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北京门头沟初三一模语 文2025.4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7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班级和考场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一、基础·运用(共13分)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传统节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意味着春节申遗成功。学校借此开展了“春节韵共传承”的语文实践活动,你的小组来撰写宣传海报的文字部分,请按要求完成以下活动任务。请用正楷字书写海报标题“春节韵共传承”六个字。(1分)传承节日习俗春节历史悠久,俗称“过年”。它是时间流转的庄重标记,亦是家庭温情汇聚、祈福纳详的神圣庆典。从辞灶之夜的虔诚祭祀到张贴春联年画与窗花的喜庆氛围①从流光溢彩的夜景到年夜饭桌上的丰富菜肴,从守岁时团圆的温馨到拜年时传递的诚挚祝福②每一项传统习俗都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包含着深厚而丰富的文化意蕴。请你确认文段中加点词语是否有错字。根据词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要表达的是“汇在一处,没有分开的”的之义,所以“汇聚 ”一词中有错字。B.本文要表达的是“接收吉瑞、好运”的之义,所以“纳详 ”一词中有错字。C.本文要表达的是“恭敬而有诚意”的之义,所以“虔诚”一词中有错字。D.本文要表达的是“光影流动,跳动闪烁 ”的之义,所以“流光溢彩”一词中有错字。3. 小组成员讨论应如何理解文段中的“意蕴”。你根据语境判断,下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意趣 B. 蕴含 C. 内涵 D. 意境4. 请你判断文段①②处使用的标点符号,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2分)A. , ; B. , ,C. ; 。 D. 。 ;体现多元文化春节区别于其他非遗文化的独特之处,在于广大中国民众都是这项遗产项目的参与者,所有中华儿女皆为春节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人们有序开展一系列迎接新年、庆贺春节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里,民众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所有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连成一出精彩绝伦的大戏。历经千年的岁月流转,春节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节日符号,而是融合了中国精妙优秀的历法体系、丰富生动的民俗活动以及伦理道德、家国情怀等多元文化元素的文明综合体。在一次次欢庆春节的活动中,人们 ① 春节文化、 ② 春节文化、 ③ 新的春节文化元素。根据小组意见,请将一组词语填在句中的横线处。下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A.创造 传承 弘扬 B.传承 创造 弘扬C.创造 弘扬 传承 D.传承 弘扬 创造彰显文化自信春节文化博大精深,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与人文情怀,宛如一脉相承、永不熄灭的火种,穿越千年岁月,紧紧维系着中华民族同根同源的精神纽带,让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代代相传中愈发坚韧,持续迸发出蓬勃活力。春节不仅为全球文化多样性的丰富与发展贡献了独特的智慧,更对中华民族自身具有深远的意义。春节申遗成功后,中国已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数量位列全球第一。这充分证明,我国的文明成果绝无仅有,文明成就璀璨辉煌,不仅让国人骄傲,更让世界瞩目。春节,作为国人最重视的节日,是当之无愧的人类共同的瑰宝。春节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风采。你检查了文段中成语使用的情况。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博大精深 B.绝无仅有 C.璀璨辉煌 D.当之无愧7. 在阅读上面两段文字时,小组成员发现画线句存在问题,请你修改。(2分)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默写,完成8-10题。(共4分)8. 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1分)9.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分)10. 借景抒情是古诗文创作的常见手法。请写出一句借景抒情的诗句“ ,”。(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2分)阅读《游山西村》,完成11-12题。(共5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根据你的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游山西村》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农家在丰年殷勤待客的情谊,体现了诗人对乡村淳朴民风的 ① 之情。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表现了诗人陶醉于田园生活的 ② 心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堪称千古名句。请从对偶的角度,结合诗歌内容,赏析它的妙处,并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三)阅读《大道之行也》,完成13-15题。