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25年高考模拟考试(二)语文试卷2025.05.07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阅读 (70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5月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但另一方面也具有潜在的风险。这些风险与自然风险不同,主要来自于现代科技活动的双重性效应及其对自然干预的深度和广度,其结果造成了对人与其他生物以及整个生态圈的侵害或负面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核技术和生物技术对人类的深度干预,到近几十年迅猛发展的纳米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所展现的巨大威力,激发起人们对科技的危害性的警觉和对技术“撬动世界”的狂妄的批判,也成为科技伦理反思和治理的起点。所谓伦理治理,强调的是“伦理先行”,即将伦理原则和规范特别是科技伦理规范作为约束科技活动的手段和政策工具,要求科技活动的基本导向符合我们的基本价值观,以人民为中心,以造福人类为目的。然而新兴科技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它的两面性:为善的技术也可能为恶。这与菜刀的两面性还不是一回事。菜刀可以切菜也可以杀人,但是具体用菜刀来干什么,取决于使用者。但新兴科技的两面性,其含义要更丰富:它可以指在我们为善的时候,却发现后果同时也有恶的成分;也可以指当下看是善的,但长远来看是恶的;还可以指用在此地是善的,但是如果扩大了范围就是恶的。因此,需要我们区别对待,审时度势。伦理学的本义就在于当两种以上道德价值发生冲突时,在选择和坚持什么是合乎伦理的问题上,进行道德追问和辩护。而伦理治理,正是考虑到伦理作为一种理论工具的这一特征。伦理与法律相比是一种弱制度。所谓弱制度,在于它既具有规范性要求,同时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科技活动的规范导向的科技伦理,更需要考虑其适用的前提条件。在这方面,比起法律治理,伦理治理具有独特的优势:它没有法律的强制性,而更加注重文化上的可接受性,具有动态的、开放的特征。由于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许多新兴的科技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人类对它的认识也处于一个发展过程之中,其伦理边界也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有些技术现在看来是有风险的,但是随着科技本身的发展,和人们对它的认知的深入,公众对它的接受态度也会随之改变。有许多特定因素会影响人们的风险认知和接受度,包括沟通、管理和控制相关的感知环境。如果贸然对正在探索和发展中的科技说不,那也有可能使得人类与具有潜在社会价值的创新失之交臂。因此,在科技进入“无人区”的探索中,我们一方面需要“实线”; 另一方面,还需要“虚线”,边走边改,动态修正。需要指出的是,科技伦理的规范并不都是现成的。我们说科技活动进入“无人区”,“无人区”不仅意味着技无可师,也意味着章无可法。面对新科技的新挑战,面对科技活动的不确定性和未来的未知、以及我们对未来的无知,规范的建构同样具有挑战性。因此,伦理治理也需要不断地研究并跟随科技创新的步伐,在具体情境中展开伦理质询和辩护,制定和发展科技伦理规范,而不能仅仅拿现有的规则和原则作为治理的规范性依据。(摘编自王国豫《科技伦理治理的三重境界》)材料二:“科技”与“伦理”的深度融合是全球科技发展与治理共同面临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伦理治理中“科技”与“伦理”的深度融合问题,既需要运用价值、伦理、政策、法律、规范等外在因素约束和调控科学研究、技术应用和产品开发的创新链全过程,也需要通过科技伦理教育、科技伦理知识普及、对话交流、理论研究等“柔性”措施,增强科研人员、科技管理人员的伦理意识和价值敏感性,从而使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活动符合科技伦理的规范性要求。科技伦理治理中“科技”与“伦理”的深度融合是一项长期的基本任务。推动“科技”与“伦理”的深度融合的关键任务,是组织力量开展专门的理论研究,提供智力支持,发挥引导作用,构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以及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和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复合型、跨学科研究团队,培养一批在科技工程领域关心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理解科学前沿问题的专家人才队伍,形成跨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开展科技伦理的专业化研究,形成明确的伦理立场、规制办法和治理体系,推动科技伦理治理途径和方法的创新,使我国科技伦理治理的理念和实践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进而在国际上产生更大影响。