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二部高三得分训练(二)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二部高三得分训练(二)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化学得分训练(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D C C B D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C C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
(1)PbS + 2Fe3+ + 4Cl- = [PbCl4]2- +2 Fe2+ + S (2分) H2S(2分)
(2),根据条件可推测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向移动,加水稀释Q(3)Cl2,(2分) 热浸(1分)
(4)Pb + 2AgCl2- = [PbCl4]2- + 2Ag(2分)
(5)阳极(1分)
(6)Na+, Fe2+(2分,答对一个1分,有错不得分)
17.(14分)
(1) 恒压滴液漏斗(1分),
(2) b(1分)
(3) 除去过量的氧化剂DDQ(2分);促进有机物和水层分层,便于分液及减少产品溶解损失(2分)
(4) ⑦④⑧③(2分)
(5) 55.5%(2分)
(6),(2分)可能原因是氧化剂过量;反应时间略长;内部温度高导致多度氧化。(2分)
18.(13分
Ⅰ.(1)①-201.1 (2分) ②a (1分) 5×105Pa、210℃ (1分) 9×105Pa、250℃(1分)
(2)c、a、b(2分)
Ⅱ.(3)4×106Pa2(2分) 4.36×105Pa (2分)
(4)2C2O52--4e-=4CO2↑+O2↑(2分)
19.(14分
C(2分)
+H2O(2分)
酯基(1分)
(2分)
丙二酸二乙酯(2分)
8种(2分)
sp2 (1分)① ④(2分)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2级高三得分训练(二)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稀土元素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包括IIIB族的32种元素
B.亚运火炬喷涂碱金属,目的是利用焰色试验让火焰可视化
C.蔡伦采用碱液蒸煮制浆法造纸,该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D.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过程中使用了芳纶制作的降落伞,芳纶是高分子材料
2.设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5.6L 与5.6L 混合后光照,充分反应后生成个
B.1mol 完全水解生成的胶体粒子数目为
C.将0.1mol 完全溶于稀氨水中使溶液呈中性,溶液中的数目等于
D.5.8g 完全裂解,可得到0.1mol
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A.顺丁烯的分子结构模型:
B.CaC2的电子式:
C.Be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
D.CH3CH2OH的质谱图:
4.下列制备实验中,实验装置及操作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A 明矾大晶体的制备 把晶核悬挂在玻璃杯中央,使溶液快速冷却
B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饱和溶液
C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待具支试管出口处气体纯净时,关闭止水夹
D 乙酸乙酯的制备 将产生的蒸气通入饱和溶液中,经分液得到乙酸乙酯
5.光解水制氢的关键步骤是水的氧化。我国科学家用仿生催化剂[用表示]实现在溶液中高效催化水的氧化,该过程物质转化及反应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可能为
B.水的氧化反应为:
C.
D.催化剂参与反应,降低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制备过程涉及的物质转化不可以实现的是
A.工业制硫酸:黄铁矿
B.侯氏制碱法:饱和
C.工业制取镁:
D.工业制高纯硅:(粗)
7.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在苯酚溶液中滴加溶液 溶液变紫色 羟基使苯环上邻对位的变活泼
B 加热溶液 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 为吸热反应
C 在2-溴丁烷中加入溶液 产生浅黄色沉淀 2-溴丁烷含溴元素
D 将少量硼酸溶液滴入溶液中 无气泡产生 酸性:碳酸>硼酸
A.A B.B C.C D.D
8.一种由短周期主族元素构成典型的离子液体结构如图所示,五种元素W、X、Y、Z、M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半径最小,M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
B.价电子未成对电子数目M>Z>X
C.该物质由于分子量较小而常温下处于液态
D.W、X、Y形成的某种物质既含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
已知某些烯烃被高锰酸钾氧化可生成羧酸和酮,例如: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烯烃与足量酸性高锰酸钾反应推测合理的反应是( )
A.
B.
C.
D.
