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课件(共31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 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课件(共31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新课导入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9.1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第9课 法律为我们护航
课程目标分析:
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新课标已经发布,要求本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我们应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制定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课程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
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
七下 9.1《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
【法治观念】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性质和构成,了解我国不断完善法律体系的具体措施,增强对我国法律体系的认同,拥护法律、信仰法律,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7)
自学导航
阅读P75-79,主体部分慢读,材料部分快读,找出并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
02|我国形成了怎么样的法律体系?
01|法律的本质和我国法律的性质是什么?
03|不断完善我国法律体系的意义?
04|我国目前的立法进程?
05|保证法律实施对公民的要求?
阅读并分享:查找与生态文明领域有关的法律,推荐你最感兴趣的一部,并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答案与解析:该问题具有开放性。我国在1989年12月26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改革开放以来、生态环境保护面临一些新问题,我国于2014年修订环境保护法。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它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职责,完善了生态保护红线、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跨行政区域联合防治等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强化了企业污染防治责任,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还就政府、企业公开环境信息与公众参与、监督环境保护作出了系统规定。
P76生活观察:阅读课本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笔记1法律和生活的关系?P76蓝字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法律为我们的成长营造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环境。
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原始社会的秩序维护主要依靠氏族组织和原始习惯。原始社会的习惯多种多样,如禁忌、图腾崇拜等。这些原始习惯使得原始社会处于一种“有秩序的无政府状态”。
公元前21世纪,我国产生了古代第一个王朝——夏,以及维护夏朝统治的法律制度。根据文献记载,夏朝的法律称为“禹刑”。
在古巴比伦,公元前18世纪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
原始社会
阶级社会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环节一:探寻法律本质
环节一:探寻法律本质
古巴比伦
《汉谟拉比法典》
唐朝
《唐律疏议》
《美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44条:凡奴隶偷盗主人之物品者,处死。
247条:凡主人发现奴隶有不忠行为而怀疑其私通者,则应处死。
282条:若奴隶忤逆主人,一经定罪,主人可以割下他的耳朵”。
实行八议制度:规定了八种特殊人群在犯罪时可享受特殊法律待遇,包括皇帝的亲戚、长期侍奉皇帝的人、有大德行的人、有大才能的人、有大功勋的人、高级官僚、为国服务过劳的人以及前朝君主的嫡系后裔。若这些人犯死罪,司法机关需将其所犯罪行与“应议之状”上奏皇帝,经大臣议定,由皇帝最终裁决,往往可免除死刑。
美国宪法强调私有财产权不可侵犯,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不给予公平赔偿,私有财产不得充作公用。
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结合上述法律相关内容,说一说他们分别维护的是谁的利益?
奴隶主
封建贵族
资产阶级
广大人民
从上述结论中,总结出法律的本质。
1.法律的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
……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罪刑法定】
此时的法律有什么特点?
维护的是哪一阶级的利益?
探究与分享
本质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二是
我国的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体系。
性质
2.我国法律的本质及性质是什么?(P77)
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规章(部门规章、政府规章)
统帅
主干
重要
组成部分
我国形成并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完成下列法律体系填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立法工作取得巨大成就。
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文化领域
社会领域
生态文明领域
我国立足国情和实际需要,加快推进各领域立法工作,
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
P77相关链接:我国的法律体系 P77
截至2024年6月,我国制定:
①宪法相关法,52件,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国家安全法》《监察法》;
②民法商法,25件,如《民法典》《公司法》等;
③行政法,97件,如《环境保护法》《行政处罚法》《交通法》等
④经济法,85件,如《所得税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⑤社会法,28件,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等;
⑥刑法,1部《刑法》及12个刑法修正案;
⑦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11件,如《刑事诉讼法》等;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我国法律体系图
思考:就上述看法谈谈你的理解。
我国的法律体系很完善,以后修修补补就可以了。
我国已经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目前这个体系还在不断完善中。
我国仍然需要加强立法工作。比如,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但相关立法相对滞后。
关于我国的法律体系,几位同学发表了以下看法。
P77探究与分享
①社会生活的发展无止境,法律体系的完善也无止境。
②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法治环境。P78
2025年3月8日全国两会,人大工作报告指出,一年来,共审议法律案39件,制定法律6件,修改法律14件,作出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4件。
●经济领域: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和发展农民群众利益。
●政治领域:修订《国防教育法》为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国防建设夯实法制基础。
●文化领域:修订《文物保护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领域:制定《学前教育法》回应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期盼。
●资源能源、生态环境领域:制定《能源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修订《矿产资源法》提高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平。
新闻链接:国家过去一年的立法工作一直在不断完善
阅读并思考:国家立法部门为什么要不断完善我国法律体系?
