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第九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北京九中高二(下)期中
地 理
2025.5
年级:高二 科目:地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甘肃是我国的枢纽省,我国的几大地貌形态在甘肃都可以找到,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也在甘肃交汇。甘肃定西被称为“陇中苦瘠甲于天下”。读甘肃地区自然区划分布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关于三大自然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大自然区有明确的边界
B. 三大自然区是根据单一指标划定
C. 同一尺度的区域之间发展条件与发展方向差异不大
D. 由于三大自然区划在甘肃交汇,甘肃省生态系统稳定性差
2. 在三大自然区的划定中,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定西全年降水少,冬冷夏热 B.定西和陕西相对性质一致
C.乙和丙区域内部性质完全没有差异 D.丁内部出现区域差异的基础是水分
万山区是贵州东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该地区汞矿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的“汞都”。由于汞矿开采殆尽,且汞矿开采、冶炼过程中污染严重,万山区成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亟须产业转型。下图为万山区汞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3-4小题。
3.万山区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后( )
A.矿区减少,产业规模明显缩减 B.人口减少,就业压力得到缓解
C.汞矿开采量下降,产业链延长 D.环境质量改善,人口回流增多
4.当地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产业转型的主要方向,首先需要( )
A.回填废弃矿坑 B.治理环境污染
C.发展高新科技 D.建设交通设施
鄂尔多斯因“羊煤土气”(羊毛、煤炭、稀土、天然气)而闻名,其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1/6。21世纪初,鄂尔多斯经济开始快速崛起。2012年,鄂尔多斯经济陷入恶性循环,新城成为“鬼城”。目前,鄂尔多斯正在向“全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全国技术创新示范城市”转变,还建成了绿色农畜产品基地。下图为鄂尔多斯自然资源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突出优势是( )
A. 位置优越,人口稠密 B. 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C. 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D. 科学技术先进,市场广阔
6. 鄂尔多斯建设绿色农畜产品基地的意义有( )
①减轻土地荒漠化的威胁
②再利用矿区的大量废弃土地
③提高农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
④保障稳定向国际市场投放畜产品作用巨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徐州都市圈地跨苏鲁豫皖四省,是楚汉文化的集中分布区。圈内大部分城镇因煤而兴,拥有江河海陆运输网。目前由于资源、距离、行政区划等因素的影响,该都市圈内经济协同发展效果不明显。下图示意徐州都市圈部分地区2021年GDP总量差异(单位:亿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都市圈在经济协同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交通结构单一化 B.城市结构空心化 C.人口结构老龄化 D.产业结构同质化
8.下列能快速带动该都市圈经济协同发展的产业是( )
A.采矿业 B.旅游业 C.种植业 D.建筑业
城市的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下左图示意长三角主要城市分布,右图示意2018年上海市对部分城市辐射强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苏州嘉兴与上海市距离相当,但上海市对苏州辐射强度远超过了嘉兴,其原因不可能是( )
A. 苏州地形更平坦,有利于上海腹地范围的拓展
B. 受京沪线、长江等主干交通线影响,苏州与上海的交通更便利
C. 苏州与上海产业分工协作程度高
D. 苏州相比嘉兴,经济发展基础更高
10. 近年来,上海对外辐射强度不断增强,这可能导致( )
A. 附近城市产业进一步向上海转移 B. 上海城市污染将有所缓解
C. 上海与周边区域发展的差距拉大 D. 附近城市对外影响力减弱
11. 打造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需要( )
A. 各城市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 B. 增强辐射能力,尽力扩大城市群范围
C. 建立便利的区域交通网络 D. 将农村地区全部转化为城镇用地
图为黄河流域各省人均用水量与万元GDP耗水量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2.下列关于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黄河下游地区的用水量普遍比上游地区少
B.宁夏落后农田灌溉方式造成人均用水量大
C.黄河下游地区的用水效率比上游地区要低
D.万元GDP耗水量与区域经济水平呈正相关
13.有专家建议以市场配置提高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你认为,该措施将有利于黄河下游地区( )
A.退耕还林还草 B.获得经济补偿 C.扩大水田面积 D.增强节水意识
苦水河为宁夏境内黄河一级支流,上游为干旱稀疏草原区,下游为冲积平原。流域内降雨稀少,降雨历时短、强度大,流域内极端产沙事件频发。在流域洪水事件下,河流输沙和径流会发生迟滞现象,水文站观测的水沙关系曲线会呈现出多种变化,如逆时针形曲线(如下图)。近30年来,苦水河流域内径流量和输沙量不断减少。完成下面16-18小题。
14.逆时针形曲线意味着( )
A.涨水期输沙量大于落水期输沙量 B.输沙量早于径流量达到峰值
C.落水期输沙量大于涨水期输沙量 D.径流量早于输沙量达到峰值
15.近年来,苦水河水沙关系演变主要得益于( )
A.上游源区建设沙障 B.下游平原区打坝淤地
C.上游源区退耕还草 D.下游平原区退耕还草
二、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中地势最高的盆地,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格尔木位于柴达木盆地内,年均日照时数可达3600小时。这里地势平坦,植被稀少,风沙严重,有大量未利用的荒漠化土地。近年来,当地政府着力推进太阳能光伏电站建设,实现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有效结合。下图为柴达木盆地区域示意图。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柴达木盆地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6分)
评价格尔木发展光伏产业的条件。(6分)
