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明朝的对外关系新教材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重点难点学习目标2022年版课程标准:知道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偻、援朝战争等史事,认识明朝时期的对外关系,培养家国情怀。1.通过史料、地图等资料的运用,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史实,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居住权的史实。(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2.感受郑和下西洋的大无畏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学习戚继光不为个人名利、以国家、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家国情怀)二、海疆御敌 保家卫国—— 戚继光抗倭一、远洋交流 扬威异域—— 郑和下西洋四、主权危机 隐患初现—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租住权三、跨国御敌 捍卫和平—— 援朝战争01远洋交流扬威异域— 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1.西洋西洋:把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东洋:明初,人们通常把当时东海及其以外的海域称为"东洋"。西洋东洋Q请你在地图上找到西洋的地理位置。郑和下西洋2.郑和郑和(1371-1433)(邮票)郑和,原姓马,小名三宝,云南昆明人,回族。从小就和父亲熟悉海洋,向往航海。郑和幼年时因明军进攻云南,12岁时被掳至南京阉割成太监,后进入燕王府当差。在靖难之役中,郑和随朱棣起兵有功,在朱棣争夺帝位中有勇有谋,屡建奇功,被赐“郑”姓,世称“三保(宝)太监” 。后来被明成祖朱棣选中担任正使,开启下西洋的壮举。从战俘到钦差郑和下西洋3.条件Q请你结合材料,说说郑和下西洋具备了哪些条件?永乐元年…… 是岁,天下户九百六十八万五千二十,口五千一百四十四万六千八百三十四,田八百四十九万六千五百二十三顷。夏秋二税,米麦三千一百二十一万七千五百三十四石,丝绵二十一万四千三百九十斤,绵花绒五十八万三千三百二十四斤,布帛一百三十三万四千五百九十八疋。 ——《明太宗实录》①物质条件: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世界上的强国。②技术条件:海船建造技术先进,航海技术的提高。郑和宝船 明朝的指南针材料研读: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天妃灵应之记碑文郑和下西洋Q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说说支持郑和船队"涉彼狂澜,若履通衢"的历史条件有哪些?天妃灵应之记碑拓片此碑是郑和等人第七次下西洋前夕所立,俗称郑和碑。①经济基础:明朝国力雄厚,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②科技保障:造船技术的发达,指南针的运用。③政府支持:明成祖的鼎力支持。④个人能力:郑和个人能力出众。郑和下西洋4.目的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明史·郑和传》Q请你根据材料,归纳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①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明惠帝朱允炆)。★②主要目的:提高明朝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威望,同时推动中外贸易发展。郑和下西洋时间次数到达范围最远航程特点货物地位5.概况Q请你观看视频,完成郑和下西洋概况表格的填写。1405-1433年七次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丝绸、瓷器、茶叶、漆器等郑和下西洋6.读图学史刘家港非洲东海岸红海沿岸Q观察郑和远航的路线和方向。找出郑和航海到过的国家和地区。越南《榜葛刺进麒麟图》榜葛刺,双方建立了友好关系。永乐时,榜葛刺的国王遣使送来长颈鹿。当时的人们将长颈鹿视为瑞兽麒麟。南亚人民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阿拉伯人民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非洲人民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郑和下西洋7.意义Q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归纳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意义:郑和下西洋发展了海上丝绸之路,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了解和友好往来,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材料:所到之处,郑和都要访问当地首领,赠送物品,以此展示大国风度。每次出海都满载瓷器、茶叶等,当粕队靠近当地时,居民纷纷跑来交易,郑和也换回奇珍异宝、药材等。据统计,明成祖在位期间,亚非国家使节来华共318次。——摘编自朱桂香《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贡献》明朝《郑和航海图》(局部)这幅图描绘了郑和航海路线,以及沿途的港湾、岛礁、城市等。02海疆御敌保家卫国— 戚继光抗倭戚继光抗倭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明朝沿海地区的童谣Q想一想:童谣中的“倭倭”指什么?“戚爷”又是谁?1.倭寇2.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倭寇的终结者戚继光(1528-1588),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伟大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国。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称为“倭寇”。戚继光抗倭3.原因Q思考:为何明朝中期,在中国沿海出现严重的倭患?明朝中期,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特别是由于明朝政治腐败,海防松懈,倭寇与我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我国沿海进行武装抢劫,造成严重的倭患。