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第二次模考卷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8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要求“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加强校园足球建设,有效控制近视率、肥胖率”。下列足球运动时用到的器械,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足球——聚氨酯皮革 B. 守门员手套——合成橡胶
C. 球门——钢铁 D. 护腿板——塑料
2. 下列物质只含非金属元素的是
A. 熟石灰 B. 黄铜 C. 生理盐水 D. 金刚石
3.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和重要手段。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热高锰酸钾
C.点燃酒精灯 D.倾倒液体
A. A B. B C. C D. D
4.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炉甘石炼锌的方法,涉及的反应原理之一为:。该反应中未涉及的物质类别是
A 单质 B. 盐 C. 氧化物 D. 酸
5. 下列劳动实践与化学知识没有直接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给铁制车棚刷油漆 防止铁制品生锈
B 给鱼缸中通入氧气 氧气能溶于水
C 用明矾处理浑浊的天然水 明矾能加速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D 用铅笔芯制作电极 石墨具有导电性
A. A B. B C. C D. D
6. 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变化Ⅰ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B. 变化Ⅱ的原子种类未发生改变
C. 变化Ⅲ是分子本身变大了 D. 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7. 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比:生铁和钢中的含碳量不同,故两者的性能不同
B. 归纳:和均属于阳离子
C. 分析:碘酒、75%酒精溶液的溶剂均是水
D. 推理:1g C与1g O2反应生成2g CO2
8. 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容器1、2体积相同,起始时红墨水左右两端液面保持相平,若利用针筒将一定量液体同时注入容器中,并迅速关闭弹簧夹,下表中所列药品在实验过程中有可能观察到红墨水左低右高的是
选项 针筒1 容器1 针筒2 容器2
A 15mL水 5g硝酸铵 15mL水 5g氯化钠
B 5mL浓硫酸 10mL水 5mL氯化钙溶液 10mL水
C 5mL氢氧化钙溶液 充满二氧化碳 5mL硫酸亚铁溶液 充满氮气
D 5mL硫酸钠溶液 5g硝酸钾 5mL稀硫酸 5g镁粉
A. A B. B C. C D. D
9.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水的质量、氢氧化钠质量、硫酸钠质量随加入稀硫酸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丙代表硫酸钠的质量 B. 加入稀硫酸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C. 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有三种 D. 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铁粉,有气泡产生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 某化学兴趣小组就“汽车能源的变迁”进行调查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油汽车:汽油和柴油可由石油分馏得到。石油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燃气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作为汽车能源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3)电动汽车:电动汽车通常使用锂电池。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是磷酸亚铁锂(),其中元素的化合价为,则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4)氢能源汽车:相比于化石燃料,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写出一条)。
11.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用竹子造纸的过程:竹纸。
(1)“蒸煮”时,工人将生石灰加入草木灰水中。此时生石灰与水反应并放出大量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捞纸”与化学实验中物质分离的_______(填序号)操作相似。
①溶解 ②过滤 ③搅拌
(3)“烘干”是指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使湿纸张快速变干。纸张受热能加速变干的微观解释是温度越高,_______。
12. 成语我国文化瑰宝,请填空。
(1)刀耕火种: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属于_______(填“钾肥”或“复合肥”)。
(2)釜底抽薪:“薪”指柴火,其体现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
(3)柴米油盐:食用油为人体主要提供的有机营养物质是_______。
13. 无人机技术推动行业智能化发展,市场前景广阔。为了探究无人机材料中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B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同学们认为省略上述实验中________(填字母),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14. “盐穴储气”是一种地下储能技术,进气时采集盐水(含有和),注水时排天然气,原理如图1所示。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
(1)从_______(填“m”或“n”)端进气可采集盐水。
(2)从采集的盐水中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采用_______(填“降温”或“蒸发”)结晶法。
(3)时,将固体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是_______。
(4)分别将的和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或“<”)。