10.硫化锌是一种优良的宽带隙半导体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在充电的同时发生合金化反应的特点。在充电过程中负极材料晶胞的组成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3:1
B.与中阳离子占据的空隙种类相同
C.1mol六方ZnnS晶体中阳离子数目为2NA
若的晶胞参数为a nm,则E、F间的距离为nm
11.富硼渣中含有镁硼酸盐(2MgO·B2O3)、镁硅酸盐(2MgO·SiO2)及少量Al2O3、FeO等杂质。由富硼渣湿法制备硫酸镁晶体和硼酸(H3BO3)晶体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为了获得晶体,会先浓缩溶液接近饱和,然后将浓缩液放入高压釜中,控制温度进行结晶(硫酸镁与硼酸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工艺流程中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2种
B.在高压釜中,先降温结晶得到硼酸晶体,再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镁晶体
C.“酸浸”中镁硼酸盐发生反应2MgO B2O3+2H2SO4+H2O2MgSO4+2H3BO3
D.加入“MgO”后过滤,所得滤渣主要是Al(OH)3和Fe(OH)3
12.二氧化碳氧化乙烷制备乙烯,主要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I.
II.
向容积为的密闭容器中投入和,不同温度下,测得时(反应均未平衡)的相关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400 500 600
乙烷转化率() 2.2 9.0 17.8
乙烯选择性() 92.6 80.0 61.8
注:乙烯选择性
A.反应活化能:
B.时,反应I的平均速率为:
C.其他条件不变,平衡后及时移除,可提高乙烯的产率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投料比投料,平衡后可提高乙烷转化率
13.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利用不同价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其装置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左槽溶液逐渐由黄变蓝,其电极反应式为VO+2H++e-=VO2++H2O
B.充电过程中,右槽溶液颜色逐渐由绿色变为紫色
C.放电过程中氢离子的作用只是参与正极反应
D.充电时若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个,左槽溶液中n(H+)的变化量为1mol
14.以为中心的配位化合物铁卟啉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如图甲所示(配体M为、或)。载氧时,血红蛋白分子中脱去配位的并与配位;卟啉环为平面结构(如图乙所示),能与铁、钴等金属离子配位,不能与、等配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载氧时,铁卟啉可与不同分子形成配位键体现了超分子的自组装特征
B.与铁卟啉配位的能力:
C.卟啉环中1号N原子与2号N原子形成的键数目相同
D.若吸入,则占据配位点,血红蛋白失去携氧功能。
15.25℃时,向的溶液()中通入HCl或加入NaOH调节pH,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且过程中无气体逸出。含碳(或氮)微粒的分布分数[如:]与pH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在时存在:
B.曲线M表示的分布分数随pH变化
C.的
D.该体系在时,溶液中
非选择题
16.以铅精矿(含,等)为主要原料提取金属和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热浸”时,难溶的和转化为和及单质硫。则溶解PbS的离子方程式为 。溶液中盐酸浓度不宜过大,除防止“热浸”时挥发外,另一目的是防止产生 (填化学式)。
(2)通过稀释、冷却将“过滤Ⅱ”得到,请用平衡原理解释析出PbCl2的原因: 。
(3)“电解I”阳极产物是 ,用尾液吸收后在 操作单元工艺中循环使用。
(4)“置换”中可选用的试剂X为 则“置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电解II”中将富银铅泥制成电极板,用作 (填“阴极”或“阳极”)。
尾液中含有的主要金属阳离子有 。
17.苯并咪唑()是一类杂环化合物,平面结构,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以,-二苄基邻苯二胺为原料,在二甲亚砜(DMSO)溶剂中,加入氧化剂DDQ,可制备1-苄基-2-苯基苯并咪唑(C20H16N2),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夹持装置略),实验步骤如下:
