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四会城中小学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期中试卷1.(2025六下·四会期中)读拼音,写词语。zhēng róng wèi jù dān wù yī wēi jiào chē róu cuō 【答案】蒸融;畏惧;耽误;依偎;轿车;揉搓【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蒸融;畏惧;偎;揉”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故答案为:蒸融;畏惧;耽误;依偎;轿车;揉搓【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2.(2025六下·四会期中)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鸣咽 (yàn yè) 祈求 (qí qǐ) 剔除 (tī tì) 汤匙 (chí shì)泣涕 (dì tì) 吞噬 (shí shì) 风筝 (zheng zhēng) 眨眼 (zhá zhǎ)【答案】yè;qí;tī;chí;tì;shì;zheng;zhǎ【知识点】字音【解析】【分析】“呜咽”的“咽”多音字,在此处读“yè”;“祈求”的“祈”应读“qí”;“剔除”的“剔”应读“tī”;“汤匙”的“匙”多音字,在此词语中应读“chí”;“泣涕”的“涕”应读“tì”;“吞噬”的“噬”应读“shì”;“风筝”的“筝”应读“zheng”;“眨眼”的“眨”应读“zhǎ”。故答案为:yè;qí;tī;chí;tì;shì;zheng;zhǎ【点评】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3.(2025六下·四会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腊八粥是用糯米、豆类、红枣、核桃、莲子等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美味佳肴。B.老师耐心地指出并纠正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C.在那壮美的青藏高原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答案】B【知识点】修改病句【解析】【分析】A项句子中“糯米、豆类”不属于干果,这项表述错误;B项中句子表述正确;C项中应该把“在”和“上”去掉,是句子前后对应一致;D项中“防止”与“不再发生”意思重复,应该把“不再”去掉;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对题目中的句子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找出句子的语病所在,然后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进行修改,以便正确作答。4.(2025六下·四会期中)与“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所蕴含的道理相似的俗语是( )A.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答案】B【知识点】惯用语、俗语【解析】【分析】A:“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意思是不要以为自己走得早,还有比自己更早的人,强调的是不要骄傲自满,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不相符。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说的是靠近水才能了解鱼的习性,靠近山才能识别鸟的叫声,体现了只有亲身经历、接触相关事物,才能熟悉和了解它们,和题目中句子蕴含的道理相似。C:“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强调的是读书时要用心,注重文字的价值,与实践的道理无关。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描绘的是一种相隔很近却无法交流的情境,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毫无关系。故答案为:B【点评】谚语、俗语及惯用语是流传于民间的简练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并且通常是通过口头传下来的。是小学语文考试常见的题型,平时要加强练习,掌握答题技巧。5.(2025六下·四会期中)下列诗句中,与我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答案】C【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解析】【分析】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出自《古诗十九首》,意思是在银河东南牵牛星遥遥可见,在银河之西织女星明亮皎洁。描写的是七夕节的情景。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描写的是重阳节的情景。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出自北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意思是和煦的春风又使江南岸呈现一片新绿,什么时候我能在明月的陪伴下回到故乡去呢 不含节日。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意思是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描写的是中秋节的情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古诗句的理解与运用。分析时要结合诗词表达的含义,总体把握,将它放在整个诗句中进行揣摩。6.(2025六下·四会期中)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能歌擅舞 随心所欲 两面三刀 哄堂大笑B.残灯未庙 青面獠牙 糊糊涂涂 开山鼻祖C.地广人稀 师传生授 头晕目眩 捶头丧气D.无暇顾及 优哉游哉 脉脉含情 别出心裁【答案】D【知识点】词形辨析【解析】【分析】A:“能歌擅舞”应为“能歌善舞”,“善”有擅长的意思,而“擅”虽也有擅长之意,但在此处词语搭配不当。所以A选项有错误。B:“残灯未庙”应为“残灯末庙”,“末庙”指庙会的最后几天,“未”字使用错误。所以B选项有错误。C:“师传生授”应为“师传身授”,意思是师傅亲自传授知识或技能;“捶头丧气”应为“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所以C选项有错误。