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届高三四模试卷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届高三四模试卷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第四次适应性检测
语文
(卷面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劳战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世界上本没有中国,是中国人造就了中国。正如美国著名地理学家葛德石所说:“中国景
观上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土壤、植物或气候,而是人民。”水稻、稷、木材等资源给我们带来的新
景观已经非常惊人,而它们加起来也不及另一种资源的能量一人。
一万年前,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城的土地,覆盖着大片的森林沼泽。中国古人将要掌握的
第一个重要资源一野生水稻便生长其间。某位古人最先注意到这种草本植物的特殊之处。
在季风带来的洪水退却之后,他将水稻的种子播撒到泥滩中,种子一个月内就会陆续发芽,几
个月后便可以收获满满。我们虽然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毫无疑问的是,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
位农民。更多人开始效仿他的创新之举,中国土地上第次出现了大面积的人造景观一稻
田。若千年后,它将遍布中国南方。
更优质的水稻品种被引入中国,比如占城稻。大规模冶炼的铁制农具、让人们可以更轻易
地欧倒树木、清理荒地。再加上历代统治者都大力推进农业的扩张,水稻的种植面积越来越
大,于是整个南方几乎都被开垦成稻田。那些不易被耕种的地方也被梯田这种极具创造力的
发明所突破。北方的稷,则在这场农业革命中失去了昔日辉煌的地位。外来物种小麦成了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第四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第1页共10页
重要的作物;从美洲传入的玉米、甘薯、土豆,一时间甚为流行。畜牧业的壮大同样令人印象深
刻。早在商代的甲骨上,人们就记录了祭祀典礼上牛的使用量,其他肉类也早已进入中国古人
的日常饮食之中。
几乎与南方水稻的起源同时,我们在北方的祖先也成功种植了稷。种植稷的田地迅速扩
张,稷在数千年的时间里都是北方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南稻北稷,中国的土地上出现了两种农
业模式。
自从人类有了阶层分花.人对于统治者而言,是与木材一样的“可利用资源”。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权诞生了。中国的统治者能够调动庞大的人力、
物力,他们坐镇宏伟的都城,随后用儒教统一全国的思想,不断启动那些史无前例的超级工
程一动用数万到数十万人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动用30万人修建长城,动用70万人修建帝王
陵寝,动用更多人力修建通达全国的道路,动用数百万人修建运河…
直至现代中国,1978年,一场改革开放的大幕徐徐开启。全新的现代科钱、更加自由的市
场,以及政府极大的调动能力,使得这一时期成为中国人制造地表景观最关键的时代。
我们开采矿产,设立王厂,建立码头,向全球输出产品。我们经营大地,建立起机械化的农
田,不断开拓新的工地。各种全新的建筑拔地而起,商场、剧院、艺术中心、写字楼、纪念馆、博
物馆、体育场,以及或疏或密的住宅楼,最终组合成一个个超级城市。我们开发海洋,在海面上
布起风电涡轮机,留下密集的航道,开发全新的岛屿。我们建设高铁,修建公路通达四方;我们
跨越海洋,穿越沙漠戈壁,建立起汽车王国…
这就是中国,唤醒了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
青春的力量。
(选编自星球研究所、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这里是中国》)
材料二:
放眼全球创新生态,中国科技企业在应用创新领域已展现出强大的优势。尽管大部分原
创技术和科学发现仍然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但中国科技企业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能迅速在
十亿消费者级别的市场上实现从技术到产品,丛发明到应用的跨越。而在国内市扬取得的成
功,还加速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成果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在清洁能源、智能电动车、消费
电子产品、移动应用、AI应用等领域,许多来自中国的科技产品正在全球新兴市场中成为主流
选择,甚至是首要选择。同时,中国科技企业和创业者也越来越乐意融入当地市场和经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第四次话应性检测语文试卷第2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