材料:天顺(明英宗)以后,明廷又放松了海上防卫。至嘉靖初年,沿海水军明显减少,备倭战船破损严重,倭患再起。——《巡洋会哨与明帝国海疆防务》说明明朝中期以后国力开始减弱。戚继光抗倭4.准备Q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打败倭寇,戚继光采取了什么措施?戚继光大力整顿军队,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誉为"戚家军"。操练新阵法鸳鸯阵训练一支纪律严明,能征善战的戚家军戚继光抗倭5.经过Q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抗倭形势图,说出戚家军抗倭的大致经过。①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地区的倭患。②戚继光又率军进入福建,与广东地区的抗倭将领带领广大军民,消灭当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戚继光抗倭6.胜利的原因Q根据材料,归纳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材料一:倭贼大掠沿海郡县,杀掠甚众。——《明实录》材料二: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戚继光《止止堂集》材料二:戚继光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的地理情况,创造“鸳鸯阵”,以12人为一作战小组,长短兵器结合攻防两便,战斗力大为增强。——摘编自戚继光《纪效新书》①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②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③戚继光军事才能出众,善于制定合理的战略战术。戚继光抗倭7.评价戚继光Q想一想:为什么说戚继光是民族英雄?评价标准:民族英雄需在外敌入侵时,坚定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全力守护民族尊严和同胞利益 ,还得凭借非凡勇气与智慧,为民族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戚继光率 “戚家军” 抗击倭寇,捍卫沿海百姓安全,守护国家领土完整,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对比人物 岳飞 戚继光抗击对象称号金朝(女真族政权,中华民族内部不同民族政权)倭寇(日本海盗集团,外来侵略者)抗金英雄民族英雄03跨国御敌 捍卫和平— 援朝战争援朝战争②明朝万历年间,日本权臣丰臣秀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朝鲜向中国请求援助。①明朝,朝鲜等周边国家向中国纳贡称臣,中国对他们的国王进行册封。明朝继承我国历代王朝处理周边关系的方式。朝鲜、琉球等周边国家仰慕中国文化和经济发展,向中国纳贡称臣,并和中国进行贸易,中国对这些周边国家国王进行册封。明朝万历年间,日本权臣丰臣秀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1.背景Q请你归纳援朝战争的背景。2.意义Q请你根据课文,从不同角度分析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①日本:沉重打击了日本的政治军事势力;②中国:明朝的国力因此也受到削弱;③东亚:对东亚政治军事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04主权危机 隐患初现—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租住权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租住权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1.背景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2.经过葡萄牙殖民者几次侵入我国沿海地区,都被赶走。16世纪葡萄牙殖民者买通广东地方官员,得以在澳门上岸。1553年1573年葡萄牙殖民者将500两白银改交明朝地方政府。后来,明政府在澳门设置守澳官,驻扎军队、加强对澳门管理。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租住权澳门妈祖阁妈祖,又称天妃,被广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部分人民看作护航海神。课堂总结16明朝的对外关系明朝前期明朝后期援朝战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租住权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政治腐败海防松弛和平交往暴力冲突启示:我们要重视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加强海洋权益的保护。郑和七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感悟:强大的国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的关键。课堂演练1.明朝前期,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和地区的友好往来。但明朝中后期,出现了戚继光抗倭和葡萄牙人攫取澳门租住权等事件,中外冲突升级。从“友好往来”到“冲突升级”,说明了明朝 ( )A.外交从开放走向封闭 B.国力由强盛走向衰弱C.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 D.受到西方列强的入侵B课堂演练2.一位跟随郑和出使西洋的明代宦官在他的回忆录里记录了船员们的四个活动场景,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在越南抢夺当地居民的财物B.出发前搬运精美的瓷器装船C.拒绝伊朗使节随访中国的请求D.在英国的利物浦购买新丝绸B3.郑和对明仁宗进谏道:“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危矣。”据此判断,郑和 ( )A.率领船队扩大了对外贸易 B.洞察东南沿海边疆的危机C.践行“天朝上国”理念下西洋 D.具有海权思想和忧患意识课堂演练4.戚继光曾赋诗:“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诗中的“危”指的是 ( )A.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B.新疆地区遭受侵略C.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D.台湾被殖民者强占D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