D:该选项中所有词语书写均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7.(2025六下·四会期中)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终日不成章(文章) B.泣涕零如雨(零散)C.相去复几许(距离) D.中庭地白树栖鸦(家庭)【答案】C【知识点】字义【解析】【分析】A:“终日不成章”出自《迢迢牵牛星》,这里的“章”指的是布帛上的经纬纹理,古代织布时,经线和纬线交织形成图案,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文章”,所以选项A解释错误。B:“泣涕零如雨”同样出自《迢迢牵牛星》,“零”在这里是“落下”的意思,描绘织女哭泣时眼泪像雨一样落下的情景,不是“零散”的意思,所以选项B解释错误。C:“相去复几许”意思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相互之间又相隔多远呢,“去”解释为“距离”是正确的。D:“中庭地白树栖鸦”出自《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指的是庭院中间,不是“家庭”的意思,所以选项D解释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字词解释。注意一词多义现象:古诗和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一词多义现象,要注意区分不同含义。对于不确定的词语,可以查阅工具书或参考相关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古今词汇用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在阅读时需要通过学习掌握其意义。(2025六下·四会期中)按要求写句子。8.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9.汤姆·索亚是美国圣彼得斯堡小镇上一个淘气的机灵鬼。(缩句)10.小军对我说:“如果明天不下雨,我就和你一起去河边钓鱼。”(改成转述句)11.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已经吃饱了。(改为比喻句)12.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工作中的缺点。(修改病句)【答案】8.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9.汤姆·索亚是机灵鬼。10.小军对我说,如果明天不下雨,他就和我一起去河边钓鱼。11.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像一只吃饱的小猫,已经吃饱了。12.我们必须善于发现并认真克服工作中的缺点。【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缩句【解析】【分析】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句子改写、修改病句、缩句。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然后进行改写。缩句的要领是“舍枝留主,缩到最简”;把缩句的一般方法归结为四个步骤:“读、划、缩、读。”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而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8.反问句改陈述句,先去掉反问词“还有”“呢”,再把否定词“不”加上,问号改成句号。故答案为: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9.缩句就是去掉修饰成分,留下句子的主干。“汤姆·索亚”是主语,“是”是谓语,“机灵鬼”是宾语,其余修饰成分去掉。故答案为:汤姆·索亚是机灵鬼。10.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把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我”改为“他”,“你”改为“我”。故答案为:小军对我说,如果明天不下雨,他就和我一起去河边钓鱼。11.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可以把“八儿”比作“小猫”等。故答案为: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像一只吃饱的小猫,已经吃饱了。12.这个句子语序不当,应该先“发现”缺点,再“克服”缺点。故答案为:我们必须善于发现并认真克服工作中的缺点。(2025六下·四会期中)积累填空。13.“迢迢牵牛星, 。”描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 节。14.读大学的表哥来我家,与我交谈了约一小时,使我感觉“ ,胜读十年书。”15.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 了,如 ,被初阳 了。16.正月初一那天的早餐,人们通常喜欢吃年糕,寓意“ ”,也有喜欢吃汤圆的,寓意“ ”;有些地方,人们在除夕时还要吃鱼,有“ ”之意。【答案】13.皎皎河汉女;七夕14.听君一席话15.轻烟;吹散;薄雾;蒸融16.年年高升;团团圆圆;年年有余【知识点】古诗词默写;文章大意理解;习俗及习俗寓意【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节日风俗、课文识记。节日风俗即传统节日民间风俗,是指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在平常的学习中,要善于归纳和积累,并掌握一些节日风俗的寓言。古诗文默写要在明确其作者、出处的基础上,按题干要求完成。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13.“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描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七夕节。这两句诗出自《古诗十九首》,描绘了牛郎织女相隔遥远的情景,而七夕节正是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故答案为:皎皎河汉女;七夕14.读大学的表哥来我家,与我交谈了约一小时,使我感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话常用来形容与有学识、有见解的人交谈,能获得很大的启发和收获。故答案为:听君一席话15.