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 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初三综合测试 试卷 2025.4化 学 部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a-40五、选择题(共 20 分)21~34 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A.氧气 B. 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22.属于有机物的是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葡萄糖 D.碳酸23.下列物质中氧元素以游离态存在的是A.水 B.硫酸 C.臭氧 D.氢氧化钠24.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气体的是A.硫粉 B.铁丝 C.红磷 D.镁带25.铵态氮肥中含有铵根,属于铵态氮肥的是A.NaNO3 B.(NH4)2SO4 C.K2CO3 D.Ca(H2PO4)2____26.湿法冶铜时发生的反应 Fe + CuSO ____4 Cu + FeSO4属于A.置换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分解反应27.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Na2CO3属于可溶性碱 B.CaO属于碱性氧化物C.H2CO3属于一元酸 D.KCl属于难溶性盐28.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盐酸用于去除铁锈 B.熟石灰用于中和土壤酸性C.石墨用于切割玻璃 D.氦气用作保护气体29.能用于鉴别盐酸和硫酸的试剂是A.硝酸银溶液 B.石蕊试液 C.碳酸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30.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步骤是A.用格栅滤除悬浮物 B.静置使污泥沉降C.用活性炭吸附异味 D.通入氯气杀菌消毒31.实验室中用启普发生器制备氢气,选用的试剂是A.锌粒、稀硫酸 B.锌粉、稀盐酸C.铜粉、稀硫酸 D.铜片、浓盐酸32.下列混合气体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A.一氧化碳、氮气 B.氢气、空气C.二氧化碳、甲烷 D.氧气、二氧化碳33.3%的过氧化氢溶液能用于伤口消毒,其中的“3%”表示A.过氧化氢的摩尔质量为 3 g/molB.过氧化氢的溶解度为 3 g/100g水C.每 100 g溶液中含过氧化氢 3 gD.过氧化氢与水的质量比为 3:10034.将天然气降温压缩为液态天然气以方便运输,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天然气是一种化石能源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CH4C.天然气液化的过程中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D.液化天然气中的分子间隔大于天然气中的分子间隔35~37 小题有 1~2 个选项符合题意35.能验证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实验是A.水与氧化钙混合 B.二氧化碳通入水中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D.电解水36.有一份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M__n__O___2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ClO _3 Δ KCl + O2↑B.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分解C.反应前后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变D.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不变37.下图是模拟竖炉炼铜的装置,打开止水夹,加热耐高温容器,一段时间后 a、b两层中都有红色固体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b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 2CuO __高____温____ 2Cu + CO2↑B.a层的物质在加热过程中一定生成了 COC.a层的物质在加热过程中一定没有生成 CO2D.澄清石灰水可吸收 CO六、简答题38. 钴及其化合物在化学实验室中有着独特的作用。(1)蓝色钴玻璃中添加了钴蓝【Co(AlO2)2】,钴蓝由 种元素组成。(2)灼烧含钾元素的样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能观察到 色火焰。(3)干燥剂中加入蓝色的 CoCl2,吸收水后生成粉色的 CoCl2·6H2O,从而指示干燥剂是否失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干燥剂变色的原理 。___(4)向 0.1 mol钴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发生反应:Co + 2HCl ___CoCl2 + H2↑。① 0.1 mol钴中约含有 个钴原子。②根据上述反应判断,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 (选填“强”或“弱”)。③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画出上述反应中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中 HCl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39. 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有能量变化。