①称取,-二苄基邻苯二胺,取足量氧化剂DDQ备用。
②向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二苄基邻苯二胺、DDQ,再加入二甲亚砜。
③将反应烧瓶移至的油浴锅中,加热回流。
④向反应烧瓶中滴加饱和溶液,待反应液变色后加入蒸馏水稀释反应液。将反应液转移至分液漏斗,加乙酸乙酯萃取后分液,用少量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层,分液,向有机层中加入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一段时间后,分离出液体,对分离出的液体蒸馏,得到1-苄基-2-苯基苯并咪唑,称得质量为。
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A的名称是
(2)回流中,球形冷凝管中冷凝水应从 (选填“a”或“b”)口通入。
(3)步骤④中加入饱和溶液的目的是 。饱和食盐水的作用除了洗涤,还有 。
(4)选择合适仪器并组装蒸馏装置对分离出的液体蒸馏(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安装顺序为①⑥
(填序号)。
(5)本实验中1-苄基-2-苯基苯并咪唑的产率是 (保留一位小数)。
(6)分析产率不高的原因,经仔细分析,分离出一种极性较目标产物大的副产物,该物质C20H14N2O且所有碳原子都为sp2杂化,则该副产物的结构是 。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任写一条即可)。
18.在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工业上积极探索资源化利用技术及二氧化碳(CO )的捕获。某研究团队进行以下研究:
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
(1)捕获二氧化碳后,其可加氢制甲醇:
(2)CO2(g)+3H2(g)CH3OH(g)+H2O(g) ΔH= -49.4kJ mol-1。
①已知ΔH=ΔfH(生成物)- ΔfH(反应物),298K时,几种气态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如表:
物质 CO2(g) H2O(g) CH3OH(g) H2(g)
ΔfH/(kJ mol-1) -393.5 -241.8 x 0
则x= 。
②反应在起始物=3时,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体系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CH3OH),在t = 250℃下的x(CH3OH)~p、在p=5×105Pa下的x(CH3OH)~t如图。

i图中对应等温过程的曲线是 。
ii当x(CH3OH)=0.10时,反应条件可能为 或 。
(2)在电解质水溶液中,CO2可以在三种不同催化剂(a、b、c)上电还原为CO,该反应进程中(H+被还原为H2的反应可同时发生),相对能量变化如图。由此判断,CO2电还原为CO从易到难的顺序为 (用a、b、c字母排序)。
Ⅱ.二氧化碳的捕获
(3)我国某科研团队研究酸式碳酸盐分解捕获二氧化碳。两种酸式碳酸盐的分解反应如下,某温度平衡时总压强分别为p1和p2。
反应1:NH4HCO3(s)NH3(g)+H2O(g)+CO2(g) p1=3.6×104Pa
反应2:2NaHCO3(s)Na2CO3(s)+H2O(g)+CO2(g) p2=4×103Pa
该温度下,刚性密闭容器中同时放入NH4HCO3和Na2CO3两种固体,平衡后以上3种固体均大量存在。
①反应2的平衡常数为 ,
②平衡后体系的总压强为 ;
(4)我国科学家设计二氧化碳熔盐捕获及电化学转化装置,其示意图如下:
a极的电极反应式: 。
(14分)萨利麝香(I)是一种名贵的香料,具有令人愉快强烈的麝香香气。可用于日化香精配方中,香水香精,化妆品香精。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合成路线中各步骤中涉及到的反应类型与其它不同的是 。
a. A→B b. C→E c. F→G d. H→I
(2)B→C的化学方程式 。
(3)E含氧官能团有 。
(4)H的结构简式为 。
(5)C→E的步骤中,NaHCO3的作用是与该步骤产生的副产物HCl反应,提高反应转化率,则D的名称是 。
(6)F与格式试剂反应得到的G中含有对称三级醇结构(),则G的同分异构体中,满足以下条件的有 种。
①含有叔丁基,且直接与苯环相连 ②含有对称三级醇结构 ③苯环只有两个取代基
由A合成B的方式有多种,关键的中间是产生叔丁基阳离子(),该离子中心碳原子杂化方式为 ,除叔丁醇外以下哪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产生叔丁基阳离子的是 。
① ② ③ 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