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这是朱自清《匆匆》中的句子,作者用“轻烟”“薄雾”来比喻过去的日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间流逝的悄无声息和不可挽留。故答案为:轻烟;吹散;薄雾;蒸融16.正月初一吃年糕,因为“糕”与“高”谐音,所以寓意“年年高升”。汤圆是圆形的,象征着团圆,所以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鱼”和“余”谐音,在除夕吃鱼,有“年年有余”之意。故答案为:年年高升;团团圆圆;年年有余(2025六下·四会期中)课内阅读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17.这个文段选自《 》,作者是 。18.本文段是 结构段,用“Ⅱ”把它分为两层。19.把“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句话改为双重否定句。20.文段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过年习俗呢?请写下来。21.“除夕”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你还知道我们过农历的哪些节日呢?(请写两个以上。)【答案】17.北京的春节;老舍18.总分;除夕真热闹。II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19.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不会不赶回家来,吃团圆饭。20.吃团圆饭;祭祖;守岁21.元宵节;中秋节【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解析】【点评】语段选自《北京的春节》,主要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同时对比新旧社会的春节,突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春节过得欢乐而健康,揭示了老北京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更流露出作者对深厚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意。尽管故事背景设定在北京,却不难窥见中国各地节日庆祝时的热闹氛围。 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17.这是对课文基本常识的考查,《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作品,需要学生牢记。故答案为:北京的春节;老舍18.文段开头“除夕真热闹”是总起句,概括了除夕的特点,后面具体描述了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等各种热闹的场景,是总分结构。按照总分的关系进行分层即可。故答案为:总分;除夕真热闹。II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19.双重否定句就是否定两次,表示肯定的意思。原句“必定”表示肯定,改为双重否定“不会不”,意思不变。故答案为: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不会不赶回家来,吃团圆饭。20.文段中介绍的过年习俗有:吃团圆饭、祭祖、守岁。故答案为:吃团圆饭;祭祖;守岁21.农历的节日还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故答案为:元宵节;中秋节(2025六下·四会期中)课外阅读____我家的东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园里种着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里一片绿油油。一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静静的小园开始热闹(lào nào)起来了。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zhǎng cháng)得茁壮,一朵朵金色的花迎着朝阳怒放;火红的石榴花散发着阵阵芳香,引来一群群蝴蝶翩翩起舞,纵(zòng zhòng)情欢唱。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结出了一个个玉米棒子。地里,茄子萦了,西红柿红了,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了架。望着这丰硕的果实,使我感到了小园的可爱。秋天,喇叭花开了,在绿叶丛中伸出了一枝枝粉红色的小喇叭花,正在为小蜜蜂吹奏着动听的歌。石榴树上的石榴熟了,红色的果皮裂开了,露出了珍珠般的颗粒,好像迎着我咧嘴傻笑。这一切怎能不惹人喜爱?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园里的石榴树披上了白雪,地上也盖上了厚厚的白雪,整个小园成了银装素裹的白雪的世界。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好美,小园!”22.把括号里正确的读音画出来。23.在文中找出下列的近义词。强壮 茂密 威风 直立 24.这篇短文是按照 顺序写的。25.用横线划出一个比喻句 ,这个比喻句用 比喻 。26.请用“//”给文章划分段落,短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和其他几段有什么关系 27.下面的哪一句正确地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思想。a.这篇短文赞美了我家小园的菜多、花多和树多。 b.这篇短文反映了我家小园获得了丰收。 c.这篇短文赞美了我家小园的美丽,表达了对小园的喜爱之意。 28.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第一行的直线上。【答案】22.nào;zhǎng;zòng23.茁壮;丰硕;威武;挺立24.时间25.石榴树上的石榴熟了,红色的果皮裂开了,露出了珍珠般的颗粒,好像迎着我咧嘴傻笑。;石榴籽;珍珠26.总分27.错误;错误;正确28.美丽的小园【知识点】散文阅读【解析】【点评】这篇短文按时间顺序赞美了小园的美丽,表达了对小园的喜爱之情。22.“热闹”的“闹”,读音为“nào”,应划去“lào”。“长”在表示生长的意思时读“zhǎng”,“向日葵长得茁壮”中的“长”应读“zhǎng”,划去“cháng”。“纵”是平舌音,读音为“zòng”,划去“zhòng”。故答案为:nào;zhǎng;zòng23.“强壮”:文中“成行的向日葵长得茁壮”,“茁壮”表示植物生长得健壮、结实,与“强壮”意思相近。“茂密”:文中“望着这丰硕的果实”。“丰硕” 指果实饱满而硕大。与“茂密”意思相近。