从天气角度分析光伏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格尔木植被恢复的原因。(5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20世纪50至60年代,为疏解伦敦人口问题,政府在距市中心50千米的半径内建设了8座卫星城,完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引进中心区的工业企业。在伦敦的辐射带动下,8座卫星城已发展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结构逐渐完善,形成了以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为依托,区域之间联系密切的多中心网络型空间。右图示意伦敦都市圈分布。
结合材料,说明伦敦对周边卫星城的辐射带动作用。(4分)
说明伦敦都市圈的建设对伦敦自身发展的意义。(4分)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自河南省濮阳市渠村取水,途经河南、河北两省6市,最终入白洋淀,是国家战略工程之一,也是雄安新区水源保障项目。下图为黄河流域、花园口水文站与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位置示意。
下表花园口水文站各月径流分配百分比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径流占比(%) 4 4 7 7 6 7 11 15 14 12 8 5
(1)绘制黄河花园口水文站月径流量占比统计图,描述黄河径流量变化特点并说明自然原因。(7分)
水量、水质往往是工程引水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2)说明11月至次年2月成为该工程引水补淀的最佳时段的原因。(4分)
(3)简述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的主要作用。(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铜陵市地处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之畔,拥有3000多年的采铜历史,在2009年3月被列为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今,铜陵市凭借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吸引高端铜产业链上下游产业入驻,做强铜冶炼、做优铜加工、拓展延伸产业链,构建起全球最为完整的铜产业链,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共赢”。下图示意铜陵市地理位置及周边地区概况。
指出铜陵市承接高端铜产业转移需要重点改进的方向。(4分)
(2)说明铜陵市承接高端铜产业对该地铜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4分)
20(7分). 2021年1月,中南半岛上的第一条动车铁路——中老铁路将昆明和老挝首都万象联通。该铁路经行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由磨憨口岸出境。一位旅游者乘坐了该铁路列车,并围绕“铁路开通后的影响”的主题进行了调查采访。图左为该旅游者的采访笔录,图右为2022年我国通过该铁路进出口货物的类型结构。据此,回答问题。
结合实例,论述中老铁路建设通车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7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D B A B B A D B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A B D C C
综合题
16.(1)自然原因:柴达木盆地深居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水资源匮乏;海拔高导致气温低,气候寒冷,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弱;植被覆盖率低,土壤易受侵蚀。 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如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等,加剧土地荒漠化和生态退化。
(2)有利条件: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成本低;政策支持。 不利条件: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科技教育水平较低,缺乏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生态脆弱,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3)减少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减少水分蒸发,为植被生长提供更有利的水分条件;阻挡风沙,减少沙尘天气,减少风沙对植被的侵蚀和破坏,利于固定沙丘。
17(1)伦敦发展多种现代化交通与卫星城相连接,随着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的完善,中心区部分工业企业的迁入,产业得到发展;较多的就业岗位,吸引了伦敦中心区人口的迁入;为卫星城提供资金、技术、人才,促使其在各自的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卫星城的产业优化起示范作用,引领伦敦都市圈的整体协调发展。
(2)疏散伦敦中心区过于密集的人口和产业,缓解人地矛盾,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心城区通过产业的优化,提升了城市竞争力。
18. (1)图略
黄河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10 月(夏秋季),占年径流总量的 52%;12月-次年2月(冬季),径流量占比最小,占年径流总量的13%;与5、6月相比,3、4 月径流量占比稍大。因为黄河流域主要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夏秋季节降水较多,黄河进入汛期,径流量增大。3、4月份随天气转暖,流域内积雪融化,导致径流量增加。
(2)上游水库调节,加之此时黄河径流主要为地下水补给,可以保证较大且稳定的水量,且含沙量较小,水质较好。
缩短水体更新周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质;入湖水量增大,生物多样性增加等。
19(1)加快对原有涉铜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积极引进人才,提高铜产业科技含量;优化投资营商新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对铜矿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着力打造循环经济。
(2)延伸铜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促进铜产业多元化;推动铜产业升级,促进铜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20.
交通本身:缩短时间、提高效率、加强联系
区域角度:中国(云南、广东广西等)、老挝、东南亚、世界;区域联系与区域协同发展
影响角度:生态(污染、生态、资源)、经济(农业、工业、旅游业、服务业、产业结构·…)、社会(收入、就业、文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