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三校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广东省湛江市雷州市三校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4-25学年雷州市九年级三校联考二模
化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燃烧天然气炒菜 B.冰镇水制作冰块
C.用食醋除水壶水垢 D.未擦干的铁锅生锈
2.劳动创造幸福。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木炭生火烧烤 木炭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 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玻璃 金刚石硬度大
C 用生石灰制作发热包 CaO与水反应放出热量
D 用稀盐酸除铁锈 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A.A B.B C.C D.D
3.部分含硫物质的价类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d可能是Na2SO4 B.物质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质b
C.物质b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D.物质c的稀溶液能与Cu发生置换反应
4.识别常用标识是必备的生活技能。下列标识适合张贴在加油站的是
A.B.C. D.
5.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配制”实验活动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取药 B. 称量
C.量取 D. 溶解固体
6.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展示了“锆金属熔化与凝固”实验。如下图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锆原子的中子数为40 B.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22
C.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 D.锆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
7.便携式户外净水器能够除去河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等微粒,达到过滤杂质和降低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含量的目的。以下有关此净水器工作原理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该装置中的活性炭起到吸附的作用
B.该装置利用了蒸馏原理来降低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含量
C.除去钙离子、镁离子的原理是静置沉淀 D.出水和入水的位置互换可增强净水效果
8.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均为初中化学的探究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可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去掉弹簧夹,将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B.实验②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守恒,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实验③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说明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金属
D.实验④往两支试管中滴入水后都会放热,所得溶液都能含有
9.氮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下列化学用语能表示三个氮分子的是
A. B. C.3N D.
10.甲醇(CH3OH)制氢具有工艺简单、节能环保等优点。其中一种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3个分子 B.属于分解反应
C.生成物乙、丙分子个数比为1:1 D.催化剂不断减少
11.下列有关科学家及其贡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闵恩泽研发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 B.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
C.道尔顿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D.侯德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12.劳动创造幸福。下列劳动项目涉及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过的塑料矿泉水瓶放入可回收垃圾桶中 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B 用废机油给自行车链条涂油 隔绝氧气和水,防止生锈
C 活性炭包放入运动鞋中除臭 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
D 用炭炉烧烤用扇子扇炉火 提高木炭的着火点
A.A B.B C.C D.D
13.KNO3常用作无土栽培营养液的成分。KNO3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B.t1℃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0g硝酸钾
C.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5%
D.要使t2℃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14.作为广东文化的代表之一,岭南文化历史悠久。下列岭南文化内容中蕴含的化学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 文化类别 文化内容 化学知识
A 饮食文化 早茶文化中的叉烧包 叉烧包中富含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B 劳动文化 做面包加入小苏打 小苏打发酵剂为Na2CO3
C 服饰文化 “丝中贵族”香云纱 鉴别丝和棉花可以用灼烧的方法
D 节日文化 烟花舞龙 烟花火药中含有镁粉,燃烧发出强光
A.A B.B C.C D.D
1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
A H2(CO)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 FeCl3溶液(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取滤液
C KCl(K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D CO2(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干燥管
A.A B.B C.C D.D
二、填空与简答
16.铈(Ce)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有多种化合价,单质和化合物的用途都非常广泛。
(1)根据化合物的分类,Ce(OH)3属于 。
(2)CeO2可用作某些反应的催化剂和制备金属铈的原料。
①CeO2读作 ,铈元素化合价为 。