(摘编自鲁晓、王前《科技伦理治理中“科技”与“伦理”的深度融合问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科学技术具有潜在的风险,20 世纪 50年代以来,它对人类的深度干预以及展现出的巨大威力,引发了科技伦理反思。B.伦理治理将科技伦理规范作为约束科技活动的手段和政策工具,它要求科技活动以人民为中心、以造福人类为目的。C.新兴科技的两面性具有丰富的含义,它的善恶要从做法与结果、时间的长短、范围的大小等不同角度加以衡量、判断。D.多领域专家和研究人员共同组建研究团队,培养前沿人才队伍,这是推动“科技”与“伦理”深度融合的关键任务。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伦理与法律相比是一种弱制度,伦理治理比起法律治理缺少了强制性,它对科技活动的规范导向作用显然不如法律有效。B.公众对技术风险的接受度是由技术成熟度和人们的认知程度决定的,当技术足够先进时,公众会消除对技术风险的担忧。C.伦理治理虽然有其规则和原则,但并不是一成不变,它需要不断地研究并跟随科技创新步伐,制定和发展科技伦理规范。D.外在因素约束、调控创新链全过程和使用“柔性”措施,可以解决科技伦理治理中“科技”与“伦理”的深度融合问题。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属于科技伦理治理范畴的一项是(3分)A.合成生物学构建遗传密码,以期利用合成的遗传因子创造新生物体。B.不法分子诱骗用户安装使用仿冒的应用程序,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C.在商业领域中,大数据技术被用于预测用户喜好和提供个性化服务。D.人形机器人提供的多领域应用与情感支持可能让人产生过度的依赖。4.材料一使用“实线”和“虚线”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4分)5.科技促进人类发展,但也带来潜在风险。请根据科技伦理治理相关内容谈谈如何处理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 (6分)(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醒狮闯天际 严奇二十年过去,洺浩无法忘记,星空璀璨之下,一头五彩斑斓的巨兽冲出喜楼,鳞片闪烁,浑身颤动。那巨兽额高、眉精、眼大、鸭嘴带笑,硕大的头颅牵引着钛金铸就的机械身躯,精光四射。它迈开雄健、威武、灵动的步伐,移进、迎宾、施礼、惊跃、出洞、过山,于烟花齐放间,一举跃上百米高楼,飞扑采青。这是祖师爷生前最后一次舞狮。这画面,作为已师承第十六代的舞狮传人洺浩一直铭记于心……“祖师爷说,舞狮当善用机械,超脱传统技艺,方能赢得观众喝彩。”洺浩的父亲镇锰爬上房梁,准备为晾晒在那里的新制的竹扎狮头点睛,此时他洪亮的声音从屋顶传来:“可我不赞同祖师爷的观念。我们这一门的舞狮,从半自动舞狮,到全自动舞狮,再到智能机械化舞狮,需要我们自己动手的越来越少。现在讲‘人舞狮’,还不如讲‘狮舞人’啦。”言罢,镇锰戴上狮头,披上狮尾,如鱼跃渊,跳下房梁,来到院中。金色鳞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火焰瀑布倾泻而下。只见他两腿一蹬,犹如弹簧,狮身仿佛被无形之力托起,一纵身便跃上小院木墙,攀上擎天铁塔,于高空中华丽一个翻身,又如流星划破天际,稳稳落地,引来徒弟及路人阵阵喝彩。镇锰坚信,弘扬传统还是需要身体力行,只有人舞狮,方能表达对传统的敬畏。洺浩默默退至人群外。只有他知道,年过半百的镇锰之所以能跳出如此惊艳的动作,全赖他一身复杂的身体机械化改造。父亲不想把传统舞狮从竹制变成钢铁制造,又怕一身舞狮技艺无人传承,于是苦心研究了这一套钢筋铁骨,并拿自己的身体作试验进行改造,如今已见成效。但在洺浩看来,父亲这是一种为坚守技艺的过度牺牲。两个月前,舞狮公会宣布最后一届舞狮大会即将举行,在外求学的洺浩被父亲召唤返乡。随着星际探险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类移居太阳系外,地球留守居民日渐稀少。不少年轻人向往星际新兴文化,学习舞狮的人才日渐稀少……与传承父亲的舞狮技艺相比,洺浩也更向往去外太空发展自己的事业。“祖师爷说,数千年前,曾有一只独角怪兽,眼大口阔,夜出伤人。乡民商议后,用竹篾、彩纸制成狮头,锣鼓齐鸣,吓跑怪兽。舞狮驱邪由此成俗,传承至今。”洺浩对祖宗的传承如数家珍,但他曾问父亲:“我不明白,世间习俗移易迁变,舞狮能传承下来,其核心原因是什么 ”镇锰自信地答道:“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能展现人类特有的灵气。”洺浩继续问:“但现在的人类远征星辰大海,破解一个又一个谜团,人类的灵气可以用于更广阔的天地,还一定需要用这种形式保存下来吗 ”镇锰一时语塞,但仍坚定地点头:“一定需要!”洺浩顿了顿,还是向镇锰提出:“爸,我不打算参加家里的舞狮队了。我准备外出去太空探险。”镇锰仰头长叹了一口气,许久后才说道:“即便我再努力,仍无法阻挡传统舞狮没落的大趋势。舞狮终究是留不住年轻人的心啊。”随后,他摆了摆手,让洺浩自行离去……两个月后,舞狮大会如期举行。礼炮轰鸣,锣鼓喧天,响彻云霄。镇锰作为头狮,领着一群醒狮,穿越一座座雕龙刻凤的牌坊,在漫天华彩的霓虹中飞奔,直奔市中心铁塔顶端的绣球而去。突然,一辆失控的无人驾驶飞车冲入围观人群,镇锰察觉到危险,赶忙抛下狮头,去阻挡飞车。尽管他体质超凡,仍被撞翻在地。眼见飞车就要砸落到镇锰身上,一头五彩巨兽突然从人群中跳出,挡在镇锰与飞车之间。