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下册新人教版第10章《浮力》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个重为4N的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A. B. C. D.2.如图所示,将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甲,再浸没入水中(石块没有碰到烧杯底部)如图乙,静止时测力计示数分别是4N和3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块的重力力是4N B.水对石块的浮力是3NC.水对石块的浮力是1N D.图乙中,石块受的力有重力、拉力和浮力3.在学校举办的“自主创新实验”活动中,创新小组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沉船打捞模型,用注射器通过胶管向“浮筒”中充气或从“浮筒”中抽气,就可以使“浮筒”上浮或下沉。若将“浮筒”从如图所示的位置上浮直至露出水面,从而带动沉船上浮(胶管在水中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浮筒”上浮过程中所受的浮力逐渐变大B.“浮筒”露出水面过程中排开水的重力逐渐变小C.“浮筒”是通过改变自身体积实现上浮和下沉D.当“浮筒”处于悬浮状态时向外抽气,其所受重力等于浮力4.如图所示,一个圆球甲和实心小铁块乙,由一条细线连接且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若剪断细线,当甲、乙都静止时,甲所受的浮力将( )A.减小且等于重力 B.增大且大于重力C.不变且大于重力 D.减小且小于重力5.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溢水杯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挂一个实心铁块,示数为F1;如图乙所示,将铁块缓慢浸没水中(未接触溢水杯),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p甲C.铁块的密度 D.小烧杯中水的重力G=F1-F26.水平面上的两个相同柱形容器A、B,分别盛有体积相等的同种液体。将甲、乙两支不同的密度计放入液体中,处于下图所示的静止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密度计所受浮力B.两密度计的质量C.两密度计受到液体向上的压力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7.物理兴趣小组把吸管的下端密闭并缠绕一段细铜丝(细铜丝体积忽略不计),自制一个简易密度计。如图所示,密度计分别放入a、b、c三种液体中时,均漂浮在液体中,且保持竖直姿态。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静止时,在密度计上与液面平齐处各标记一条刻线,共得到三条刻线。已知密度计在c液体中,有的体积浸入液体,浸入体积为。三种液体密度如表格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液体种类 液体密度/()a液体b液体c液体A.三条刻线的间隔距离不相等 B.密度计的质量为0.1kgC.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不相等 D.密度计在b液体中的浸入体积为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中放入木块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此时两容器内水面相平。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取相同体积的水,最终木块仍能漂浮在水面上,此时剩余部分的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容器对地面的压力为、,则( )A.;B.;C.;D.;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重0.5牛的鸡蛋用细线悬挂着浸没于水中。若细线对鸡蛋的拉力为0.3牛,则鸡蛋受到的浮力为 牛,方向 ;若往水中逐渐加入食盐,直到鸡蛋恰好悬浮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为 牛。10.潜艇在水中水平匀速巡航时,如果突然进入密度跃层(海水密度突然变小),潜艇受到的浮力就突然 (变大/变小)而 (上浮/下沉),此时应立即采取措施使潜艇的重力 (大于/小于)它受到的浮力,否则将给潜艇带来危险。11.如图所示,A、B是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 受浮力, 不受浮力, 受到水的压强最大。12.竹筏漂流是许多地区的旅游项目之一。如图所示,重60kg的竹筏载着总质量500kg的游客漂浮于水面,则竹筏受到的浮力为 N,竹筏排开水的体积为 m3。(ρ水=1.0×103kg/m3,g取10N/kg)13.如图所示是游泳者使用防溺水自救手环的情境。当游泳者潜水遇到危险时,打开开关,手环内压缩气体迅速释放并充满气囊,此时手环拉住人向上逃生。充入气体后,手环中的气囊受到的浮力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手环和气囊的总质量是0.5kg,充满气后总体积是5×10﹣3m3,手环拉动游泳者匀速上浮,手环对人的拉力是 N;如在密度更大的海水中潜水时,手环对人的拉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g=10N/kg,ρ水=1.0×103kg/m3)14.如图所示,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A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所受浮力的大小是 N,木块的体积是 ,木块的密度是 。(取10N/kg)15.如图甲所示,一实心圆柱体金属块通过细线与上端的拉力传感器相连,拉力传感器可以显示出受到的拉力大小。缓慢地往空水箱中加水,直到装满(圆柱体不吸水,水的密度)。如图乙所示是传感器的示数F随水箱中水面到水箱底的距离h变化的图像,则圆柱体金属块的底面积是 ,圆柱体金属块的密度是 。16.将某物体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溢出27g水,放入装满煤油的容器中溢出24g煤油,该物体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 N,在煤油中静止时会 (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物体的密度是 g/cm3( ,g取10N/kg)。