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省南平市初中毕业班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福建省南平市初中毕业班适应性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南平市 2024—2025 学年初中毕业班适应性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8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2)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3)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4)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2.(9分)
(1)(3分)① 崛 ②杆 ③漾
(2)(3分)C
(3)(3分)把“动摇”改为“刷新”(或“打破”“超越”等)
3.(6分)
勇者无畏
示例一:《西游记》中孙悟空面对天庭威严,他大闹天宫,毫无惧色;历经九九八十一
难,不管是火焰山的炙烤,还是妖魔鬼怪的阴谋诡计,他都勇往直前,凭借高强本领一路披
荆斩棘,诠释了勇者无畏的精神。
示例二: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红军战士们展现出勇者无畏的精神。他们飞夺泸定桥,
面对枪林弹雨毫无惧色,攀着铁链奋勇向前;翻雪山、过草地,饥寒交迫却意志坚定,以大
无畏的勇气克服重重艰难,向着革命理想不断前进。
信念如磐
示例一:《西游记》中的唐僧从长安出发,他便立下西天取经宏愿。一路上,女儿国的
温柔乡没能绊住他,妖怪的威逼利诱也无法动摇他。哪怕徒弟被擒、前路迷茫,他也一心向
佛、从未退缩,凭借坚定信念,一步一步走向灵山,终取得真经。
示例二:《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中的保尔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不惧生死;受伤后不能作
战,就投身建设,克服恶劣条件。即便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也没被打倒,坚持文学创作。
这份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支撑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自尊自爱
示例一:《简·爱》中的简·爱在桑菲尔德庄园,她面对罗切斯特的试探,不卑不亢,
坚守自己的原则。当得知罗切斯特有妻子,即便深爱着他,简·爱也毅然离开,绝不委曲求
全。她用行动捍卫尊严,诠释了自尊自爱的内涵。
示例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受冬妮娅邀请参加晚会,保尔因穿着破旧遭人嘲
笑,冬妮娅试图让他迎合贵族社交。但保尔没有为了融入上流社会而改变自己,他坚持自我,
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体现出可贵的自尊自爱。
评分说明:
内容(4 分)
优秀(3-4 分):能精准结合名著具体人物、情节阐释关键词,且描述详细、逻辑清晰,对
精神品质的体现到位。
中等(1-2 分):人物和情节匹配大致正确,但描述简略,对关键词的阐释不够深入。
较差(0 分):未结合具体名著内容,或人物情节严重不符。
九年级语文 第 1 页 共 4 页
语言(2分)
优秀(1-2 分):语句通顺、表达连贯,无明显语病和错别字。
较差:存在多处语病、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二、阅读(67分)
(一)古诗文阅读(23分)
4.(3分)A(“蕴含诗人对繁华生活的向往”有误,是蕴含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惋惜)
5.(3分)B、E、F(选对一处 1分,共 3分)
6.(3分)(1)等到 (2)值得 (3)道理,思想。
7.(6分)(1)(3分)(韩愈)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学(儒家经典),不需要等待(别人)
奖励督促。(句意正确 2分,“俟”翻译正确 1分)
(2)(3分)(韩愈)上书请求减免赋税,被贬为阳山县令。(句意正确 2分,“上疏”翻
译正确 1分)
8.(4分)五月,阳光灿烂,如火般的榴花肆意绽放,明艳夺目(2分)。繁茂的枝叶间探出
青色的幼果,努力生长,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2分)。(紧扣诗意,联想想象合理,语言
流畅)
9.(4分)材料一中石榴花开繁茂灿烂却无人欣赏,鲜艳的花瓣零落青苔,诗人以此隐喻才
华无人赏识的悲哀(2分)。材料二中韩愈自幼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却因性格刚正、直言
进谏而屡遭贬谪,未能被“伯乐”(统治者)真正赏识(2分)。(或:材料二中韩愈位列
“唐宋八大家”之首,富有文学才华;韩愈只身入叛营平镇州叛乱,富有政治才能。但他仕
