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综合测试题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下册
一、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1.(1)一年一度的风筝节开幕啦!我和小伙伴们xìng zhì bó bó( )地来到沙滩上观看风筝比赛,各个代表队的选手们已经放飞了各种各样的风筝。突然,飞得最高的两只hǎi ōu( )风筝一会儿下坠,一会儿上升,有时还差点碰到海面了,看得我xīn jīng dǎn zhàn( )……天上的风筝越来越多,我们也mó quán cā zhǎng( ),yuè yuè yù shì( ),希望让自己的风筝也飞上天去。
(2)一sōu( )船在大海上háng xíng( ),船上一只猴子非常fàng sì( ),把一个孩子的mào zi( )挂在了wéi gān( )上,孩子yǎn bā bā( )地望着。
二、选择题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落魄(pò) 耽误(dān) 栈道(zhàn)
B.偏僻(bì) 枉费(wáng) 嘲讽(cháo)
C.枕头(zhén) 誊写(téng) 歧路(q )
D.谨慎(j n) 跷腿(qiào)缴费(jiāo)
3.下面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心惊胆站 摇摇晃晃 哭笑不得
B.风平浪静 转败为胜 不动生色
C.出谋划策 得意扬扬 胸有成竹
4.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物莫能陷也(陷:穿透) B.吾盾之坚(坚:坚硬)
C.吾矛之利(利:锋利) D.楚人有鬻矛与盾者(鬻:买)
5.在下面的方框中填入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B.听了他的故事,我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C.清晨,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汇成一支美妙的歌曲。
D.通过这次捐款活动,使我深切地认识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含义。
三、填空题
7.补充词语,完成练习。
心( )胆( ) 龇( )咧( ) 得意( )( )
目( )口( ) 转( )为( ) 哈哈( )( )
(1)上面的词语中,用来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有: 。
(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填序号)
①甲板上,猴子( )的样子,把水手们逗得( )。
②第二次比赛,田忌( ),齐威王看得( )。
四、句子训练
8.猴子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改为“把”字句)
9.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缩句)
10.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1.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注意加点的部分,仿写句子)
五、文言文阅读
小古文阅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2.根据故事内容,在横线填写人物语言,在括号里填写人物动作,并完成练习。
楚人:“吾盾之坚, ”( )
楚人:“吾矛之利, ”(他高高举起自己的矛,不时用矛在盾前比画着。)
路人:“ ”
楚人“弗能应”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13.揣摩提问者的思维过程:这个人既说他的盾“ ”,又说他的矛“ ”,那么就要求他“ ”,看他怎么回答。(用原文填空)
14.生活中,还有类似这样可笑的人和事吗?请举例说一说。
六、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不识字的老师
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唯一能yán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的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摇头抱怨:“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地指了指太阳:“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我俩在珍惜中,又开始挥汗工作,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
一次,两个工人不知为什么争吵,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咒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站在地狱边,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公享,才好吃吧。”从此我常常在午餐中,掰一段他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刻薄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来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着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你能呼吸,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5.注音或写汉字
长( )者 边缘( ) yán( )续
16.从文中找出下列两个词语的同义词
温柔—— ( ) 粗壮——( )
17.第④段中“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18.第③段中“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19.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老人的特点(至少三个方面)。
20.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我”为什么开始“怕他”到后来又“欣赏”他,以至“永远忘不了”他呢?
