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上泗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1.(2024八下·杭州期中)下列选项不属于模型的是( )
A.甲烷分子 B.家庭电路
C.磁感线 D.高压危险
2.(2024八下·杭州期中)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湿毛巾擦拭正在发光的台灯 B.家用电器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
C.开关连接在零线和用电器之间 D.保险丝烧断后最好用铜丝替代
3.(2024八下·杭州期中)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生活中,常遇到磁场,下列关于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磁场中的铁屑有规律地排列成的曲线就是磁感线
B.磁感线和磁场都不是实际存在的,是人们为方便研究而建立的模型
C.磁场中小磁针受磁力孤立转动,说明力的存在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D.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受地磁场作用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北极附近
4.(2024八下·杭州期中)小雨在药店购买了一种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的消毒液,查看相关信息得知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过氧化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过氧化氢由水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过氧化氢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5.(2024八下·杭州期中)合理的膳食结构有利于维持人体中各元素的相对平衡。钙元素可以通过蛋黄、骨汤等食物被人体摄入,如图是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钙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0
C.单质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C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g
6.(2024八下·杭州期中)下列各组微粒中,含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组是( )
A.Mg2+、Mg B.K+、NH4+
C.N2、CO D.SO42-、SO32-
7.(2024八下·杭州期中)下列小磁针指向和磁感线作图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8.(2024八下·杭州期中)如图所示是小李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下列措施中能使 电磁铁磁性增强的是( )
A.滑片P向右移动,其他条件不变
B.滑片P向左移动,其他条件不变
C.开关S由1扳到2,其他条件不变
D.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其他条件不变
9.(2024八下·杭州期中)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
10.(2024八下·杭州期中)小文在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
A.碳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H2CO3、CO
B.硫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H2S、SO2、SO3
C.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2O3、FeO、FeS
D.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O2、N2、CO2
11.(2024八下·杭州期中)图示为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线圈abcd处于向右的磁场中,两个铜半环E和F跟线圈两端相连,可随线圈一起转动,两半环中间断开,彼此绝缘;A和B是电刷,它们分别跟两个半环接触,使电源和线圈组成闭合电路,在图示位置,电流沿dcba流过线圈,dc边受到磁场的作用力向下,则( )
A.线圈在图示位置时,ab边受到磁场的作用力向下
B.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180°时,电流沿dcba流过线圈
C.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180°时,dc边受到磁场的作用力向下
D.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180°时,ab边受到磁场的作用力向下
12.(2024八下·杭州期中)为了得出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强、中间弱的特性,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将甲实验中的条形磁铁平移靠近三颗小铁球
B.将乙实验中的两根磁铁相互平移靠近
C.将丙实验中的条形磁铁从挂有铁块的弹簧测力计下向右移动
D.将丁实验中放在一堆大头针上的条形磁铁提起
13.(2024八下·杭州期中)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电流表的内部构造图,线圈通电后就会受力转动,使指针发生偏转而显示电流相。如图所示的四幅装置图,与其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14.(2024八下·杭州期中)硫代硫酸钠(Na2S2O3)在纺织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Na2S2O3中硫元素显( )
A.-2价 B.+2价 C.+4价 D.+6价
15.(2024八下·杭州期中)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灯泡不亮。用测电笔检测插座的两孔,发现插入左右孔时氖管都发光。用测电笔检测A点氖管发光,检测B点也发光。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灯泡断路 B.灯泡短路
C.进户零线断路 D.进户火线断路
16.(2024八下·杭州期中)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2个氖原子 ; ②构成硝酸铵的阳离子 ;
③地壳中含量第一多的金属元素 ; ④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
17.(2024八下·杭州期中)合成化学元素113号(Nh)、115号(Mc 镆)。
(1)其中,“115号(Mc)”中115表示原子的 。
(2)镆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8,其中子数为 。
18.(2024八下·杭州期中)写出符号“2CH4”中数字的含义。
①“2”表示 。
②“4”表示 。
19.(2024八下·杭州期中)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①S2﹣ 。
② 。
20.(2024八下·杭州期中)探究原子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个α粒子内含2个质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以下现象,如图甲。
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
现象2: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1)请分析现象3的原因 。
(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并绘制成图像(如图乙)。其中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数据是 点(用字母表示)。
(3)(卢瑟福构建了核式原子结构模型,若以、和分别代表电子、质子与中子,则下列各示意图所描述的微粒不属于同一类原子的是 。
A. B. C. D.
21.(2024八下·杭州期中)有下列物质:①雨水;②蒸馏水;③雨后洁净的空气;④四氧化三铁 ⑤液氮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
22.(2024八下·杭州期中)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图片信息可以知道:
(1)氧元素在图乙中的 位置(填写图乙中序号)。
(2)图乙中的元素⑥位于周期表的第 周期。
(3)氧元素可以与图乙中的元素⑥组成多种物质,请写出其中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 。
23.(2024八下·杭州期中)小明同学收集了一些微粒的资料,请你和他一起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粒子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A 14 14 14
B 26 30 24
C 14 14 18
D 14 18 14
(1)表格中属于互为同位素原子的是 。
(2)已知微粒B是铁元素的一种微粒,根据表格信息写出微粒B的符号 。
(3)比较C与D两种微粒,其中质量较大的是 。
24.(2024八下·杭州期中)我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司南,能指示南北方向。因为地球周围 ,指南针静止时它的南极指向地理的 极附近。
25.(2024八下·杭州期中)安全用电原则: 、 。
26.(2024八下·杭州期中)如图所示是一款智能玩具,玩具由圆柱形机身和两个轮子组成,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蓝牙对它进行控制,并完成前进、转弯、翻滚、跳跃等动作,其内部结构中有一个电动机,电动机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若想让玩具车的两个轮子转动的更快,请你说出合理的做法 (写出一种即可)。
27.(2024八下·杭州期中)在做“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实验中;
(1)通电螺线管周围的小磁针N极指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与 磁体的磁场分布相似;
(2)调换通电螺线管所接电源的正负极,发现小磁针指向转动180°,南北极发生了对调,说明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跟 方向有关;
(3)继续探究,按图乙连接电路,先将开关S接a;再将开关S从a换到b,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此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是为了 ,来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 的关系。
28.(2024八下·杭州期中)图a是一个磁悬浮地球仪,其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b所示,球体内有一个条形磁体。底座里面有一个电磁铁,可使地球仪悬浮在空中。
(1)请在图b中标出开关闭合后,电源的“+”、“-” 极;
(2)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地球仪能够悬浮在空中的原因 ;
(3)查阅资料可知:当地球仪受竖直方向外力干扰时,偏离原来位置后,底座内自动校正系统会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电流大小,从而改变了磁力大小,使地球仪恢复原先平衡位置。可使螺线管中电流大小发生改变的措施有 。
A.改变电源电压的大小 B.改变电源的正负极
29.(2024八下·杭州期中)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用馒头去蘸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则:
(1)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馒头 (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2)把碘溶解在酒精中,可以得到消毒用的碘酒,用馒头去蘸取少量的碘酒 (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3)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