途不顺,始终未能获得统治者的真正赏识。)(每则材料分析 2分,其中“才”和“不遇”
的表现各 1分,意对即可)
【译文】
韩愈字退之,是邓州南阳人。幼年丧父,跟随兄嫂四处漂泊。韩愈因为自己是孤儿,从
小就刻苦学习儒学(儒家经典),不需要等待(别人)奖励督促。七岁读书时,每天能背诵
数千字,等到长大,能够完全贯通《六经》、诸子百家的学问。韩愈通过科举考试被选拔为
进士。
韩愈说话直率,操行直正。关中地区遭遇饥荒,他上书请求减免赋税,被贬为阳山县令。
唐宪宗迎接佛骨入宫供奉,韩愈劝谏说:“佛教本是外邦信仰,不值得信奉!”皇帝大怒要
杀他,经大臣们求情,改贬潮州。
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反对浮华的骈文,主张“文章应承载思想”,创作了《师说》《马
说》(等名篇)。苏轼称赞他“文章振兴了衰败八代的文风”。镇州发生叛乱时,韩愈独自
骑马进入叛军营地,使他们明白利害关系,于是平息兵变。
他去世后获谥号“文”,世人尊称韩文公,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
(二)文学类作品阅读(20分)
10.(3分)A(“压抑的情感基调”有误,这篇文章的情感基调是崇敬与赞美,文章对曾广
华为革命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表达了深深的崇敬之情,对羊皮袄的描述也蕴含着对那段革命岁
月和革命精神的赞美。)
11.(3分)①惶恐、珍视(答出一点即可) ②依赖、感激(答出一点即可) ③复员回乡
(3分,意对即可)
九年级语文 第 2 页 共 4 页
12.(8分)(1)(4分)“简单”指他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很简单,革命胜利后,他不给
组织添麻烦,选择回家种田,过着平凡普通的农民生活,没有追求功名利禄和奢华享受,以
平凡劳动者自居;“不凡”指他的革命经历和精神品质不平凡,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为
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革命胜利后他热心帮助他人,一生都保持着对革命的忠诚和
无私奉献的精神。
(2)(4分)描绘出夹金山气候寒冷、环境恶劣的特点,营造出一种极其艰难、危险的氛
围(2分),衬托出曾广华等红军战士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1分),表达作者
对红军战士的敬佩和赞美之情(1分)。(意对即可)
13.(6分)①串联故事情节(线索作用)。文章以羊皮袄为线索,串联起曾广华革命经历和
一生,使故事脉络清晰。
②富有象征意义。羊皮袄象征着曾广华的荣誉,是他革命功绩的见证;它也象征着红军战
士不畏艰难的革命精神和坚韧意志。
③塑造人物形象。通过曾广华对羊皮袄情感的变化,展现了他质朴、坚韧等性格特点(展
现了曾广华性格特点与精神品质),丰富了人物形象。
④突出主题。围绕羊皮袄展开叙述,表达了对以曾广华为代表的红军战士的赞美,对革命
先辈的崇敬以及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深化了文章主题。
⑤反映历史背景(见证革命历史)。羊皮袄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它的破旧体现
了战争的残酷和岁月的沧桑,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小小见证者。(6分。答到一点 2分,
答出三点意对即可)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
14.(3分)D(文章没有运用对比论证。)
15.(4分)首先提出 “谦逊低调之人,淡泊名利,专注事业” 的观点(1 分);接着阐述
谦逊低调之人看淡名利,将更多的精力投注于事业(1 分);然后举了黄旭华潜心科研,不
为名利所动的事例加以佐证(1 分);最后总结:保持谦逊低调,淡泊名利,全身心投入事
业,才能铸就辉煌。(1 分)。(意对即可)
16.(5分)不同意(1 分)。从文中可知,谦逊低调的人宽以待人,给他人传递善意与尊
重的同时获得了尊重,从而建立更好的人脉关系(1分)。谦逊低调的人能摒弃对名利的追
逐,全身心投入事业,这样能铸就事业辉煌(1 分)。谦逊低调之人在默默积淀中不断汇聚
力量,让自己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1分)。所以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谦逊低调不会埋
没才华,反而有助于更好地展现自我,成就自我(1分)。(三点理由如果是摘抄分论点,没
有分析只给一半分数。意对即可)
(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分)
17.(3分)C(尽管机器人在一些教学场景发挥了作用,但解决教育资源不均涉及师资力量
分配、地域经济差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机器人无法在短期内仅凭自
身优势就彻底解决这一难题。)
18.(4分)
(1)实时感知环境:在复杂环境中感知并快速调整动作,实现与人类的完美配合。
(2)应用领域广泛:服务、农业、军事、教育等领域广泛应用。