巨兽张开巨口,一声震天怒吼,挥动头顶犄角,将飞车生生控住,然后放翻在地。镇锰受伤,已无力舞狮,有人迅速将他移上救护飞车。那巨兽低头看了他一眼,高喝一声,带领其他群狮,继续向市中心奔去。一路上,巨兽口吐奇香,踏入火海即灭了火,脚下还迅速有鲜花盛开,看得围观群众目瞪口呆,半晌才想起来连声喝彩。巨兽舞到市中心,登上铁塔,一举采得绣球。在众人呐喊声中,巨兽的身躯猛然收缩,化作一件厚重的生物质铠甲。一名青年从铠甲中走了出来,正是洺浩。在救护车上做了简单修护的镇锰此时被人搀扶着赶来,见到此景,他感慨不已,老泪纵横。洺浩微笑着向他走来。镇锰拍了拍洺浩的肩,说:“我老了!你可以继承舞狮队了。”“谢谢爸。但我还是拒绝。”洺浩坚定地回答。“为什么 ”镇锰一阵失落。洺浩解释说:“您看到的瑞狮一号是我的新课题研制出的生物质铠甲,它具有生物活性,也具备机械动能,能抵御极端恶劣的气候环境,还拥有强大的地理改造能力和外星生存能力。我准备带着它去探索外星球,为人类开辟新家园贡献力量。”镇锰点了点头,一把抱住洺浩。洺浩在他耳边轻声说道:“相信我,爸。不久后,舞狮将不再是一种传统仪式的呈现,它会成为一种全新的开辟未来的技艺。我相信舞狮人的灵气会一直被传承,更会为人类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父子相拥之际,城市上空烟花齐放,绚烂的光芒映照着父子二人坚毅的脸庞。(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镇锰瞒着世人对身体进行复杂的机械化改造,表明他为了弘扬舞狮传统,愿意为坚守技艺做出过度的牺牲。B.舞狮公会宣布举行最后一届舞狮大会,表明留守地球的居民已对观看舞狮失去兴趣,舞狮没落已是大势所趋。C.父子对人类的灵气理解不同,镇锰认为要将灵气以传统的形式保存,而洺浩认为要将其用于更广阔的天地。D.从“瑞狮一号”具备的生物活性和各种能力可以看出,洺浩只是将舞狮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因此拒绝了父亲。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标题中的“闯天际”既指舞狮仪式中舞狮人跃向高处,也暗示了洺浩将借助科技革新的舞狮技艺带向星际探索。B.小说以洺浩对祖师爷最后一次舞狮的回忆开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同时也为后文镇锰反对祖师爷的观念作铺垫。C.小说通过侧面描写表现舞狮人的精湛技艺,如舞狮大会“礼炮轰鸣”,围观群众“目瞪口呆”“连声喝彩”等。D.失控无人驾驶飞车出现的情节,刻画了镇锰见义勇为的形象,引出五彩巨兽的登场,引发读者对后文的阅读期待。8.镇锰见到从铠甲中走出的洺浩后,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4分)9.舞狮是一种传统技艺,作者却赋予其科幻色彩,这样处理带来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6分)(三) 阅读III (本题共5小题, 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韩信引兵东,未度平原,闻郦食其已说下齐,欲止。辨士蒯彻说信曰:“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何以得毋行也 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将军以数万众,岁余乃下赵五十余城。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于是信然之,遂渡河。冬,十月,信袭破齐历下军,遂至临淄。齐王以郦生为卖己,乃烹之;引兵东走高密,使使之楚请救。韩信已定临淄,遂东追齐王。项王使龙且将兵,号二十万,以救齐,与齐王合军高密。客或说龙且曰:“汉兵远斗穷战,其锋不可当。齐、楚自居其地,兵易败散,不如深壁,令齐王使其信臣招所亡城。亡城闻王在,楚来救,必反汉。汉兵二千里客居齐地,齐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可无战而降也。”龙且曰:“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寄食于漂母,无资身之策;受辱于袴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且夫救齐,不战而降之,吾何功!今战而胜之,齐之半可得也。”十一月,齐、楚与汉夹潍水而陈。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太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水东军散走,齐王广亡去。(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材料二:毒天下而以自毒者,其唯贪功之人乎!郦生说下齐齐已受命而汉东北之虑纾项羽右臂之援绝矣!黥布,盗也,一从汉背楚而终不可叛。况诸田之耿介,可以保其安枕于汉也亡疑。乃韩信一启贪功之心,从蒯彻之说,疾击已降。贪功之念发于隐微,而血已漂卤也。龙且亦犹是也,军于高密,客说以深壁勿战,令齐王招散民,反汉而归己,汉客兵不容于久留而必溃败,以全三军奠楚势而保齐,岂不贤于浪战以死亡乎 且则曰: “救齐,不战而降之,吾何功 ”虽其后胜败不同,而且之心亦信之心也。举人之宗社人民存亡生死之大,而不满忮人之溪壑,毒螫人而蜂虿亦死。信幸破齐以自请王齐,而未央之诛已伏于此,且亦以其身毙于潍水之上。