15. 如图是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化学物质构建的春晚“机器人转手帕”模型,其中A~H分别是稀盐酸、稀硫酸、二氧化碳、氯化铜、氢氧化钠、铁、氯化镁、氢氧化钙八种物质中的一种。已知B的浓溶液具有吸水性,D为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E为蓝色溶液,H的俗名为熟石灰,相邻的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_______。
(2)A与C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3)写出G与F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有且只与上述机器人中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才能启动机器人,下列能启动机器人的物质是_______(填序号)。
① ② ③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_______。
(2)实验室用图1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为模拟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化学小组组装如图2所示装置,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利用_______法收集到氧气,检验收集到的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
(4)用图3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待白磷熄灭且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量筒中液面最终约降至_______刻度线处。
17. 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且敞口放置的白色固体粉末,已知是和中的各一种。为确定其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查阅资料】
时,固体和固体的溶解度分别为。
【进行实验】
时,分别取的两种固体粉末,加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发现,固体A已全部溶解,固体B仍有部分未溶解。
【分析现象】
依据溶解度数据,小佳同学得出固体A是,固体B是。
【提出问题】
固体A、B敞口放置后可能发生变质,因此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该是否变质
【做出猜想】
猜想1:该没有变质;猜想2:该部分变质;猜想3:该已全部变质。
【查阅资料】
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一】
(1)小佳同学取少量烧杯①中的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步骤I: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2正确
步骤Ⅱ: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加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_______
【反思评价一】
(2)小依同学认为小佳同学的方案中,步骤I设计有误,无法得出相应结论,理由是_______。经过改进后,各步骤后的现象不变,最终得出“该部分变质”的结论。
活动二:探究该是否变质
【做出猜想】
猜想1:该没有变质;猜想2:该部分变质;猜想3:该已全部变质。
【实验探究二】
小依同学向试管中分别滴加烧杯①、②中的溶液,混合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从而得出该未变质的结论。
【反思评价二】
(3)小佳同学认为以上实验不能得出相应结论。还应将烧杯②的混合物过滤,向_______(填“滤渣”或“滤液”)中加入_______,有气泡产生,从而得出“该部分变质”的结论。
【表达交流】
(4)写出或久置后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拓展应用】
(5)对于易变质的试剂,保存时应注意_______。
四、计算与分析题,。
18. 某NaCl固体中含有少量Na2CO3杂质,欲测定其中NaCl的质量分数,称取10g固体样品放入烧杯中,先加适量水充分溶解,再将20g的CaCl2溶液分四次加入烧杯中,产生沉淀的总质量与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一 二 三 四
所加CaCl2溶液质量/g 5 5 5 5
产生沉淀的总质量/g 0.45 m 1 1
请分析并计算:
(1)表中m=________。
(2)当加入20g CaCl2溶液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
(3)计算该固体中NaCl质量分数。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第二次模考卷
化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全卷共6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领到试卷和答题卡后,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分别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同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对应的试卷类型信息点(A或B)。
3.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8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2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6小题,计24分)。
【10题答案】
【答案】(1)不可再生
(2)
(3)
(4)产物无污染或原料来源广或燃烧热值高
【11题答案】
【答案】(1)
(2)② (3)分子运动越剧烈
【12题答案】
【答案】(1)钾肥 (2)清除可燃物
(3)油脂
【13题答案】
【答案】(1)
(2)减小 (3)C
【14题答案】
【答案】(1)n (2)蒸发
(3)75 (4)=
【15题答案】
【答案】(1)
(2)产生白色沉淀 (3)
(4)①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16题答案】
【答案】(1)锥形瓶 (2)
(3) ①. 排水 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4)24
【17题答案】
【答案】(1)溶液变红
(2)少量溶液可能未将完全反应,加入无色酚酞后根据现象无法证明否存在
(3) ①. 滤渣 ②. 稀盐酸##
(4)或
(5)密闭保存或密封保存
四、计算与分析题,。
【18题答案】
【答案】(1)0.9 (2)NaCl、CaCl2
(3)解:设参加反应的Na2CO3质量为x。
解得
该固体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固体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89.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