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4章我们生活的大地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和发展。鲜艳的花朵,丰硕的果实,挺拔的枝干,都离不开这片土地。那么,地球的圈层结构是怎样的?是什么力量让沧海变桑田?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与土壤又有什么关系?第3节土壤与植物生长一株玉米从发芽到结果,大约需要吸收200 kg以上的水以及无机盐。这些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植物的什么器官吸收的?又是如何在植物体内运输的?第4课时 茎的功能第3节土壤与植物生长五、物质的运输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运输的。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是哪里呢?1. 取粗细相似、叶片数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若干根,先按表中的3 种处理方法处理,各组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2. 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分别插入3 个盛有等量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并用夹子将各组枝条分别固定,如图 所示,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记录被染色的部位)A.除去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C. 带叶枝条(不做处理)3. 15 min 后从每组取出一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再从每组取出另一枝条,将枝条纵切,观察纵切面的染色情况。4. 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中,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记录被染色的部位)A.除去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C. 带叶枝条(不做处理)无染色部位木质部染红,由下到上变浅。木质部染红,越上越浅。实验结论:水分和无机盐在木质部的导管中自下而上运输。5. 问题讨论:(1)若B、C组枝条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均被染色,而C 组树皮未被染色,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答:说明水分和无机盐主要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的。且水分和无机盐可由木质部横向运输到韧皮部。A.除去木质部和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C. 带叶枝条(不做处理)(2)若将C组枝条进行纵切,纵切面上从基部到靠近枝条的顶端,染色变得越来越浅,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答:说明水分和无机盐是自下而上运输的。答:,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由于根和茎中的导管是相互连通的,水分和无机盐被根尖吸收后,会进入根部的导管。接下来,再进入茎中央的导管。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除一小部分留在叶肉细胞外,大部分需转送到茎、根、果实、种子等部位去。有机物在茎中又是怎样运输的呢?在一木本植物上选一枝条,用解剖刀在枝条中部剥除约1 cm 宽的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如图所示。用刀轻刮木质部表面,然后用少许凡士林涂抹环剥部位。每隔一周观察并记录枝条环剥部位的变化。经过一两个月后,切口上方的树皮将膨大而形成枝瘤。有机物通过树皮自上而下运输的。剥去一圈树皮以后,由于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的通道被切断,有机物积存在伤口的上方,伤口上方部位的细胞分裂和生长加快,树皮就膨大形成瘤状物。树皮的韧皮部有筛管是上下相通的。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向下运输的。2.任意毁坏树皮会给树木带来什么不良的后果?答:任意毁坏树皮可能导致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茎和根,导致树木死亡。1.道路两边的梧桐树干上扎了“针管”,注入的药主要成分是赤霉酸,是为了让树木少结果或不结果,从而减少果球脱毛,减少飞絮对人们的困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针管插入深度至茎的韧皮部B.药液通过筛管由上往下运输C.药液运输的动力是蒸腾作用D.茎能够逐年加粗是因为有随C2.“胜哥”家中的一棵桃树,在桃子成熟前损伤了部分树皮,收获时桃子又大又好吃,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木质部输送给果实更多的水分B.受伤树皮的运输能力更强了C.木质部运输有机物,损伤树皮不影响果实的发育D.树叶制造的营养物质向下运输受阻而供给了果实D3.“胜哥”通过科学知识让同学们明白了市售“蓝色妖姬”是人工染色形成的。等白玫瑰快到花期时用染料浇灌,花像吸水一样将着色剂吸入开出蓝花。茎运输着色剂的部位是( )A.木质部B.髓C.形成层D.韧皮部A4.制作麻袋用的材料取自于黄麻的( )A.根的韧皮部B.茎的韧皮部C.叶片D.茎的形成层B5. 有人在行道树上捆扎铁丝用来晾被,结果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是( )A.树木因缺氧而死B.树木不能输送水和无机盐C.树木输送有机物的功能被破坏D.树木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C“胜哥课程”版权声明“胜哥课程”工作室的课件资料的版权属于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购买下载的课件仅限购买者本人使用,可以用于自己研究学习、课堂教学,但无传播权,禁止传播,如传播造成的后果将负法律责任。只要购买使用“胜哥课程”则视作同意本声明!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七下第 4 章第 3 节土壤与植物生长 41.小科看到一棵小樟树的树干被人剥去了一圈树皮,马上预测到樟树不久就会死去,那么其原因是---( )A. 切断了筛管,根缺少了有机物 B. 切断了筛管,根缺少了无机物C. 切断了导管,根缺少了无机物 D. 切断了导管,根缺少了有机物2.