(共8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3.“讲信修睦”中的“信”与下列词语中加点的“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信以为本 B.信口开河 C.通风报信 D.信誓旦旦14.《大道之行也》中关于大同社会理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大同社会理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B.大同社会需要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C.大同社会强调物质财富的平均分配,没有财富差距。D.大同社会理想的实现需要人们具有高度的道德自觉,人人都能为公着想。15. 根据《大道之行也》及下面的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节选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论止盗》)《大道之行也》中提到,大同社会要“ ①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关怀和保障;而唐太宗则强调减轻百姓的负担,让百姓 ② ,从而避免百姓因生活困苦而“为盗”。这两段文字都强调了民生问题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三、名著阅读(5分)16. 读一本好书,如同与高尚的人对话。请选择你读过的一部名著,结合书中内容,谈谈主人公表现出的高尚品质,以及对你的启示。(100字左右)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19题。(共7分)材料一最近,被来华旅游的外国网红带火的“City不City”成为网络流行语。得益于我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外国人来华旅游,并在网络上展示他们的所见所闻。144小时免签,不仅带火了中国旅游,还对外展示了一个真实生动的中国形象,推动了中外经贸合作,可谓一举多得。自去年11月我国对挪威公民实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至今,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适用范围已扩大至54个国家。表1:国家移民局2024上半年数据统计项目 数据 同比增长率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 1463.5万人次 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 854.2万人次 190.1%签发口岸签证 68.6万证次 267.9%为在华外国人办理停留居留证件 38.8万人次 2.4%注:同比增长率,一般是指和去年同期相比的增长率,是同比增长和上一时期、上一年度或历史相比的增长(幅度)。材料二免签是全球化精神的具体体现。尽管当前“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但身为地球村“村民”,“常出门看看”已成为一种生活需求。正是在常来常往中,彼此之间才能建立信任、加深理解,不断拓展商贸、科技、人文等领域的合作。自去年以来,我国不断优化签证政策,包括简化来华留学审批手续、对部分国家试行免签政策等。这些政策旨在促进中外友好往来、合作共赢。入境游是外国人直接、深入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更多的外国人来华,使越来越多国家的民众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今年一季度,外国人来华数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3倍多,我国新设外资企业数量达到1.2万家。一项项政策的优化,彰显了我国拥抱世界的诚意,增强了外商在华深耕的信心。不久前,世界某知名管理咨询公司发布的2024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报告,将我国的排名由去年的第七位上调至第三位。随着入境游人数的增多,在带动文旅发展的同时, 。接下来,还要梳理、查找堵点难点,提高景区基础设施水平和服务水平,让外国游客在中国旅游更加顺畅、舒心。材料三“春节”申遗成功,也让外国游客对来中国旅游有了更深层的文化需求。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首次面向全球招募了6名“国际小喜神”,他们在了解成都武侯祠的历史沿革、庙会由来、国学名篇等内容后,与市民、游客亲密互动。在成都锦江东门码头,文化手工体验区的非遗剪纸、写“福”字等活动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当巴基斯坦游客扎希尔举着定制剪纸惊叹“和我的脸型一模一样”时,传统文化完成了从“他者展示”到“主体共创”的进化。值得关注的还有成都不断提升的便利化支付水平和逐渐完善的多语种智慧旅游服务。新加坡游客林永勤此次成都游靠一部手机就全部搞定,包括坐高铁、乘地铁,都可以用他常用的新加坡当地银行电子钱包购票支付。此外,天府国际机场开设了24小时综合支付服务区,可以“一站式”满足入境人员开户开卡、外币兑换、移动支付等多种需求。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青城山、都江堰、宽窄巷子等重点景区,已完成入境游多语种售票机的安置。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表1显示,2024上半年,国家移民局累计查验入境人员数量大幅增加。B.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大。C.国际游客直接、深入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之一是入境游。D.2024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报告显示我国的排名上调三位。