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四单元提优检测卷姓名 班级 等级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1、课本、桌椅、房子、各种动植物都是由_________构成的。物质的变化会产生很多现象,有的变化会_____________,有的变化会_____________,有的变化会_____________,还有的变化会_____________。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5、将贝壳放入白醋中产生的现象是产生_________。6、酵母在适当的条件下,将面团中的淀粉分解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这种变化是_____________变化。7、向小苏打中加入水,小苏打会变少,这个过程属于_________变化。食物被我们吃进体内后,并不是像燃烧那么简单地释放出能量,而是需要经历更复杂、更平稳的_____________,才能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泥水静置后会产生_________,这是_________变化。紫甘蓝和白醋反应产生的现象是紫甘蓝变_________色,这是_________变化。对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会产生大量_____________气体,造成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我们的厨房中,可以混合下面的( )得到二氧化碳气体。A. 白醋和食盐B. 白酒和小苏打C. 白醋和小苏打2、在做白糖加热实验时,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白糖由固态变成液态B. 变成黑色固体物质C. 出现白糖结晶颗粒3、我们的呼吸离不开氧气,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是由( )制造的。A. 绿色植物 B. 动物 C. 人类4、用柠檬汁在白纸上写字后自然晾干,然后向纸张上喷紫甘蓝汁液,纸张上会出现( )。A. 蓝色的字 B. 红色的字 C. 无明显现象5、在不同环境中,铁生锈的快慢会不一样,下列环境中铁最容易生锈的是( )。A. 沙漠 B. 海边 C. 山顶6.下列关于物质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酒精涂抹在物体表面后会迅速消失,属于化学变化B.铁钉放入硫酸铜后表面会立刻“生锈”C.发生了颜色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也有可能是物理变化7.如图的玻璃杯中有两支高低不同的点燃的蜡烛,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沿着杯壁倒入杯中,我们观察到的是( )。A.高的蜡烛先熄灭B.低的蜡烛先熄灭C.两支蜡烛同时熄灭 8.反复咀嚼米饭,会感觉有甜味。这是因为( )。A. 咀嚼过程中,唾液变成了糖B. 米饭被牙齿磨碎后糖就被挤出来了C. 在唾液的作用下,米饭中部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9.在脸盆等铁制品表面烧制陶瓷的目的是( )。A.增大硬度防止撞坏 B.增大厚度防止磨损 C.防止铁生锈和美观10.关于铁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锈呈红褐色,能导电和被磁铁吸引B.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物质C.铁锈对生产生活的危害很大,我们要尽量避免铁生锈三、连线题。(共10分)请将化学变化和它的现象连接起来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发光发热蜡烛燃烧 产生沉淀小苏打和白醋反应 产生气体白醋和紫甘蓝反应 改变颜色四、综合题。(共46分)1、探究铁生锈的条件。(14分)世界上每年都有将近总产量1/10的钢铁锈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实验小组为探究铁锈蚀的原因,分别取三枚洁净无锈的铁钉放入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过程:老师指导同学们向装满沸水的1号试管中放入一枚打磨光亮的铁钉,并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在放了生石灰(作干燥剂)的2号试管中放入一枚打磨光亮的铁钉,并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在装了蒸馏水的3号试管中放入一枚打磨光亮的铁钉,铁钉一半没入水中,并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1)对比__________号和__________号试管,可以发现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水分。(2)对比1号和3号试管中铁生锈的情况,我们可以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综合3支试管中铁钉生锈的情况,我们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过程中,有一位同学发现2号试管中的铁钉,表面也出现了一点点铁锈经仔细检查发现胶塞已经塞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防止铁生锈?请列举2种方法。(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学习了“物质的变化”单元后,科技社团的同学们向大家展示了他们的新“魔术”——“空瓶吹气球”。他们将事前准备好的白色粉末倒进气球内,在透明玻璃瓶内装上一定量带有酸味的无色液体,最后把气球口套在玻璃瓶口上。待表演时,只需要将气球内的粉末抖落到瓶中与液体混合,气球就被“吹”大了。(10分)(1)根据这学期学习的知识和你的判断,这种白色粉末可能是_________,无色液体可能是_________。(2)上述变化属于( )。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 C. 无法确定(3)使气球鼓起来的气体是( )。A. 氦气 B. 空气 C. 氢气 D. 二氧化碳(4)表演完成后,同学们取下吹大的气球并扎紧口子,放手后,气球会( )。A. 往天上飞 B. 往地上掉 C. 悬浮在空中 D. 不确定3.如下图所示,六个没有标签的容器中分别装着白醋水、食用油、淀粉、碘酒、小苏打。(14分)A.白色粉末 B.白色粉末 C.黄色液体 D.黄色液体 E.无色液体 F.无色液体科科同学分别取样进行实验,结果如下:A和B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产生:A和C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产生;A和D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产生;A和E混合产生大量气泡;B和C混合产生蓝紫色物质。还发现,打开E时有闻到刺鼻的酸味。(1)请你帮小米鉴别容器中的物质,重新标上名称。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6分)A和E混合产生大量气泡,用手触摸烧杯外壁会感觉到_____________。A和E混合产生的大量气体能使燃烧的火柴_____________,这种气体实际上是_____________。它还有一种特征是_____________(8分)4、科科用蜡烛加热白糖,回顾实验过程回答问题。(12 分)(1)白糖加热过程中的颜色变化是( )。A.白色→淡黄色→深黄色→褐色→黑色B.白色→淡黄色→红色→紫色一黑色C.白色→淡黄色→蓝色→蓝紫色→黑色(2)白糖加热到最后,直至全部碳化,能闻到一股( )。A.焦味 B.酸味 C.香甜味(3)白糖加热过程中既发生了_____________又发生了_____________。(4)写出该实验中两个化学变化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四单元提优检测卷答案填空题物质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是否产生新的物质水、二氧化碳、炭黑产生气体酒精、二氧化碳、化学物理化学变化沉淀、物理变化、红色、化学变化二氧化碳、气候变化(温室效应)、海水酸化选择题C C A B B C C B C A连线题1、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发光发热蜡烛燃烧 产生沉淀小苏打和白醋反应 产生气体白醋和紫甘蓝反应 改变颜色综合题1、(1)2 3 (2)空气是铁生锈的条件之一 (3)水和空气 (4)生石灰在放入之前已经变质(合理即可) (5)在表面涂油漆 保持干燥(合理即可)2、(1)小苏打 (2)B (3)D (4)B(5)线圈匝数 电池节数,线圈的缠绕方向 ①④(或③⑤)3、(1)小苏打 淀粉 碘酒 食用油 白醋 水 (2)有些凉 熄灭(迅速熄灭) 二氧化碳 比空气重4、(1)A (2)A (3)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4)白糖碳化变黑 蜡烛燃烧发光发热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教科版科学六下第四单元提优检测卷.doc 教科版科学六下第四单元提优检测卷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