 ?
【答案】L2;30Ω;8×104N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解析】【分析】(1)题中描述压力越大,输出电压越大,电路中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斜铁被吸下,再结合图像进行分析。
(2)根据图乙中压力与电压的关系,先确定当压力为设定值时对应的电压,结合题中的电流计算电路的总电阻,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可计算出R的阻值。
(3)吸引斜铁的电流大小不变,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压,再通过图乙读出压力大小。【解答】(1)由图示可知,车辆不超载时,衔铁接上端,L1亮,车辆超载时,衔铁接下端,L2亮,由题意知,L2是红灯,L1是绿灯。
(2)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mg=20×103kg×10N/kg=2×105N
由图象可知,此时的输出电压U=1V,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总电阻
电阻R的阻值
R=R总-R线圈=50Ω-20Ω=30Ω
(3)使电磁继电器衔铁闭合的最小电流
I=20mA=0.02A
继电器线圈的电阻R线=20Ω,要使该装置报警,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压最小值为
U0=IR线=0.02A×20Ω=0.4V
由图象可知,此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即车轮的最小重力
F'=0.8×105N=8×104N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