“威风”:文中“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威武”形容有气势、令人敬畏,与“威风”意思相近。“直立”:文中“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挺立”表示直立,与“直立”意思相近。故答案为:茁壮;威武;挺立24.文中有明显的时间标志词“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由此可知这篇短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故答案为:时间25.比喻句:石榴树上的石榴熟了,红色的果皮裂开了,露出了珍珠般的颗粒,好像迎着我咧嘴傻笑。把“石榴籽”比作“珍珠”。故答案为:石榴籽;珍珠26.第一自然段总写我家东边小园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第二至五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分说小园的美丽。故答案为:总分27.a.“赞美了我家小园的菜多、花多和树多”,这种表述只是在列举小园的一些元素,没有深入到对小园整体情感以及其特质的表达,过于表面,没有体现出文章真正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所以a选项不正确。b.“反映了我家小园获得了丰收”,如果文章重点围绕丰收展开,比如描述收获场景、丰收带来的喜悦等,才符合这一概括。但从题目来看,没有足够信息表明文章核心是丰收,它可能只是小园特点的一部分,并非中心思想,所以b选项也不正确。c.“赞美了我家小园的美丽,表达了对小园的喜爱之意”,这种概括既提到了对小园本身特质(美丽)的赞美,又点明了作者的情感(喜爱),通常文章围绕小园描写,最终会落脚到对其喜爱等情感表达上,这是比较完整且深入的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所以c选项正确。故答案为:a.错误;b.错误;c.正确28.从(6)题对中心思想的分析可知,文章赞美了小园的美丽,表达对小园的喜爱。“美丽的小园”这个题目既突出了小园“美丽”这一关键特点,又简洁明了地指出写作对象是“小园”,能够很好地概括文章内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所以直接将“美丽的小园”写在第一行直线上即可。故答案为:美丽的小园29.(2025六下·四会期中)作文。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请以“想起那件事我就__(感动、欣慰、惧怕……)”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真实地表达情感,450字左右。【答案】想起那件事我就感动 在我的记忆里,有许多温暖人心的事,其中有一件,每当回想起来,都让我感动不已。那是一个寒冬的傍晚,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狂风呼啸着,像刀子一样割在脸上。突然,我感觉脚下一滑,整个人向前扑了出去,重重地摔倒在地上。膝盖和手掌擦破了皮,钻心地疼。我试图站起来,却发现脚崴了,疼得厉害。就在我又疼又无助的时候,一位路过的大姐姐急忙跑过来。她关切地问:“你没事吧 摔得这么严重!” 说着,她小心翼翼地扶起我,查看我的伤口。她从书包里拿出纸巾,轻轻帮我擦拭伤口周围的灰尘,然后又拿出创可贴,仔细地贴在我的伤口上。她温柔地说:“小妹妹,伤口别沾水,回家让爸爸妈妈再处理一下。我送你回家吧。”一路上,大姐姐搀扶着我,还不停地安慰我。到了家门口,我感激地对大姐姐说:“姐姐,谢谢你!”大姐姐笑着说:“不客气呀,下次走路可要小心呢!”看着大姐姐离去的背影,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很久,但大姐姐热心帮助我的场景,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想起,我心中就充满了感动。【知识点】叙事类作文【解析】【分析】审题分析。1.题目形式: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需要我们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题目提示的“感动、欣慰、惧怕”等,这些词语体现不同情感体验,我们要选一件与之紧密相关的事来写。2.内容要求:要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比如事情发展过程中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都要详细描写,这样才能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你的情感。例如写“想起那件事我就感动”,就要把令人感动的细节,如人物说了什么暖心的话、做了什么感人的举动写清楚。3.情感表达: 要真实地表达情感。结合自身经历,融入真情实感,不能无病呻吟。比如亲身经历过的困难中得到帮助的感动,或是犯错后的惧怕等,让读者能感同身受。4.字数限制:450字左右,篇幅适中,要合理安排内容,开头引出事件和情感,中间详细叙述事情经过,结尾总结升华情感。写作思路1.开头:可以直接点题,如“在我的记忆长河中,有一件事每当想起,都让我满心感动”,简洁引出下文要写的事和情感。也可以设置悬念,比如“生活中,有一件事像一块巨石,压在我心头,只要一想起,内心便涌起无尽的惧怕,那究竟是怎样一件事呢 ”引发读者兴趣。2.中间:具体叙述事件。以“想起那件事我就欣慰”为例,讲述自己努力学习某学科,在遇到困难时没有放弃,通过向老师同学请教、自己刻苦钻研,最终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过程。详细描写学习中的困难,如解不出难题的苦恼,请教他人时的虚心,以及取得进步后的喜悦等。3.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这件事带来的情感体验,如“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但每当回想起来,那种欣慰感便油然而生,它让我明白,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也可以适当升华主题,表达从这件事得到的成长感悟。【点评】这篇文章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把大姐姐热心帮助我的事,详细地1 / 1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四会城中小学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期中试卷1.(2025六下·四会期中)读拼音,写词语。zhēng róng wèi jù dān wù yī wēi jiào chē róu cuō 2.