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通县朔山中学2024级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A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对于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基本无影响,因为杂合子也可用来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A正确:显隐性不容易区分,容易导致统计错误,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所选相对性状必须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如果受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可能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不遵守操作流程和统计方法,实验结果很难说准确,D错误。2.A人眼的虹膜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A,表示),遵循基因分离规律。由于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所以蓝眼男人的基因型为a;由于褐眼女人的母亲是蓝眼,所以褐眼女人的基因型为Aa。他们结婚,生下蓝眼孩子(aa)的可能性是l/2。3.CF长尾猫相互交配,F:中有长尾猫和短尾猫(发生性状分离),说明F1长尾猫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即猫的长尾对短尾为显性,A正确;由于F:长尾猫的基因型为Bb,则F:长尾猫的基因型为B或Bb,B正确:亲本长尾猫和短尾猫的基因型分别为Bh和bb,则F:长尾猫和短尾猫的比例为1:1,C错误;综上分析可推知,F2长尾猫中的BB占1/3,Bh占2/3,F2中长尾猫相互交配,其后代中短尾猫所占的比例为2/3×2/3×1/4=1/9,则长尾猫所占的比例为1一1/9=8/9,D正确。4,B只看直毛和卷毛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直毛:卷毛=3:1,属于杂合子自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只看黑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黑色:白色=1:1,属于测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综合以上可知个体X的基因型应为Bbdd。5.D由图可知,F2表型及比例为灰色:黄色:黑色:米色=9:3:3:1,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F灰色大鼠基因型为AaBl,亲代大鼠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中,基因型A-B表现为灰色,基因型A-bb和aaB表现为黄色或者黑色,aabb表现为米色,A、B错误:F2灰色大鼠基因型和F,灰色大鼠相同的概率为4/9,C错误:F,灰色大鼠与米色大鼠交配,属于测交,后代各毛色大鼠的比例为1:1:1·1,D正确6.B蝗虫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会进行染色体复制,产生染色单体,A不符合题意;蝗虫只有在减数分裂I前期,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B符合题意;蝗虫在有丝分裂后期,也会发生染色休移向细胞的两极,C不符合题意:蝗虫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子细胞中也会出现24条染色体,D不符合题意。7.D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诚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D正确。8.B基因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A正确;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并非只有基因,B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C正确;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9.C自然群体中白眼性状在雄果蝇中出现的概率大于雌果蝇,因为在Y染色体上没有控制眼色的基因,雄果蝇只要有白眼基因即能表现出白眼性状,C错误。10.C雌配子远远少于雄配子,A错误;含X染色体的配子既有雌配子也有雄配子,含X染色体的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不等于1:1,B错误:含X染色体的精子:含Y染色体的精子=1:1,与父本XY产生的雄配子X结合,导致后代下XX(雌):XY(雄)=1:1,C正确;卵细胞没有含Y染色体的,D错误11.D亲本没有病而其儿子有病,可能是伴X隐性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A错误;父亲患病,女儿患病,有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也可能是伴X隐性也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显性,B错误:母亲患病儿子患病,有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显性遗传病也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C错误:双亲没有患病而女儿【高一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25-T-700A大通县朔山中学2024级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学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淮考证号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0][0][0][0][0][0][0][0][0[1[1][1][1][1][1][1]必[1][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2][2][2][2][2][2][2][2]21意号;非选择题使用黑色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按照题号顺序在[3][3][3][3][3][3][3][3]事[4][4][4][4][4][4][4]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4][4)[5][5][5]5到5[项上答题无效。[6[6][6][6][6]63.保持卡面清洁,不折登、不破损。[7][j[7][7]81[8]81[81[填涂正确填涂:缺考[91[9][9][91[91[91[9]91[9范例错误填涂:中c p标记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1 CA][B][C][O]6 CA][B][C][D]11 CA]CB]CC]CD]16 CA][B][C]CD]2CA][B][C][D]7 [A][B][C][D]12 [A]CB]CC]CD]3 CA][B][C][D]8 CA][B][C]CD]13 [A]CB]CC]CD]4 CA][B][C][D]9[A][B][C][D]14 [A][B]CC]CD]5 CA][B][C][O]10 CA][B]CC]CD]15 [A]CB]CC]CD]非选择题(请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17.(11分)(1)(2(3)(4)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高一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学第1页(共2页)25-T-700A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18.(9分)(1)(2)19.(10分)(1)】(2)(3)20.(12分)(1)(2)(3)21.(10分)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0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高一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学第2页(共2页)25-T-700A大通县朔山中学2024级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固:人教版必修2第1章~第3章第2节。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果用玉米作为实验材料验证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2.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孩子的可能性是A.1/2B.1/4C.1/8D.1/63.已知猫尾的长短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该基因遵循分离定律,某杂交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甲P长尼猫短尾猫F,中的长民猫×F,中的长尼猫F,长尾洲短尼猫F2长尼猫短尼猫A.猫的长尾对短尾为显性B.F2长尾猫的基因型为BB或Bb【高一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学第1页(共6页)】25-T-700AC.F,长尾猫和短尾猫的比例为3:1D.F,中长尾猫相互交配,其后代中长尾猫所占的比例为8/94.某种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D)对白色(d)为显性,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为BbD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3:1:3:1。那么,个体X的基因型为A.bbDdB.BbddC.BbDDD.bbdd5.某种大鼠的毛色是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让黑色大鼠与黄色大鼠交配,F都是灰色大鼠,再让F:自由交配,F2表型及比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个体数JH80M61002K1灰色黄色黑色米色性状A.黑色为显性性状,黄色为隐性性状B.亲代黄色大鼠和F 中的黄色大鼠都是杂合子C.F2灰色大鼠基因型和F,灰色大鼠相同的概率为5/9D.F:灰色大鼠与米色大鼠交配,后代各毛色大鼠的比例为1:1:1:16.蝗虫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在观察蝗虫的细胞时,下列现象能够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是A.出现染色单体B.同源染色体联会C.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两极D.子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7.同种生物前后代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对此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是A.有丝分裂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C.减数分裂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8.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高一年级第二次阶段检测·生物学第2页(共6页)】25-T-700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5-T-700A-生物.pdf 25-T-700A-生物DA.pdf 25-T-700A-生物卡(同684C).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