(4)现在从市场上买来的食盐大多是加碘盐,用馒头蘸取少量的碘盐水,馒头却不变色,我们食用的碘盐中 (填“存在”或“不存在”)碘分子。
30.(2024八下·杭州期中)(1)如图甲所示是电磁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从实验现象可知通电导体周围存在 ,这种现象是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 发现的;
(2)把直导线弯曲成螺线形,当螺线形线圈插入铁芯后磁性增强。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丽同学做出以下猜想:
猜想A: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猜想B:外形相同的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丽所在实验小组通过交流合作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若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如图乙所示的三种情况,根据小丽的猜想和实验,完成下面填空:
①通过观察 来判断磁性强弱的不同;
②通过比较图 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通过比较C图甲、乙两电磁铁,发现猜想B不全面,应补充 ;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水位自动报警器,其工作原理如图丙,当水位达到金属块A时,出现的情况是 。
A红、绿灯同时亮 B.红、绿灯都不亮 C.绿灯亮 D.红灯亮
31.(2024八下·杭州期中)玫瑰花中含有丁香油酚(C10H12O2)等有机物,可用于提炼精油。
(1)丁香油酚的一个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
(2)用如图所示的①②③表示丁香油酚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请判断①代表 元素。
32.(2024八下·杭州期中)药物法匹拉韦在新冠肺炎临床实验中,显示非常好的疗效。法匹拉韦的化学式为C5H4FN3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法匹拉韦属于 (选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2)C5H4FN3O2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答最简整数比) ;
(3)31.4g的C5H4FN3O2中含有 g碳元素。
33.(2024八下·杭州期中)人体意外触电时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有关。
查阅资料得知:由于人体的电阻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人体的安全电压有5个等级(42伏,36伏,24伏,12伏,6伏)。如在皮肤干燥等情况下42伏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在极端潮湿等环境中6伏以下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测电笔结构简图,用此测电笔辨别零线、火线时,除笔尖金属体接触电线外,手还要接触 ;
(2)乙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插座和控制插座的开关正确接入家庭电路中 ;
(3)如图乙,在使用测电笔接触家庭电路火线时,人体和测电笔串联。为确保人体在任何环境中都安全,测电笔内部电阻设计至少为21400欧,则允许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为多少 ?
34.(2024八下·杭州期中)某大桥因使用年限较长,桥体的部分区域变形影响了大桥的健康运行和过往车辆、行人的安全。导致大桥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往车辆严重超载。为了能抓拍超载车辆,小林和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决定为大桥管理者设计一个“汽车超载记录器”来进行监控管理。如图甲为该超载记录器原理图。Rx为压敏电阻,当车辆驶入被监测路段时,其阻值随它受到的压力变化而变化,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当电压表示数达到或超过5V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工作电路中的照相机就开始工作,抓拍超载车辆。已知电源电压U=10V,线圈电阻忽略不计,保护电阻R=15Ω,问:
(1)图甲中“”这个元件的名称是 。
(2)若某车的总质量为15t,过桥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3)在保证不被该记录器所抓拍时的过桥车辆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模型与符号;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模型可以是一个计算公式、一幅图、一个过程的示意等。【解答】A、用甲烷分子模型反映分子的构成情况,故A不符合题意 ;
B、家庭电路模型反映家庭电路的连接位置和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磁感线模型反映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情况,故C不符合题意;
D、这个高压危险的警告标志,不是模型,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2.【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根据对安全用电的常识判断。
【解答】A.用湿毛巾擦拭正在发光的台灯,如果台灯漏电可能造成触电事故,故A错误;
B.家用电器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及时外壳漏电也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故B正确;
C.开关连接在零线和用电器之间 ,则断开开关后用电器依然带电,操作时比较危险,故C错误;
D.保险丝烧断后最好用铜丝替代,由于铜的熔点高电阻率低,因此由于电路故障发生火灾时它也不会熔断起到保护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D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地磁场
【解析】【分析】在电磁学里,当两块磁铁或磁石相互吸引或排斥时,或当载流导线在周围产生磁场,促使磁针偏转指向,或当闭电路移动于不均匀磁场时,会有电流出现于闭电路,这些都是与磁有关的现象。凡是与磁有关的现象也都会与磁场有关。
【解答】A、磁感线是假想线,是不存在的;故A错误;
B、磁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故B错误;
C、磁场中的小磁针受到磁力而转动的;故C错误;
D、小磁针的N极指向地磁场的S极,而地磁场的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答案】D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物质中不可能含有其它物质。【解答】A、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错误;
B、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B错误;
C、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C错误;
D、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5.【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在原子中还等于电子数。【解答】A、钙元素名称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钙的原子序数为20,故B正确;
C、单质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故C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单位是“1”,不是“g”,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6.【答案】C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常见分子和离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Mg2+、Mg的质子数相同,但电子数不同,故A不合题意;
B.K+、NH4+的质子数分别是19、11,电子数分别是18、10,故B不合题意;
C.N2、CO的质子数均为14,电子数均为14,故C符合题意;
D.SO42-、SO32-的质子数分别是48、40,电子数分别是50、42,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B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解析】【详解】根据右手螺旋定值判断电磁铁的磁极,再结合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判断小磁针的指向是否正确。【解答】A、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N极和S极靠近,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右手螺旋定则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小磁针静止时的N应向右,S极应向左,故B符合题意;
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故C不符合题意;
D、两个磁极都是N极,故磁感线的方向都是从N极出来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答案】B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以及是否有铁芯有关。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插入铁芯,电磁铁的磁性越强。【解答】A、滑片向右移动,电路中的电阻增大,电流减小,电磁铁的磁性会减弱,故A不符合题意;
B、滑片向左移动,电路中的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电磁铁的磁性会增强,故B符合题意;
C、开关S由1扳到2时,线圈的匝数减少,电磁铁的磁性会减弱,故C不符合题意;
D、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只会改变电流的方向,对电磁铁的磁性不会有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答案】A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解答】A、图A粒子中只有一种分子,且分子由相同的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A正确;
B、图B粒子中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图C粒子中只有一种分子,且分子由不同的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故C错误;
D、图D粒子中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0.【答案】A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空气的成分及探究;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分析】A.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出碳元素的化合价进行比较即可;
B.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C.根据“”分析比较;
D.根据空气中气体的含量的知识判断。
【解答】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H2CO3、C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4、+2,则碳元素的化合价从高到低,故A正确;
B.根据题意可知,H2S的相对分子量=(1×2)+32=34,SO2的相对分子量=32+(16×2)=64,SO3的相对分子量=32+(16×3)=80,那么硫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SO3>SO2>H2S,故B错误;
