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西省大同市部分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山西省大同市部分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年山西省大同市部分学校中考三模九年级理科综合试题 -初中化学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着一具北宋时期的“针灸铜人”,他是针灸医疗的范本、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人体模型,他用纯铜制作。选用这种材料制作的主要原因是
A.导电性好 B.性质稳定 C.不溶于水 D.硬度小
2.夏季,干旱地区会采用干冰进行人工增雨缓解旱情,原理是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雨滴。整个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质量变大 B.分子体积变大
C.分子性质改变 D.分子间隔改变
3.山西省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中,具有资源优势并在国民经济、工农业生产和外贸出口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的矿产为煤、铝土矿、铁矿、铜矿等。这些矿产资源的主要成分如下,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A.煤(主要成分C) B.铝土矿(主要成分)
C.赤铁矿(主要成分) D.黄铜矿(主要成分)
4.下列纯净物的化学式和元素化合价标注均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钾K() B.氯化钡
C.亚硫酸钠 D.硝酸铵
5.碳可用于检测幽门螺杆菌。它与碳-12同属碳元素,其原因是
A.电子数相同 B.核电荷数相同
C.中子数相同 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6.茶黄素俗称“软黄金”,它的化学式为。下列有关茶黄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茶黄素的质量为
B.茶黄素由碳、氧、氢原子构成
C.茶黄素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茶黄素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是2:1
7.在一定条件下,图1的微粒之间可发生如图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图2中的新微观粒子用符号表示正确的一项是
A. B.和 C. D.和
8.春生夏长、进入立夏时节,万物蓬勃生长。下列不能成为植物快速生长的因素是
A.喷洒农药 B.日照加长 C.雨水增多 D.温度适宜
9.在实验室,同学们分组完成了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性质实验,如图。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A.将铝丝直接插入硫酸铜溶液
B.铜粉洗涤干燥后再利用
C.液体加到试管容积的
D.硫酸铜溶液竖直倒入试管
10.农业生产中,用溶质质量分数为7.1%的溶液作为无土栽培营养液。现需该营养液,其配制过程如图所示。结合图表信息,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A.图1→图3展示了完整的溶液配制步骤
B.图2沿烧杯壁倒水可使固体快速溶解
C.图3的溶液是合格的无土栽培营养液
D.将图3溶液降温到0℃无晶体析出
二、填空与简答
11.《感动中国》的十大英雄人物,为青少年树立了时代楷模,对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创新意识、科学思维具有深远的意义、下面是其中三位典型代表人物。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21~24的相关问题。
(1)空气动力学家俞鸿儒,潜心研究的“爆轰驱动高焓激波风洞技术”在东风-5导弹中投入使用。研究初,他没有跟风,而是使用了更省钱的氢氧燃烧驱动方式,在充气过程中与小灰尘发生了碰撞,氢气即刻发生爆炸,爆炸的原因是 (从爆炸的条件回答),爆炸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但俞老不退缩,终于“炸”出一条新路。
(2)“丝绸包裹的种子来自中国,饱满飘香的稻谷长在非洲”。在“一带一路”的援外过程中,杨华德推广新品种,改良栽培技术,解决了非洲的粮食安全问题。稻谷富含的营养素是 。稻谷飘香是因为 。
(3)大国工匠张连钢团队成功研发从“大脑”到“骨骼”都是中国制造的第一自动化码头。AI人工智能芯片中的硅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铝 (填“多”或“少”);深埋地下的4102根PHC管支撑起了3.5万吨重的集装箱,PHC材料必须具备的性能是 (写1点)。
(4)航空航天领域主要使用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为减轻飞行器重量,铝、镁、钛三种金属合金成为首选,其原因是 。高分子材料包含塑料,在使用塑料时需考虑的因素有 (写1点)。
12.中国四大名砚——山西绛州澄泥砚是唯一以千年黄河泥料为原料制作的砚台澄泥砚的主要制作流程如下,请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1)过滤的目的是 。
(2)陈化是将细泥放在陈腐缸中半年之久,其主要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这个过程属于 变化。
(3)揉泥要反复揉打,把气泡挤出,泥中不能留有气泡的原因是 。
(4)采用电窑炉对澄泥砚进行烧制,相比较传统的煤窑炉用煤炭作为燃料,更加的环保,减少有害气体 (写名称)的产生。汾河泥中常含有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等,在烧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3.神舟十八上的“太空鱼缸”
伴随着滚滚“红烟”,神舟十八号火箭成功发射。产生“红烟”是因为火箭使用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作燃料。发射时低温的四氧化二氮在常温下具有强氧化性,分解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伴随着火箭起飞。
神舟十八号携带4条斑马鱼转移问天舱。在太空中养鱼与地面明显的不同之处是:在太空中水和气难以分离,鱼缸中需装满水,而地面上的鱼缸不需装满水。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斑马鱼呼吸,而斑马鱼呼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供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上行水生支持装置为金鱼藻提供LED光源。鱼类吃食物排泄的粪便给金鱼藻进行营养供给,这就形成了一套水生生态系统。
未来将小鼠带上太空,在解决小鼠的臭气排放问题之后,科学家将进一步探究人类在太空长期生存和适应的问题。
请阅读分析,解决问题:
(1)二氧化氮的一条物理性质是 ,四氧化二氮转化成二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地面养鱼,鱼缸可不装满水,原因是 。
(3)水生生态实验中存在的循环是 。
(4)金鱼藻的营养供给来源是 。
(5)在太空中完成水生生态系统实验的最终目的是 (写1点)。
14.以典型物质为核心进行问题的设置与整合,是我们认识物质性质及应用的有效途径。小蒙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相关知识用结构图的形式进行了如下梳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鉴别这两种固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
(2)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3)称量固体氯化钠,可放在纸中称量,而称量氢氧化钠时,应放在 中。
(4)氢氧化钠溶液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化学方程式表示)。
(5)氯化钠的用途广泛,请写出一种用途 。
三、计算题
15.常温下,将通入溶液中,可得到以为有效成分的漂白液。
(1),的化学式是 ,X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保留1位小数)。
(2)要生产7.45t,至少需要10%的溶液多少?