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下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甲】也给城市管理服务带来挑战【乙】也给城市经济建设带来挑战【丙】也给城市文化传播带来挑战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中外友好往来。(3分)(二)阅读《饺子的味道》,完成第20-23题。(共11分)饺子的味道①说到北方的年夜饭,绕不开的就是饺子。②年夜饭,要的是团圆。如此,从讨彩头的角度,似乎吃汤圆更加名正言顺,可饺子偏不。它拍拍圆滚的肚皮,抖擞翻花的衣袂,喝一声:“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是啊,凭什么是饺子呢?或许唯有那当年新麦擀的面皮,最能彰显五谷丰登的年景;唯有那荤素搭配、鲜亮扎实的馅料,最能吐露六畜兴旺的喜悦。③抑或,也有现实的考量:包饺子是项不小的工程,男女老少各司其职、各尽所长,才能将这顿饺子包得又热闹又有滋味。人多好包饺子,人多就吃饺子。一顿饺子,既是团圆的由头,亦是团圆的结果。当主妇们翻出一年不用的大面盆、大盖帘儿,细细清洗时,耳边便仿佛已经听到新春的钟声,还有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喧哗声了。④品尝饺子不分时令,但年夜饭的饺子独有说道,讲究自家现包,包出自家味道。百家饺子百家味,年夜饭饺子口味的传承,暗藏在热热闹闹的年里,像是一部厨房中的隐秘家谱。⑤奶奶家的过年饺子是酸菜馅儿的。从阳台的大缸里捞酸菜,是过年饺子大戏的序幕。我们小孩子是爱看捞酸菜的,凡是有热闹的事小孩子都爱看。但当黄绿色的酸菜泛着刺鼻酸味,从大缸里蔫头耷脑探出头时,小孩子又都被熏得尖叫逃开。很多年之后我才懂得,那刺鼻的酸才是家腌酸菜独有的风味儿,在之后的悠长时光里一再发酵,却又无处可寻。⑥捞出来的酸菜冲洗几遍,变得容光焕发,旋即被丢到菜板上,挑出肥厚适宜的大叶,剁馅的声音在狭窄的厨房里此起彼伏。酸菜芯,入味浅,酸甜刚好,被分给小孩子们当零嘴。我们举着酸菜芯跑出厨房时,里屋也已支起了方桌,和好的面团摆在正中。巧手的主妇围坐,家长里短地聊着,手里却不闲,揉面团,切面剂儿,等着饺子馅好了就可开包。⑦姥姥家的过年饺子则是三鲜馅儿的。韭菜、鸡蛋、木耳,唯有韭菜的存在感最为强烈。筷子头大小的韭菜段,从拌馅儿人的袖套上蹭到小孩子的手上,又从小孩子的手上蹭到家里的各个角落,仿佛是翠绿的洒金,让大人无奈却又忍俊不禁。⑧厨房里热闹的气氛,在包饺子的环节达到了高潮。一条流水线就此启动,按剂子、擀皮儿、加馅儿、捏褶儿,一切有条不紊。大盆里拌好的三鲜馅儿,碧绿的韭菜,金灿灿的鸡蛋,如金玉满堂,点缀着的黑木耳又添贵气。一家人团团圆圆包饺子,饺子也在圆形的盖帘上团团圆圆,一圈又一圈,挤挤挨挨,如一朵肥美的白玉牡丹。我和表兄弟们有模有样地帮厨,包出的饺子却怪状莫名,终于在大人“自己包的自己吃”的呵斥中哄笑四散。⑨奶奶家的酸菜馅儿饺子,总在席间上桌。浓郁的酸香中和了肉馅儿里的油腻,蘸料不需加醋,只用蒜泥酱油,伴随着一声声“饺子就酒,越喝越有”的推杯换盏。这一刻,饺子既是下酒的好菜,也是解醉的主食,喧哗谈笑一浪叠一浪。姥姥家的三鲜饺子,多用于团圆饭的收尾。此时小孩子们早已耐不住桌上的高谈阔论,抱着饺子围坐在电视前,就着春晚把饺子吃了个津津有味。望窗外,华灯千万,鞭炮声声令人心痒难耐……⑩后来,我客居他乡,每每吃饺子,总是心有戚戚,对酸菜、三鲜两种馅儿敬而远之。一来,吃不到当年的味道;二来,不复当年热闹之景。提箸一人食,饺子似乎都凉得格外快。若是问我最喜欢哪种饺子,答案显然也不可能是酸菜或者三鲜——那不是喜爱的味道,那是回不去的味道。 回不去,岁月流转,人世更迭。家族枝开叶散,热闹的大团圆再难一见,而是散入万家灯火,化作一个个中团圆、小团圆。家里无人再腌酸菜,三鲜馅儿的组成和调味也是变了又变。年节的外卖饺子琳琅满目,让人眼花又有些茫然。似乎唯一没变的,是我依然包不好一个饺子,而且如今连擀面杖和盖帘儿,都不知道要去哪里买了。 所幸,自家的小团圆,在新春钟声敲响之时,母亲还会煮一份手包的饺子给我。人少,吃得不多,饺子皮多用外面买的,馅儿却是自己调的,口味顺着我们“小家”的喜好做了改良。酸菜馅儿饺子蘸上陈醋,三鲜馅儿饺子包了虾仁,电视的音量撑起屋里的热闹,一切似乎熟悉,却又有所不同。 在这样的氛围里,一家人将那枚年终岁末的饺子落肚,感到了久违的完满。仿佛两个农历年的衔接处,补好了最后一片拼图,时光决堤而去,自此奔流。 饺子的味道,正是团圆的味道。(选自《人民日报》贾飞黄同名散文,有删改)文章围绕“饺子的味道”展开叙述,详写了小时候 ,再简述我客居他乡独自吃饺子时的冷清失落,最后写了如今过年吃母亲包的饺子时的满足与欣慰。(2分)21.“团团圆圆”在第⑧段中两次出现。联系上下文,解释两者不同的含义。(2分)22. 文中第⑩段画线句“心有戚戚”“敬而远之” 包含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词语含义和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23. 第 段中作者感觉“一切似乎熟悉,却又有所不同”,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4-26题。(共7分)①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圆满闭幕,给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冰雪记忆。与往届不同,本届冬季运动会启用数字人技术,让吉祥物蒙古彩娃“安达”和“赛努”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他们以外形逼真,自然的动作,亲和的形象、有趣的互动、十足的科技感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提升了人们的观赛体验。②数字人是借助计算机图形学、动作捕捉、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开发设计的,具有“人”的外形、表情、语言、行为的可交互虚拟形象。近年来,数字人还活跃在媒体、游戏等多个领域,凭借丰富的表现力、突出的互动性和广泛的应用场景,为大众生产生活带来全新体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形形色色的数字人走入生活,用户已不满足于新奇好玩的初级体验,而是更注重深度的文化体验。这提醒我们应 。③以文化赋能,开发数字人潜力,要善于从文化宝库中汲取灵感,精心设计形象。