C.将FeO、Fe2O3、FeS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变形得6FeO 、3Fe2O3 、6FeS,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根据“”可知,含铁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为FeO>Fe2O3>FeS,故C错误;
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氧气约为21%,二氧化碳约为0.03%,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N2>O2>CO2,错误。
故选A。
11.【答案】D
【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解析】【分析】当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同时发生改变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不变。【解答】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其中之一发生改变,则受力方向发生改变。
A、根据题意知道,此时dc边受到磁场的作用力向下,由于ab边中电流方向与dc中电流方向相反,而磁场方向相同,所以ab边受到磁场的作用力与dc边受到磁场的作用力相反,即ab边受到磁场的作用力向上,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道,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180o时,电流沿abcd流过线圈,故B不符合题意;
C、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180°时,dc边中电流的方向反向,则受力方向改变,即dc边受到磁场的作用力向上,故C不符合题意;
D、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180°时,ab边中电流的方向反向,则受力方向改变,即ab边受到磁场的作用力向下,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答案】B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条形磁铁相互靠近,因磁铁不能发生明显的形变,所以不能明显的感觉到两端和中间的斥力变化。【解答】A、将甲实验中的条形磁铁平移靠近三颗小铁球,小球会跑到磁体的两极上,而中间部分没有,说明两端磁性强,中间弱,故A不符合题意;
B、将乙实验中的两根条形磁铁相互平移靠近,由于同名磁极越来越近,磁体之间的斥力越来越大,但是感觉不到中间磁力和两端磁力的差异,故B符合题意;
C、将丙实验中的条形磁铁从挂有铁块的弹簧测力计下向右移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说明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故C不符合题意;
D、将丁实验中放在一堆大头针上的条形磁铁提起,磁体两端的大头针数目多,中间几乎没有,说明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答案】D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感应;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解析】【分析】有电,导致线圈转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与电动机的能量转化形式相同。【解答】通过电流表的内部构造显示电流表的制成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并且电流越大,线圈受到的力越大,其转动的幅度越大。因此可以利用电流表指针的转动幅度来体现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A、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检流计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说明产生了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闭合开关后小磁针偏转,这是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图是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与电流表的制成原理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当闭合开关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是电动机的原理,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答案】B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在化学式 Na2S2O3 中,Na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2+2x+(-)×3=0,解得:x=+2价。
故选B。
15.【答案】C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测电笔接触火线氖管发光,测电笔接触零线不发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可知,闭合开关后,B点与火线相连,氖管发光是正常的。而B点通过A点与火线相连,此时B点发光,说明B点与零线断开,即进户线零线断路,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6.【答案】2Ne;;Al;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①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即可表示几个原子。
②硝酸铵的化学式.
③地球上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分别为:氧、硅、铝、铁。
④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解答】①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氖原子表示为2Ne;
②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构成硝酸铵的阳离子为铵根离子,表示为;
③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地壳中含量第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表示为Al;
④二氧化碳中氧元素显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则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数值为1时,不能省略。故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示+4价表示为。
17.【答案】原子序数;173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2)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中子数。【解答】(1)“115号(Mc)”中115表示原子的原子序数。
(2)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镆的原子序数是115,其核内质子数为115;镆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8,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其中子数为288-115=173。
18.【答案】2个甲烷分子;1个甲烷分子有4个氢原子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写在化学式不同位置的数字具有不同的意义,写在符号前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个数;写在右下角的数字代表一个分子中含有的某原子的个数。【解答】 ①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CH4中的“2”表示2个甲烷分子;
②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在所含原子的数目,2CH4中的“4”表示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19.【答案】一个硫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①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②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数字在后。
【解答】①S2﹣中的数字“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
②中的“2” 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20.【答案】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A;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1)原子核随体积小但质量大,所以粒子撞击到原子核后被弹回来。
(2)大部分空间是空的,所以大部分α粒子沿原来的方向运动,不发生偏转,即偏转角度为0。
(3)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则原子种类不同。【解答】(1)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碰到了比它质量大得多的物质,即原子核很小且质量很大。
(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即α粒子偏转角度为0,这是由于它们穿过了原子内部的空间,这也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故图乙中A点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
(3)同一类原子中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同;A、B、C、D中的质子数分别为1、1、1、2,故选项中描述的微粒不属于同一类原子的是D。
21.【答案】①③;②④⑤;⑤;②④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所以即使描述的是洁净的空气,仍为混合物。液氮指的是液态的氮气,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且含有一种元素,可知是单质。【解答】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雨水、雨后洁净的空气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蒸馏水、四氧化三铁、液氮都属于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液氮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蒸馏水、四氧化三铁都属于化合物。
故答案为:①③;②④⑤;⑤;②④。
22.【答案】③;三;SO2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氧的原子序数是8。
(2)由图可知,⑥在第三横行,可知位于第三周期。
(3)硫的常见化合价有+4价和+6价,可知氧化物有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即SO2和SO3。【解答】(1)氧原子中有8个质子,则氧原子的原子序数为8,所以氧元素在图乙中的③位置。
(2)图乙中的元素⑥是硫元素,硫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所以硫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3)氧元素可以与图乙中的元素⑥组成硫的氧化物,其中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O2或SO3。
23.【答案】AD;Fe2+;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同位素的定义进行判断,注意同位素必须是原子。
(2)由表中数据可知,质子数比电子数多2个,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3)由表中数据可知,D的中子数更多,可知微粒的质量更大。【解答】(1)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为同位素,故表格中AD互为同位素。