镇定的女主人
①在印度,一天,有一位太太请客。大家围着桌子坐着,一边吃喝,一边说笑。忽然女主人把女佣人叫来,低声吩咐了几句话。女佣人听了脸色发白,急忙跑了出去。
②不一会儿,女佣人端了一碗热牛奶,匆匆穿过客厅,把牛奶放在了阳台上。客人们都觉得很奇怪,可女主人仍然有说有笑。又过了一会儿,女佣人赶快把阳台的门紧紧关住,大大地吐了一口气。女主人说:“好了,现在大家都安全了。”
③客人们问女主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女主人说:“刚才我们桌子底下有一条眼镜蛇,不过,我现在已经把它关在门外了。”
④客人们都吓(xià hè)了一跳。女主人说:“发现眼镜蛇的时候,我不敢惊动它,也不敢告诉你们,只好假(jǐ jiǎ)装没有事。因为眼镜蛇最喜欢喝牛奶,所以我让人把一碗热牛奶放在阳台上。它一闻到牛奶味,就会跟去。女佣人看见眼镜蛇到阳台上去喝牛奶了,就马上把门关起来了。”
⑤一位客人说:“你怎么知道眼镜蛇就在我们桌子底下呢?”她说:“我能不知道吗?眼镜蛇就盘在我的脚上呀!”另一位客人说:“你为什么不喊我们帮忙呢?”她说:“我一喊,你们必定会慌乱起来。大家一动,蛇受了惊,只要咬一口,我就没命了。”大家听了,都很佩服女主人的镇(zhèn zhèng)定。
21.用“\”画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镇定:( )①压;②安定;③较大的市集;④把守。
佩服:( )①佩带;②古代系在衣服上的装饰品;③敬服,服气。
2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吩咐——( ) 慌乱——( ) 奇怪——( )
24.回答下面的问题。
(1)“忽然女主人把女佣人叫来,低声吩咐了几句话。”你能想出女主人是怎样吩咐的吗?
(2)“女主人仍然有说有笑。”“仍然”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25.“我能不知道吗?”这句话中“我”是知道还是不知道?为什么?
七、书面表达
26.写作。
机智与勇敢是我们应对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的制胜法宝,在生活中,你有什么面对难题、机智解决的事呢?请写一写,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题号 2 3 4 5 6
答案 A C D C C
1. 兴致勃勃 海鸥 心惊胆战 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 艘 航行 放肆 帽子 桅杆 眼巴巴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摩拳擦掌、艘、放肆、帽子、桅杆”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A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A项正确。
B项,“偏僻”的“僻”应读“pì”;“枉费”的“枉”应读“wǎng”。
C项,“枕头”的“枕”应读“zhěn”;“歧路”的“歧”应读“qí”。
D项,“跷腿”的“跷”应读“qiāo”;“缴费”的“缴”应读“jiǎo”。
3.C
【详解】本题考查易错字辨析。
A.心惊胆站——心惊胆战;
B.不动生色——不动声色;
故选C。
4.D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的解释。解答此题时要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和平时积累的字、词、句,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D项字词解释错误。“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解释为: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鬻”的解释为:卖。
5.C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要结合语境,根据标点符号的作用来进行解答。
喊后面应加引号,“向海里跳 不然我就开枪了 一 二”是船长喊着的话,应加上双引号,船长在说这几句话时,心情都特别的着急,都可以加上感叹号。
故答案为:C。
6.C
【详解】考查病句辨析。A项语序不当,应该先发现缺点然后才能克服缺点。B项语意重复。“不禁”与“忍不住”意思相同,应去掉其中一个。C项正确。D项成分缺失。“使”掩盖了主语,应去掉。
7. 惊 战 牙 嘴 扬 扬 瞪 呆 败 胜 大 笑 心惊胆战、龇牙咧嘴、得意扬扬、目瞪口呆、哈哈大笑 龇牙咧嘴 哈哈大笑 转败为胜 目瞪口呆
【解析】略
8.猴子把他的帽子摘下戴在自己的头上。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改写。
陈述句改把字句方法:1、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行者与被执行者关系。2、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本句中的执行者是“猴子”,被执行者是“他的帽子”。
故句子改为:猴子把他的帽子摘下戴在自己的头上。
9.帆船航行。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缩写。
缩句,就是把写得比较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的枝干去掉,留下主干,使其简单明了。“一艘环游世界的”是修饰“帆船”的,删去;“正往回”是修饰“航行”的,删去;最后剩下主干:主语:帆船,谓语:航行。
故缩句为:帆船航行。
10.只要我们上课认真听讲,学习成绩就会有所提高。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造句。
“只要…… 就……”表示条件关系,例句里“孩子一失足”是条件,一旦满足,“直摔到甲板上没命了”的严重后果必然发生。
用加点的词语“只要……就……”造句,答案并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只要按时吃药,病就会好得快。