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数字人在形象、动作、语言、思维等方面愈发逼真,体现出越来越强的科技属性。另一方面,数字人又是文化的产物,要想避免千篇一律,让观众眼前一亮,其形象必须具有鲜明的文化辨识度。浙江卫视打造的数字人“谷小雨”是一位从南宋临安穿越而来的柔美少女,在服装设计上,既运用褙子、宋抹等传统服饰元素,又进行转化创新,兼顾传统审美与现代时尚。根植中华美学传统的形象设计,以独一无二的文化韵味,让数字人出新出彩。④以文化赋能,开发数字人潜力,还要厚植文化内涵,让角色形象有“魂”。数字人的开发,不应单纯满足于传统文化的简单呈现,还要与传统文化建立深度连接。中华书局通过数字资源,将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与广博浩瀚的精神世界置入“数字苏东坡”的“大脑”中,为其“凝神”。团队的目标是让数字人具备苏东坡认知、思考、表达的部分能力,尽可能还原一代文豪的风采。⑤数字人可以依托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人类进行信息交换,但与人类交流的情感功能尚显薄弱。尤其是非语言的表情、姿态、手势等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尚未完全开发出来。未来,在人机交互过程中,数字人若要贴近人类的情感世界,这不仅取决于技术,也取决于数字人的文化设定与其接受的文化训练、文化熏陶。⑥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要想让数字人要想更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离不开研发者在形象气质、文化内涵、情感传递等方面的深度开发。期待闪耀着科技智慧与人文之光,融汇传统元素与现代科技,贴近广大受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数字人不断闪亮登场。(节选自《人民日报》作者张鹏禹,有删改)根据全文,在第②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2分)阅读全文,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第①段以全国冬季运动会上数字人“蒙古彩娃”为例,引出开发数字人潜力的话题。B.第②段解释数字人技术和形象特点、应用领域,以及用户对数字人的体验和新要求。C. 第④段以“数字苏东坡”为例,阐释开发数字人要厚植文化内涵,让角色形象有“魂”。D.第⑤段指出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能促进数字人与人类进行情感交流。26. 请写出第③段的论证过程。(3分)五、作文(40分)27.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1)京西门头沟的春节,融合了老北京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自身独特魅力。春节期间,门头沟不仅有各类传统民俗活动,还有极具地域风情的特色美食,以及家庭特色活动等。请以“京西年味”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本试卷已提及的具体民俗活动与美食内容不在写作范围内)(2)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是否发生过一些事情,使你从软弱变得坚强,从小我成长为大我,从果敢升华成坚毅……进而成为一个新的自己。请以“原来,我也很 ”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出现学校的真实校名和师生姓名等。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共13分)1.略(1分)2.答案:B(2分)3.答案:C(2分)4.答案:B(2分)5.答案:D(2分)6.答案: B(2分)7.答案示例:春节不仅对中华民族自身具有深远的意义,更为全球文化多样性的丰富与发展贡献了独特的智慧。(2分。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共4分)8.答案:燕然未勒归无计(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9.答案:入则无法家拂士(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10.答案示例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答案示例二: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共2分。共2空,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二)(共5分)11.答案示例:①赞赏(赞美、热爱 ) ②闲适(向往)(2分。共2空,每空1分。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12.答案示例:这句诗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疑无路”和“又一村”两两相对,写出了山路上重峦叠嶂、迂回曲折的特点和发现“又一村”的惊喜。人生启示: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人生境界。(共3分。对偶的词句,1分;具体分析句子含义,1分;启示,1分。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三)(共8分)13.答案:A(2分)答案:C(2分)15.答案示例:①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②衣食有余。(有衣服穿,有饭吃)(共4分。共2空,每2分。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三、名著阅读(5分)16.答案示例一: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保尔·柯察金的顽强精神让我深受触动。书中,保尔在筑路时,面对泥泞、大雪、疾病和武装匪徒的袭扰,依然毫不懈怠、坚持工作。