(3)提升工作效率:“书法机器人”每小时产生 200 幅书法作品、“种菜机器人”效率是
九年级语文 第 3 页 共 4 页
人工的 50 倍。
(4)超越人工局限:“种菜机器人”顶着 50 度高温工作,“机器狼”集群既能侦察又能战
斗,零件损坏时可以互相替换使用。
(5)创新传统文化:机器人与人共同演绎,展现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6)增强课堂的体验感:上海学生用机器人复原《兰亭集序》场景,文化传承更鲜活;
机器人教《将进酒》比老师朗诵还激情。
(答出其中两点,意对即可)
19.(5分)
不足:
(1)学生创造力受限:机器人教学可能过于标准化,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学生依赖性增强:过度依赖机器人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下降。
(3)师生互动减少:机器人无法替代师生互动中的情感支持和个性化指导。
(4)社交能力下降:长期和机器人相处削弱学生的社交能力。
(5)技术故障频发:机器人卡顿、电音 rap 等常出现,影响教学进程。
(6)维护人员紧缺:电工维护人力缺乏。
(答出其中两点,每点 2分,意对即可)
建议:
(1)当助手不当主角:让机器人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融合,借助机器人优势辅助教师开展教
学。
(2)强化互动交流:开发情感交互机器人,增加人机、师生和生生间的互动。
(3)做好技术保障:学校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机器人进行维护。
(答出其中一点,每点 1分,意对即可)
九年级语文 第 4 页 共 4 页南平市2024—2025学年初中毕业班适应性检测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考试形式:闭卷)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8分)
(1)《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 。”
(2)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 , ”设想未来相聚时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意思一致。
(4)《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的崇高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精神的诗句是:“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
近日,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在全球影坛取得了( )的成绩。它动摇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记录,同时也成为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的新科状元。这一成就不仅是对电影制作团队的肯定,更是国产动画 ① (jué)起的有力证明。《哪吒2》凭借其精美的画面、动人的故事以及深刻的文化内涵,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影片中哪吒的勇敢与励志,引发了无数观众的情感( )。
《哪吒2》的成功,不仅为国产动画电影树立了新的标 ② (ɡān),也为全球影坛注入了新的活力。它证明了中国动画电影在技术和创意上的巨大潜力,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随着影片的余韵在人们心中荡
③ (yànɡ)流动,那份中华文化所带来的光辉将继续( )在国际舞台上,带着更深远的影响力走向未来。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① ② ③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令人瞩目 共振 闪烁
B.惹人注目 共振 闪耀
C.令人瞩目 共鸣 闪耀
D.惹人注目 共鸣 闪烁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3分)
3.班级开展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参加。(6分)
请从下列关键词中任选一个,结合其中一部名著,阐述你对所选关键词的理解。要求结合具体人物和相关情节,100字左右。
关键词:勇者无畏 信念如磐 自尊自爱
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简·爱》《红星照耀中国》
二、阅读(67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4~9题。(23分)
材料一:
题榴花①
唐·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②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③。
