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2022级第三次诊断性测试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的M品牌手机世界知名,近年来美国对M手机的国际化进行限制:涵盖需求端、核心零部件(芯片)的供应等。为突围发展,M企业自主研发,核心部件实现国产化,增强了国内手机品牌在全球的竞争优势,形成共同发展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如图为M手机以欧盟、亚洲及北美为主体的全球生产网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近年来M手机的发展中,我国为其提供最重要的支持是( )A. 庞大的消费市场 B. 快捷的信息流C. 巨额的研发经费 D. 充足的劳动力2. 相较于欧盟和北美,M公司与亚洲生产网络内部联系更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技术水平 B. 营销策略C. 贸易关税 D. 地理位置3. 该品牌手机在北美没有建代工组装厂,主要的原因是( )A. 消费市场狭小 B. 遭受技术封锁C. 区域政策影响 D. 产品竞争力弱旅游社区化和旅游景区化是乡村旅游与当地发展关系的两种重要模式。旅游社区化是将乡村旅游产业融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社区参与度高,对当地经济基础要求较高。旅游景区化是将旅游开发重点集中于特定景区,社区参与度低,对当地经济基础要求较低。图a和图b分别为我国白沙村与大河村内部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白沙村与大河村的旅游发展模式分别为( )A. 旅游景区化、旅游景区化 B. 旅游景区化、旅游社区化C. 旅游社区化、旅游景区化 D. 旅游社区化、旅游社区化5. 与大河村相比,白沙村旅游发展主要优势体现在( )A. 旅游用地集中 B. 村民收入较高C. 市场需求旺盛 D. 资金投入较少6.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国四个直辖市适宜采用旅游景区化更多的是( )A. 重庆市 B. 天津市 C. 北京市 D. 上海市南美白对虾主要分布在美洲太平洋沿岸,对环境适宜性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地处天山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边缘、塔里木河上游。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大力发展白对虾产业,产品壳薄体肥、肉质鲜美,畅销国内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阿克苏地区发展白对虾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 全年光照强,水体植物丰 B. 盐碱地广布,水体含盐高C. 风沙天气多,营养物质多 D. 河湖塘交错,水域面积广8. 阿克苏地区发展海虾养殖业( )A. 改变了居民点空间布局 B. 导致了全球海洋养殖业转移C. 加快了地区城镇化进程 D. 助推了阿克苏第三产业发展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因露天开采煤炭而形成大量排土场(矿山采矿排弃物集中堆放的场所),实验发现生物措施是防治排土场边坡水土流失的重要途径。研究人员在当地相同坡度的南坡,选取须根系草本、直根系草本和两者混合植被进行实验,3年后,植被覆盖率分别为66.65%、42.73%和58.91%。如图示意在一次降雨过程中当地排土场裸地与三种植被坡地径流流速随时间变化的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裸地的是( )A. 线① B. 线② C. 线③ D. 线④10. 须根系坡地植被覆盖率高,推测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太阳光照时间长 B. 土壤的有机质丰富C 地下水埋藏较深 D. 根系固结抗蚀力强叶尔羌河流域海拔最高点7953米,最低点1105米。克亚吉尔冰川位于叶尔羌河上游谷地,冰川前进时拦蓄河道形成冰川湖。当冰川湖在外界因素激发下溃决,会造成叶尔羌河流域不同规模的洪水,并改变河床形态。下图示意叶尔羌河流域及两大主要地形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叶尔羌河流域洪水危害很大,主要原因( )A. 地上河,易决堤 B. 多支流,含沙大C. 河道宽,流量大 D. 历时短,流速快12. 大型冰川湖溃决后,导致叶尔羌河流域下游河道短期内( )A. 变窄、变深 B. 变宽、变浅 C. 变窄、变浅 D. 变宽、变深13. 下面四张遥感影像图,反映冰川湖从形成到溃决后顺序的是( )A. ①④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② D. ①④③②湖泊湿地具有长期储碳能力,对区域碳循环具有重大贡献。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湿地储存大量的碳极易被释放到大气中。研究表明,长白山天池的湖岸植被带向高处依次为草本、灌木、乔木。如图示意天池湖边土壤中二氧化碳和甲烷年内排放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促进该湿地中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是( )A. 土壤湿度 B. 年降水量C. 大气温度 D. 日照强度15. 