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郑州市2025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历史试题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玉器大多出土于高等级嘉葬,其中出土的玉钺、玉刀等器物,本身没有开刃,也不存在使用过的痕迹。这说明当时A.北方地区战争频率较低B.玉器具有了礼器的功能C.奴隶制国家的雏形初现D.玉器规格决定等级差异2.据记载,孔子欲定居在九夷地区,有人认为“陋”,孔子答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吴国虽被视作夷狄之国,但其公子季札却因多次辞让王位、信守仁义,得到了孔子的仰慕。由此推断,孔子对“夷”的评判基于A.民族差异B.区域分布C.道德水平D.政治制度3.两汉时期,《上林赋》夸饰皇家苑囿的恢弘,《东京赋》铺陈宫殿规制的雄伟。到了东晋南朝,《齐都赋》《闽中赋》将视角拓展到地方城市,《湘中赋》则详述地方物产。这反映了A.民族文化的交融B.多元思想的活跃C.文体形式的革新D.政治局势的变动4,973年,因徐士廉等落第考生质疑取士不公,宋太祖遂于讲武殿命题重试,增加录取26人。975年,宋太祖于讲武殿内出试题复试举人,确定状元为王嗣宗,而将省试第一名的王式列为第四名。据此可知,北宋科举A.凸显了专制集权B.确保了考试公平C.提高了选官标准D.扩大了取士范围高三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6页)5.康熙二年,顾炎武在实地考察中发现,关中地区在“岁甚登,谷甚多”的年代,竞出现了“民且相卒卖其妻子”的现象。他认为其原因在于“所获非所输也”。据此可知,顾炎武A.宣扬了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B.质疑了折银征收的赋税制度C.警示了人多地少的资源危机D.批判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6.1900年7月,威廉二世对即将远赴中国作战的德军发表演说:“你们不仅要为公使的死复仇,而且还要为许许多多的德国人和欧洲人报仇。”然而,等到8月公使被解救的消息传回德国时,威廉二世竞深感失望。这表明A.义和团运动存在盲目排外行为B.清朝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C.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D.帝国主义国家借机扩大殖民利益7.下表是某一时期广州政治讲习班的课程与教员安排。由此可知,这一时期课程教员中国国民党史汪精卫三民主义高语罕世界政治经济状况张太雷职工运动邓中夏社会主义、国际主义与民族问题萧楚女农民运动毛泽东A.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B.国民革命运动如火如茶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8.下表列举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对“滇缅公路”的专题报道。据此可以推知时间标题作者1940年11月滇缅公路:中国的后门英国记者弗兰克·欧特南和G,E.费恩1942年9月中国打开野性西部美国学者欧文·拉铁摩尔史迪威公路:通向中国1945年6月美国桥梁工程师纳尔逊·泰曼的陆路A.中国战场的战局得到关注B.美国推行“门户开放”的政策C.敌后战场发挥了重要作用D.国民政府为全面内战做准备高三历史试题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