(2025六下·四会期中)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鸣咽 (yàn yè) 祈求 (qí qǐ) 剔除 (tī tì) 汤匙 (chí shì)泣涕 (dì tì) 吞噬 (shí shì) 风筝 (zheng zhēng) 眨眼 (zhá zhǎ)3.(2025六下·四会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腊八粥是用糯米、豆类、红枣、核桃、莲子等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美味佳肴。B.老师耐心地指出并纠正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C.在那壮美的青藏高原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4.(2025六下·四会期中)与“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所蕴含的道理相似的俗语是( )A.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5.(2025六下·四会期中)下列诗句中,与我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6.(2025六下·四会期中)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能歌擅舞 随心所欲 两面三刀 哄堂大笑B.残灯未庙 青面獠牙 糊糊涂涂 开山鼻祖C.地广人稀 师传生授 头晕目眩 捶头丧气D.无暇顾及 优哉游哉 脉脉含情 别出心裁7.(2025六下·四会期中)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终日不成章(文章) B.泣涕零如雨(零散)C.相去复几许(距离) D.中庭地白树栖鸦(家庭)(2025六下·四会期中)按要求写句子。8.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9.汤姆·索亚是美国圣彼得斯堡小镇上一个淘气的机灵鬼。(缩句)10.小军对我说:“如果明天不下雨,我就和你一起去河边钓鱼。”(改成转述句)11.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已经吃饱了。(改为比喻句)12.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工作中的缺点。(修改病句)(2025六下·四会期中)积累填空。13.“迢迢牵牛星, 。”描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 节。14.读大学的表哥来我家,与我交谈了约一小时,使我感觉“ ,胜读十年书。”15.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 了,如 ,被初阳 了。16.正月初一那天的早餐,人们通常喜欢吃年糕,寓意“ ”,也有喜欢吃汤圆的,寓意“ ”;有些地方,人们在除夕时还要吃鱼,有“ ”之意。(2025六下·四会期中)课内阅读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17.这个文段选自《 》,作者是 。18.本文段是 结构段,用“Ⅱ”把它分为两层。19.把“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句话改为双重否定句。20.文段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过年习俗呢?请写下来。21.“除夕”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之一,你还知道我们过农历的哪些节日呢?(请写两个以上。)(2025六下·四会期中)课外阅读____我家的东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园里种着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里一片绿油油。一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静静的小园开始热闹(lào nào)起来了。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zhǎng cháng)得茁壮,一朵朵金色的花迎着朝阳怒放;火红的石榴花散发着阵阵芳香,引来一群群蝴蝶翩翩起舞,纵(zòng zhòng)情欢唱。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结出了一个个玉米棒子。地里,茄子萦了,西红柿红了,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了架。望着这丰硕的果实,使我感到了小园的可爱。秋天,喇叭花开了,在绿叶丛中伸出了一枝枝粉红色的小喇叭花,正在为小蜜蜂吹奏着动听的歌。石榴树上的石榴熟了,红色的果皮裂开了,露出了珍珠般的颗粒,好像迎着我咧嘴傻笑。这一切怎能不惹人喜爱?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园里的石榴树披上了白雪,地上也盖上了厚厚的白雪,整个小园成了银装素裹的白雪的世界。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好美,小园!”22.把括号里正确的读音画出来。23.在文中找出下列的近义词。强壮 茂密 威风 直立 24.这篇短文是按照 顺序写的。25.用横线划出一个比喻句 ,这个比喻句用 比喻 。26.请用“//”给文章划分段落,短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和其他几段有什么关系 27.下面的哪一句正确地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思想。a.这篇短文赞美了我家小园的菜多、花多和树多。 b.这篇短文反映了我家小园获得了丰收。 c.这篇短文赞美了我家小园的美丽,表达了对小园的喜爱之意。 28.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第一行的直线上。29.(2025六下·四会期中)作文。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请以“想起那件事我就__(感动、欣慰、惧怕……)”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真实地表达情感,450字左右。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蒸融;畏惧;耽误;依偎;轿车;揉搓【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蒸融;畏惧;偎;揉”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故答案为:蒸融;畏惧;耽误;依偎;轿车;揉搓【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2.