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儋州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海南省儋州市某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春季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Mg24A127S32
Cl 35.5 K39 Ca 40 Fe 56 Cu 64 Ba 137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3s
3p
A.Ca2+和CI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图均为
B.p-Pπ键形成的轨道重叠示意图:
0
C.CH,=CHCH,CH,CH,的分子结构模型为
0
D.3,3二甲基戊烷的键线式:XC
2.“嫦娥五号”某核心部件的主要成分为纳米钛铝合金晶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Ti位于元素周期表d区
B.该晶体不导电
3s
D.AI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3p
C.该晶体属于金属晶体
3.肼(H,N一NH2)可用作火箭燃料,还是一种良好的极性溶剂。沿肼分子球棍模型的氮氮键方向观察,
看到的平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
A.肼分子中含π键
B.肼分子中的氮原子采用sp杂化
C.肼晶体中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D.肼能与水混溶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碘单质
B.CF3COOH的酸性大于CCICOOH,这与F、CI1的电负性大小有关
C.CHCI2COOH的酸性小于CCLCOOH,这与氯原子的数目有关
COOH
D.乳酸H一C一CH3
分子是手性分子
OH
第1页共6页
5.“嫦娥石”是中国首次在月球上发现的新矿物,其主要由Ca、Fe、P、O和Y(钇,原子序数比Fe大13)
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IB族
B.基态Ca原子的核外电子填充在6个轨道中
C.5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FC
D.5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P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照下,1 mol CH4最多能与4 mol CI2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中物质的量最多的是CCl4
B.苯及其同系物都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甲烷与乙烯混合物可通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分离
D.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独立的碳碳双键,都能与H发生加成反应
7.甘蔗霉变产生的毒素(结构如下图)是一种神经毒素。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OH
O2N
A.与苯甲酸互为同系物
B.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C.核磁共振氢谱图峰面积比为1:2:2:1:1
D.不可以发生氧化反应
8抗生素克拉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克拉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CH2OH
COOH
克拉维酸
A.存在顺反异构
B.含有6种官能团
C.依据红外光谱可确证克拉维酸存在不同官能团
D.分子式为C&HONO: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
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
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含有3种官能团
OH
B.该物质属于脂环烃
COOH
C.该物质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H
D.该物质属于烃的衍生物
OH
第2页共6页2025年春季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题目
2
4
5
6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B
D
B
B
B
AD
B
AD
CD
B
B
15.(1)分液漏斗(1分)
2+22→()2+22(2分)
(2)减小反应速率(2分)
(3)除去2等杂质气体,防止其干扰探究乙炔化学性质的实验(2分)
(4)溴水褪色(2分)还原(2分)检验纯度(1分)
【解析】(2)电石与水反应非常制烈,为了减小其反应速率,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源反应试剂。
(3)电石中存在含硫杂质,使制得的CH2中含有2杂质,HS会干扰C2H化学性质的探究,
故利用CuSO4溶液与HS反应生或CuS沉淀除去杂质。
16.(每空2分)(1)1,2-二溴丙烷(2)CH3 CHBrCH3
光照
+B2
Br
(3)
+HBr
取代反应
17.(1)B2,光照(2分)浓硝酸、浓硫酸、加热(2分)
(2)溴原子(或碳溴键)(2分)(3)对硝基乙苯或4-硝基乙苯(2分)
ECH-CH23
CH,
CH
CH
(4)
(2分)
(5)13(2分)
CH,
(2分,每个1分)
【解析】(5)B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可看作芳香烃CHo
一溴代物,有
②①

(1)
CH,CH,
CH,
CH,

CH.


H,C
CH,

2

入CH
共有5+3+4+2=14种,其中一种为B,则B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共有13种,其中核磁共振
氢谱图有三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2:1的结构简式为
CH.
CH
Br
CH.
第1页共2页
18.(每空2分)(1)3
<(2)0sp2、sp3
(3)[Co(NH)4C2]'
变大
【详解】(1)Co为27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74s2,失去2个电子形成Co2*,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Ar]3d7,3d轨道上有3个单电子:Fe失去第三个电子可形成d轨道半满的[Ar]3d5,半满结构较稳定,故
Fe更容易失去第三个电子,所以Is(Fe)(2)①由EDTA的结构简式可知,EDTA中含有C、H、O、N四种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非
金属性O>N>C>H,故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O:结构中羧基(-COOH中有碳氧双键,与双键相连的C为sp
杂化,其它C原子均形成的单键,为sp3杂化。
(3)配合物的内界不能电离出配位的离子,1 molCoC1s4NH3溶于水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1 molAgCI
沉淀,说明配合物的外界有1个C,内界有2个CI,配离子的化学式为[CoNH)4C]':NH中N的孤电
子对进入Co3+的空轨道,形成配位键,此时孤电子对形成了化学键,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大于
成键电子对与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故NH分子与钴离子形成配合物后H-N-H键角变大
19.(1)①.N的电子排布是半充满的比较稳定,电离能较高(2分)②.5:1(2分)
(2)平面三角形(1分)
(3)HCON(CH2分子间只有一般的分子间作用力,HCONH2分子间存在氢键,破坏一般的分子间作用力
更容易,所以沸点低。(2分)
(4)C℉4和SiF4都是分子晶体,结构相似,分子间作用力相差较小,所以熔点相差较小;BF3通过分子间
作用力形成分子晶体,AF3通过离子键形成离子晶体,破坏离子键需要能量多得多,所以熔点相差较大。
(2分)
(5I00H0Js0,H0(O40e782或
956
×(594×10-103
(1)①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的原因为:N的2p能级是半充满的,比较稳定,更难电离出电子,电离能
较高:
②单键是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该分子中含有15个σ键和3个π键,σ键和π键的数目之
比为5:1。
(2)ZC0中的阴离子为C0,C0号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一×(4+2-3×2)=3,不含孤电子对,空
2
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5)①该晶体中含有5个H0,1个Cu2+和1个SO,化学式应表示为:[Cu(HO)4]S04H0
②该晶体中,[Cu(H,O)]与S0 间存在离子健,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O.H、S-0为两种极
性共价键,Cu2+与H20间存在配位键,不含非极性共价键,故选c:
(6)由PbS晶胞结构图可知,该晶胞中有4个P%b和4个S,设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体密
度为
4×(207+32)
956
×(594×10-10万
-3或
×(594×10-103
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