三、作图题17.在图中,重为3牛的小球漂浮在水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受的浮力F浮。18.如图,一烧杯静止放置在某一固定的斜面上,物体A、B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物体B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四、实验题19.2024年9月19日全球最大、国内首艘双燃料动力系统的大型耙吸式挖泥船——“新海鲟”号正式交付使用。小明在参观期间表现出色,工程师送给小明一个“新海鲟”的模型,兴奋的小明回到学校,根据模型突发奇想,利用“新海鲟”号挖泥船模型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1)他准备一个装满水的溢水杯,“新海鲟”号模型船,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力传感器;(2)甲图: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空烧杯的重力;乙图:模型船在空气中的重力;丙图:将模型船放入溢水杯中,此时模型船受到的浮力为 N,待水不溢出后,丁图:用弹簧测力计称出溢水杯和溢出水总重,则排开水的重力 N;(3)通过重复三次上述实验,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得出 (用(2)中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4)聪明的小明利用力传感器和电脑(图中未画出)组装好了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力传感器下方安装有轻质伸缩组件,可以匀速向下缓慢伸长,把漂浮的模型船(不进水、不吸水)向下压入水中,电脑每隔0.1s收集力传感器的示数,并自动绘制出了已图所示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在之内,模型船受到的浮力 (填变化情况),10s后,压力传感器的示数不变的原因是 ,此时,此时模型船受到的浮力为 。20.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1)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将游码拨至零刻度线后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小明为称量20g液体,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接着在右盘中再加20g砝码,在烧杯中加入液体,发现指针向右偏转,接下来的操作是 。称得20g液体后,小明将所有液体倒入量筒测得体积为25mL,则液体的密度为 g/cm3;(3)小华利用一把刻度尺、装有适量水的水槽和两个相同的薄壁圆柱形平底玻璃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计),也测量出了未知液体的密度,操作如下:①向容器中倒入适量的液体,将容器缓慢的放入水槽中,使其竖直漂浮,如图乙所示,测出容器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1;②从容器中取出一部分液体,放入另一个玻璃容器中,如图丙所示,测量出容器内液体深度为h0;③容器再次处于竖直漂浮状态,如图丁所示,测出容器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2;④液体密度ρ液= (用h1、h2、h0、ρ水表示)。五、计算题21.一物体重为30N,当它浸没在水中时(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N。求:(g取)(1)物体受到的浮力;(2)物体的体积;(3)物体的密度。22.如图所示,薄壁烧杯内装质量800g的水,烧杯的底面积是,将一个质量是200g、体积是的实心长方体A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体积的三分之一浸入烧杯内的水中。(杯内的水在实验过程中始终没有溢出。,)求:(1)长方体A受到的浮力;(2)细线对长方体A的拉力;(3)若剪断细线,待A静止后,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变化量。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八年级物理下册新人教版第10章《浮力》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B B A D B A A9. 0.2 竖直向上 0.510. 变小 下沉 小于11. ABC D D12. 5600/5.6103 0.5613. 变大 45 变大14. 8 80015. 10 516. 0.27 沉底 0.917.18. 。19. 2.6 2.6 G3-G1 逐渐增大 模型船已全部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再变化 4.620.(1)左(2) 再加入适量液体直到天平平衡 0.8(3)21.(1)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30N-25N=5N(2)因为物体完全浸没,所以物体体积(3)物体的密度22.(1)实心长方体A的体积浸入烧杯内的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为长方体A受到的浮力为(2)长方体A的重力为对物体A受力分析可知,物体A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以及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知,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3)若剪断细线,由于长方体全部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长方体会先上浮,待A静止后,长方体A处于漂浮状态,长方体A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与A体积浸没时相比排开水的体积增加量由可知,烧杯内水面上升的高度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增大量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