(2)26号元素是铁元素,微粒B的质子数为26,核外电子数为24,则该微粒是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的亚铁离子,其离子符号为Fe2+。
(3)微粒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CD中质量较大的是D。
24.【答案】存在磁场;南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地磁场
【解析】【分析】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结合地磁场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地球周围存在磁场,称为地磁场;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指南针静止时它的南极被地磁场北极吸引,指向地理的南极附近。
25.【答案】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安全用电的原则.高压触电有两种: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当人靠近到高压线一定距离时就会造成触电,故要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解答】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和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故答案为: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6.【答案】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增大线圈中的电压或换用磁性更强的磁体
【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分析】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解答】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道理制成的;电源电压增大、电流增大、它的转速变快,增强磁场也可以使它的转速变快。
27.【答案】条形;电流;控制电流大小不变;线圈匝数
【知识点】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将条形磁铁的磁场分布与甲图进行对照即可;
(2)根据描述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3)探究电磁铁磁场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电流大小相同,只改变线圈匝数。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通电螺线管周围的小磁针在两端时呈辐射状分布,其磁场分布情况与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相似。
(2)调换通电螺线管所接电源的正负极,则通过电磁铁电流方向发生改变,②小磁针指向转动180°,说明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发生改变,那么说明: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与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有关。
(3)将开关S从a换到b,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此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是为了控制电流大小不变,来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28.【答案】见解析;同名磁极相排斥;A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右手定值判断线圈中电流的流向,从而判断电源正负极。
(2)地球仪悬浮,受力平衡,重力等于磁力。
(3)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及磁场强弱有关,与电流方向及磁场方向无关。【解答】(1)b图中开关闭合后,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由安培定则可知,电流从螺线管上端流入,故电源的上端为正极、下端为负极。如图所示:
(2)地球仪能克服重力悬浮在空中,受到下方电磁铁的排斥力,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3)螺线管的电阻值一定,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改变电源电压的大小,可以改变通过螺线管中电流的大小,而改变电源的正负极只能改变螺线管中电流方向,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9.【答案】会;会;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在上述实验中碘分子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都能使淀粉变蓝色;不存在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碘能够使淀粉变蓝,其实是碘分子的性质,即只有碘分子才能使淀粉变蓝,碘原子则不行,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碘升华变成碘蒸气,只是存在状态改变,碘分子本质没有变化,则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会蓝色;
(2)碘酒中含有碘单质,化学性质不变,则用馒头去沾取少量的碘酒,馒头会变蓝色;
(3)从分子的观点解释为: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在上述实验中碘分子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都能使淀粉变蓝色;
(4)用馒头沾取少量的食盐水,馒头不变蓝色,由此可知,食盐不存在碘分子。
30.【答案】磁场;丹麦;大铁钉的数量;AB;控制电流相同;D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解析】【分析】(1)图示为奥斯特实验,验证的是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2)当实验对象不易观察时,可使用转换法,利用更易观察的现象来表示不易观察的对象。
(3)电磁铁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相当于一个开关,结合图像分析,电路中有电流时,衔铁会被吸下。【解答】(1)奥斯特实验就是以奥斯特的名字命名的,这个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因此奥斯特也被尊称为“揭示电和磁联系的第一人”。
(2)实验中电磁铁的磁性是以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多少的不同体现的,用到了转换法的思想。
要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改变电流的大小,符合此要求的只有AB。
C图中甲、乙两磁铁串联,线圈的匝数不同,匝数多的吸引的大头针多,因此B的猜想应该补充“电流相同”这一前提条件。
(3)水位自动报警器利用了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无磁性”的特点,由于生活用水是导体,电磁铁产生磁性把衔铁吸下来,红灯发光,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1.【答案】24;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分子中元素符号后面的下角标表示的是该分子中所含有的原子数。
(2)。同一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解答】(1)1个丁香油酚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丁香油酚分子中共有10+12+2=24个原子。
(2)丁香油酚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2):(16×2)=30:3:8,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则①代表碳元素。
32.【答案】化合物;15:8;12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两种或以上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混合物:含有多种物质。
(2)同一物质中不同元素的质量比=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分子中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3)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该物质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1)法匹拉韦是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
(2)法匹拉韦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6×2)=15:8。
(3)31.4gC5H4FN3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31.4g××100%=12g。
33.【答案】笔尾金属体;;0.01A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测电笔的使用
【解析】【分析】(1)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解答;
(2)根据插座的接线方法,结合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常识分析解答;
(3)根据题目描述确定保证人体安全的电压,根据U=U总-U人计算测电笔两端的电压,根据计算允许人体通过的最大电流。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此时才能形成通路,保证测电笔正常工作。
(2)根据题意可知,开关控制插座,则二者应该串联。为了安全,开关接在插座与火线之间,三孔插座接线“左零右火中间地”,如下图所示:
(3)根据题意可知,为确保人体在任何环境中都安全,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6V,
此时测电笔上分担的电压为:U=U总-U人=220V-6V=214V;
那么人体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34.【答案】电磁铁;3.75;30t
【知识点】重力的大小;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解析】【分析】(1)图中装置为电磁铁,通电时具有磁性。
(2)根据质量先计算重力,压力等于重力,由图乙读出电阻,再结合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3)根据题中提示电压表示数达到或超过5V时,相机会抓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特点,结合欧姆定律计算最小阻值,由图乙得出最大压力,再由最大压力计算质量。【解答】(1)图甲中“”这个元件是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所以它的名称是电磁铁。
(2)由控制电路可知,线圈电阻忽略不计,则保护电阻R与压敏电阻Rx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该车辆过桥时对桥面的压力
F=G=15×103kg×10N/kg=1.5×105N
由乙图像可知,当F=1.5×105N时,Rx=25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根据可得,电压表的示数
U1=IR=0.25A×15Ω=3.75V
(3)当电压表示数达到或超过5V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照相机抓拍超载车辆。根据“串联分压”规律和压敏电阻Rx随压力增大而减小可知,当电压表的示数为5V,即U1'=5V时,Rx的值为不被记录器所能记录的过桥车辆质量最大时的电阻,因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
Ux'=U﹣U1'=10V﹣5V=5V
根据可得
由乙图像可知,此时汽车对压敏电阻的压力F'=3×105N,因汽车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车重为
G'=F'=3×105N
所以不被该记录器所能记录的过桥车辆的最大质量