【答案】yè;qí;tī;chí;tì;shì;zheng;zhǎ【知识点】字音【解析】【分析】“呜咽”的“咽”多音字,在此处读“yè”;“祈求”的“祈”应读“qí”;“剔除”的“剔”应读“tī”;“汤匙”的“匙”多音字,在此词语中应读“chí”;“泣涕”的“涕”应读“tì”;“吞噬”的“噬”应读“shì”;“风筝”的“筝”应读“zheng”;“眨眼”的“眨”应读“zhǎ”。故答案为:yè;qí;tī;chí;tì;shì;zheng;zhǎ【点评】考查了汉字读音的辨析。辨析汉字读音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3.【答案】B【知识点】修改病句【解析】【分析】A项句子中“糯米、豆类”不属于干果,这项表述错误;B项中句子表述正确;C项中应该把“在”和“上”去掉,是句子前后对应一致;D项中“防止”与“不再发生”意思重复,应该把“不再”去掉;故答案为:B【点评】题目考查学生的病句修改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对题目中的句子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找出句子的语病所在,然后根据平时的学习积累进行修改,以便正确作答。4.【答案】B【知识点】惯用语、俗语【解析】【分析】A:“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意思是不要以为自己走得早,还有比自己更早的人,强调的是不要骄傲自满,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不相符。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说的是靠近水才能了解鱼的习性,靠近山才能识别鸟的叫声,体现了只有亲身经历、接触相关事物,才能熟悉和了解它们,和题目中句子蕴含的道理相似。C:“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强调的是读书时要用心,注重文字的价值,与实践的道理无关。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描绘的是一种相隔很近却无法交流的情境,与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毫无关系。故答案为:B【点评】谚语、俗语及惯用语是流传于民间的简练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并且通常是通过口头传下来的。是小学语文考试常见的题型,平时要加强练习,掌握答题技巧。5.【答案】C【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解析】【分析】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出自《古诗十九首》,意思是在银河东南牵牛星遥遥可见,在银河之西织女星明亮皎洁。描写的是七夕节的情景。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描写的是重阳节的情景。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出自北宋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意思是和煦的春风又使江南岸呈现一片新绿,什么时候我能在明月的陪伴下回到故乡去呢 不含节日。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意思是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描写的是中秋节的情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古诗句的理解与运用。分析时要结合诗词表达的含义,总体把握,将它放在整个诗句中进行揣摩。6.【答案】D【知识点】词形辨析【解析】【分析】A:“能歌擅舞”应为“能歌善舞”,“善”有擅长的意思,而“擅”虽也有擅长之意,但在此处词语搭配不当。所以A选项有错误。B:“残灯未庙”应为“残灯末庙”,“末庙”指庙会的最后几天,“未”字使用错误。所以B选项有错误。C:“师传生授”应为“师传身授”,意思是师傅亲自传授知识或技能;“捶头丧气”应为“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所以C选项有错误。D:该选项中所有词语书写均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积累,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汉字辨析可根据以下三种方法辨析: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7.【答案】C【知识点】字义【解析】【分析】A:“终日不成章”出自《迢迢牵牛星》,这里的“章”指的是布帛上的经纬纹理,古代织布时,经线和纬线交织形成图案,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文章”,所以选项A解释错误。B:“泣涕零如雨”同样出自《迢迢牵牛星》,“零”在这里是“落下”的意思,描绘织女哭泣时眼泪像雨一样落下的情景,不是“零散”的意思,所以选项B解释错误。C:“相去复几许”意思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相互之间又相隔多远呢,“去”解释为“距离”是正确的。D:“中庭地白树栖鸦”出自《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指的是庭院中间,不是“家庭”的意思,所以选项D解释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字词解释。注意一词多义现象:古诗和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一词多义现象,要注意区分不同含义。对于不确定的词语,可以查阅工具书或参考相关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古今词汇用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在阅读时需要通过学习掌握其意义。【答案】8.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9.汤姆·索亚是机灵鬼。10.小军对我说,如果明天不下雨,他就和我一起去河边钓鱼。11.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像一只吃饱的小猫,已经吃饱了。12.我们必须善于发现并认真克服工作中的缺点。