【注】①此诗为韩愈被贬阳山令时所作,友人张署(张十一)旅舍的石榴花引发其感慨。②子:石榴小果。③绛英:大红色的花瓣。
材料二: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幼孤,随兄嫂流离。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七岁读书,日记数千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①。
愈发言真率,操行坚正。关中饥,上疏请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迎佛骨,愈谏曰:“佛本夷狄,不足信!”帝怒欲诛,群臣救,贬潮州。
愈倡古文,斥骈俪浮华,主“文以载道”,作《师说》《马说》。苏轼誉之“文起八代之衰”。镇州乱愈单骑入叛营晓以利害兵变遂平。
卒谥“文”,世称韩文公,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节选自《韩愈传》,有删改)
【注】①擢进士第:通过科举考试被选拔为进士。擢:提拔,选拔。
4.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中“可怜”表面惋惜此地僻静,实际蕴含诗人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B.全诗通过榴花盛开与凋落景象的对比,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C.韩愈年幼丧父,从小学习刻苦努力,长大仕途虽波折但仍操行坚正。
D.材料二通过具体事例,展现韩愈的文学才华、正直品格及政治能力。
5.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从下列A-F中选出正确的三处(填写字母)。(3分)
镇州A乱B愈C单骑D入叛营E晓以利害F兵变遂平。
6. 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 (填写文字)
比长 联系课文解释词义: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陈涉世家》) (1)比:
不足信 参看成语解释词义: 微不足道 (2)足:
文以载道 查阅词典选择义项: 道:①道路,通道; ②途径,路径;③规律,方法; ④道理,思想。 (3)道: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3分)
(2)上疏请免赋税,贬阳山令。(3分)
8. 请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4分)
9. 两则材料都体现韩愈《马说》中怀才不遇的感慨,请分别作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一件战袍
江子
在江西于都县的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我与一件羊皮袄不期而遇。
它,有着血性与骨力!它,无字,却写满中国革命史!
这件中长款羊皮袄,下摆满是漏洞,羊皮溃不成“衣”,羊毛四处可见。但仅凭胸前一粒绿色的有型的大扣子来看,羊皮袄做工十分考究。虽然破旧,却仍显得特别扎眼,有派头。这样一件有派头的羊皮袄,其主人竟然是一名普通的于都籍红军战士。
事情得从1932年说起。那一年,为打破敌人“围剿”,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央苏区开展大规模“扩红”运动。
于都县28岁的青年曾广华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不久他就参加了漳州战役。战役中不慎染上了恶性疟疾,他面色惨白如纸,双腿打颤。当冲锋号响起,他颤抖着起身,身旁战友劝他留下,他却哑着嗓子吼:“别管我,冲!” 战斗告捷,他住进了红军医院。团首长看望伤病员,见他全身抖得厉害,就命警卫员去司务长那里将缴获的这件羊皮袄拿来,盖在曾广华身上。曾广华病好后,首长将这件羊皮袄奖给了他!
这么一件昂贵的衣服,穷人家的孩子从未见过,他很惶恐!拥有它,其实就是负责看护它。他不穿它,但走哪儿都带着它——那可是他的荣誉!
1934年10月,漫漫长征路开始。曾广华带着这件羊皮袄,跟随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战士们面对的最大难题是饥饿和寒冷。在积雪常年不化的夹金山上,狂风裹挟着冰雪,如尖锐哨声,在山间肆虐。不少战士因此被积雪吞噬,长眠于此。可曾广华靠着这件羊皮袄的温暖,顺利翻越了雪山。昔日曾广华看护的羊皮袄,成了他的战友、兄弟。白天,它是矛,是盾,为他冲锋陷阵;晚上,它是棉被,为他阻挡严寒。它的绿色,在苍苍茫茫的雪山上,是生命与春天的颜色。
这件羊皮袄跟着他四处征战。他在延安参与根据地建设,到南泥湾垦荒,参加三大战役。10余年的征战,曾广华这位当年的青年农民,成了一名刚强的战士,而那件羊皮袄,也已成为有着钢铁精神的战袍。
新中国成立了,曾广华没有等着国家安排去新的岗位工作,而是选择回家种田。他说他没有文化,身上还有伤病。作为战争的幸存者,活着他就已经满足。他想回家种地,自食其力,如此,他才心安。
他的另一个理由是,他与羊皮袄是从于都出发的,现在革命胜利了,他要带着羊皮袄回家——它也该想家了吧?