他的顽强让我深受触动,仿佛他就在身边,他高尚的品质告诉我: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只要心中有信念,就能克服困难。这种对话让我明白,真正的强者是在艰苦中磨砺出来的。答案示例二:读《简·爱》时,我感受到简·爱的独立和坚强。简·爱在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后,毅然选择离开,哪怕她深爱着他。她告诉我:“尊严和自爱比爱情更重要。”她的选择让我明白,真正的爱情不是依附和索取,而是灵魂的平等与人格的独立。(共5分。书名人名1分,与人物相对应的情节1分,与人物相对应的高尚品质1分,启示1分,语言通顺1分。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现代文阅读(25分)(一)(共7分)17.答案:D(2分)18.答案:甲(2分)19.答案示例:扩大过境免签政策适用范围。优化的签证政策。(简化来华留学审批手续、对部分国家试行免签政策;)开展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以满足外国游客对来中国旅游的文化需求;提升的便利化支付水平,完善的多语种智慧旅游服务。(共3分。共3空,每空1分。答出三条得满分。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二)(共11分)20.答案示例:在姥姥家、奶奶家过年包饺子、吃饺子时的兴奋热闹(2分。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21.答案示例:第一个团团圆圆是写过年时大家都围在一起包饺子,指的是人的团圆;第二个团团圆圆指包好的饺子胖胖圆圆饺子紧挨在一起,像人一样紧紧的团聚在一起的样子。(2分。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22.答案示例:“心有戚戚” 指内心有所触动。作者客居他乡,每逢吃饺子,便回忆起儿时过年一大家子包饺子、吃饺子场景,“心有戚戚”蕴含着对故乡和过去阖家团圆生活的深切怀念,以及客居他乡的孤寂冷落。“敬而远之” 意为尊敬却因某种原因保持距离,这里作者因如今吃不到姥姥家、奶奶家独特味道的饺子,也没有了大团圆的热闹,内心满是物是人非的怅惘,所以“敬而远之”既包含着刻意作者对往昔大团圆的深切怀念,又包含着避免勾起回忆而刻意回避的伤感。(共4分。词语含义,2分;情感及表达效果,2分。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23.答案示例:熟悉的是新春钟声敲响之时,吃到母亲包的饺子,延续着亲人团圆吃饺子的传统。不同的是大家庭分化为一个个小家庭,再也没有以前大家庭在一起时的热闹欢腾。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大团圆的怀念,以及对家庭小团圆的珍视。(共3分。熟悉,1分,不同,1分,情感,1分。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三)(共7分)24.答案示例:通过文化赋能,开发数字人的潜力。(2分。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25.答案:D(2分)26.答案示例:首先提出观点:开发数字人潜力,要善于从文化宝库中汲取灵感,精心设计形象。然后从两个方面阐释——数字人不仅要体现科技的进步,更要有文化的辨识度。最后以“谷小雨”为例,对以上两方面做进一步阐释,从而证明本段观点。(共3分。观点,1分,两个方面,1分,举例阐述,1分。有其他答法,视其合理程度给分)五、作文(40分)27.作文评分标准项目 等级 内容、表达(36分) 说明 书写(4分)一类卷 (40-34) 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 有2处以下语病。 赋分范围:36-30分 以3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4分书写正确、工整,标点正确,格式规范。二类卷 (33-29) 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 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 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 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29-25分 以2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3分书写错误较少、 比较工整,标点错误较少,格式比较规范。三类卷 (28-24)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不够具体, 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 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 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24-20分 以22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分书写错误较多,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格式大体规范。四类卷 (23-0) 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 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 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19-0分 以16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1 - 0 分书写错误很多,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格式不规范。说明:1.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2. 作文中如出现学校的真实校名、师生姓名等,从总得分中扣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