取一木质茎的小枝条,把它放在水里剪断,然后将切口一端迅速插入稀释红墨水中,并在阳光下光照几小时,再将切口往上的一段做横切,其横切面如图所示,在图中出现红色的部位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第 2 题图 第 3 题图 第 4 题图 第 5 题图3.如图所示是植物茎中的两种输导组织,其中甲的名称及其作用是---( )A. 导管 运输水和无机盐 B. 导管 运输有机物C. 筛管 运输水和无机盐 D. 筛管 运输有机物4.如图,果树上的一段枝条,枝条上有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幼果,现分别在枝条的 a、b处把茎环剥一圈,过一段时间,请分析两个果实的生长状况---( )A. 甲、乙果实都不能继续生长 B. 甲果实能继续生长,乙果实不能继续生长C. 甲、乙果实都能继续生长 D. 甲果实不能继续生长,乙果实能继续生长5.如图所示为某种植物茎的横切面,已知某种蝉是专以这种植物韧皮部中有机物汁液为食。若要分析该汁液的成分,则应该选取的部位是图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6.有人把人行道上的树木用铁丝扎上晾衣,结果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是---( )A. 树木因缺氧而死 B. 树木不能输送水和无机盐C. 树木输送有机物的功能被破坏 D. 树木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7.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 )A. 在导管和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B. 在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C. 在导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1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D. 在导管和筛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8.“胜哥”将一段含一定数量叶片的新鲜椴木枝条底端斜切后插入红墨水中,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将枝条横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区域②变红,则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 )A. 将新鲜枝条的叶片全部去除现象将更明显B. 区域②变红说明了②是运输水分的部位C. 区域③未变红说明该处能够运输有机物D. 置于阳光下是为了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9.小科家里后院种了一棵枣树,多年来结果率低,枣也不甜。“胜哥”得知后对小科进行了指导,让小科在开花较多的枝条上进行环切树皮。小科实验后发现环切树皮后该枝条上结的枣确实更甜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枝条环切树皮后会破坏形成层,导致枣树死亡B. 枝条环切树皮后水分无法向上运输给枣,枣水分少所以更甜C. 枝条环切树皮后有机物无法向下运输给根,会导致枣树死亡D. 枝条环切树皮后有机物无法向下运输,枣获得更多有机物所以更甜10.“胜哥”母校附近有一颗老樟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这颗古树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空心洞。可是,它还是照样枝繁叶茂。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 )A. 全部韧皮部 B. 部分韧皮部 C. 全部木质部 D. 部分木质部11.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进行运输的,其运输方向是 。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韧皮部筛管进行运输的,其运输方向是 。割裂橡胶树的树皮,能得到胶乳,主要是局部割断了植物的 部位。12.将一枝带叶的杨树枝条,插入红墨水中,置于阳光下照射。请回答问题:(1)过一段时间后,在枝条基部上方横切,横切面变成了 色,纵切枝条,用放大镜观察切面,变红色的部位位于茎的 (填“中央”、“周围”或“除了周围与中央” ),属于植物茎的 。(2)若在离基部较远的部位切开枝条,则可发现与基部相比,茎内红色部位颜色较(填“深”或“浅”)。(3)在这个实验中,红墨水起到的作用是 。(4)选择的材料是带叶的枝条,并放在阳光下照射,其目的是 。(5)该实验证明了茎的 功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在茎的 。13.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A、B 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________。(2)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蔫,这是因为________是通过茎里的________向上运输的。(3)枝条上的 1~4 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哪里?为什么?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2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答案1.A 2.C 3.A 4.B 5. B 6.C 7.C 8.B 9.D 10.D11. 由下而上 自上而下 韧皮部12. (1)红 除了周围与中央 木质部 (2)浅(3)标记水分、无机盐的运输部位与途径,使实验现象明显(4)加快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速度 (5)运输 木质部13. (1)B;筛管 (2)水分;导管(3)1 处植物的输导组织有导管和筛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是导管,运输有机物的是筛管,因为 1 处其上部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无法向下运输,所以出现肿胀。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下第4章第3节土壤与植物生长4.pptx 七下第4章第3节土壤与植物生长4练习.pdf p166思考与讨论割橡胶的原理.mp4 割橡胶1.mp4 导管与筛管的结构特点1.mp4 导管运输水分的方向1.mp4 茎如何运输水和无机盐.mp4 茎如何运输水和无机盐.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