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陕西省韩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一、单选题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有所壮大。同时,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各种救亡图存运动纷纷兴起,但都未能改变中国的命运。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历史的必然。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历史条件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经济基础②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③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④救亡图存运动的失败直接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愈是沧桑巨变,愈见宏图伟业。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综合国力持续跃升;从连铁钉和火柴都需要进口到“神舟”飞天、“北斗”组网、“祝融”探火,内生动力更加强劲;从温饱不足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大地实现全面小康,人民生活愈发幸福……这些成就的取得( )①证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②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③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立足马克思主义,致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④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激励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4年4月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召开会议,对在全国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进行动员部署。会议强调,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迅速行动,集中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①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②以实现人民的所有需求为根本出发点③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④把执政为民作为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唯一法宝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4.共产党员铁根全,从事设备检修工作27年,把每一次检修都当作最好的老师,把每一台设备都当成工作的灵魂,练就了对故障诊断“望闻问切”的本领。他不仅在困难面前挑重担,还把自身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已培养出20多名杰出技师和工程师,为设备高效运转保驾护航。从中可以看出,优秀共产党员要( )①以“勇挑重担走在前”的奉献精神践行初心使命②用“脚踏实地干事业”的务实作风提高执政能力③靠“打铁必须自身硬”的法纪观念锤炼党性修养④凭“薪火相传勇担当”的责任意识发挥模范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4年,在某城市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当地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把握改造的整体方向和政策导向,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改造工作顺利推进。但具体的改造方案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则由政府相关部门、专业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等负责。然而,有同学认为这体现了党没有全面领导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党直接管理老旧小区改造的所有具体事务,才能体现全面领导②党对老旧小区改造发挥全面领导作用,主要是把握方向、协调各方③政府等部门在党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实施,是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体现④党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没有把人民利益与党的特殊利益紧密结合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回顾2024年,我国政府从黎巴嫩、海地等高风险地区平安撤回1万多名中国公民,处理领保案件5万多起,接听12308领保热线50多万通,发布海外安全提醒5000多条。这表明(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②坚定维护人民利益是我国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③我们国家积极履行对外职能;防御外来侵略④我国坚定维护国家的各项安全和发展利益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7.2024年12月19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上诉人余华英拐卖17名儿童案作出二审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判处余华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近年来,我国各部门协同合作,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行为( )①由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体现了国体与国家职能相适应②充分表明我国国家政权担负着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职能③充分表明我国组织开展政治建设,促进社会发展④体现出国家对拐卖妇女儿童犯罪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彰显法律威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根据决议,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材料表明( )①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②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审议权和表决权,通过置换债务决议③人大与政府在权力运行中相互制衡,以实现权力的平衡和制约④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推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4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制度保障。这是基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①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具有突出的制度优势②决定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的国家管理形式③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④符合中国国情、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4年11月26日,全国政协召开“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双周协商座谈会。与会政协委员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同志,围绕完善体制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深化产业体系布局、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研讨,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政协智慧和力量。由此可见,人民政协( )①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②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独特政治价值的制度安排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入协商议政、积极建言献策④通过积极履行促进社会发展职能提升国家治理水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4年7月4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4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时俱进做好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工作。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民族地区人大行使高度自治权,保护少数民族利益②该座谈会能增进各族人民对党和国家的认同③材料说明我国保障各少数民族优先发展④该座谈会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中华法系源远流长、一脉相承,集中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丰富内涵,蕴含中华文明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法治精神、道德规范,凝聚了深邃的政治智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由此可见中华法系( )①体现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 ②是中华法治文明的载体③以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④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决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决不能走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的路子。由此可见( )①法治道路并没有建设原则和固定统一的模式②我国坚持走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的法治道路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④中国法治道路与其他国家法治道路截然不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2024年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监察法的决定,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监察法强化监察执法工作规范化要求,在监察工作原则中增写“尊重和保障人权”,完善了对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办案的申诉制度和责任追究规定。监察法的修改( )①为推进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提供了法律依据②加强了人权司法保障,使公权力更好地服务人民③有利于提高监察工作的科学性,防止权力的滥用④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促进民主监督体系的完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政务服务改革是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环节,更是改革为民的生动实践。深圳市某区从补办身份证件,到变更营业执照,实现“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从就业帮助,到企业融资贷款指导,再到法律援助、纠纷仲裁,越来越多的便民利企服务,在市民中心得以一站式提供。