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小豫同学和爸爸一起在小豫妈妈生日这天为她准备了爱心午餐:清蒸大虾、红烧肉、米饭。从合理营养的角度来看,下列最适合补充到午餐中的是(  )
A.炒鸡蛋 B.馒头 C.炒包菜 D.酱牛肉
2.中医古籍《黄帝内经》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五谷”中含有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B.“五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人体缺乏时易患病
C.“五畜”中含有的脂肪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
D.“五菜”中含有的膳食纤维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维生素是一类比较简单的有机物,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求量很小,但是它们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它营养物质所不能替代的。无机盐在人体内含量很少,但是作用很大。下列物质与相应缺乏症不符的是( )
A.维生素D——夜盲症
B.维生素——脚气病
C.维生素——恶性贫血
D.维生素C——坏血病
4.用解剖针将浸软的玉米种子放在火焰上灼烧,剩下灰白色的物质是(  )
A.脂肪 B.蛋白质 C.无机盐 D.淀粉
5.能分泌胆汁的器官( )
A.唾液腺 B.肝脏 C.胆囊 D.胰腺
6.一次性胶囊内窥镜可在患者吞下胶囊后15分钟左右就完成胃部检查。胶囊约一天后会随粪便排出体外,它在排出前不会经过的部位是( )
A.胃 B.胆囊 C.食道 D.大肠
7.如图表示人体对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部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可以表示唾液腺,②为唾液
B.若④为毛细血管,则③可以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
C.若①是胰腺,则②中不含脂肪酶
D.若④为毛细血管,则③可以是脂肪
8.如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水浴加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 )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
B.②与③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结论
D.37℃水浴加热是为了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
9.血浆是血液的重要组成成分,血浆的主要功能是( )
A.加速止血,促进血液凝固
B.运输养料和废物,运载血细胞
C.吞噬病菌,起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D.有丰富的血浆蛋白,能大量运输氧
10.如果将人体想象成一个分工明确的细胞社会,则在血液中与病菌搏斗的“战士”、氧气“快递员”、血管“修补匠”分别是(  )
A.血小板、淋巴细胞、白细胞
B.白细胞、血浆、造血干细胞
C.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D.红细胞、血小板、血浆
11.某AB型血的癌症患者由于化疗导致血小板大量减少而危及生命,为救治该患者需要马上输血。下列关于输血与血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输入血小板成分,可提高该病人输血治疗效果
B.健康成年人每6个月一次献血不超4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C.由于血库缺乏AB型血,为及时救治病人,可快速地输入大量A型或B型血
D.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12.如图1表示人新鲜血液分层现象,图2为显微镜视野下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和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输血时主要考虑的是图2中的甲是否出现凝集现象
B.图1中的②所示部分,包含了图2中的丙和乙细胞
C.甲、乙、丙三种细胞中只有甲所示细胞没有细胞核
D.当人体内出现炎症时,图2中丙的数量会明显增加
13.人体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在流经身体各器官时成分会发生变化。血液流经下列哪一器官时,静脉血会变成动脉血?(  )
A.心脏 B.胃 C.肝 D.肺
14.我国成功研发了全磁悬浮式人工心脏,如下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辅助泵提供动力,将心脏某腔室血液抽出并灌注到动脉。下列关于人工心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代替左心室的功能 B.可作为肺循环的起点
C.其泵出的血液为动脉血 D.其泵出的血液进入A动脉
15.吃饭时大声说笑,可能导致食物误入气管,这是因为当人吞咽食物时,食物和空气共同经过( )
A.食道 B.喉 C.气管 D.咽
16.下列关于人体心率、脉搏及血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时间心率与每分钟脉搏的次数通常是一致的
B.血压一般是指血液对静脉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C.机体的活动状态会影响血压和心率的大小
D.脉搏和血压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17.《古今医统大全》有云:“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切”的对象是“脉”,多对应现代医学中的桡动脉。下列有关“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其内流动血液含氧量高、颜色鲜红
B.其管壁厚,弹性大,血管内血流速度快
C.若其出血时应迅速从远心端止血
D.其内的血液由近心端流向远心端
18.下图是测定不同种子中能量的实验装置。相同质量的花生仁和核桃仁完全燃烧后,水温分别上升了2.2℃、3.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计应触碰锥形瓶的底部
B.保温装置有利于减少热量散失
C.花生仁含有的能量高于核桃仁
D.实验测出的能量高于食物实际所含能量
19.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  )
