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练习题(考试时间 60 分钟 满分 100 分)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Ⅰ 、Ⅱ 卷,第Ⅰ 卷为选择题,40 分;第Ⅱ 卷为非选择题,60 分。全卷满分 100 分。 2.将第Ⅰ 卷的答案答在第Ⅱ 卷卷首相应的答题栏内或涂在答题卡上,第Ⅱ 卷的答案做在试卷上。 3.考试终了,只交第Ⅱ 卷第Ⅰ 卷 选择题(40 分)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的 4 个选项中,只有 1 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2024 年 12 月 10 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 2024 年“地球卫士奖”得主,我国科学家 因助力中国扭 转土地退化趋势、减少沙化面积,获得“地球卫士奖”中的 。A.李春来 “科学与创新奖” B.李春来 “激励与行动奖” C.卢琦 “科学与创新奖” D.卢琦 “激励与行动奖”2.中央一号文件发布: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 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 央一号文件。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B.《关于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C.《关于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 3.2025 年 3 月 5 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4 年国内生 产总值达到 134.9 万亿元,同比增长 ,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 30%左右,2025 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目标为 左右。A.5.5% 5% B.5.5% 6% C.5% 5% D.5% 6% 4.关于生命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只有人类的生命才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存在B.人类可以掌控地球上其他生命的成长进程C.人的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财富D.人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但无法发现体悟生命的意义 5. 以下对诗句或名言所蕴含的道理理解正确的是A.光景不待人,须发成丝 生命是独特的B.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生命是有限的C.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生命是短暂的 D.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生命是脆弱的6.愚公面对老者是否能将山移走的质疑,回答道:“我是老了,可我还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一 代一代挖下去,还愁移不走这山吗 ”千百年来,愚公的故事鼓舞着中华儿女,并逐渐发展成“咬定目标、 苦干实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愚公移山精.神。’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①人的精神生命是不断传承的②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不可逆的③在生命的传承中,人类的精神在不断积淀和丰富④生命不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雷锋的一生就像他在日记中所写:“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 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 ”学习雷锋,我们要①让生命的每一段历程都变得有意义 ②毕生致力于追求生命的精彩和独特③感恩生命的获得,帮助他人回馈社会④反思自我,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 生,不绝其长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人的生命代代接续 B.敬畏生命,体现为人类随意开发自然资源 C.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能凌驾于自然之上 D.我们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9.2024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部分地区遭受洪涝、台风等严重自然灾害,党和政府有效应对各 类灾害,做好抢险救援,加强灾后恢复重建,着力抓好民生保障。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① “积极开展各类抢险救援”说明我国坚持生命至上② “着力抓好民生保障”说明党和政府坚持人民至上③ “加强灾后恢复重建”说明抗洪救灾是我国当时的唯一工作④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折射出我国目前存在无法解决的主要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0.据统计,我国仅 15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每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意外伤害的人数就接近 50 万!在同学 之间,因为一些小摩擦而引发的恶性案件逐渐上升趋势。对此青少年应该①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做好自我保护②惩治违法犯罪,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③ “仁者爱人,推己及人” ,珍爱他人生命④敬畏生命要从珍爱自己的生命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1.2024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这场胜利的背后,是无数先辈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铭记历 史,勿忘国耻,先辈的付出与牺牲让我①更加珍爱生命,激励我们牢记使命,自强不息②认识到只有流血牺牲才算不负人民、报效祖国③体会到无数英烈为国捐躯,是对有限生命却有无限意义的有力诠释④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和和平环境,完全放纵享受生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为解决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以下提议合理的有①提倡和实施“健康睡眠计划”②将全部学校课程改为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③开展“感悟生命,觉醒心灵”主题教育活动④家校一体,为中学生打造“完全零压环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在 2024 年 5.12 全国防灾减灾日这天,岱岳区某初中学校开展疏散救援演练、安全教育讲座等活动。 开展这些活动的意义在于①完全杜绝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 ②丰富学校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③增强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 ④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防护能力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4.守护生命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下列生活场景中自救自护方法正确的有序号 生活场景 自救自护方法① 课间突发地震 躲到墙角或迅速撤到空旷地带② 家中电器起火 立即切断电源,然后用水灭火③ 回家时遇到雷雨天气 尽快跑到附近的大树底下躲避④ 人潮拥挤,水泄不通 双肘撑开,平放于胸前,保证呼吸空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在公共场所,我们常会看到一些警示标志牌。下图所示的警示标志牌的共同导向是A.诚实守信,立身处世 B.文明有礼,彰显公德C. 自我保护,守护生命 D.捍卫权利,维护自由16.2024 年 7 月 27 日,刚果首都发生踩踏事故,造成多人伤亡。当遭遇踩踏事件正确的自救方法有①发现人群蜂拥而来时,不要盲目奔跑或逆流前进②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③鞋子被踩掉时,应先弯腰提鞋并迅速系好鞋带④一旦摔倒无法站起,应蜷缩成球状,护住颈、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7.