1 / 1浙江省杭州市上泗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1.(2024八下·杭州期中)下列选项不属于模型的是( )
A.甲烷分子 B.家庭电路
C.磁感线 D.高压危险
【答案】D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模型与符号;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模型可以是一个计算公式、一幅图、一个过程的示意等。【解答】A、用甲烷分子模型反映分子的构成情况,故A不符合题意 ;
B、家庭电路模型反映家庭电路的连接位置和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磁感线模型反映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情况,故C不符合题意;
D、这个高压危险的警告标志,不是模型,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2.(2024八下·杭州期中)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用湿毛巾擦拭正在发光的台灯 B.家用电器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
C.开关连接在零线和用电器之间 D.保险丝烧断后最好用铜丝替代
【答案】B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根据对安全用电的常识判断。
【解答】A.用湿毛巾擦拭正在发光的台灯,如果台灯漏电可能造成触电事故,故A错误;
B.家用电器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及时外壳漏电也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故B正确;
C.开关连接在零线和用电器之间 ,则断开开关后用电器依然带电,操作时比较危险,故C错误;
D.保险丝烧断后最好用铜丝替代,由于铜的熔点高电阻率低,因此由于电路故障发生火灾时它也不会熔断起到保护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3.(2024八下·杭州期中)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生活中,常遇到磁场,下列关于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磁场中的铁屑有规律地排列成的曲线就是磁感线
B.磁感线和磁场都不是实际存在的,是人们为方便研究而建立的模型
C.磁场中小磁针受磁力孤立转动,说明力的存在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D.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受地磁场作用静止时,N极指向地理北极附近
【答案】D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地磁场
【解析】【分析】在电磁学里,当两块磁铁或磁石相互吸引或排斥时,或当载流导线在周围产生磁场,促使磁针偏转指向,或当闭电路移动于不均匀磁场时,会有电流出现于闭电路,这些都是与磁有关的现象。凡是与磁有关的现象也都会与磁场有关。
【解答】A、磁感线是假想线,是不存在的;故A错误;
B、磁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故B错误;
C、磁场中的小磁针受到磁力而转动的;故C错误;
D、小磁针的N极指向地磁场的S极,而地磁场的S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2024八下·杭州期中)小雨在药店购买了一种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的消毒液,查看相关信息得知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过氧化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过氧化氢由水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过氧化氢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D
【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物质中不可能含有其它物质。【解答】A、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错误;
B、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B错误;
C、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C错误;
D、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5.(2024八下·杭州期中)合理的膳食结构有利于维持人体中各元素的相对平衡。钙元素可以通过蛋黄、骨汤等食物被人体摄入,如图是钙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钙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0
C.单质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C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g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在原子中还等于电子数。【解答】A、钙元素名称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钙的原子序数为20,故B正确;
C、单质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故C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单位是“1”,不是“g”,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6.(2024八下·杭州期中)下列各组微粒中,含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组是( )
A.Mg2+、Mg B.K+、NH4+
C.N2、CO D.SO42-、SO32-
【答案】C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常见分子和离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A.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镁离子,Mg2+、Mg的质子数相同,但电子数不同,故A不合题意;
B.K+、NH4+的质子数分别是19、11,电子数分别是18、10,故B不合题意;
C.N2、CO的质子数均为14,电子数均为14,故C符合题意;
D.SO42-、SO32-的质子数分别是48、40,电子数分别是50、42,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7.(2024八下·杭州期中)下列小磁针指向和磁感线作图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场和磁感线;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解析】【详解】根据右手螺旋定值判断电磁铁的磁极,再结合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判断小磁针的指向是否正确。【解答】A、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N极和S极靠近,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右手螺旋定则知,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右端为S极,小磁针静止时的N应向右,S极应向左,故B符合题意;
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故C不符合题意;
D、两个磁极都是N极,故磁感线的方向都是从N极出来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2024八下·杭州期中)如图所示是小李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下列措施中能使 电磁铁磁性增强的是( )
A.滑片P向右移动,其他条件不变
B.滑片P向左移动,其他条件不变
C.开关S由1扳到2,其他条件不变
D.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其他条件不变
【答案】B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铁的其他应用
【解析】【分析】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以及是否有铁芯有关。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插入铁芯,电磁铁的磁性越强。【解答】A、滑片向右移动,电路中的电阻增大,电流减小,电磁铁的磁性会减弱,故A不符合题意;
B、滑片向左移动,电路中的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电磁铁的磁性会增强,故B符合题意;
C、开关S由1扳到2时,线圈的匝数减少,电磁铁的磁性会减弱,故C不符合题意;
D、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只会改变电流的方向,对电磁铁的磁性不会有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2024八下·杭州期中)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解答】A、图A粒子中只有一种分子,且分子由相同的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A正确;
B、图B粒子中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
C、图C粒子中只有一种分子,且分子由不同的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故C错误;
D、图D粒子中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0.(2024八下·杭州期中)小文在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
A.碳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H2CO3、CO
B.硫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H2S、SO2、SO3
C.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2O3、FeO、FeS
D.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O2、N2、CO2
【答案】A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空气的成分及探究;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分析】A.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出碳元素的化合价进行比较即可;
B.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C.根据“”分析比较;
D.根据空气中气体的含量的知识判断。
【解答】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H2CO3、CO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4、+2,则碳元素的化合价从高到低,故A正确;
B.根据题意可知,H2S的相对分子量=(1×2)+32=34,SO2的相对分子量=32+(16×2)=64,SO3的相对分子量=32+(16×3)=80,那么硫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SO3>SO2>H2S,故B错误;
C.将FeO、Fe2O3、FeS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变形得6FeO 、3Fe2O3 、6FeS,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根据“”可知,含铁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为FeO>Fe2O3>FeS,故C错误;
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氧气约为21%,二氧化碳约为0.03%,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N2>O2>CO2,错误。