A.能量 B.糖类 C.葡萄糖 D.二氧化碳
20.小明从青岛到拉萨旅游,出现头晕、乏力、眼前发黑等一系列高原反应。主要原因是( )
A.营养补充不及时,能量不足 B.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
C.血红蛋白跟氧的结合减少 D.温度太低,保暖不足
21.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其根本原因是(  )
A.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组织细胞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
C.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D.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22.某人咽喉被异物阻塞,救护者按照下图甲所示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当救护者用力时,被救者膈顶部上升,如下图乙B→A,此时( )
A.肺内气压变小,吸气 B.肺内气压变小,呼气
C.肺内气压变大,吸气 D.肺内气压变大,呼气
23.气管壁内纤毛的摆动可以将空气中灰尘、细菌和黏液一起推向喉的方向,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由此可见,痰生成的部位是(  )
A.气管和支气管 B.鼻腔黏膜 C.咽部 D.喉部
24.如图表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其结构与功能不相符的是( )
A.①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和清洁
B.④内的软骨起到支架作用,保证气流畅通
C.吞咽时,④处的会厌软骨会盖住喉口,异物不会进入气管
D.⑥内肺泡数量多,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25.“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每位公民的身体健康。下列可以放心选用的食品是( )
A.有检疫合格标志的新鲜猪肉
B.发芽的马铃薯
C.无生产厂商信息的零食
D.将有异味的饭菜高温处理后食用
二、实验探究题
26.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图1是“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实验材料处理,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为避免色素影响实验观察,最好选择尾鳍颜色 (选填“深”或“浅”)的活体小鱼。
(2)在实验过程中,要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的鳃盖和躯干处,并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 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4)图2中①②③代表血管,尾鳍内血液在三种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视野中血管①和血管③血液流动方向的区别是 。
三、综合题
27.图甲是淀粉、蛋白质在人体消化系统中的变化示意图,图乙是消化系统模式图,图丙是小肠壁纵切图。请据图回答: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入人体细胞内,必须靠消化系统来完成。图甲中的①表示 过程,②表示 过程。
(2)过程①②的主要场所都是图乙中的 (填字母)。其内含有的多种消化酶可以完成①过程。图甲中a和b都是消化产物,其中a是 。
(3)图甲中的蛋白质对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极其重要,蛋白质的最初消化过程可以在图乙中的 (填字母)器官中进行。
(4)图丙中,小肠内表面有许多 ,其表面有很多绒毛状突起—— ,扩大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
28.心脏就像是一台设计巧妙的“泵”,使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图是心脏结构和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壁最厚、收缩能力最强的是 (填字母)。
(2)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 ,使得血液在心脏中只能按照 (填“心室→心房”或“心房→心室”)→动脉的方向流动,不能倒流。
(3)血液流经6处时,血液的成分变化是: 。
(4)考场上,同学们大脑飞速运转,需消耗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小肠吸收的葡萄糖分子,由血液循环运送到脑细胞,至少需要经过心脏 次。
29.据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表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过程,A处表示的过程为 ,它是通过 实现的。
(2)气体进出肺是通过 来实现的。
(3)②所代表的气体是 ,它是甲的 中产生的。
(4)乙表示血液流经肺时某物质含量的变化,该物质为 。
(5)甲中的血管为 ,判断依据是 。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C
2.C
3.A
4.C
5.B
6.B
7.B
8.D
9.B
10.C
11.C
12.C
13.D
14.B
15.D
16.B
17.C
18.B
19.A
20.C
21.B
22.D
23.A
24.C
25.A
26.(1)浅
(2)维持小鱼正常生命活动/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
(3)低
(4) ①→②→③ 血管①中的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血管③中的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
27.(1) 消化 吸收
(2) D 葡萄糖
(3)B
(4) 环形皱襞 小肠绒毛
28.(1)d
(2) 房室瓣 心房→心室
(3)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4)2
29.(1)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气体的扩散作用
(2)呼吸运动
(3) 二氧化碳 组织细胞
(4)二氧化碳
(5) 毛细血管 红细胞单行通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