曾广华带着羊皮袄回到了于都。他靠劳动所得过日子,从不给组织添麻烦。他总是想着帮助别人,因为战功,他每个季度的一点补助,常常借给村里贫困的人。在家乡,与曾广华最亲的是那件羊皮袄。多少不便给家人与村里人说的话,他都悄悄跟它说;多少焦躁不安的时候,只要看到它,他的心就会迅速安定下来。
1992年,曾广华走完了简单又不凡的一生。他的后人将羊皮袄捐赠给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每次去于都,我都要去看看这位“老红军”。我愿意想象它崭新、挺括的样子以及战士穿着它的样子。
它是英雄,是披荆斩棘的战士,是无惧的勇者——它悬挂在玻璃柜中,就像一道凛然的悬崖,一座高耸的碑,须仰视才可见。即使隔着玻璃,依然可以感受到它身上历史的气息。它是有籍贯的老者、守军纪的战士,从于都出发踏上长征路的8.6万名英雄,都是它的战友与亲人。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羊皮溃不成衣”的表述为全文奠定压抑的情感基调,使读者共情。
B.文中将羊皮袄比作凛然的悬崖、高耸的碑,突出了它的庄严与崇高。
C.本文用自然朴实却含蓄深沉的语言展现细节,富有画面感和感染力。
D.本文运用倒叙的手法,使文章结构更丰富多变,故事也更引人入胜。
11.请根据文本,补全曾广华对“羊皮袄”的情感变化的思维导图。(3分)
12.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8分)
(1)1992年,曾广华走完了简单又不凡的一生。
(如何理解“简单”与“不凡”?请结合内容分析。)(4分)
(2)在积雪常年不化的夹金山上,狂风裹挟着冰雪,如尖锐哨声,在山间肆虐。
(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3.“羊皮袄”与《驿路梨花》中的“梨花”均为关键物象,请简要分析“羊皮袄”在文中的作用。(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12分)
以谦逊之姿,铸时代风华
“没有什么可拍的,我平淡得很。”电视剧《功勋》开拍前,剧组拜访袁隆平,他的这一句话,质朴而动人,感动无数人。电视剧中呈现的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人生轨迹、奋斗经历各异,却都拥有谦虚谨慎、低调务实、无私奉献的宝贵品格。因此,谦逊低调不仅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彰显,更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铸就非凡、绽放时代光彩的基石。
谦逊低调之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正如《论语》所言,“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在遭遇挫折时,多从自身找问题,反省自己的不足,而不是一味地苛求、指责他人。同时在他人遇到困难时真诚嘘寒问暖、及时伸出援手,给他人传递善意与尊重。只有这样,才会在心态上理性平和,在言辞上和风细雨,在行为上务实低调,从而赢得尊重。
谦逊低调之人,淡泊名利,专注事业。谦逊低调的人往往对自己有着较为客观的认知,他们能够看淡名利的诱惑,将更多的精力投注于事业。黄旭华投身核潜艇研制,隐姓埋名30年。研制初期,西方技术封锁,国内工业薄弱,困难重重。但他不为外界干扰所动,拒绝借项目博取名利的机会,带领团队潜心科研。没资料就手工算数据,缺设备便因陋就简试验。项目成功后,面对赞誉,他把功劳归团队,默默退居幕后,持续专注技术创新。由此可见,保持谦逊低调,摒弃对名利的追逐,全身心投入事业,才能铸就辉煌,为时代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谦逊低调之人,注重积累,厚积薄发。他们如深谷幽兰,不争一时之芬芳,却在静默中扎根土壤,积蓄绽放的力量。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工匠们,日复一日,不断积累和改进技艺,穷尽毕生心血,用矿物颜料绘就跨越千年的飞天神韵。正如敦煌研究院前院长樊锦诗所说:“莫高窟的保护是接力赛,我们不过是跑好自己这一棒。”这种谦逊的积累精神,让中华文明在传承中不断焕发光彩。当代航天人秉持同样信念,从东方红一号到天问火星车,一代又一代人甘做“铺路石”,用默默积淀托举中国航天的星辰大海。可见,保持谦逊低调,持续积累,才能汇聚力量,成就非凡。
“成熟的麦穗懂得低头。”涵养谦逊低调之风,激扬实干奉献精神,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就一定能在时代的广阔舞台上绽放耀眼的光彩。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借袁隆平的话语与对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评价引出论点。