硫酸铜晶体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会下降;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会升高。(1)硫酸铜晶体(CuSO4·5H2O)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它溶于水形成 色的硫酸铜溶液。(2)氢氧化钠的俗称是 (只需写出一个)。氢氧化钠固体可做干燥剂,写出一条保存氢氧化钠固体的注意事项 。(3)如下图所示,在盛有水的培养皿中同时加入两块体积相同的硫酸铜晶体和氢氧化钠固体,静置一段时间后,有蓝色沉淀出现在靠近硫酸铜晶体的一侧。①写出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有同学推测蓝色沉淀出现在靠近硫酸铜晶体的一侧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温度较高,其中溶质的微观粒子在水中 运 动 的 速 度 更 ( 选 填 “ 快 ” 或 “ 慢 ” ) 。 请 再 写 出 一 种 推测 。40. 氢氧化锂(化学式 LiOH)是一种白色的固体,可在载人航天器中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用碳酸锂制备氢氧化锂溶液的流程如下图所示。(1)碳酸锂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写出碳酸锂的化学式 。__通2 2 2LiCl + 2H O ____电__( )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__2 2LiOH + Cl2↑ + X↑,其中物质 X的名称为 。(3)取少量制备的氢氧化锂溶液,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无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该溶液的 pH 7(选填“<”“=”或“>”)。(4)该法制得的氢氧化锂溶液中含氯化锂,取 20℃的溶液样品(含 10 g氢氧化锂、10 g氯化锂和 100 g水),根据下表中的溶解度数据,设计如下图所示的流程提取氢氧化锂。温度(℃) 20 80LiOH的溶解度(g/100g水) 12.8 15.3LiCl的溶解度(g/100g水) 83.5 112①80℃时,溶液 c是氯化锂的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②80℃时,该样品蒸发 90 g水后,析出氢氧化锂 g。③操作 a的名称是 。④用饱和氢氧化锂溶液洗涤固体 b的优点是 。41. 石头纸有望代替传统纸张,它由聚乙烯塑料包裹碳酸钙粉末制成,其截面结构如下图所示。设计以下两种实验方案测定石头纸中碳酸钙含量。方案一(1)已知:聚乙烯塑料不溶于盐酸。利用碳酸钙能溶于盐酸的性质设计实验方案。① 写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实验时,将整张石头纸浸泡在盐酸中,观察不到气泡,石头纸中的碳酸钙没有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因此该方案不可行。方案二(2)已知:聚乙烯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省略夹持仪器)测定 m g石头纸中碳酸钙的含量。① 充分灼烧石头纸后,熄灭酒精喷灯,还需要再通一段时间氧气的目的是。② 若灼烧后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 0.56 g,则 m g石头纸中含碳酸钙 g。(3)若上述方案二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吸收,有同学认为用该溶液继续实验也能测出石头纸中碳酸钙的含量。① 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② 该同学向上述反应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充分搅拌后生成 n g碳酸钙,他认为 m g石头纸中含碳酸钙 n g。你认为该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理由是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五、选择题(共 20 分)21~34小题每题 1 分,共 14分21 22 23 24 25 26 27B C C A B A B28 29 30 31 32 33 34C D D A B C D35~37小题每题 2 分,共 6 分35 36 37CD BD B六、简答题(共 30 分。第 38 题 7分,第 39 题 7 分,第 40 题 8 分,第 41 题 8 分。)注:本大题没有标注的空格,每空 1 分,答案合理即得分。38(1)3 (2 ___)紫 (3)CoCl2 + 6H ___2O CoCl2·6H2O(4)① 6.02×1022 ② 强③ 2 分39(1)纯净物 蓝 (2)烧碱或火碱或苛性钠 密封保存(合理即得分)(3)① 2NaOH + CuSO ______4 Na2SO4 + Cu(OH)2↓② 快 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溶解得更快。(合理即得分)40(1)Li2CO3 (2)氢气 (3)>(4)① 不饱和 ② 8.47 ③ 过滤④ 除去氢氧化锂固体表面的杂质,减少氢氧化锂(微信公众号上海初中学习指导整理)的损耗 2分41(1)① CaCO3 + 2HCl ______ CaCl2 + H2O + CO2↑② 不与盐酸反应的聚乙烯包裹在碳酸钙的表面,使碳酸钙和盐酸无法接触。(2)① 防止冷却的过程中氢氧化钠溶液倒吸入硬质玻璃管 ② 1(3)① 2NaOH + CO ______2 Na2CO3 + H2O② 该同学的结论错误,石头纸中的碳酸钙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最终转化为碳酸钙,这两部分碳酸钙的质量相同。石头纸中的聚乙烯灼烧时也会生成二氧化碳,最终转化为碳酸钙。因此 m g 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加上聚乙烯转化生成的碳酸钙质量(微信公众号上海初中学习指导整理)等于 n g。3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