这说明,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①是基于政府简政放权、优化政府机构的内在要求②旨在不断提高群众和企业的幸福指数与满意指数③需要政府深化政务服务机制改革,提升行政效能④能够利企便民,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经济社会效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某县结合本地实际,建立“143+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由县委政法委主推,人民法院牵头主抓日常工作。以万人成讼率考核为抓手,实现县、乡、村、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四级联动”,在县、乡、村三级设立法官协理中心、协理站、协理点。2023年共摸排群众矛盾纠纷4338件,同比下降32.52%,成功化解4322件,化解率98.4%。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的先进典型。由此可见,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①扩大基层群众民主权利,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②为构建和谐有序的基层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③完善基层自治的组织形式,夯实群众自治基础④能促进形成全民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主观题17.回溯百年中共党史,加强作风建设犹如一条有力的脉络,鲜明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为集中解决群众反应强烈的“四风”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此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每年都集中时间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着重就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情况开展严肃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十多年来,中共中央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落实八项规定的配套制度和措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监督执纪问责,坚持惩治腐败和整饬党风一体推进,从统一思想认识、到狠刹面上问题、到深入深化、再到标本兼治,分阶段持续深入推进。截至2024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10余万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近160万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0多万人。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落实,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攻克了一些司空见惯的顽瘴痼疾,中央八项规定已经并将继续成为百年大党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知识,说明中央八项规定何以能成为百年大党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老龄化和银发经济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早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并召开专门工作座谈会,广泛征求党内外各界群众的意见建议。为了使政策最大限度反映民意、保障民益,在反复论证、修改的基础上,直到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全国人大常委会从2021年起就在21个省开展意见征求工作,到2024年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表决通过国务院提出的《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2024年9月19日国务院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全面部署各项工作。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我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的落地过程是如何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近年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完善发展,代表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的联系点)成为连接立法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直通车”、民意征集的“连心桥”、民主立法“推进器”;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家站畅通民意收集渠道,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人大工作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代表网站、客户端、微信等平台实现人大代表与选民群众的“零距离”沟通……各级人大通过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把密切联系群众落实到代表履职各环节全过程。材料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并对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作出重要部署,提出了健全基层民主制度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某街道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通过分层议事协商巧解治理难题,以绣花功夫推动辖区治理,在实践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形成阵地明确、主体多元、原则明晰、渠道畅通、机制闭环的“说、聊、议”工作法。“说、聊、议”分层议事协商工作法,运用家门口“说”“社区“聊”城市客厅“议”的分层协商方法,以楼门院议事协商为起点,采取逐层研判,按需联动的工作机制,以“说事”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以“聊事”打通多元参与渠道,以“议事”贯通问题解决渠道,分层协商三级联动,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该街道“说、聊、议”工作法的显著优势。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必须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安徽各地开展丰富多样的“宪”在进行活动:“宪”在宣誓 安徽省政府举行宪法宣誓仪式,通过庄严的仪式,增强了政府工作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化了政府工作人员对宪法和国家的忠诚。“宪”在守护 合肥市某区人民法院干警在区工人文化宫东门广场,向过往群众“面对面”宣讲法律,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促进群众对宪法的理解。“宪”在开讲 淮北市某区检察院未成年人监察部的检察官分别走进中小学,以“宪法日 我们一起学法律”为主题,为千余名学生开展法治专题讲座。“宪”在宣判 黄山市某县人民法院联合县司法局组织行政诉讼案件旁听庭审活动,机关工作人员走进法庭,在“沉浸式”体验行政案件审理的过程中增强宪法意识,提升法治素养。“宪”在直播 池州市某县人民法院与当地某镇中心学校联合举办“模拟法庭+线上直播”活动。师生现场观看或在分会场线上观看,增强法治观念,推动宪法实施。运用“法治中国建设”的相关知识,说明“宪”在进行活动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价值。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D B B D D B B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A C B C D17.①中央八项规定直指党内长期存在的不良作风,措施具体便于执行和监督,是对党的作风建设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举措)②中共中央率先垂范,配套制度措施跟进实施,带动了全党上下作风的整体转变。(树立了中国共产党清廉、务实、为民的良好形象;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③一以贯之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形成了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强大社会震慑力,(刹住了不正之风)在全党、全社会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④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勇气和决心,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巩固和扩大了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18.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广泛征求党内外各界群众的意见建议,群众基础广泛。③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实践参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的落地使人民的意愿和呼声经过民主决策程序成为了国家的方针政策,并通过政权体系顺利转化为了实现人民意愿的具体实践。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能够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紧密融合在一起。最终出台的“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达到了党、国家和人民目标相同、利益一致、相互交融、同心同向。19.(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有利于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群众意见和要求,畅通民意反映渠道,更好为人民服务;有利于人大代表切实行使职权,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有利于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越性。(2)①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②坚持居民自治,调动基层群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增强基层群众的责任感与参与感。③坚持民主协商,集民意、汇民智、聚民心,推进科学、民主决策。④坚持多元主体治理,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凝聚基层治理合力,提升基层治理实效。20.①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坚持依宪执政,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树立宪法权威、推进宪法实施,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②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宪”在进行的活动有利于规范权力的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推进法治中国建设。③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系列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④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能够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促使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