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考试高 一 化 学 试 卷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u---64 Zn---65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 共45分)1.下列气体的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A.天然气 B.水煤气 C.沼气 D.煤层气2.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1甲烷中含有4共价键B.某烃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分子式为C.为球棍模型,棍代表甲烷分子内含有的共价键D. 光照下,等物质的量甲烷与氯气反应的产物是CH3Cl和HCl3.下列关于有机物结构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H4分子只含有极性键 B.碳原子之间只能形成C-C单键C.含碳元素的物质都是有机物 D.碳原子之间只能形成碳链4.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CH4+Cl2CH3Cl+HCl B.+Br2+HBrC.CH2=CH2+HBrCH3CH2BrD.2CH3CH2OH CH3CH2OCH2CH3+H2O5.下列关于同系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C5H12表示的一定是纯净物 B.同系物之间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C.某有机物同系物的组成可用通式CnH2n+4表示D.两个同系物之间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或14的整数倍6.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上制硝酸过程中,氨气的催化氧化属于氮的固定B.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C.葡萄酒、果脯中加入适量SO2以起到杀菌、抗氧化的作用D.电闪雷鸣的雨天,与会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不被植物吸收7.下列有关浓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浓硫酸可用铝质容器储存,说明铝与浓硫酸不反应B.浓硫酸中加入红热的炭块,产生的气体中有两种酸性氧化物C.浓硫酸可用于Cl2、SO2、NH3的干燥,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D.分别向胆矾和滤纸表面滴加浓硫酸,胆矾变白,滤纸变黑,均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8.下列对某溶液所含离子的检验,叙述正确的是A.滴BaCl2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滴入盐酸酸化,再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C.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通入少量Cl2后呈红色,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D.滴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4+9.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B.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C.SO2 和 Na2SO3 溶液都能使氯水褪色 D.常温下铁和铂都不溶于浓硝酸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没有物质的变化,就不可能有能量的变化11.下列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A.甲烷在氧气中燃烧 B.灼热的木炭与的反应C.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D.氢气与氯气的化合反应12.可逆反应A(g)+3B(g)2C(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8mol/(L min) B.v(B)=1.2mol/(L min)C.v(C)=0.4mol/(L min) D.v(C)=0.02mol/(L S)13.下列各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14.如图为锌、铜水果电池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片上发生还原反应:Zn-2e-===Zn2+B.铜片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C.该装置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D.电子由锌片沿导线流向铜极15.如图所示,电流计 G 发生偏转,同时 A 极逐渐变细,B 极逐渐变粗,C 为电解质溶液,则 A、B、C 应是下列各组中的A.A 是 Zn、B 是 Cu、C 为稀硫酸B.A 是 Cu、B 是 Zn、C 为稀硫酸C.A 是 Fe、B 是 Ag、C 为 AgNO3 溶液D.A 是 Ag、B 是 Fe、C 为 AgNO3溶液第Ⅱ卷 (综合填空题 共55分)1.(20分)I. 如图所示,用排饱和食盐水法先后收集20ml和80ml,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甲烷的电子式是______,空间构型是_______。(2)大约30min后,可以观察到量筒壁上出现______液体,该现象说明生成了______。(填序号)①; ②; ③; ④量筒内出现的白雾是______,量筒内液面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写出第一步取代的反应方程式 。(3)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试写出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II.如图所示表示某些烃类的结构模型:有机物甲的名称为 ,写出其化学式 ,有机物甲与有机物乙互为_____。2.(12分)完成下列问题(1)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空: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②反应至平衡时,v(X)为_____,c(Z)为______。③若X、Y、Z均为气体,则达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起始投料时_____(填“增大”“减小”或“相等”)。(2)在密闭容器里,通入a mol A(g)和b mol B(g),发生反应A(g)+ B(g) 2C(g),当改变下列条件时,会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____(填序号)。①降低温度 ②保持容器的体积不变,充入氦气③加入催化剂 ④保持容器的体积不变,增加A(g)的物质的量(3)某温度时,向某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 H2(g)和3mol I2(g),发生反应:H2(g)+ I2(g)2HI(g) 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 (填序号)①H2消耗的速率和I2消耗的速率相等 ②H2、I2、HI的浓度比为1:1:2③H2、I2、HI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④该条件下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⑤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再发生变化 ⑥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3.(10分)分别按下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乙中A为电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 甲中锌片是负极,乙中铜片是正极B. 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有气泡产生C. 两烧杯中溶液pH均增大D. 产生气泡的速度甲中比乙中慢E. 乙的外电路中电流方向Zn→Cu F. 乙溶液中SO向铜片方向移动(2)变化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甲为 ;乙为 。(3)在乙实验中,如果把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请写出铜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及总反应离子方程式:铜电极: ,总反应: 。当电路中转移0.25mol电子时,消耗负极材料的质量为______g。4.(13分)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它是以元素的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二维平面图象。下图为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箭头表示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所述物质中,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2)实验室常借助转化关系①来制备A,其反应原理可用方程式表示为 ,通常用来干燥A的试剂是 (填选项字母)。a.浓硫酸 b.P2O5 c.碱石灰(3)A也可直接转化为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工业上,将NO2用水吸收可制得硝酸,该反应中n(氧化剂):n(还原剂)= 。(5)在浓硝酸中放入足量铜片,随反应进行,气体产物的颜色会越来越浅。反应即将结束时的离子方程式为 。(6)在50mL混合酸中,c(HNO3)=0.4 mol·L-1,c(H2SO4)=0.2 mol·L-1,向其中加入2.56g铜粉微热,待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B D A C D C B C D A B A B D C1.(20分)I.(1) 正四面体(1分)(2)油状(1分) ②③④ 盐酸的小液滴 上升(3)II.正丁烷 C4H10 同分异构体2.(12分)(1)3X+Y 2Z 0.1mol·L-1 增大(2)③④ (3)③⑥3.(10分)(1)CD (2)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Cu2++2e-===Cu Zn+Cu2+===Zn2++Cu 8.1254.(13分)(1)N2 (1分) (2) c(1分)(3) (4)1:2(5) (6)0.3mol·L-1(3分)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B D A C D C B C D A B A B D C1.(20分)I.(1) 正四面体(1分)(2)油状(1分) ②③④ 盐酸的小液滴 上升(3)II.正丁烷 C4H10 同分异构体2.(12分)(1)3X+Y 2Z 0.1mol·L-1 增大(2)③④ (3)③⑥3.(10分)(1)CD (2)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3)Cu2++2e-===Cu Zn+Cu2+===Zn2++Cu 8.1254.(13分)(1)N2 (1分) (2) c(1分)(3) (4)1:2(5) (6)0.3mol·L-1(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