答案与解析:目前我国法律体系已经较为科学、完备,能够为国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同时也应看到,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信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迅速发展,社会上很多前所未有的新领域、新问题亟待法律调整,需要制定新的法律或修改现行法律。
①社会生活的发展无止境,法律体系的完善也无止境。
②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环节二:了解我国法律体系
【笔记】4.不断完善我国法律体系的意义 P78
P78相关链接: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P78
修改专利法、著作权法、科学技术进步法,推动实现 。
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疫苗管理法,修改动物防疫法、药品管理法,强化 立法。
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生物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修改反恐怖主义法等,加快 立法。
制定对外关系法、外国国家豁免法、反外国制裁法、出口管制法等,加强
立法。
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法,修改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保障 。
制定英雄烈士保护法、爱国主义教育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反食品浪费法,修改民事诉讼法、行政处罚法,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二),回应 。
制定退役军人保障法,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加强 。
进入新时代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不断推进高质量立法,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为完备的法律保障。
科技自立自强
公共卫生领域
国家安全领域
涉外领域
特殊群体权益保障
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请你连一连:选择左边的词条,填入右边横线空白处。
笔记区
5.我国目前的立法进程 P78
我国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等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立法步伐,
努力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正当防卫的适用受到严格限制,刑法第二十条几乎成为 “沉睡条款”,存在 “谁受伤,谁有理”“能跑为什么不跑” 之类的判例。
新闻链接: 正当防卫:连续7年写入报告!
阅读材料并思考:正当防卫连续7年写入最高检工作报告,说明什么?
答案与解析: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得到实施才能保证制定的良好法律充分发挥作用。如果有了法律却一直沉睡,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
【观看视频】:《学习用典》,思考: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明)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说的是执法中依法落实的重要性。意思是说:“立法不是难事,难就难在让法律得到良好的贯彻执行;听人劝告不是难事,难就难在真正听得进去并且做出实际行动。”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束之高阁,或者实施不力、做表面文章,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
环节三:保证法律实施
【笔记】 6.保证法律实施的原因 P79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束之高阁,或者实施不力、做表面文章,那制定再多法律也无济于事。即法律制定出来不实施,就是一纸空文,毫无作用。
探究新课堂
·作为社会一员,我们应该如何为我国法治建设作贡献呢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
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
民事侵权的行为
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法·卢梭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
——美·伯尔曼
7.▲推动法律实施对青少年有什么要求?
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作为社会一员,我们不仅要关注法律体系建设,为法律的完善贡献力量,而且要从内心深处拥护法律,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本课小结:
9.1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 本课重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性质和内容,理解不断完善法律体系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难点:正确认识法律体系,知道法律体系的性质是由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的,法律体系的内容是由国家国情决定的,法律体系的发展是由社会实践发展决定的。
我国形成并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原因
做法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
我国当前的立法进展
我国法律体系的性质
★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意义
课 堂 巩 固 训 练
1.我国第一个王朝一一夏,以“禹刑”作为法律制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古巴比伦将《汉漠拉比法典》刻在石柱上表明“君权神授”,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以上共同说明了( )
A.法律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
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D.法律只对一部分人有约束力
C
2.2024年12月9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公布《广东省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公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这一过程体现了( )
①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②提升了公民制定法律的能力
③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确保全体公民都可以参与立法工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B
3.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学前教育法、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能源法、新修订的反洗钱法、关于修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决定。上述立法工作( )
①有利于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从根本上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③有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③④
D
4.2024年12月,学校法治月活动期间,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普法情景剧《预防校园欺凌》赢得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青少年( )
A.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
B.增强防范意识,避免受到伤害
C.学会化解矛盾,杜绝违法犯罪
D.增强心理素质,提高抗挫能力
A
5.材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时
代发展和进步潮流,把法治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卫生健康、公共文化等重要领域的法律相继制定出台,网络数据等新兴领域立法取得突破,涉外领域立法得到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完善。
在法律体系日益完善的过程中,每个社会公民应该做出什么努力?
5.①作为社会一员,我们不仅要关注法律体系建设,为法律的完善贡献力量,②而且要从内心深处拥护法律,信仰法律的力量和价值,③做到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