【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缩句【解析】【分析】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句子改写、修改病句、缩句。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然后进行改写。缩句的要领是“舍枝留主,缩到最简”;把缩句的一般方法归结为四个步骤:“读、划、缩、读。”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而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然后看词语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再检查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8.反问句改陈述句,先去掉反问词“还有”“呢”,再把否定词“不”加上,问号改成句号。故答案为: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9.缩句就是去掉修饰成分,留下句子的主干。“汤姆·索亚”是主语,“是”是谓语,“机灵鬼”是宾语,其余修饰成分去掉。故答案为:汤姆·索亚是机灵鬼。10.转述句就是把别人说的话转达出来。把冒号改为逗号,双引号去掉,“我”改为“他”,“你”改为“我”。故答案为:小军对我说,如果明天不下雨,他就和我一起去河边钓鱼。11.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可以把“八儿”比作“小猫”等。故答案为: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像一只吃饱的小猫,已经吃饱了。12.这个句子语序不当,应该先“发现”缺点,再“克服”缺点。故答案为:我们必须善于发现并认真克服工作中的缺点。【答案】13.皎皎河汉女;七夕14.听君一席话15.轻烟;吹散;薄雾;蒸融16.年年高升;团团圆圆;年年有余【知识点】古诗词默写;文章大意理解;习俗及习俗寓意【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节日风俗、课文识记。节日风俗即传统节日民间风俗,是指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在平常的学习中,要善于归纳和积累,并掌握一些节日风俗的寓言。古诗文默写要在明确其作者、出处的基础上,按题干要求完成。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13.“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描写的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七夕节。这两句诗出自《古诗十九首》,描绘了牛郎织女相隔遥远的情景,而七夕节正是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故答案为:皎皎河汉女;七夕14.读大学的表哥来我家,与我交谈了约一小时,使我感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话常用来形容与有学识、有见解的人交谈,能获得很大的启发和收获。故答案为:听君一席话15.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这是朱自清《匆匆》中的句子,作者用“轻烟”“薄雾”来比喻过去的日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间流逝的悄无声息和不可挽留。故答案为:轻烟;吹散;薄雾;蒸融16.正月初一吃年糕,因为“糕”与“高”谐音,所以寓意“年年高升”。汤圆是圆形的,象征着团圆,所以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鱼”和“余”谐音,在除夕吃鱼,有“年年有余”之意。故答案为:年年高升;团团圆圆;年年有余【答案】17.北京的春节;老舍18.总分;除夕真热闹。II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19.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不会不赶回家来,吃团圆饭。20.吃团圆饭;祭祖;守岁21.元宵节;中秋节【知识点】课内现代文阅读【解析】【点评】语段选自《北京的春节》,主要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同时对比新旧社会的春节,突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春节过得欢乐而健康,揭示了老北京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更流露出作者对深厚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意。尽管故事背景设定在北京,却不难窥见中国各地节日庆祝时的热闹氛围。 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17.这是对课文基本常识的考查,《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作品,需要学生牢记。故答案为:北京的春节;老舍18.文段开头“除夕真热闹”是总起句,概括了除夕的特点,后面具体描述了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等各种热闹的场景,是总分结构。按照总分的关系进行分层即可。故答案为:总分;除夕真热闹。II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19.双重否定句就是否定两次,表示肯定的意思。原句“必定”表示肯定,改为双重否定“不会不”,意思不变。故答案为: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不会不赶回家来,吃团圆饭。20.文段中介绍的过年习俗有:吃团圆饭、祭祖、守岁。故答案为:吃团圆饭;祭祖;守岁21.农历的节日还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故答案为:元宵节;中秋节【答案】22.nào;zhǎng;zòng23.茁壮;丰硕;威武;挺立24.时间25.石榴树上的石榴熟了,红色的果皮裂开了,露出了珍珠般的颗粒,好像迎着我咧嘴傻笑。;石榴籽;珍珠26.总分27.错误;错误;正确28.美丽的小园【知识点】散文阅读【解析】【点评】这篇短文按时间顺序赞美了小园的美丽,表达了对小园的喜爱之情。22.“热闹”的“闹”,读音为“nào”,应划去“lào”。“长”在表示生长的意思时读“zhǎng”,“向日葵长得茁壮”中的“长”应读“zhǎng”,划去“cháng”。“纵”是平舌音,读音为“zòng”,划去“zhòng”。故答案为:nào;zhǎng;zòng23.