故选A。
11.(2024八下·杭州期中)图示为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线圈abcd处于向右的磁场中,两个铜半环E和F跟线圈两端相连,可随线圈一起转动,两半环中间断开,彼此绝缘;A和B是电刷,它们分别跟两个半环接触,使电源和线圈组成闭合电路,在图示位置,电流沿dcba流过线圈,dc边受到磁场的作用力向下,则( )
A.线圈在图示位置时,ab边受到磁场的作用力向下
B.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180°时,电流沿dcba流过线圈
C.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180°时,dc边受到磁场的作用力向下
D.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180°时,ab边受到磁场的作用力向下
【答案】D
【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解析】【分析】当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同时发生改变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不变。【解答】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其中之一发生改变,则受力方向发生改变。
A、根据题意知道,此时dc边受到磁场的作用力向下,由于ab边中电流方向与dc中电流方向相反,而磁场方向相同,所以ab边受到磁场的作用力与dc边受到磁场的作用力相反,即ab边受到磁场的作用力向上,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道,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180o时,电流沿abcd流过线圈,故B不符合题意;
C、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180°时,dc边中电流的方向反向,则受力方向改变,即dc边受到磁场的作用力向上,故C不符合题意;
D、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180°时,ab边中电流的方向反向,则受力方向改变,即ab边受到磁场的作用力向下,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2.(2024八下·杭州期中)为了得出条形磁铁的磁性两端强、中间弱的特性,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将甲实验中的条形磁铁平移靠近三颗小铁球
B.将乙实验中的两根磁铁相互平移靠近
C.将丙实验中的条形磁铁从挂有铁块的弹簧测力计下向右移动
D.将丁实验中放在一堆大头针上的条形磁铁提起
【答案】B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条形磁铁相互靠近,因磁铁不能发生明显的形变,所以不能明显的感觉到两端和中间的斥力变化。【解答】A、将甲实验中的条形磁铁平移靠近三颗小铁球,小球会跑到磁体的两极上,而中间部分没有,说明两端磁性强,中间弱,故A不符合题意;
B、将乙实验中的两根条形磁铁相互平移靠近,由于同名磁极越来越近,磁体之间的斥力越来越大,但是感觉不到中间磁力和两端磁力的差异,故B符合题意;
C、将丙实验中的条形磁铁从挂有铁块的弹簧测力计下向右移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说明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故C不符合题意;
D、将丁实验中放在一堆大头针上的条形磁铁提起,磁体两端的大头针数目多,中间几乎没有,说明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3.(2024八下·杭州期中)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电流表的内部构造图,线圈通电后就会受力转动,使指针发生偏转而显示电流相。如图所示的四幅装置图,与其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感应;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解析】【分析】有电,导致线圈转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与电动机的能量转化形式相同。【解答】通过电流表的内部构造显示电流表的制成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并且电流越大,线圈受到的力越大,其转动的幅度越大。因此可以利用电流表指针的转动幅度来体现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A、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检流计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说明产生了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闭合开关后小磁针偏转,这是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故B不符合题意;
C、该图是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与电流表的制成原理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当闭合开关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是电动机的原理,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2024八下·杭州期中)硫代硫酸钠(Na2S2O3)在纺织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Na2S2O3中硫元素显( )
A.-2价 B.+2价 C.+4价 D.+6价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
【解析】【分析】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据此分析计算。
【解答】在化学式 Na2S2O3 中,Na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1)×2+2x+(-)×3=0,解得:x=+2价。
故选B。
15.(2024八下·杭州期中)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灯泡不亮。用测电笔检测插座的两孔,发现插入左右孔时氖管都发光。用测电笔检测A点氖管发光,检测B点也发光。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灯泡断路 B.灯泡短路
C.进户零线断路 D.进户火线断路
【答案】C
【知识点】家庭电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测电笔接触火线氖管发光,测电笔接触零线不发光,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可知,闭合开关后,B点与火线相连,氖管发光是正常的。而B点通过A点与火线相连,此时B点发光,说明B点与零线断开,即进户线零线断路,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6.(2024八下·杭州期中)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2个氖原子 ; ②构成硝酸铵的阳离子 ;
③地壳中含量第一多的金属元素 ; ④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
【答案】2Ne;;Al;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①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即可表示几个原子。
②硝酸铵的化学式.
③地球上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分别为:氧、硅、铝、铁。
④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之和为0。【解答】①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氖原子表示为2Ne;
②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构成硝酸铵的阳离子为铵根离子,表示为;
③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地壳中含量第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表示为Al;
④二氧化碳中氧元素显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则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数值为1时,不能省略。故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示+4价表示为。
17.(2024八下·杭州期中)合成化学元素113号(Nh)、115号(Mc 镆)。
(1)其中,“115号(Mc)”中115表示原子的 。
(2)镆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8,其中子数为 。
【答案】原子序数;173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2)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中子数。【解答】(1)“115号(Mc)”中115表示原子的原子序数。
(2)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镆的原子序数是115,其核内质子数为115;镆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8,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其中子数为288-115=173。
18.(2024八下·杭州期中)写出符号“2CH4”中数字的含义。
①“2”表示 。
②“4”表示 。
【答案】2个甲烷分子;1个甲烷分子有4个氢原子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写在化学式不同位置的数字具有不同的意义,写在符号前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个数;写在右下角的数字代表一个分子中含有的某原子的个数。【解答】 ①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CH4中的“2”表示2个甲烷分子;
②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在所含原子的数目,2CH4中的“4”表示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19.(2024八下·杭州期中)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①S2﹣ 。
② 。
【答案】一个硫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①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②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数字在后。
【解答】①S2﹣中的数字“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
②中的“2” 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20.(2024八下·杭州期中)探究原子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个α粒子内含2个质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以下现象,如图甲。
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
现象2: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1)请分析现象3的原因 。
(2)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并绘制成图像(如图乙)。其中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数据是 点(用字母表示)。
(3)(卢瑟福构建了核式原子结构模型,若以、和分别代表电子、质子与中子,则下列各示意图所描述的微粒不属于同一类原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A;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1)原子核随体积小但质量大,所以粒子撞击到原子核后被弹回来。
