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中考化学模拟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中考化学模拟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中考化学模拟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厨房是家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下在厨房中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苹果腐烂 B.榨取果汁 C.面包发霉 D.菜刀生锈
2.干燥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且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3.掌握一定的灭火原理有助于减少灾害的发生,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炒菜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燃气泄漏着火先关闭燃气阀门
C.电器着火用水直接扑灭 D.酒精灯碰倒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4.少量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能得到溶液的是
A.氯化氢
B.面粉
C.泥沙
D.冰块
5.如图为海南某品牌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钾”指的是元素 B.锶是非金属元素
C.“钠”指的是分子 D.该矿泉水是纯净物
6.硫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3g硫和4g氧气生成7g二氧化硫 B.4g硫和5g氧气生成9g二氧化硫
C.3g硫和3g氧气生成6g二氧化硫 D.1g硫和5g氧气生成6g二氧化硫
7.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的局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砷和硒均属于金属元素
B.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小于69.72
C.镓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1
D.Se2+的核外电子数为34
8.下面关于水(H2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含有氢气
B.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用吸附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9.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氧气
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少量CuCl2,加入足量铁粉然后过滤
D.除去CO2中少量的CO可通入澄清石灰水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排水法收集氧气 B.加热固体
C.滴加试剂 D.量筒读数
11.北京冬奥会火种灯的火种燃料为丙烷。丙烷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为单质
B.丙烷的化学式为C3H8
C.32g乙完全反应后生成44g丙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12.某实验小组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开展了系列实验探究活动,将X滴加到锥形瓶中,根据Z中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X Y Z 现象 结论
A 水 水 水倒吸进入锥形瓶 溶解放热
B 稀盐酸 大理石 滴加了紫色石蕊溶液的蒸馏水 溶液变红 可使石蕊变红
C 过氧化氢溶液 80℃热水和水下的一小块白磷 白磷燃烧 燃烧需要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D 稀硫酸 锌粒 肥皂水 一段时间后,将导管移出水面,产生的肥皂泡向上飘 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A.A B.B C.C D.D
13.下列劳动过程均涉及科学原理,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过程 原理解释
A 用洗洁精洗净碗碟上的油渍 洗洁精使油脂产生乳化现象
B 用白醋洗掉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盐
C 大雨过后井水浑浊,用明矾净水 明矾溶于水产生有吸附性的胶状物
D 将铁锅洗净后擦干防止生锈 铁与水直接反应生成铁锈
A.A B.B C.C D.D
14.向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Mg(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中最少含有三种溶质
B.滤渣中最多含有四种物质
C.滤渣中一定有银、铁,可能含有铝
D.若滤液呈浅绿色,则滤渣中可能含有铁
二、填空与简答
15.现有①铁矿石②干冰③澄清石灰水④氮气等4种物质,选择符合条件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用做制冷剂的是 。
(2)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是 。
(3)用作保护气的是 。
(4)用于炼铁的是 。
16.25℃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3中0℃时,A的溶解度 B的溶解度(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2)图2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填“甲”或“乙”)。
(3)图3中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 。
17.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用铅酸蓄电池充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4+2X=PbO2+Pb+2H2SO4,X的化学式为 ,其中PbO2中铅元素的化合价是 。
(2)某电镀厂排放的废液中含CuSO4、FeSO4、ZnSO4三种溶质,为减少水污染并节约成本,回收硫酸锌溶液、金属铁和铜,设计流程如图所示:
①固体a的物质成分为 。
②步骤②加入Y的化学式为 。
③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任写一个)。
18.现有6.4g未知物和氧气充分反应,经测定生成4.4g二氧化碳、2.8g一氧化碳和7.2g水,求出该未知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最简个数比_______.
19.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请从微观视角解释生活中的下列现象。
(1)玉兰花开后,很远都能闻到花香。
(2)40L的钢瓶中可以容纳6000L氧气。
20.某实验小组进行物质溶解实验,20℃时,称取2.5g、5.0g、7.5gNaOH固体,分别加入3个小烧杯中(均已盛装50mL水),均完全溶解。通过数字化实验测得它们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依据该实验,你能获得哪些有关NaOH在水中溶解的信息?(写出三点)
21.如图是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硬质试管A处的实验现象是粉末 。
(2)实验中,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该实验的缺陷是 。
22.医院中常会用到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试计算:
(1)葡萄糖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三、实验题
23.某兴趣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进行探究。
(1)小明进行了实验并得出结论如下表,请补充完整。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① 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 /
② 向其中一瓶气体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消石灰水变 化学方程式为
③ 向另一瓶气体中插入燃着的木条 燃着的木条熄火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导致木条熄灭
(2)小红认为实验③的结论不正确,并查阅到相关资料。
【资料卡片】
Ⅰ.经测定,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其他气体
吸入的空气(%) 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
Ⅱ.用氧气、二氧化碳传感器在烧杯顶部测量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到全部熄灭后,杯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如图。
Ⅱ.将燃着的木条插入含20%氧气和80%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能正常燃烧。
请结合以上资料,简述小红认为实验③结论不正确的理由。
四、计算题
24.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备单质镁:。请计算:应用此法制备48t镁,至少需要消耗的质量是多少?
《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中考化学模拟测试题》参考答案
1.B
2.B
3.C
4.A
5.A
6.C
7.C
8.B
9.D
10.A
11.C
12.D
13.D
14.D
15.(1)②
(2)③
(3)④
(4)①
16.(1)小于
(2)甲
(3)B
17.(1) H2O +4
(2) Zn、Fe、Cu H2SO4 /
18.1:4:1。
19.(1)分子在不断运动
(2)分子间有间隔
20.NaOH固体在水中溶解时放出热量;
相同条件下,溶解的NaOH固体越多,溶解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NaOH易溶于水。
21.(1)由红色变成黑色
(2)
(3)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22.(1)6:1:8
(2)40%
23. 浑浊 由资料Ⅲ可知,二氧化碳含量80%时木条仍能燃烧,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仅为4%,因此,不是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导致木条熄灭。(或由资料Ⅱ可知,当氧气含量低于15.65%(约16%)时蜡烛熄灭,而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为16%,因此木条熄灭的原因是氧气含量不足)
24.解:设至少需要消耗氯化镁的质量是x
答:至少需要消耗氯化镁的质量是190t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