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25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案(三)国家统一与民族关系(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京市2025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案(三)国家统一与民族关系(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2025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案(三)
国家统一与民族关系
一、时空观念
二、考点梳理
一、民族关系的发展
时期 概况
春秋战国 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秦朝 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汉朝 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东汉明帝时,派班超出使西域,加强了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魏晋南北朝 东汉、魏、晋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陆续内迁;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并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措施,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唐朝 唐太宗发兵击败东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唐高宗时,唐朝联合回纥灭西突厥,中央政权完全统一西域;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两宋 北宋与辽议和,达成“澶渊之盟”,北宋与西夏议和后,北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边界贸易兴旺;金灭北宋,南宋的岳飞抗金,后宋金议和
元朝 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清朝 西藏: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确立金瓶掣签制度新疆: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并在新疆设伊犁将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措施:和平解放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民族地区实行一系列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
影响: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台湾问题的由来
三、专项演练
1.大汉帝国对匈奴的决定性胜利,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并发展繁荣壮大,历史将永远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汉武帝时期,派卫青、______率兵与匈奴进行了三次大战,沉重打击了匈奴,从此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  )
A.张骞 B.班超 C.霍去病 D.张謇
2.论及“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有学者指出,它“打破了西域各地小国林立、互不往来的隔离状态”“增强了西域各地各民族对中央政权的认同”。该学者意在强调西域都护府的设立(  )
A.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B.开通了东西方往来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
C.使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D.使东汉王朝首次了解了西域的具体情况
3.《帝后礼佛图》是北魏宣武帝为父亲孝文帝和母亲文昭皇太后祈福而修建的浮雕。浮雕中孝文帝及其随从的衣冠器物均有明显的汉族风格。这一风格的出现反映了北魏统治者(  )
A.开发江南经济 B.仰慕汉族的文化
C.完成国家统一 D.消除了民族差异
4.某同学在探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时搜集了如图两幅画。这体现了民族交融的主要特点是(  )
A.汉化为主 B.胡汉互鉴 C.交往频繁 D.方式单一
5.“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这反映了文成公主入藏(  )
A.加速了青藏高原各部落的统一
B.加强了唐朝对吐蕃的管辖
C.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D.促进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
6.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上述材料反映了唐太宗(  )
A.开明的民族政策
B.开放的对外政策
C.对汉族和少数民族区别对待
D.打压汉族均衡各方势力
7.“大宋皇帝谨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
A.澶渊之盟 B.岳飞抗金
C.杯酒释兵权 D.清军入关
8.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是(  )
A. B.
C. D.
9.在台湾,郑成功规定,每番社派去汉族农民一名,给熟牛一头和一些农具,将铁犁牛耕等生产技术传授给高山族人民,这样,台湾岛上“烟火相接,开辟芜土,尽为膏腴”。这些举措(  )
A.反映了抗击侵略的决心
B.密切了祖国各地的联系
C.促进了台湾地区的开发
D.强化了清朝政府的管理
10.1727年,清廷设立驻藏大臣,直接参与西藏地方事务的管理,并监督噶厦地方政府。同时,清廷规定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等大活佛的转世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这些措施(  )
A.巩固了清政府对西北边疆统治
B.推动了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C.强化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D.引发了西藏地方势力强烈反抗
1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三 辽宋西夏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呈现出……的特点。在辽朝,契丹族上自皇帝下至臣僚百姓,大都向往汉文化。西夏王室同样重视吸收汉族文化。虽然宋朝自以为是文化大国,但仍然吸收了辽夏的某些文化成分。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材料四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多对边疆地区“因俗而治”……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的汉族聚居区实行郡县制,在维吾尔族地区尊重当地习俗,只对原有的制度稍加改制……这些多元化的边疆管理体制在清朝前期对维护边疆稳定和边疆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摘编自陈跃《“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找出能说明以下主题的文物。
中央政权对边疆地方的管辖:    。
民族政权间的和平相处:    。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
(3)依据材料三,简析辽宋西夏时期民族交往呈现的特点。
(4)依据材料四,指出清朝前期边疆治理的特点。结合所学,概括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采取的措施。
12.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中华大地上,自古以来英雄如天上的群星,数不胜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岳飞自奉节俭,军纪严明,军队战斗力极强,使金人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慨叹。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南侵的金军,为保卫南方人民的和平生活,免遭女真贵族的奴役和蹂躏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不仅是南宋杰出的抗金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下》
材料二:在抗倭斗争中,民族英雄戚继光功勋卓著。他曾用“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言壮语表达他的决心和志向。他发现浙江义乌县的矿徒“彪悍可用”,便招募了3000人组成“戚家军”。经过严格训练后,纪律严明,勇猛善战,成为抗倭劲旅。和俞大猷所率海上军队密切配合,多次给由浙江转向福建的倭寇以重创,从而使东南倭寇最终得以荡平。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下》
材料三:郑成功致书龟缩在台湾城的荷兰总督,指出:“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荷军拒降后,郑成功陆续收复荷军在岛上的其他据点,屡败海上援军。二月一日荷兰总督揆一被迫签字投降,结束了荷兰侵略者在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下》
(1)材料一中金人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慨叹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一说说岳飞抗金的作用。
(2)材料二中戚继光的豪言壮语反映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根据材料二,归纳戚继光抗倭取胜的原因。
(3)材料三中郑成功致书荷兰总督要求收回台湾的理由是什么?(照抄原文不得分,)列举史实说明该理由的正当性。
参考答案
1-10 CCBBC AACCC
11.(1)金奔巴瓶;唐蕃会盟碑、西夏货币。
(2)“成熟办法”: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3)特点:文化相互吸收。
(4)特点:因地制宜,因俗而治;措施:册封达赖和班禅;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设立噶厦,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12.(1)原因:岳飞领导的军队(“岳家军”)军纪严明;战斗力极强。作用:沉重地打击了南侵的金军,阻止了金军南下;为南方地区创造了相对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南方人民免受战争灾难,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了南宋人民的利益。
(2)品质: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先;不考虑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精神。原因:戚家军纪律严明;勇猛善战;得到了其他友军的支援配合;抗倭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3)理由: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史实: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到达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元朝时期在澎湖设置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