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1.本卷共两部分,17小题(分“选择题12题12分”和“非选择题5题28分”)满分40分(考生得分大于或等于40分时按40分计入总成绩)。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2025年我们将迎来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下列春节民俗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 挂灯笼 B. 贴春联 C. 剪窗花 D. 放鞭炮
2. 铯是制造真空器件、光电管等的重要材料。如图是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元素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B. 铯属于非金属元素
C. 铯原子带55个单位的正电荷 D. 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2.9g
3. 1月14日至15日,生态环境部在京召开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会议倡导人们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下列行为不可取的是
A. 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变废为宝 B. 为了经济发展,砍伐树林改为农田
C. 工业“三废”经处理后再排放 D. 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4. 中国古代流传着“白鹿饮泉”“羝羊舐土”的传说,古人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而发现了盐的存在。下列有关粗盐提纯操作中正确的是
A. 量取水的体积 B. 搅拌溶解
C. 过滤液体 D. 蒸发结晶
5. 阿奇霉素(化学式为)是重要的抗生素药物,其混悬液pH为9.0~1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阿奇霉素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B. 阿奇霉素分子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 阿奇霉素混悬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 阿奇霉素中含有124个原子
6. 《黄帝内经》中记载“地气(水蒸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表明古人以认识到云和雨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经过阳关温度风等影响变化而来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雨水落地后,水分子仍在不断运动
B. 地面雨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时,分子变大
C. 温度升高时,空气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 雨水是一种混合物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十四五”以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从全国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上看,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分别占了全国总量的60%和24%左右。生态环境部门表示今后一段时期,加快移动源标准制修订,制定轻型车、重型车国七标准。科研人员也通过研究发现消除一氧化氮污染可以利用氢气与之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
7. 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生成三种物质
B. 该反应中用到的催化剂自身的质量和性质没有改变
C. 氢气可用铜与稀硫酸制取
D. 参加反应的氢气和一氧化氮的质量比为1:15
8. 下列关于燃油车说法正确的是
A. 用电动车、燃乙醇汽油车等代替普通汽油车——不排放化学物质,实现了“零排放”
B. 传统燃油车能源主要来自石油,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C. 汽车尾气中含有的NO可能是空气中氮气参与反应而生成的
D. 使用乙醇汽油可以降低温室效应
9.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用化学原理解释合理的是
A. 铝的抗腐蚀性优于铁是因为化学性质不如铁
B. 双氧水能分解产生氧气,是因为双氧水中含有氧分子
C. 把煤块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充分
D. 登山、潜水需要携带氧气是因为其具有助燃性
10. 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不复燃 该气体中一定不含
B 向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 试管外壁变热 过氧化氢分解放热
C 向白醋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 白醋呈酸性
D 向固体粉末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大量气泡 该固体碳酸盐
A. A B. B C. C D. D
11. 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加热密闭锥形瓶中的铜粉(如图1),同时借助传感器测定氧气含量的变化(氧气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该实验中固体颜色由黑色变为红色
B. 反应前Cu和O2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CuO的质量
C. 拐点C至终点D,锥形瓶内物质总质量减少
D. 可通过图2氧气含量的减少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
12.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该技术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如表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100g水) 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
碳酸钠 12.2 21.8 39.7 53.2
A. 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
B. 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 10°C时,配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大于碳酸钠
D. 20°C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大于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 石墨烯是已知强度最高的材料之一,可以通过物理方法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石墨烯具有很好的韧性,且可以弯曲。石墨烯的产业化应用步伐正在加快,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最先实现商业化应用的领域可能会是移动设备、航空航天、新能源电池领域。生活中5G平板电脑创新搭载了3D石墨烯散热技术。石墨烯中的含氧基团能影响菌体的正常代谢,从而使菌体无法生存。实验人员研究不同面料中掺加石墨烯后的抗菌效果。测得其他条件相同时,四种面料对大肠杆菌等三种菌体的抑菌率结果如图。
(1)石墨烯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
(2)根据图可推断石墨烯——棉混纺纱面料的抗菌性能比棉混纺纱面料_______(填“强”或“弱”)。
(3)下列关于石墨烯的相关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面料的抑菌率与菌体种类无关
B. 抑菌率越高,表明抗菌性能越弱
C. 应用于5G平板电脑,是利用了石墨烯的导热性
(4)碳单质具有还原性,其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14. 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
(2)A、B装置都可以制取二氧化碳,A装置制取时的注意事项是_______,B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向C装置的软塑料瓶中先加入E溶液再加入F溶液,软塑料瓶先变瘪再鼓起,E、F溶液可能是_______。
15. 镍具有很好的耐高温、可塑性、耐腐蚀性和磁性等实用性能,因此主要被用于钢铁、镍基合金、电镀及电池等领域。某小组以镍渣(主要含Ni,还含少量Cu、Fe、Al等金属)为原料制备镍,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为加快反应速率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操作中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3)NiO在氧化除杂过程中可以调节溶液pH,请写出调节pH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电解后废液呈酸性不能直接排放的原因是_______。
16. 2025年春晚,16个宇树科技机器人主演了创意融合舞蹈节目《秧BOT》,该节目在春节期间获得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也向国外展示了国内的前沿机器人技术。化学兴趣小组对机器人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机器人的核心技术
(1)通过走访科研人员了解到人形机器人技术上主要涉及仿生学与机械工程的融合、传感技术与控制理论的集成、驱动方式与执行动作的协调。其职能处理芯片的核心材料是高纯度的硅,从物质分类角度看,硅属于_______。
【任务二】机器人所用材料
(2)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人形机器人材料要具有防腐、耐热、绝缘、轻量化、环保等要求,涉及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高分子材料等。选择铝合金的优点是_______,合金中还含有镁、锰、铁、铟(In)等。金属铟与铝的化学性质相似,从原子结构上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_。实验证明,铟(In)可以与稀盐酸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任务三】机器人电池
(3)机器人使用的是锂电池,主要成分是碳酸锂,工业上以锂辉石精矿(主要成分为,其余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为原料制取,其主要过程如图所示:
提示:微溶于水,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反应器中加入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
(4)沉锂池中分离出的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填化学式)沉锂池中分离出的滤渣主要成分是碳酸锂,洗涤时使用热水的原因是_______。
17. 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将1100吨的石灰石煅烧得到氧化钙560吨。
(1)计算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2)请画出煅烧过程中生成氧化钙质量分数变化的大致曲线?
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1.本卷共两部分,17小题(分“选择题12题12分”和“非选择题5题28分”)满分40分(考生得分大于或等于40分时按40分计入总成绩)。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B
【7~8题答案】
【答案】7. D 8. C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题答案】
【答案】(1)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强 (3)C
(4)
【14题答案】
【答案】(1)分液漏斗
(2) ①. 长颈漏斗末端伸入液面以下 ②.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3)
(4)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合理即可)
【15题答案】
【答案】(1)将镍渣粉碎(合理即可)
(2) ①. 过滤 ②. 引流
(3)
(4)酸性废液会腐蚀管道(合理即可)
【16题答案】
【答案】(1)单质 (2) ①. 密度小,耐腐蚀性强 ②.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③.
(3)与硫酸锂充分反应生成碳酸锂
(4) ①. ②. 温度升高,碳酸锂溶解度降低,减少溶解损耗,提高产率
【17题答案】
【答案】(1)解: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答: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00吨。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