11.五分钟——等待考试成绩公布的同学们感觉仿佛过了一个世纪。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
例句中“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破折号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强调在特定情境下,短暂的四十秒钟给人感觉十分漫长,通过时间的客观短暂和人们主观感受的漫长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当时情况的紧张及人们内心的焦急。
示例:十几米的距离——运动员们却觉得像跨越万里一样艰难。
12. 物莫能陷也。 他高高举起自己的盾,不住地吆喝着。 于物无不陷也。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3. 物莫能陷也 于物无不陷也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14.有的人一面高呼要保护环境,一面又在大肆砍伐树木。
【解析】12.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
题干要求在仔细阅读短文的基础上补充句子和对文章人物语言的想象理解。
结合文中楚人说“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以及他高高举起自己的矛,不时用矛在盾前比画着的动作,可以据此推测出这个人说“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时的情况,即他应在举自己的盾在吆喝,即可描述为:他高高举起自己的盾,不住地吆喝着。结合楚国商人矛与盾的说法,可知路人说的是“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意思是: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
根据上下文可知“弗能应”的原因是“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意思是: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13.本题考查对思维推理的分析。
结合“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分析可知,文中楚国商人说他的盾牢不可破,他的矛无坚不摧,两者明显存在着对立关系,所以提问者就让楚国商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商人对此提问无言以对。
1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本题为开放性题型,答案不唯一。根据文章内容,结合实际,思考生活中自相矛盾的案例,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1.香烟盒子上面总是会写着“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厂家还一直在生产销售香烟。2.一边抽烟喝酒熬夜,一边花费大价钱买护肤品美容。
【点睛】参考译文:有一个楚国人,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15. zhǎng yuán 延 16. 柔顺
硕壮
17.拟人。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能生动地写出了太阳的特点。
18.痛苦终于过去了。“倒霉”与“痛苦”可以充实人生,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这种人生是幸福、愉快的。
19.老人是一个善良、温柔、乐观的人。
20.“我”为什么开始“怕他”是因为他是一个硕壮的老黑人,60多岁,对“我”从来不叫名字,总称“我的孩子”。
后来又“欣赏”他,以至“永远忘不了”他是因为他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解析】15.本题考查读音和汉字。
长:读cháng时,指两端的距离。读zhǎng时,指生长,成长。在“长者”中应读“zhǎng”。
缘:读音是yuán,意思是指原因。在“边缘”中应读“yuán”。
延续:指照原来样子继续下去;延长下去。故“yán续”中的“yán”应该是“延”。
16.本题考查近义词。
温柔:指温和柔顺(多形容女性)。文中的“柔顺”与其意思相同。
粗壮:指(人体)粗实而健壮。文中的“硕壮”与其意思相同。
17.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作用。
文中第④段中“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句把太阳当人来写,具有人的特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下山的情景。
18.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结合“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可知痛苦终于过去了。“倒霉”与“痛苦”可以充实人生,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这种人生是幸福、愉快的,所以要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9.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与痛苦的。”可以看出老人是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人。
结合“午餐时,他总爱夹条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可以看出老人的善良。
