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词三首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古诗词三首 课件

资源简介

(共53张PPT)
1 古诗词三首
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
肥沃的土地、金色的麦浪、炊烟袅袅的小乡村、鸡犬相闻的农庄……纯朴的乡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一幅和谐的画卷。想知道古时候的农家生活是怎样的吗?让我们走进这三首古诗词,了解古人美好的农家生活吧!
课文导入
1. 认识“杂、篱”等生字,会写“杂、稀”等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 想象画面,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情景。
学习目标
第1课时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解诗题
如何理解题目“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
田园
杂兴
春夏秋冬
四个季节
田家,乡村
随兴而写的诗
(诗人)随兴而写的关于乡村四季的诗
xìnɡ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南宋文学家。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的作品成就最高。著有《石湖集》《揽辔录》等。
作者简介
初读古诗
齐读古诗,
读通诗句,
读好诗歌节奏。
杂事 篱笆


字词学舌音





Z

9
左右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易错提示:
注意“杂”的下部是“ ”,不要写成“木”。
Z

9
左右
tínɡ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易错提示:
注意右边是“廷”,不要错写为“延”。
蜓(蜻蜓)
蜒(蜿蜒)
杂(杂乱)
条(面条)
蜻(蜻蜓)
晴(晴朗)
梅子金黄杏子肥,
果肉肥厚
稀落
有花有果,有形有色
诗意:初夏时节,金黄的梅子挂满枝头,杏子也变得鲜亮饱满,格外诱人。田里麦花已雪白,油菜花却谢了,显得稀稀落落。
麦花雪白菜花稀。
解诗意
解诗意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篱笆
蝴蝶
动景
静景
侧面反映
农民的忙碌
诗意:白天变长了,路边的篱笆在夏日映照下,没有行人经过,一切都是那样安静,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悟诗情
整首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宁静。前两句诗对仗很工整:梅子金黄、麦花雪白;杏子肥、菜花稀。“黄、白、肥、稀”这四个形容词组合在一起,让人不由想到万物蓬勃生长的画面。
说说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乐趣。
悟诗情
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江南的田园风光。我从中体会到田园生活宁静闲适的气氛,以及乡村生活的恬静安详。
梅子黄 杏子肥
麦花白 菜花稀
昼长人稀,蜓飞蝶舞
四时田园杂兴
︵其二十五︶
农忙时节
田园景色
文章结构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通过描写初夏江南的田园风光,写出了田园生活宁静闲适的气氛,表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安详。
主题归纳
四时田园杂兴(其四十四)
【宋】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注释 霜晴:指霜后的晴天。
连枷:一种农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使籽粒掉下来,也作梿枷。
译文 新造的场院地面平坦像镜子一样,家家户户趁着霜后的晴天打稻子。
农民欢笑歌唱着,场院内声音如轻雷鸣响,农民整夜挥舞连枷打稻子,响声一直持续到天亮。
课外拓展
第2课时
宿新市徐公店
解诗题
宿 新市 徐公店
住宿,住在
地名
姓徐的人开的客店
(诗人)住在新市徐公开的客店里
知诗人
生平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主要作品
《诚斋集》。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自由读古诗,结合插图和注释,初步理解诗歌大意。
整体感知
杂事 篱笆 徐缓
稀疏 锄头 剥削