四、科学探究题
16.在实验室,同学们分小组完成“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的作用”的探究实验。如图所示。
(提示: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分解速率越快。)
【实验方法】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
(1)图Ⅰ中带火星的小木条不燃烧,图Ⅱ中 。
【实验原理】
(2) 。
【实验结论】图Ⅱ中加快了反应速率。
(3)实验结束,同学们回收,他们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 。
【问题与交流】
(4)小敏同学对以上实验结论产生了质疑,理由是 。
(5)若要得出是该反应催化剂的结论,缺少的实验是 (写1个)。
17.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提升农村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而农村产生的垃圾处理方式成为新的焦点。小明和研究小组同学对于农村产生的垃圾处理方法、发酵步骤、废液的成分以及未来垃圾的综合利用展开了项目化学习。
任务一:了解垃圾处理的基本方法。
【查阅资料】垃圾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填埋法、焚化法、生物转化法。生物转化法通常是堆肥法、其原理就是将有机物转化为肥料,其特点是经济、简便、实用,缺陷是难降解的有机成分难以转化成肥料。
(1)小明到现场参观后,指出了生物转化法相比填埋法和焚化法的优势 (写1点)。
任务二:学习发酵堆肥法。
(2)小明和小组同学走访附近垃圾场,并咨询有关负责人,在有关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了实地操作,其制作过程如下:
第1步:厨余垃圾欲处理
可用于堆肥的垃圾:茶叶渣(含钾)、咖啡渣等含氮比较高的厨余垃圾适当添加米糠、纸屑含碳比较高的材料。厨余垃圾发酵得到的肥料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是 (写1种)。
第2步:将一定量的发酵剂倒入烧杯中。
第3步:稀释。按照1:6的比例将水沿杯壁倒入烧杯中,并 。
第4步:厨余垃圾切成小块,喷洒发酵剂,搅拌均匀。
第5步:发酵。密封容器,发酵5~7天,有肥液流出。小组同学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出发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其中包含的能量变化是 。
任务三:探究肥液的成分。
【信息检索】厨余垃圾经发酵所得的肥液中所含的无机盐种类很多,可能包括:磷酸盐、、、、、等。
【猜想和假设】①肥液中有;②肥液中有;③肥液中和。
【进行实验】
(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取肥液少许,向其中滴加稀硝酸和足量溶液 有 猜想③成立
Ⅱ、向Ⅰ中滤液中滴加 有白色沉淀产生
【交流反思】
(4)以上实验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1个)。
任务四:农村垃圾的综合利用。
(5)在农村将垃圾和秸秆发酵会得到固肥、液肥和沼气。沼气在农村的一种用途是 (写1点)。
《2024年山西省大同市部分学校中考三模九年级理科综合试题 -初中化学》参考答案
1.B
2.D
3.A
4.C
5.B
6.D
7.B
8.A
9.B
10.D
11.(1) 氢气具有可燃性,在有限的空间内,与小灰尘碰撞产生了热能,引燃了氢气,发生了爆炸
(2) 糖类 含有香味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3) 非金属 多 强度大、耐腐蚀(合理即可)
(4) 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密度小 环保的问题,可使用可降解塑料
12.(1)分离出橙泥
(2)化学
(3)防止烧制过程中气泡里的气体升温而引起爆炸(合理即可)
(4) 二氧化硫等(合理即可)
13.(1) 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
(2)在地面上,水和气易分离
(3)氧循环和碳循环
(4)鱼类排泄的粪便
(5)进一步探究人类在太空长期生存和适应的问题
14.(1)取样,分别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手触摸烧杯外壁
(2)阴离子不同
(3)玻璃器皿
(4)
(5)作调味品等(合理即可)
15.(1) NaCl 氯元素质量分数为60.7%,钠元素质量分数为39.3%
(2)解:设至少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x=8t
则至少需要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答:至少需要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0t。
16.(1)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小木头复燃
(2)
(3)过滤、洗涤、干燥
(4)图示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也不同,变量不唯一,不能得出二氧化锰加快反应速率的结论
(5)验证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17.(1)简便(合理即可)
(2) 氮元素(或者钾元素) 搅拌 放热
(3) 白色沉淀产生 硝酸银溶液
(4)/
(5)做饭(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