(2)大部分空间是空的,所以大部分α粒子沿原来的方向运动,不发生偏转,即偏转角度为0。
(3)原子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则原子种类不同。【解答】(1)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碰到了比它质量大得多的物质,即原子核很小且质量很大。
(2)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即α粒子偏转角度为0,这是由于它们穿过了原子内部的空间,这也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故图乙中A点能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
(3)同一类原子中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相同;A、B、C、D中的质子数分别为1、1、1、2,故选项中描述的微粒不属于同一类原子的是D。
21.(2024八下·杭州期中)有下列物质:①雨水;②蒸馏水;③雨后洁净的空气;④四氧化三铁 ⑤液氮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
【答案】①③;②④⑤;⑤;②④
【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所以即使描述的是洁净的空气,仍为混合物。液氮指的是液态的氮气,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且含有一种元素,可知是单质。【解答】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雨水、雨后洁净的空气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蒸馏水、四氧化三铁、液氮都属于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液氮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蒸馏水、四氧化三铁都属于化合物。
故答案为:①③;②④⑤;⑤;②④。
22.(2024八下·杭州期中)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图片信息可以知道:
(1)氧元素在图乙中的 位置(填写图乙中序号)。
(2)图乙中的元素⑥位于周期表的第 周期。
(3)氧元素可以与图乙中的元素⑥组成多种物质,请写出其中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 。
【答案】③;三;SO2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1)氧的原子序数是8。
(2)由图可知,⑥在第三横行,可知位于第三周期。
(3)硫的常见化合价有+4价和+6价,可知氧化物有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即SO2和SO3。【解答】(1)氧原子中有8个质子,则氧原子的原子序数为8,所以氧元素在图乙中的③位置。
(2)图乙中的元素⑥是硫元素,硫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所以硫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3)氧元素可以与图乙中的元素⑥组成硫的氧化物,其中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O2或SO3。
23.(2024八下·杭州期中)小明同学收集了一些微粒的资料,请你和他一起根据表格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粒子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A 14 14 14
B 26 30 24
C 14 14 18
D 14 18 14
(1)表格中属于互为同位素原子的是 。
(2)已知微粒B是铁元素的一种微粒,根据表格信息写出微粒B的符号 。
(3)比较C与D两种微粒,其中质量较大的是 。
【答案】AD;Fe2+;D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1)根据同位素的定义进行判断,注意同位素必须是原子。
(2)由表中数据可知,质子数比电子数多2个,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3)由表中数据可知,D的中子数更多,可知微粒的质量更大。【解答】(1)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为同位素,故表格中AD互为同位素。
(2)26号元素是铁元素,微粒B的质子数为26,核外电子数为24,则该微粒是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的亚铁离子,其离子符号为Fe2+。
(3)微粒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CD中质量较大的是D。
24.(2024八下·杭州期中)我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司南,能指示南北方向。因为地球周围 ,指南针静止时它的南极指向地理的 极附近。
【答案】存在磁场;南
【知识点】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地磁场
【解析】【分析】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结合地磁场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地球周围存在磁场,称为地磁场;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指南针静止时它的南极被地磁场北极吸引,指向地理的南极附近。
25.(2024八下·杭州期中)安全用电原则: 、 。
【答案】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安全用电的原则.高压触电有两种: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当人靠近到高压线一定距离时就会造成触电,故要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解答】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和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故答案为: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6.(2024八下·杭州期中)如图所示是一款智能玩具,玩具由圆柱形机身和两个轮子组成,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蓝牙对它进行控制,并完成前进、转弯、翻滚、跳跃等动作,其内部结构中有一个电动机,电动机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若想让玩具车的两个轮子转动的更快,请你说出合理的做法 (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增大线圈中的电压或换用磁性更强的磁体
【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
【解析】【分析】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解答】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道理制成的;电源电压增大、电流增大、它的转速变快,增强磁场也可以使它的转速变快。
27.(2024八下·杭州期中)在做“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实验中;
(1)通电螺线管周围的小磁针N极指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与 磁体的磁场分布相似;
(2)调换通电螺线管所接电源的正负极,发现小磁针指向转动180°,南北极发生了对调,说明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跟 方向有关;
(3)继续探究,按图乙连接电路,先将开关S接a;再将开关S从a换到b,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此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是为了 ,来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 的关系。
【答案】条形;电流;控制电流大小不变;线圈匝数
【知识点】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1)将条形磁铁的磁场分布与甲图进行对照即可;
(2)根据描述分析哪个因素发生改变即可;
(3)探究电磁铁磁场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需要控制电流大小相同,只改变线圈匝数。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通电螺线管周围的小磁针在两端时呈辐射状分布,其磁场分布情况与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相似。
(2)调换通电螺线管所接电源的正负极,则通过电磁铁电流方向发生改变,②小磁针指向转动180°,说明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发生改变,那么说明: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与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有关。
(3)将开关S从a换到b,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此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是为了控制电流大小不变,来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28.(2024八下·杭州期中)图a是一个磁悬浮地球仪,其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b所示,球体内有一个条形磁体。底座里面有一个电磁铁,可使地球仪悬浮在空中。
(1)请在图b中标出开关闭合后,电源的“+”、“-” 极;
(2)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地球仪能够悬浮在空中的原因 ;
(3)查阅资料可知:当地球仪受竖直方向外力干扰时,偏离原来位置后,底座内自动校正系统会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电流大小,从而改变了磁力大小,使地球仪恢复原先平衡位置。可使螺线管中电流大小发生改变的措施有 。
A.改变电源电压的大小 B.改变电源的正负极
【答案】见解析;同名磁极相排斥;A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右手定值判断线圈中电流的流向,从而判断电源正负极。
(2)地球仪悬浮,受力平衡,重力等于磁力。
(3)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及磁场强弱有关,与电流方向及磁场方向无关。【解答】(1)b图中开关闭合后,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由安培定则可知,电流从螺线管上端流入,故电源的上端为正极、下端为负极。如图所示:
(2)地球仪能克服重力悬浮在空中,受到下方电磁铁的排斥力,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3)螺线管的电阻值一定,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改变电源电压的大小,可以改变通过螺线管中电流的大小,而改变电源的正负极只能改变螺线管中电流方向,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9.(2024八下·杭州期中)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用馒头去蘸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则:
(1)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馒头 (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2)把碘溶解在酒精中,可以得到消毒用的碘酒,用馒头去蘸取少量的碘酒 (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3)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