②电解熔融的CeO2获得金属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早期打火机的点火装置里的关键材料是铈和铁熔合形成的 (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3)CeCl3可用作石油催化剂,由Ce与盐酸反应得到并放出H2,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17.通常情况下,氨气(NH3)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常温加压即可被液化。液氨用途广泛,工业上常用作化肥、化工原料、制冷剂,也可用作液体燃料,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水和N2。
工业合成氨的历史已有一百多年,反应原理主要是H2和N2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经催化合成NH3。为解决合成转化率低的问题,反应后可将NH3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来,将未反应的H2和N2重新混合继续合成。
在将来,氨燃料有望在航海、航空和燃料电池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氨能有望成为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将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1)氨气被压缩成液氨时,发生了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分子间的间隔 (填“变大”或“变小”)。
(2)当氨气泄漏时可用水吸收,是利用氨气 的性质。
(3)氨气在空气中无法燃烧,但能在纯氧中燃烧,说明氨气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4)写出工业上利用H2和N2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 ,合成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催化剂、H2和 。
(5)“氨能”作为清洁能源的优点有 。
三、实验题
1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从C、D、E中选择)。
(3)F装置可用于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时气体应从 口进入(填字母)。
(4)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分别收集燃气灶炒菜前后灶台旁的气体,组成如图一所示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观察到红墨水水柱向 (选填“左”或“右”)边移动,说明炒菜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5)某同学们设计了“吸收”二氧化碳的对比实验,如图二所示。
①写出B瓶中的实验现象: 。
②通过对比三个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可知 (从“A瓶”、“B瓶”、“C瓶”中选择)吸收二氧化碳的效果更好。
(6)写出一条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
四、综合应用题
19.某盐湖水中含有、和少量、。某兴趣小组为了获取其中的和,进行下列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除去和。
(1)操作Ⅰ中玻璃棒的作用 。
(2)步骤Ⅱ所加试剂X是 。
【实验二】利用和的溶解度,分离溶液中的和。
Ⅰ.已知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Ⅱ.将溶液在蒸发浓缩,流程如下:
(3)滤液b是的 (选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4)检验晶体成分。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晶体加水全部溶解,先滴入过量 溶液。 晶体是,而非NaCl
②取步骤①的上层清液滴入 溶液。 无明显现象
(5)该小组分析溶解度曲线,推测步骤Ⅲ析出的晶体是,但检验后却发现是,请作出合理解释 。
五、科学探究题
20.氮气(NH3)作为能源载体,具有储氢能力和容易运输的特性,受到广泛关注。
【查阅资料】
1. NH3的密度比空气小,能与酸反应。
2. NH3与水结合转化成重要的工业原料氨水(主要成分为NH3·H2O)。
3.实验室常用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制取NH3,化学方程式为:

I. NH3和O2的实验室制取
(1)仪器x的名称是 。
(2)利用KMnO4分解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制取NH3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标号);若用装置D收集则气体应从 (填“a”或“b”)端进入集气瓶。
Ⅱ. NH3的利用
(4)NH3与反应释放能量,不同条件下的能量释放情况如下表。为达到能量高效利用和实现对环境友好,选择的反应条件是 。
反应条件 纯氧中点燃 CuO/CeO2催化燃烧 高温铂催化
能量释放特点 释放能量较低,燃烧稳定性较差 能量利用率高,N2产率可达98% 释放能量较高,需控制温度(800~950℃)
主要产物 N2和H2O N2和H2O NO和H2O
(5)NH3作为储氢介质,在400~600℃和催化剂条件下分解释放出H2和另一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没有反应完的NH3用试剂 (填标号)除去,然后低温蒸馏分离出.
a.稀硫酸 b.NaOH溶液 c.Na2CO3溶液
(6)研究小组利用氨水测定固体CaCl2和NH4Cl混合物中NH4Cl的质量分数。反应原理是:。取5g样品完全溶解后,加入足量氨水,通入CO2,充分反应得到4g沉淀,则固体混合物中NH4Cl的质量分数为 。
(已知相对分子质量:NH3·H2O- 35 NH4Cl-53.5 CaCO3-100 CaCl2-111)
24-25学年雷州市九年级三校联考二模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B B A A D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C B C
16.(1)碱
(2) 二氧化铈 +4 金属
(3)置换反应
17.(1) 物理 变小
(2)极易溶于水
(3)氧气浓度
(4) 氮气/N2
(5)燃烧产物只有水和N2,环保无污染
18.(1)锥形瓶
(2) 防止加热时粉末状固体进入导管
(3)a
(4)左
(5) 石灰水变浑浊 A瓶
(6)灭火(合理即可)
19.(1)引流
(2)稀盐酸/稀HCl
(3)饱和溶液
(4) 硝酸钡/Ba 有白色沉淀生成 硝酸银/
(5)溶液A中硫酸钠较多,氯化钠相对较少
20.(1)锥形瓶
(2)
(3) A b
(4)CuO/CeO2催化燃烧
(5) a
(6)11.2%
(1)根据图像,仪器x是锥形瓶。
(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用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制取NH3,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发生装置应选择固体加热型,同时,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流至热的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应选择A装置;
NH3的密度比空气小,用装置D收集时,应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气体应从b端进入集气瓶,将空气从a端排出。
(4)要达到能量高效利用和对环境友好,从表格信息看,CuO/CeO2 催化燃烧能量利用率高,且N2 产率可达98%,产物对环境友好,所以选择CuO/CeO2催化燃烧 。
(5)NH3在400 600℃和催化剂条件下分解释放出H2和另一种单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另一种单质是N2,化学方程式为;
NH3 能与酸反应,稀硫酸属于酸,可与NH3反应生成(NH4)2SO4从而除去未反应完的NH3 ;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呈碱性,不能与NH3反应,无法除去NH3,所以选a。
(6)设样品中CaCl2的含量为x
x=4.44g
则固体混合物中NH4Cl的质量分数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