然则贪功而毒人,亦自雠其项领而速之斮也。悲哉!愚不可瘳已。(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郦生说A下齐B齐已C受命D而汉E东北之虑F纾G项羽右臂之援H绝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东,向东,与《北冥有鱼》“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中的“上”字用法不相同。B.当,文中指挡住、抵挡,成语“独当一面”,其中的“当”字意思与此不相同。C.壅,堵塞,与《谏太宗十思疏》“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的“壅”意思相同。D.“其唯贪功之人乎”与《桃花源记》“复前行,欲穷其林”的“其”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韩信领兵攻打齐国,还未渡过黄河时,便想停止前进,而蒯彻建议继续进军。王夫之认为韩信轻信辩士之言会带来流血漂橹的严重后果。B.有人向龙且献计,在汉军远离本土作战的情况下,应深沟高垒固守,并让齐王派可靠之臣招抚散民。王夫之认为这种谋略比轻率作战高明。C.韩信打败齐国把守历下的军队并一直攻到临淄,而龙且在与韩信交战时身死兵散。王夫之认为,虽然他们胜败不同,但贪功之心完全相同。D.龙且与汉作战,韩信攻打齐国,两人的做法都危害天下。王夫之认为这样做残害别人也残害自身,如同自己伸长脖颈等候被砍,以求速死。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何以得毋行也 (2)乃韩信一启贪功之心,从蒯彻之说,疾击已降。14.材料一中,龙且坚持与汉开战的原因有哪些 (3分)(四)阅读IV (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送袁朝奉芳秩满趋朝 魏杞壮年鼓箧上神京,叹息惊人未一鸣。白发尚堪谈世事,青衫原不坠诗名。簿书堆案三年梦,风月张帆午夜程。去矣飞腾九霄上,莫忘瞻衮①话平生。[注]①瞻衮:瞻仰衮衣,衮衣代指君王。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写作此诗时,友人袁芳在外任朝奉一职期限已满,正准备回朝述职。B.友人壮年入京,才华惊人却未受重视,“叹息”一词表达了诗人的惋惜。C.“尚”“原”二字,写出友人虽年老官微,却依然关心世事,诗名未减。D.颈联从时间与空间两个角度,暗示友人已从困顿的官场生活中解脱出来。16.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6分)(五)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小新读书时常常微笑,朋友问其原因,他借用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 , ”两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趣。(2)植树活动时,同学们把还拳曲着的树根直接放入土坑,就随意填土,班长看见后立刻提醒大家应像郭橐驼说的“ , ”,小树才有可能成活。(3)古代诗人常以配饰入诗,或使人物形象鲜活,或强化情感的表达,如“ , ”就是如此。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城市园林花卉主要分为草本花卉和木本花卉两大类。草本花卉是城市绿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 ,可分为三类:生长周期短,成景快的一年生花卉;生长周期跨年,形成季节性景观变化的二年生花卉;生长周期长,景观效果持久的多年生宿根花卉。木本花卉是城市园林中极具特色的一类植物。有的高大挺拔, ② ,高低错落,形成赏心悦目的城市景观;其茂密的树冠还能有效遮阳,并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大量水蒸气。这些木本花卉 ③ ,又能为城市带来“诗”意。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19.文中的“诗”为什么要加引号 请简要分析。 (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下面是某校校庆邀请函,请阅读并按要求完成20~22题。(10分)邀请函尊敬的校友:您好!,一心育栋梁。百年来,万千师生将智慧火种代代相传,为学校续写育人华章。值此百年华诞,校庆筹备委员会谨代表全体师生,向海内外校友致以崇高的敬意,诚挚邀请您重返校园,共襄盛举,同庆华诞!校庆活动定于2025年7月18日(星期五)上午9时,在学校礼堂举行。届时,我们将开创百年校史主题展览,展现全方位学校发展历程及新时代办学成就。组织座谈会,为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建言献策;举办教育教学成果展,彰显特色课程建设成效。诚邀您拨冗莅临,共叙往昔情谊,同谱时代新篇!恭祝身体康泰,万事顺遂!××中学校庆筹备委员会2025年5月8日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使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谨”字通常表示恭敬、郑重的意思,用于体现邀请者的庄重态度。B.“共襄盛举”指共同参与或协助完成盛大的活动,常用于正式场合。C.