课间从 10 分钟升级为 15 分钟,延长的是时间,延展的是教育形式和内容。有的学校精心设计长廊、 种植园等,让校园随处可驻足。有的通过划分区域,设置踢毽子、跳绳、跳房子等运动项目,让学生在有限空间内也能充分活动。将学生“放飞”于大课间,有利于学生A.敬畏生命,学会关爱他人生命 B.珍视生命,养成健康生活方式C.乐观向上,避免产生负面情绪 D.守护生命,掌握自救自护方法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 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2024 年 4 月 23 日是第 29 个世界读书日,某市中小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 读书活动。以下理解你赞同的是①通过阅读才能树立崇高理想 ②阅读有助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③阅读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途径 ④喜欢阅读就能拥有高尚的道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 ○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大家要充满信心。”这启示我们要A.奉行“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行事准则 B.厚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 C.养成“人背信则名不达”的道德品格 D.磨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强意志20.成长的道路不会总是鲜花铺路,也会有一些坎坷和泥泞。我们要增强生命的韧性,掌握增强生命韧 性的方法。下面属于增强生命韧性的做法是①小静通过培养幽默感缓解心理压力②小洁暗示自己做任何事情不能只看当下得失③小风感到迷茫时只会独自躲在角落里默默流泪④小琳说服自己接纳挫折,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A.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① ③ ④ D.② ③ ④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练习题 成绩统计栏题号 一 二 总分21 22 23得分第Ⅰ 卷答题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第Ⅱ 卷 非选择题 (60 分)二、非选择题21.(1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校六年级(1)班以“探寻生命,珍爱生命”为主题分小组开展了【学习人物事迹】探究活动,请参与 其中.在 2024 年的新兵队伍中,来自浙江 丽水云和的吴际响应号召,圆梦空 军。从 1938 年到 2024 年 , 跨越 86 年时空,一家四代从军的接力棒又有 了新的传递。 2024 年第一季度“中国 好人”邓璞为保护森林 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勇 敢逆行主动加入扑救队 伍,却被爆燃的山火围 困,不幸牺牲。 2024 年 5 月,某市两名小学生被困电 梯后用在学校安全教育课上学到的方 法, 一边按住电梯内“紧急报警”的按 钮, 一边用电话手表报警求助,最终 成功获救。(“) (”) (“) (”)结合 生命可贵 和 守护生命安全 所学知识谈谈,上述人物的事迹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15 分)22.(1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提高能力方能守护情境一 :四川绵阳桑枣中学叶志平校长,从 2005 年开始每周二都会让各班进行安全教育,每一学期都会 举行一场大型的紧急疏散演习,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 4 秒,地震席卷了绵阳,仅用 96 秒,全校 2290 名师生全都站在了空旷的操场上,无一伤亡。情境二:新余市某中学一位学生跑步时突然晕倒,校医接报后立即赶到现场,此时该同学已无意识,伴 随叹息样呼吸且无脉搏,校医果断请其他老师取来 AED 设备(自动体外除颤器)及时对男孩进行除颤和心 肺复苏急救,直到该同学心跳和呼吸恢复,随后该同学被送往人民医院急诊 ICU ,最终脑复苏良好。(1)材料中的两个情境分别告诉我们应如何提高防护能力 (8 分)(2)情境二事件出现后,新余市各学校纷纷举办各种活动以提高学生的防护能力。请你为此设计两种 活 动 形 式 。 (8 分 )23.(29 分)【爱护身体健康成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放眼未来,祖国下一代的健康状况在很大意义上预示 着未来我国的竞争潜力,青少年只有锻炼和塑造强健的休魄,才能为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提供坚强 支撑,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打下坚实基础。(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请谈谈为什么要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14 分)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 育课”“要有针对性地实施贫困地区学生营养餐或营养包行动,保障生长发育”“ 既勤学书本知识,又多学课 外知识,还要勤于思考,多想想,多问问,这样就能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既要把学习搞得好好的,又 要把身体搞得棒棒的” ,殷切希望全国广大青少年“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做体魄强健、人格健全、 品学兼优、充满朝气的时代接班人.(2)依据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概括青少年如何做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15 分)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5 CAACC 6-10 CADDD 11-15 BADBC 16-20 DBCDB 二、非选择题21. ① 生命是宝贵的,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吴际一家四代从军,体现了生命的传承和延 续,生命不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在生命的传承中,人类的精神得以不断积淀和丰富。② 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也是坚强的、有力量的。邓璞为保护森林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牺牲,他用生命 诠释了责任与担当,我们应敬畏生命,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③ 我们要增强安全意识、自 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两名小学生被困电梯后正确自救,启 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学习自救知识,守护生命安全。(每点 5 分,共 15 分)22. (1)①情境一告诉我们要重视安全教育,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危险的能力。②情境二告诉 我们要学习急救知识,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和使用 AED 设备等。(每点 4 分,共 8 分)(2)① 举办急救知识讲座,邀请专业人员讲解急救知识和技能。 ② 开展急救技能模拟演练活动,让学生在 实践中掌握急救操作。(每点 4 分,共 8 分)23. (1)①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影响国家的未来竞争潜力。 ②拥有强健的 体魄能为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提供坚强支撑,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③ 重视青少年体质健 康,有利于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每点 5 分,回答三点得 14 分)(2)①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重视体育锻炼,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开齐开足体育课。 ② 合理饮食,保 证营养均衡,如落实贫困地区学生营养餐或营养包行动。 ③ 既要努力学习书本知识,也要积极学习课外 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做到全面发展。(每点 5 分,共 15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