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个步骤:
导入新课
1919
1949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1956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决 定
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必然趋势
必要准备
新中国成立了,我国还不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只是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国家,成为社会主义国家,还需继续革命!
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 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时间段: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1949—1956),性质为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特征。
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止: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奇摇其根,要安养生息之
材料 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人均)
1954年,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项目 中国(1952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钢产量 2.37千克 538.3千克 4千克
发电量 2.76千瓦/时 2 949千瓦/时 10.9千瓦/时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探究活动:从材料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 化
三
改”
农 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工业化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造前性质
改造后性质
个体农民
私有制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个体工商业私有制
资本主义
私有制
生产 合作社
生产 合作社
改造方式
小科普:
三大改造
公私 合营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
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三大改造”
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一、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时期)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性巨变。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它不但根本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形势。”
探究思考:观看视频,阅读情境材料,联系教材和相关史实,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从革命阶段看:①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从社会面貌看:②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社会制度看:③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
前路漫漫!
路在何方?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万里长征只走了第二步哦!新的征程社会主义建设又要开始啦!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噢耶!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了!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了!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确立,我们进入了社会主义国家行列,那接下来该做什么了呢??
1、新的历史课题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
+
苏联经验教训
+
中国具体实际
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
大会提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本次大会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方向引领:1956年9月,中共八大
最重要贡献: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做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集中力量发展 ,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
主要任务
社会生产力
先进的工业国
①人民对于建立 的要求同 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②人民对于 的需要同当前 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矛盾
先进的工业国
落后的农业国
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经济文化
结论:
1.两对主要矛盾的实质是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八大的路线就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党的中心工作,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路线。这一路线既符合三大改造基本结束的国情和民意,又富有创造精神,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属于生产关系层面
属于生产关系层面
属于生产力层面
属于生产力层面
(1)工业方面: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农业方面: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3、八大后取得的主要成就
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3)基础设施方面: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
(4)科教方面: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东方红一号卫星
第一辆自产的“解放牌”汽车
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3、八大后取得的主要成就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有原子弹的国家;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知识拓展】两弹一星
我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雄辩地证明: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探究思考: 在艰辛探索中取得的成就和出现的失误及挫折我们应如何看待?
大跃进运动
人民公社运动
文化大革命
4、艰辛探索的意义
一个结论:① 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一个飞跃: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一个结合:③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4、艰辛探索的意义
一个肯定:⑤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析。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社会主义革命
过渡时期 (1949—1956)
社会主义革命
建设时期
(1957-1978)
历史新课题
怎么样——成绩、挫折
怎么办——八大指明主要矛盾与根本任务。
为什么——历史必然性
怎么办——总路线和总任务
怎么看——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探索)
怎么看——艰辛探索的意义
一化三改
小 结: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结合第二课所学,说出下列语句对应历史事件】
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②中华民族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③以国家根本大法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历史变革
④把马列原理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⑤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大改造完成/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化三改
快速判断并改正
1.新中国诞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逐步实现现代化,并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3.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体性因素
4.1956年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
5.中共八大最重要贡献是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7.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8.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高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