(4)现在从市场上买来的食盐大多是加碘盐,用馒头蘸取少量的碘盐水,馒头却不变色,我们食用的碘盐中 (填“存在”或“不存在”)碘分子。
【答案】会;会;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在上述实验中碘分子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都能使淀粉变蓝色;不存在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碘能够使淀粉变蓝,其实是碘分子的性质,即只有碘分子才能使淀粉变蓝,碘原子则不行,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碘升华变成碘蒸气,只是存在状态改变,碘分子本质没有变化,则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会蓝色;
(2)碘酒中含有碘单质,化学性质不变,则用馒头去沾取少量的碘酒,馒头会变蓝色;
(3)从分子的观点解释为: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在上述实验中碘分子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都能使淀粉变蓝色;
(4)用馒头沾取少量的食盐水,馒头不变蓝色,由此可知,食盐不存在碘分子。
30.(2024八下·杭州期中)(1)如图甲所示是电磁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从实验现象可知通电导体周围存在 ,这种现象是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 发现的;
(2)把直导线弯曲成螺线形,当螺线形线圈插入铁芯后磁性增强。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丽同学做出以下猜想:
猜想A: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猜想B:外形相同的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丽所在实验小组通过交流合作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若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如图乙所示的三种情况,根据小丽的猜想和实验,完成下面填空:
①通过观察 来判断磁性强弱的不同;
②通过比较图 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通过比较C图甲、乙两电磁铁,发现猜想B不全面,应补充 ;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水位自动报警器,其工作原理如图丙,当水位达到金属块A时,出现的情况是 。
A红、绿灯同时亮 B.红、绿灯都不亮 C.绿灯亮 D.红灯亮
【答案】磁场;丹麦;大铁钉的数量;AB;控制电流相同;D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解析】【分析】(1)图示为奥斯特实验,验证的是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2)当实验对象不易观察时,可使用转换法,利用更易观察的现象来表示不易观察的对象。
(3)电磁铁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相当于一个开关,结合图像分析,电路中有电流时,衔铁会被吸下。【解答】(1)奥斯特实验就是以奥斯特的名字命名的,这个实验证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因此奥斯特也被尊称为“揭示电和磁联系的第一人”。
(2)实验中电磁铁的磁性是以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多少的不同体现的,用到了转换法的思想。
要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改变电流的大小,符合此要求的只有AB。
C图中甲、乙两磁铁串联,线圈的匝数不同,匝数多的吸引的大头针多,因此B的猜想应该补充“电流相同”这一前提条件。
(3)水位自动报警器利用了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无磁性”的特点,由于生活用水是导体,电磁铁产生磁性把衔铁吸下来,红灯发光,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31.(2024八下·杭州期中)玫瑰花中含有丁香油酚(C10H12O2)等有机物,可用于提炼精油。
(1)丁香油酚的一个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
(2)用如图所示的①②③表示丁香油酚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请判断①代表 元素。
【答案】24;C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分子中元素符号后面的下角标表示的是该分子中所含有的原子数。
(2)。同一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解答】(1)1个丁香油酚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丁香油酚分子中共有10+12+2=24个原子。
(2)丁香油酚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2):(16×2)=30:3:8,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则①代表碳元素。
32.(2024八下·杭州期中)药物法匹拉韦在新冠肺炎临床实验中,显示非常好的疗效。法匹拉韦的化学式为C5H4FN3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法匹拉韦属于 (选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2)C5H4FN3O2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答最简整数比) ;
(3)31.4g的C5H4FN3O2中含有 g碳元素。
【答案】化合物;15:8;12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两种或以上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混合物:含有多种物质。
(2)同一物质中不同元素的质量比=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分子中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3)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该物质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1)法匹拉韦是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
(2)法匹拉韦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6×2)=15:8。
(3)31.4gC5H4FN3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31.4g××100%=12g。
33.(2024八下·杭州期中)人体意外触电时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有关。
查阅资料得知:由于人体的电阻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人体的安全电压有5个等级(42伏,36伏,24伏,12伏,6伏)。如在皮肤干燥等情况下42伏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在极端潮湿等环境中6伏以下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测电笔结构简图,用此测电笔辨别零线、火线时,除笔尖金属体接触电线外,手还要接触 ;
(2)乙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插座和控制插座的开关正确接入家庭电路中 ;
(3)如图乙,在使用测电笔接触家庭电路火线时,人体和测电笔串联。为确保人体在任何环境中都安全,测电笔内部电阻设计至少为21400欧,则允许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为多少 ?
【答案】笔尾金属体;;0.01A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测电笔的使用
【解析】【分析】(1)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方法解答;
(2)根据插座的接线方法,结合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常识分析解答;
(3)根据题目描述确定保证人体安全的电压,根据U=U总-U人计算测电笔两端的电压,根据计算允许人体通过的最大电流。
【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此时才能形成通路,保证测电笔正常工作。
(2)根据题意可知,开关控制插座,则二者应该串联。为了安全,开关接在插座与火线之间,三孔插座接线“左零右火中间地”,如下图所示:
(3)根据题意可知,为确保人体在任何环境中都安全,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6V,
此时测电笔上分担的电压为:U=U总-U人=220V-6V=214V;
那么人体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34.(2024八下·杭州期中)某大桥因使用年限较长,桥体的部分区域变形影响了大桥的健康运行和过往车辆、行人的安全。导致大桥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往车辆严重超载。为了能抓拍超载车辆,小林和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决定为大桥管理者设计一个“汽车超载记录器”来进行监控管理。如图甲为该超载记录器原理图。Rx为压敏电阻,当车辆驶入被监测路段时,其阻值随它受到的压力变化而变化,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当电压表示数达到或超过5V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工作电路中的照相机就开始工作,抓拍超载车辆。已知电源电压U=10V,线圈电阻忽略不计,保护电阻R=15Ω,问:
(1)图甲中“”这个元件的名称是 。
(2)若某车的总质量为15t,过桥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3)在保证不被该记录器所抓拍时的过桥车辆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答案】电磁铁;3.75;30t
【知识点】重力的大小;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解析】【分析】(1)图中装置为电磁铁,通电时具有磁性。
(2)根据质量先计算重力,压力等于重力,由图乙读出电阻,再结合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3)根据题中提示电压表示数达到或超过5V时,相机会抓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特点,结合欧姆定律计算最小阻值,由图乙得出最大压力,再由最大压力计算质量。【解答】(1)图甲中“”这个元件是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所以它的名称是电磁铁。
(2)由控制电路可知,线圈电阻忽略不计,则保护电阻R与压敏电阻Rx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该车辆过桥时对桥面的压力
F=G=15×103kg×10N/kg=1.5×105N
由乙图像可知,当F=1.5×105N时,Rx=25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根据可得,电压表的示数
U1=IR=0.25A×15Ω=3.75V
(3)当电压表示数达到或超过5V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照相机抓拍超载车辆。根据“串联分压”规律和压敏电阻Rx随压力增大而减小可知,当电压表的示数为5V,即U1'=5V时,Rx的值为不被记录器所能记录的过桥车辆质量最大时的电阻,因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
Ux'=U﹣U1'=10V﹣5V=5V
根据可得
由乙图像可知,此时汽车对压敏电阻的压力F'=3×105N,因汽车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车重为
G'=F'=3×105N
所以不被该记录器所能记录的过桥车辆的最大质量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