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试卷高一化学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13题,共39分]、非选择题[第14题~第17题,共61分]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生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指定区域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一律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 14 Cl 35.5 Cu 64 Ag 108单项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奋斗者”号潜水器外壳材料为钛合金,钛合金耐腐蚀,耐高压B. 武德合金熔点低,用于做电器、火灾报警等装置中的保险丝C.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中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其所用芯片的主要成分为SiO2D. “神舟13号”宇宙飞船返回舱所用高温结构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2.侯氏制碱法主要反应为:NH3+CO2+NaCl+H2O=NH4Cl+NaH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H3分子的电子式: B. H2O分子的结构式:C. 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3.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吸收大量的热 B. 铝在反应中作还原剂C. 铝热剂是混合物 D.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明矾溶于水能形成胶体,可用于净水B.N2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保护气C.Al(OH)3难溶于水,可用于中和胃酸过多D.氧化铁呈红色,可用作红色油漆5.实验室制取NO并研究其性质。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NO B.用装置乙收集NOC.用装置丙生成少量稀硝酸 D.用装置丁吸收尾气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B.工业上CO高温还原氧化镁可获得金属镁C.“曾青得铁化为铜”,指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D.被发现和应用得较早的金属单质,其活动性一般较弱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Cu2+、、 B.ClO-、Fe2+、C.、OH-、Cl- D.Fe3+、S2-、阅读下列资料,完成8~9题:NO2与SO2之间能发生反应:SO2(g)+NO2(g)SO3(g)+NO(g)。氮氧化物(NOx)、SO2与大气中部分物质作用时能产生酸雨,所以SO2、氮氧化物需处理后才能排放。方法一:用NH3处理氮氧化物可转化为无害气体和水,处理SO2可转化为铵盐。方法二:用NaOH溶液吸收处理氮氧化物,主要反应为:NO+NO2+2OH-=2NO+H2O, 2NO2+2OH-=NO+NO+H2O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O和SO2均属于电解质B. SO2和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 NO和NO中N的化合价相同D. n(NO):n(NO2)≥1:1时,NO和NO2能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9.在指定条件下,下列微粒间的转化能够实现的是A.NH3N2 B.HNO3NOC.FeS2SO3 D.SO2SO10.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将Fe(OH)2加入稀硝酸中:Fe(OH)2+2H+=Fe2++2H2OB.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Al3++4OH-=[Al(OH)4]-C.向NH4HCO3溶液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NH+OH-=NH3·H2OD.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11.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含SiO2、Fe2O3等杂质)冶炼铝的主要流程如下:(注:SiO2碱溶时转变为铝硅酸钠沉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操作Ⅰ适当增大NaOH溶液浓度可提高Al2O3的浸取速率B.通入过量CO2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4]-+CO2=Al(OH)3↓+HCO3-C.实验室进行操作Ⅳ的仪器有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等D.加入冰晶石的目的是降低Al2O3的熔融温度1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A 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颜色无变化 溶液中不含NHB 取5mL 0.1 mol·L-1 KI溶液,滴加0.1mol·L-1 FeCl3溶液5~6滴,继续加入2mLCCl4,充分振荡,静置,取少量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KI与FeCl3溶液的反应有一定限度C 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 非金属性:Cl>SiD 将硫酸酸化的H2O2滴入Fe(NO3)2溶液,溶液呈棕黄色 氧化性:H2O2>Fe3+13.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在某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2NH3(g) N2(g)+3H2(g),测得不同起始浓度和催化剂表面积下NH3浓度(单位:10-3mol/L)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根据下表数据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编号 催化剂 表面积 时间/min0 20 40 60 80① a 2.40 2.00 1.60 1.20 0.80② a 1.20 0.80 0.40 0.19 0.19③ 2a 2.40 1.60 0.80 0.40 0.40A. 实验②中,反应体系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B. 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NH3的转化率约为83.3%C.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氨气浓度,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D. 其他条件不变时,0~40 min,增大催化剂的表面积,化学反应速率增大非选择题:共4题,共计61分。14. (15分)把二氧化碳“变废为宝”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1)在体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变化随时间变化如题14图-1所示。①从0min到3min,v(H2)= ▲ mol·L-1·min-1。② 8min末,混合气体中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 。③ 3min时的ν正(CH3OH) ▲ 8min时的ν逆(CH3OH)(填“>”“=”“<”)④ 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填字母)a. 3v逆(H2)=v正(CH3OH)b.单位时间内每生成1mol CH3OH,同时生成3molH2c.反应中CO2和CH3OH的物质量浓度之比为1∶1d.