“强壮”:文中“成行的向日葵长得茁壮”,“茁壮”表示植物生长得健壮、结实,与“强壮”意思相近。“茂密”:文中“望着这丰硕的果实”。“丰硕” 指果实饱满而硕大。与“茂密”意思相近。“威风”:文中“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威武”形容有气势、令人敬畏,与“威风”意思相近。“直立”:文中“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挺立”表示直立,与“直立”意思相近。故答案为:茁壮;威武;挺立24.文中有明显的时间标志词“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由此可知这篇短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故答案为:时间25.比喻句:石榴树上的石榴熟了,红色的果皮裂开了,露出了珍珠般的颗粒,好像迎着我咧嘴傻笑。把“石榴籽”比作“珍珠”。故答案为:石榴籽;珍珠26.第一自然段总写我家东边小园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第二至五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分说小园的美丽。故答案为:总分27.a.“赞美了我家小园的菜多、花多和树多”,这种表述只是在列举小园的一些元素,没有深入到对小园整体情感以及其特质的表达,过于表面,没有体现出文章真正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所以a选项不正确。b.“反映了我家小园获得了丰收”,如果文章重点围绕丰收展开,比如描述收获场景、丰收带来的喜悦等,才符合这一概括。但从题目来看,没有足够信息表明文章核心是丰收,它可能只是小园特点的一部分,并非中心思想,所以b选项也不正确。c.“赞美了我家小园的美丽,表达了对小园的喜爱之意”,这种概括既提到了对小园本身特质(美丽)的赞美,又点明了作者的情感(喜爱),通常文章围绕小园描写,最终会落脚到对其喜爱等情感表达上,这是比较完整且深入的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概括,所以c选项正确。故答案为:a.错误;b.错误;c.正确28.从(6)题对中心思想的分析可知,文章赞美了小园的美丽,表达对小园的喜爱。“美丽的小园”这个题目既突出了小园“美丽”这一关键特点,又简洁明了地指出写作对象是“小园”,能够很好地概括文章内容,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所以直接将“美丽的小园”写在第一行直线上即可。故答案为:美丽的小园29.【答案】想起那件事我就感动 在我的记忆里,有许多温暖人心的事,其中有一件,每当回想起来,都让我感动不已。那是一个寒冬的傍晚,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狂风呼啸着,像刀子一样割在脸上。突然,我感觉脚下一滑,整个人向前扑了出去,重重地摔倒在地上。膝盖和手掌擦破了皮,钻心地疼。我试图站起来,却发现脚崴了,疼得厉害。就在我又疼又无助的时候,一位路过的大姐姐急忙跑过来。她关切地问:“你没事吧 摔得这么严重!” 说着,她小心翼翼地扶起我,查看我的伤口。她从书包里拿出纸巾,轻轻帮我擦拭伤口周围的灰尘,然后又拿出创可贴,仔细地贴在我的伤口上。她温柔地说:“小妹妹,伤口别沾水,回家让爸爸妈妈再处理一下。我送你回家吧。”一路上,大姐姐搀扶着我,还不停地安慰我。到了家门口,我感激地对大姐姐说:“姐姐,谢谢你!”大姐姐笑着说:“不客气呀,下次走路可要小心呢!”看着大姐姐离去的背影,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很久,但大姐姐热心帮助我的场景,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想起,我心中就充满了感动。【知识点】叙事类作文【解析】【分析】审题分析。1.题目形式: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需要我们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如题目提示的“感动、欣慰、惧怕”等,这些词语体现不同情感体验,我们要选一件与之紧密相关的事来写。2.内容要求:要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比如事情发展过程中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都要详细描写,这样才能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你的情感。例如写“想起那件事我就感动”,就要把令人感动的细节,如人物说了什么暖心的话、做了什么感人的举动写清楚。3.情感表达: 要真实地表达情感。结合自身经历,融入真情实感,不能无病呻吟。比如亲身经历过的困难中得到帮助的感动,或是犯错后的惧怕等,让读者能感同身受。4.字数限制:450字左右,篇幅适中,要合理安排内容,开头引出事件和情感,中间详细叙述事情经过,结尾总结升华情感。写作思路1.开头:可以直接点题,如“在我的记忆长河中,有一件事每当想起,都让我满心感动”,简洁引出下文要写的事和情感。也可以设置悬念,比如“生活中,有一件事像一块巨石,压在我心头,只要一想起,内心便涌起无尽的惧怕,那究竟是怎样一件事呢 ”引发读者兴趣。2.中间:具体叙述事件。以“想起那件事我就欣慰”为例,讲述自己努力学习某学科,在遇到困难时没有放弃,通过向老师同学请教、自己刻苦钻研,最终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过程。详细描写学习中的困难,如解不出难题的苦恼,请教他人时的虚心,以及取得进步后的喜悦等。3.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这件事带来的情感体验,如“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但每当回想起来,那种欣慰感便油然而生,它让我明白,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也可以适当升华主题,表达从这件事得到的成长感悟。【点评】这篇文章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把大姐姐热心帮助我的事,详细地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四会城中小学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期中试卷(学生版).docx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四会城中小学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4月期中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