据图判断,由湖岸向高处,植被带碳排放总量的递变规律是( )A. 先增后减 B. 先减后增C. 逐渐递增 D. 逐渐递减16. 夏季乔木植被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原因主要是其所在地( )A. 枯枝落叶最丰富 B. 日照时间最长C. 地下水埋藏较深 D. 微生物分解快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狭义的秦岭地区指陕西省的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图a)。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越高表明生态环境质量越好。图b为1980~2018年秦岭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统计图。研究发现土地地利用类型的转换是影响生态环境效应的主要因素,下表为1980~2018年秦岭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土地利用类型 面积/km21980年 2000年 2018年耕地 林地 草地 水域 城乡建设用地 未利用土地 17358 17349 16931 24291 24254 24270 23129 23068 23141 403 392 441 853 974 1248 32 29 35(1)说明秦岭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特点。(2)简述1980~2018年秦岭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特点。(3)结合秦岭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转化,分析其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硅藻叶绿素浓度是湖泊生产力重要指标。硅藻数量和种类受气温、季风强度、农牧活动、沙尘暴等因素影响。山西省公海位于黄土高原东北部,是季风区边缘的一个高山封闭湖泊。如图为测定的公海近2000年硅藻叶绿素浓度、沙尘暴、气温距平曲线。研究表明:湖泊生产力在1950年前主要受夏季风驱动;1950年后湖泊生产力显著提高,但影响因素复杂。(1)该湖泊中硅藻所需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风沙活动。说出这一论断的依据。(2)分析1950前夏季风增强对湖泊生产力提高的促进作用。(3)说明全球变暖对1950年以来湖泊生产力提高产生的影响。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性岩层层面、节理或裂隙进行溶蚀扩大而成的空洞。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的寻龙山卧龙洞是世界罕见的砾岩喀斯特地貌,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经一系列地质作用形成,距今已有2亿年历史。该地受断裂带及地震影响,多发育垂直节理,洞中砾岩夹层中多钙质泥岩、暗红色砂层等,发育的石钟乳、石笋、石幔瀑布等不同于石灰岩洞中的白净美观,更多呈现土黄或赭红色。下图为某研学小组绘制的溶洞结构图和拍摄的洞中碳酸砾岩照片。(1)描述图示溶洞结构特征。(2)结合内外力作用说明该溶洞的形成过程。(3)分析溶洞中的石钟乳和石笋呈土黄或赭红色的原因。(4)除研学旅游开发外,例举一个适宜于该类特殊地貌的利用项目,并说明理由。高2022级第三次诊断性测试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题答案】【答案】1. A 2. D 3. C【4~6题答案】【答案】4. C 5. B 6. A【7~8题答案】【答案】7. B 8. D【9~10题答案】【答案】9. C 10. D【11~13题答案】【答案】11. D 12. B 13. A【14~16题答案】【答案】14. C 15. B 16. 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1)林草地分布在山地;耕地分布在渭河平原及汉江谷地地区。(2)1980~2018年间,整体呈下降趋势;2000年后,呈逐渐好转趋势。(3)1980~2000年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土地利用类型转换为了建设用地,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2000~2018年耕地转换成了林地、草地、水域等,生态环境逐步恢复。【18题答案】【答案】(1)高山封闭湖泊,地表径流不易进入;(大部分时段)沙尘暴与叶绿素含量正相关。(2)夏季风增强,农牧活动增强,植被覆盖率下降,进而风沙活动增强;风沙活动为湖泊藻类生长提供营养物质。(3)全球变暖,生长季延长,生物量大;硅藻数量、种类增多。【19题答案】【答案】(1)溶洞分上、中、下三层,面积较大;层间有狭窄通道相连。(2)2亿年前,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随后地壳抬升,出露地表;气候暖湿,地表水沿裂隙下渗,受流水溶蚀和重力崩塌形成溶洞;多次间歇性地壳抬升、流水溶蚀和重力崩塌形成多层溶洞。(3)砾岩具有可溶性,垂直节理发育;水下渗过程中淋滤砾岩夹层,水中含泥质重;随着水分蒸发,地貌呈现土黄或赭红色。(4)溶洞内温湿变化小、弱光,适宜发展菌菇类种植;溶洞特殊的环境,适宜发展粮食酿造品封存;天然的溶洞、落水洞、天坑,可建设模拟风、光等科学实验基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