B.最后一段运用比喻总结全文,激励读者践行谦逊低调的品质。
C.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条理清晰地论证谦逊低调的重要性。
D.文中运用了对比论证,将谦逊低调者与骄傲自满者进行对比。
15.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思路。(4分)
16.班级开展“谦逊如诗 低调绽光”主题班会,小明认为“谦逊低调会让自己的才华被埋没,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难以脱颖而出”。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简述理由。(5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7~19题。(12分)
【材料一】2025年春晚,《秧BOT》节目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16个活泼喜感的BOT(机器人robot的简称)与16名新疆艺术学院的舞蹈演员,人机协同共同呈现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这群BOT的名字叫宇树H1“福兮”,谐音“伏羲”。H1是全球首款能完成原地空翻的人形机器人,搭载AI运动控制、高精度3D激光自主定位和导航等技术。春晚舞台上,机器人通过激光雷达实时感知周围演员的位置和动作,快速调整自身的运动轨迹和姿态,实现了与演员们的完美配合,呈现出一场精彩绝伦的舞蹈表演。
【材料二】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应用
领域 服务业 农业 军事
应用 2024年北京地坛庙会引入书法机器人,每小时产出200幅“福”字作品,笔锋流畅度堪比资深书法家;泰山景区配备外骨骼助力机器人,帮助游客减少30%的登山体力消耗。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种菜机器人”2023年投入使用,能顶着50℃高温自动播种、浇水,每天种50亩菜地,效率是人工的50倍。 珠海航展曝光的“机器狼”集群成本仅3万元一只,侦察型探路、战斗型扛机枪扫射,零件坏了还能拆其他机器狼“借尸还魂”。
【材料三】2025年开学首日,深圳福田区绿洲小学的孩子们刚走到校门口,就被两个“特殊迎新员”惊得瞪圆了眼睛——曾在央视春晚大放异彩的G1人形机器人,正带着它的机器狗搭档GO2,对着同学们憨态可掬地鞠躬问好,萌趣的动作引起欢呼。除了可爱卖萌,它们还化身“助理讲师”,为绿洲小学的同学们带来一堂妙趣横生的科学互动课。
【材料四】针对“机器人进课堂”这个话题,社会各界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17.下列关于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25 春晚《秧 BOT》宇树H1人机协同共舞,彰显科技与艺术融合。
B.机器人在极端环境下高效作业,展现科技为生活与国防带来了新变革。
C.机器人在教学应用中展现独特优势,目前可以解决教育资源不均问题。
D.G1人形机器人与GO2融入校园迎新和教学,开启教育互动的新范式。
18.材料展现了机器人应用多方面优势,请概括其中两点并结合材料说明。(4分)
19.材料四中机器人进校园存在哪些问题?请写出两点并提出一条合理建议。(5分)
三、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
材料二:
在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敖丙的父亲对敖丙说:“你的路还需你去闯,今后,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吧。”敖丙一直肩负着龙族的期望,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与哪吒一起反抗不公平的规则,守护陈塘关。这个过程充满艰难险阻,但他毅然前行,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也闯出了一片全新的人生天地。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与思考?请以“路在脚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定文意。不要套作、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九年级语文 第 5 页 共 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