反应中CO2和H2的物质量浓度之比不变(2)我国学者提出的CO2催化加氢合成CH3OH的机理如题14图-2(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字母)a. 催化剂的使用能提高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b. 反应机理表明H2O参与了CO2合成CH3OH的反应c. 反应④中存在共价键的断裂和共价键的生成(3)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O2和H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反应进行相同时间后(均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O2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题14图-3所示。①随温度升高,CO2转化率提高的原因是 ▲②你选择的催化剂种类为 ▲ ,理由是 ▲15. (17分)FeCl3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1)FeCl3可作絮凝剂,除去污水中的悬浮物,其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 。(2)制作印刷电路板中,FeCl3溶液可腐蚀铜箔,形成电路图案。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铜电路板刻蚀液中主要含有Cu2+、Fe2+、Fe3+、Cl-,从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尽可能多的FeCl3溶液的实验方案为 ▲ 。(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铁粉、稀盐酸、稀硫酸、新制氯水等。)(3)FeCl3溶液、FeCl2溶液共沉淀可制备纳米Fe3O4,制备流程如下:①“共沉淀”时控制温度为70℃~90℃,“共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共沉淀”时,理论分析,FeCl2和FeC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纳米Fe3O4产率最高;事实上投料略大于1∶2时产率最高,原因是 ▲ 。③检验纳米Fe3O4洗涤干净的实验操作是 ▲(4)以铁屑为原料制取FeCl3,有多条反应路径。如:i. 直接氯化法:Fe→FeCl3,将铁屑或铁粉加热至红热(200~500℃),通入干燥氯气,产物升华后冷凝为棕褐色固体,纯度≥99%。ii. 氯化亚铁氧化法:Fe→FeCl2→FeCl3,铁与盐酸反应,再通氯气氧化,产物纯度 ≥98%。iii. 盐酸溶解铁氧化物法:Fe2O3→FeCl3,用过量盐酸溶解铁锈或铁矿粉,加热80~100℃,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所得产品纯度较低,含FeCl2等杂质,盐酸消耗量大,废液需处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填字母)a. 路径i 能耗高,铁过量时易混入杂质FeCl2b. 路径i和ii需处理尾气Cl2,环保压力大c. 路径iii原料易得,操作简单,设备成本低d. 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产品纯度需求,综合考虑成本、环保、操作、能耗等,选择合适的制备途径16. (14分)碱式氯化铜[Cux(OH)yClz]为绿色或墨绿色的结晶性粉末,难溶于水,可溶于稀酸和氨水,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I.模拟制备碱式氯化铜。向CuCl2溶液中通入NH3,同时滴加稀盐酸,调节pH至5.0~5.5,控制反应温度于70~80℃,实验装置如题16图-1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1)实验室利用装置B制备NH3;制备方法和装置可以是题16图-2中的 ▲ 。(填字母)A B C D题16图-2(2)仪器b的作用是 ▲ 。(3)反应过程中,需控制稀盐酸不能过量的原因是 ▲ 。(4)控制反应温度于70~80℃的原因是 ▲ 。(5)反应结束后,将装置A中反应容器内的混合物过滤,经提纯得产品无水碱式氯化铜;从滤液中还可以获得的副产品是 ▲ (填化学式)。II.无水碱式氯化铜组成的测定。(6)称取少量产品,加稀硝酸溶解,得到待测液。①取100mL待测液,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低温烘干、称量,得到3.92g蓝色固体。②取100mL待测液,加入1.00mol/L AgNO3溶液,完全沉淀时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20.00mL。则无水碱式氯化铜的化学式是 ▲ (写出计算过程)。17.(15分)氮元素可形成多种物质。请根据以下工业制硝酸的原理示意图(题17图-1)回答相关问题:题17图-1(1)写出氧化炉中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氨合成塔中,高温高压合成氨时,发现瞬时存在极少量N4分子。已知 N4 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则理论上1mol N4(g)中含 ▲ mol N-N键。(3)“吸收塔”尾气含NO、NO2等氮氧化物,可采用NH3催化还原法处理。反应原理如题17图-2所示:题17图-2①当NO2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与足量氨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N2。当有18mol电子发生转移时,则生成N2的物质的量为 ▲ mol。②当尾气中混有SO2时,催化剂表面会因为覆盖部分硫酸盐而导致催化剂中毒,从而降低NOx的去除率。加入CeO2可抑制SO2对催化剂的影响,其作用机理如题17图-3所示。回答下列问题:题17图-3A. 从整个反应机理来看,总反应中起还原作用的物质是 ▲ (填化学式)。B. 在上述反应机理图中,CemOn的化学式为 ▲ 。C. 观察、分析题17图-3中机理,加入CeO2可抑制SO2对催化剂的影响原因是 ▲高一化学答案1-5 CBACC 6-10 BABAB 11-13 CBC14.(15分)(1)① 0.5 ② 30% ③ > ④ b(2)b(3)① 温度升高和催化剂活性增强共同使反应速率加快② 催化剂Ⅰ (1分)相同温度下,催化剂Ⅰ的催化效果较好,且达较高催化活性所需的温度低(其余各2分)15.(17分)(1)Fe3++3H2OFe (OH)3(胶体)+3H+(2分)(2)① Cu+2Fe3+=2Fe2+ + Cu2+ (2分)② 向废液中加入过量铁粉(1分),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1分)。将滤渣溶解于足量稀盐酸中过滤,洗涤得金属铜(1分)。将两次滤液、洗涤液合并(1分),加入新制氯水(1分),充分反应后,得氯化铁溶液(共5分)(3) ① Fe2++2Fe3++8OH-Fe3O4↓+4H2O (2分)② 有部分Fe2+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Fe3+ (2分)③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滤液(1分),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1分),若不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洗涤干净(共2分)。(4)a (2分)16(14分)(1)C D (2分) (2)防倒吸(2分)(3)产品碱式氯化铜会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中,影响产率(答案合理即可)(2分)(4)低于70℃反应速率太慢,高于80℃氨气与HCl会大量挥发(2分)NH4Cl (2分)(6)Cu2(OH)3Cl (共4分)解:n(Cu2+) = 0.04mol (1分)n(Cl—) = 0.02mol (1分)由电荷守恒 n(Cu2+)×2 = n(Cl—)×1+ n(OH—)×1,n(OH—) = 0.06mol(1分)x∶y∶z = 0.04∶0.06∶0.02 = 2∶3∶1,所以化学为Cu2(OH)3Cl (1分)17(15分)(1)4NH3+5O24NO+6H2O(3分)(2)6 (2分)(3)① 6 (3分)② A. NH3 (2分)B. Ce2O3 (3分)C. 生成的硫酸铵或硫酸氢铵在第③步中可被还原为SO2,不会覆盖在催化剂表面使其中毒(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