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准考证号:
姓名: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2025年厦门市初中毕业年级模拟考试
语文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1.全卷共6页,共20题;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根据提示,补写古诗文名句。(8分)
(1)《论语》中颜回虽然过着“①,②,在陋巷”的生活,但他不改其乐。
(2)晏殊在《浣溪沙》中描写清歌美酒相伴,引发怀旧之情的两句是③,_④_。
(3)《雁门太守行》中用比喻、对比手法,描写战前紧张气氛的两句是⑤,⑥。
(4)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提出,舍生取义的“本心”,非贤者所特有,而是“⑦,
⑧”。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8分)
过去一年,“中国游”①(mèi)力不减,持续升温。街头巷尾,外国游客明显变多了。
对于外国游客而言,这是名②(D)其实的“发现之旅”。发现中国,不仅要跨洋越
海,还要突破“信息茧房”,超越误解与偏见。来到中国,体验中国,进而认识中国,喜爱
中国。不少外国游客直呼“中国并不像我们被告知的那样”。
对于中国百姓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次自我审视的机会?人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
风景。在外国游客的惊叹中,我们猛然发现,生活中的许多“③”,其实“④”。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2分)
(2)依次填入③④处的成语,最合适的一项是(3分)
A.习以为常司空见惯
B.习以为常
难能可贵
C.置之度外司空见惯
D.置之度外难能可贵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写为陈述句。(3分)
3.名著阅读。(6分)
冷暖气流交汇,容易引发天气变化。文学世界中也有冷暖,它们可以是人情的冷与暖、
处境的顺与逆,也可以是处世的理性与感性等。这些冷暖影响着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请从《红星照耀中国》《骆驼祥样子》《简·爱》中任选一部,回顾阅读过程,结合作品
情节,说说书中的“冷暖”对人物形象的影响。(6分)
语文试题第1页(共6页)
二、阅读(68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4-5题。(7分)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中“寒夜”点明季节为冬季,“窗前月”更添清幽。
AI制图
B.“竹炉汤沸火初红”以煮茶细节展现主人待客的热情。
C.末句“才有梅花便不同”流露出诗人对梅花的喜爱。
D.全诗语言华丽雕琢,体现了宋代诗歌追求辞藻的特色。
5.上图是AI为这首诗创作的插图,你认为契合吗?请结合你对本诗的理解说明理由。(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荥阳公尚书郑游,以清规素履,嗣续门风。有族孙来谒者,力农自财尔,冠带亦古,
公心怜之。一日,召甥侄与之会。食有蒸而为饼者,郑孙去其皮,然后食之。公大嗟,芯
曰:“皮之与中,何以异耶?仆常病2骄侈自秦,思得以还淳返朴,是独怜子力用外衣,
必能知艰难于稼穑,奈何置浮有甚于绮纨乳臭儿耶?”因引手请所弃饼表,郑孙错肾失据,
器①而承之,公则尽食所弃。遂赠以束帛,斥归乡里。
(选自高彦林《唐阙史》,有删改)
[注]①力农自赡:靠务农自给自足。②仆常病:仆,对自己的谦称:病,厌恶。③力用:勤苦劳作。
④器:用器皿盛。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斯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茶何/器浮/有甚于/绮纨乳臭儿耶
B.奈何/嚣浮/有甚于绮纨乳V臭儿耶
C.茶何嚣浮/有甚于/绮纨乳臭/儿耶
D.奈何嚣浮/有甚于/绮纨乳V臭儿耶
7.根据“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字词。(3分)》
加点字词
方法提示
词义(填写文字)
查阅词典选择义项。
嗣续门风
嗣:①继承。延续。②子孙,后代。③随后。
(1)铜: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联系课文解释词义。
召甥侄与之会
(2)会: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
联系成语解释词义。
公则尽食所弃
(3)尽:
应有尽有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郑孙去其皮,然后食之。(3分)
(2)遂赠以束帛,斥归乡里。(3分)》
9.郑神与诸葛亮在子孙教育理念方面有何共同之处?请结合上文与链接材料,简要分析。
(4分)
链接材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一诸葛亮《诚子书》
语文试题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