shū
chú


字词学习














宿
他在宿(sù)舍的阳台上站了一宿(xiǔ),就为了观察天上的星宿(xiù)。
宿
_____宿舍
_____一宿
xiǔ

_____星宿
xiù

______ 剥削
______ 剥皮

bāo
徐(徐缓)
途(路途)
杂(杂乱)
条(面条)
疏(疏远)
蔬(蔬菜)
蜻(蜻蜓)
晴(晴朗)
茅(茅屋)
矛(矛盾)
赖(依赖)
懒(懒散)
一条小路通向远方
解诗意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结合注释,说说描写了什么景物。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篱笆
稀疏
树上新长出绿叶
没有形成树荫
诗意:稀稀疏疏的篱笆旁,一条乡间小路伸向远方。客店旁的树还未形成浓密的绿荫,树枝上绽出嫩绿的新叶,迎着春光生长。
解诗意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奔跑
再也找不到了
诗意:忽有几个儿童嬉笑着跑来,追捕两三只翩飞的黄蝴蝶,却见蝴蝶飞入黄灿灿的菜花丛中,怎么也找不到了。
解诗意
孩子追不到蝴蝶,会是什么样子呢?
东张西望
四处搜寻
自由练读,读出儿童的失望。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文章结构
宿新市
徐公店
暮春时节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扑蝶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借宿客店时见到的乡村春日美景,体现了诗人闲适的心境。诗人在一派田园风光中,穿插了儿童追逐蝴蝶的场面,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全诗富有童趣。
主题归纳
田园乐(其四)
【唐】王维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译文 茂盛的春草,在秋天还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高大挺直的松树,夏季的树荫凉爽。
牛羊无需人们去驱赶,自己会回到村里的小巷子。孩子们天真烂漫,不认识达官显贵。
注释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落落:松树高大的样子。 童稚:儿童;小孩。 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课外拓展
第3课时
清平乐 村居
解读“词”
词有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词中叫上阕,后一部分,词中叫下阕,朗读时两阕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词的每句话字数可以不同,因此,词还有一个小名叫长短句。
清平乐:词牌名,清平乐是一首曲子,是用来演奏的。
村居:词题。
听这个词牌名,你有怎样的感受?
凡是用它作词牌的词都给人一种清静、平和、舒适的感觉。
知诗人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南宋词人。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青玉案·元夕》《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杂事 篱笆 徐缓
稀疏 锄头 剥削

shū
chú


字词学习














宿
他在宿(sù)舍的阳台上站了一宿(xiǔ),就为了观察天上的星宿(xiù)。
宿
_____宿舍
_____一宿
xiǔ

_____星宿
xiù

______ 剥削
______ 剥皮

bāo
徐(徐缓)
途(路途)
杂(杂乱)
条(面条)
疏(疏远)
蔬(蔬菜)
蜻(蜻蜓)
晴(晴朗)
茅(茅屋)
矛(矛盾)
赖(依赖)
懒(懒散)
解词意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词意:低矮的茅屋旁,一条小溪缓缓流淌,溪边青草茂密,映衬得小溪更加清澈。
解词意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相互逗趣、取乐
老翁和老妇
白发翁媪:温馨
词意: 那是谁家的老两口啊?在屋前用吴地方言聊着天,喝酒逗乐,真是其乐融融。
解词意
读一读词的下阕,说说写了哪些人的活动。
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勤劳、懂事、可爱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
景物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人物
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小儿——亡赖,卧剥莲蓬
文章结构
《清平乐·村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形象的刻画,展现了悠闲的农家生活,表达了词人对幸福和谐、安居乐业的乡村生活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主题归纳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课外拓展
译文 明月升上树梢,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中,传来蝉鸣声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阵阵蛙声。
天空中星星时隐时现,山前落下稀疏的雨点。过去在土地庙树林旁边的茅店,拐了个弯就忽然出现在眼前。
一、给下列古诗词找到对应的作者。
《宿新市徐公店》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清平乐·村居》
范成大
杨万里
辛弃疾
随堂练习
二、比一比,再组词
徐( )
途( )
疏( )
蔬( )
徐缓
路途
疏远
蔬菜
追逐蝴蝶
天真烂漫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宿新市徐公店》在一派田园风光中,穿插了儿童____________的场面,写出了儿童的 ____________,全诗富有童趣。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表现了诗人对__________的热爱之情。
___

园风光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答:白天变长了,在烈日的照射下,路边篱笆的影子越来越短。人们都忙夏收去了,篱笆旁一个行人都没有,一切都是那样安静,只有几只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教材习题
答:一群孩童们嬉笑着玩着游戏,忽然发现了一只美丽的黄蝴蝶。他们好奇地惊呼着,或跳或蹲,想要抓住那可爱的精灵,可是蝴蝶却飞入大片大片金黄的油菜花中,失去了踪影。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答:大儿子十分勤劳,在溪东的豆田间勤勤恳恳地锄草;二儿子手巧,正在编织精致的鸡笼。小儿子在溪边剥莲蓬,他时而仰卧,时而侧卧,时而俯卧,顽皮天真的模样惹人喜爱。
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能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把自己眼前浮现出来的情景写出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