结合“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温柔的人。
20.考查对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
通读全文,抓住能回答问题的关键句子概述。
根据第三段“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明确“我”开始“怕他”的原因。
抓住“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的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灵魂,看清了真正的世界。”明确到后来又“欣赏”他,以至“永远忘不了他”的原因。
21. hè jǐ zhèng 22. ② ③ 23. 嘱咐 惊慌 惊奇 24. 示例:女主人说:“我脚上盘着一条眼睛蛇,你把一碗热牛奶放在阳台上,它一闻到牛奶味,就会跟去。你看见眼镜蛇到阳台上去喝牛奶了,就马上把门关起来。” 依旧,还是。说明女主人很镇定。 25.知道,因为眼镜蛇就盘在她的脚上。
【解析】21.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作答本题,先阅读短文找到要选读音的字,再结合词语画去错误的读音。
吓:[xià]1.害怕。2.使害怕。[hè]1.叹词。表示不满。2.表示赞叹。3.要挟;威胁。
吓一跳,读音xià yī tiào;吓得一哆嗦。故应画去“hè”。
假:[jiǎ]1.借。2.虚伪的:不真实的(跟“真”相对)。3.凭借;利用。4.假定。5.连词。相当于“如果”。6.虚假的或质量差的东西。[jià]1.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停止工作或学习的时间。
假装,读音 jiǎ zhuāng;装作,故意做出某种动作或姿态来掩饰真相。故应画去“jǐ”。
镇定,读音zhèn dìng;不慌乱;沉着。故应画去“zhèng”。
22.本题考查字义。
学生应结合词语的含义对加点字的字义进行辨析,并选择出正确的解释即可。
镇定:不慌乱;沉着。“镇”安定。故选②。
佩服:尊敬而对其口服心服。“佩”敬服,服气。故选③。
23.本题考查近义词。
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写出与之意思相近的词语。
吩咐:指口头指派或嘱咐。近义词有:叮嘱、叮咛、嘱咐。
慌乱:指慌张混乱;慌忙;匆匆忙忙、恐慌。近义词有:惊慌、慌忙、慌张。
奇怪:稀奇罕见,异于常态;感到出乎意料,难以理解;表示惊讶。近义词有:稀罕、奇异、离奇。
2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作答本题,可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中“因为眼镜蛇最喜欢喝牛奶,所以我让人把一碗热牛奶放在阳台上。它一闻到牛奶味,就会跟去。女佣人看见眼镜蛇到阳台上去喝牛奶了,就马上把门关起来了。”和第⑤自然段中“眼镜蛇就盘在我的脚上呀!”进行分析并作答即可。
示例:女主人说:“我们桌子底下有一条眼镜蛇,它正盘在我的脚上。它特别喜欢牛奶的味道,你去端杯热牛奶放在阳台上,等蛇到阳台上去喝牛奶时,就马上把门关上。。”
(2)仍然:表示情况持续不变或恢复原状。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女主人仍然有说有笑。”和第③自然段中“刚才我们桌子底下有一条眼镜蛇”可知,在文中指:女主人在明知屋内有眼睛蛇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原有的状态,与客人们有说有笑。这说明女主人的勇敢和镇定。
25.本题考查句子分析和对文章的理解。
阅读句子“我能不知道吗?”可知,这是一个反问句,表示的意思是肯定的,即“我知道。”
结合文章第⑤自然段中“她说:‘我能不知道吗?眼镜蛇就盘在我的脚上呀!’”可知,女主人之所以知道有眼睛蛇,是因为眼镜蛇就盘在她的脚上。
26.例文:
我真聪明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难题。遇到难题时,不要慌,只要动脑筋,想办法,难题一定会被解决的。
记得我读二年级时的一天,妈妈在家里一边看电视,一边缝衣服。一走神,这针就掉进了沙发里,这下可把妈妈给急坏了,这要是谁坐上去扎到针,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可欲速则不达,妈妈怎么找也找不到。直到我放学回家,针还是隐藏在沙发里,妈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妈妈发生什么事儿了?”我关切地问到,于是妈妈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嗯……”我皱着眉,苦思冥想了起来,忽然灵机一动,一拍脑门说:“对了!针是铁的,可以吸出来呀,我记得我们家有强力磁,妈妈,快来,这样肯定能找到。”我连忙先打开抽屉,再拿出爸爸的强力磁,然后把沙发的垫子吸了一遍,接着把沙发整个儿吸了一遍儿,不放过任何一个能藏针的地方。嘿!只听见“叮”的一 声,一根铁质的“牙签儿”吸在了磁铁上,还真找出来了。
妈妈见了,连忙竖起大拇指说:“我们家的宝贝真聪明。”我心里甜滋滋的,感觉自己做了一件很伟大的事。
【详解】本题考查习作能力。
本题是话题作文,要求写出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难题,是如何面对难题、机智解决的,又让你领悟到了哪些道理?选择一件事写出来,拟好题目。写作时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开头:开门见山或者修辞式开头点题。
中间: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把你面对难题,如何机智解决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运用恰当的动作、语言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
结尾:总结式或者抒情式扣题,升华主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