“届时”意为“到时候”“到那时”,用以提示前文的具体时间节点。D.“拨冗”为书面语体,常常用来表示受邀者愿意协调时间参加活动。21.根据邀请函内容补写上联。要求:字数相等,结构对称,内容相关。(3分)上联:下联:一心育栋梁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三、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出发”既是地理空间的位移,也是精神世界的突围;既是前一程的终点,也是后一程的起点。从古至今,无数人以“出发”的姿态,开启了探索未知、追求理想的壮丽征程。面对未来, 我们一次又一次出发。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一、阅读(70分)(一)阅读I(19分)1.(3分)D 2.(3分)C 3.(3分)B 4.(4分)①这些加引号的词语所标示的是科技进入“无人区”后伦理治理采用的策略;②从两面突出科技伦理治理的复杂状况,也体现伦理治理中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5.(6分)①伦理治理先行,以科技伦理约束和规范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②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依据技术演进与公众认知适时修正伦理边界;③人工智能与科技伦理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规范发展。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二)阅读Ⅱ(16分)6.(3分)C 7.(3分)C8.(4分)①先是对洺浩完成高难度舞狮而惊讶,心中涌起欣慰之感;②当洺浩拒绝加入舞狮队时,镇锰为传承无继而失落;③最后在得知洺浩的舞狮愿景后,对儿子理解与认可。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三点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6分)①机械狮、“生物质铠甲”等科幻元素赋予舞狮以新奇感,吸引读者阅读兴趣;②科幻具有的未来时空感,更能引发读者对未来舞狮技艺传承的思考;③洺浩对“瑞狮一号”的研制与应用,唤起读者对人类精神传承与延续的无限想象。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三)阅读III(20分)10.(3分)BDG评分参考: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11.(3分)D 12.(3分)A13.(8分)(1)(4分)将军您接受诏命攻打齐国,但汉王只不过派密使去劝降齐国,您怎么能不继续前进呢?评分参考:“下”“何以”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意2分。(2)(4分) 然而韩信一旦产生了贪功之心,听从蒯彻的劝说,迅速袭击已决定投降的齐国。评分参考:“乃”“疾”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句意2分。14.(3分)①韩信不足畏;②龙且有贪功之心。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四)阅读IV(9分)15.(3分)D16.(6分)①尾联直接表达了对朋友的衷心祝愿和殷切叮嘱;②诗人在送别之际鼓励友人“去矣”,希望友人此去能够飞黄腾达,有所作为;③嘱托友人“莫忘”“话平生”,不要因为地位的变化而忘记旧日情谊。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五)名篇名句默写17.(6分)(1)悠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2)其本欲舒 其培欲平评分参考: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3)示例一:钿头银篦击节碎 血色罗裙翻酒污示例二: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评分参考: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6分)①按照生长周期长短;②有的低垂舒展;③既能美化城市环境评分参考:每答对一处给2分,有错别字该处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9.(4分)“诗”字加引号突出木本花卉让城市具有了独特的韵味和情调,也暗指木本花卉释放水蒸气增加了城市空气的湿度。评分参考: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0.(3分)D21.(3分)示例:百载传薪火百年树桃李评分参考: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平仄不作要求。22.(4分)示例:我们将举办百年校史主题展览,全方位展现学校发展历程及新时代办学成就。评分参考:“开创”“展现全方位”两处,每改对一处给2分,答对两处给4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3.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