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自由平等的追求 课件(共29页+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自由平等的追求 课件(共29页+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
7.2自由平等的追求
2025统编版八年级下册
自主学习
1
如何珍视自由?
2
如何践行平等?
3
什么是特权?
4
如何反对特权?
浏览课本P104-107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将答案标记在课本上。(时间:3分钟)
新课导入
2025年4月18日,在深圳北站,一女子为等同行人,在D2404次列车车门关闭时强行阻拦,站台人员制止未果,同行人上车后列车正常开出。4月19日,厦门铁路警方查获该女子,其供认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违法行为。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此事件警示公众,出行应遵守规则,切勿扰乱公共秩序。
思考:女子引起行为被行政拘留说明了什么?
依法行使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第一部分
珍视自由
讲授新知
超六成受访应届毕业生表示遇到过就业歧视
2025年4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3名应届毕业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4.9%的受访应届生表示求职中遇到过歧视,且受访者院校水平更低或学历更低,遭遇歧视的比例相对更高。65.4%的受访应届生坦言遭遇就业歧视会导致自信心、自尊心受挫。其中,第一学历歧视问题最普遍,获选率为52.1%。如北京一所985院校的2024届硕士毕业生周晴,本科就读于二线城市的一所普通院校,本以为名校研究生学历可以让自己求职更加顺利,但投递了许多简历都没能进入笔试环节,她和同学分析,第一学历不是名校可能是被刷的主要原因。
思考:就业歧视是否合理合法?如果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做?
知识拓展
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为此,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知识拓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在就业招聘的过程中禁止发生各种歧视行为现象,禁止在就业招聘中对性别和身体健康状况等进行歧视,且规定同样的条件同样的工作要给予劳动者同样的待遇和福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也重申了自主择业权和平等就业权,并提出反对民族、宗教、性别、种族等类型的歧视。
我国有多部法律明确禁止就业歧视行为:
研法明权:主动学习就业歧视相关法律法规,清晰知晓自身合法权益边界。
留存证据:及时收集招聘、面试等环节涉及歧视的各类证据,为维权做准备。
投诉维权:向劳动监察、工会等部门投诉举报,借助外部力量维护权益。
法律诉讼:若投诉无果,果断通过法律途径起诉,用法律武器捍卫自身利益。
措施:
新课导入
八年级学生田某经常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督促他,他却说:“什么时间上学、做不做作业是我的自由。”田某有时抽烟喝酒,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老师批评教育他,他振振有词:“这是我在校外的活动,是我的自由。”
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对田某的言行进行评价。
根据《义务教育法》第四条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田某作为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按时到校、完成学业是其法定义务,而非个人自由。
虽然田某的行为发生在校外,但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条,学校负有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纪律教育的职责。老师对其批评教育属于依法履行教育管理职能,符合“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田某将“自由”理解为不受约束的行为权利,忽视了法律对未成年人行为边界的明确规定。其言行表明其未认识到自由需以遵守法律为前提,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总结归纳
1.如何珍视自由?P104
①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
为此,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②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
第二部分
践行平等
讲授新知
思考:这些漫画属于什么行为?
这些都属于特权行为!
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讲授新知
思考:为什么要反对特权?追求特权会有什么后果?
对于老一代共产党人来说,“反对特权”绝非口号、绝不含糊。毛主席要求自己的女儿不可搭乘公家汽车,周总理绝不允许吃饭不交伙食费,刘少奇对地方同志提出对亲属照顾坚辞不受。
特权是平等的大敌。每个公民都应平等的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
总结归纳
3.什么是特权?P105
含义: 所谓特权,就是法律、制度规定之外的特殊权利。
表现: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利,并想方设法逃避法律制裁。
反对特权的原因:特权是平等的大敌。每个公民都应平等的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追求特权的后果: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
讲授新知
结合该案例说一说,我国如何反对特权的?
中国足球领域腐败案:陈戌源是中国足球协会原党委副书记、主席,因受贿罪被判刑。2010年至2023年,他利用担任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董事长、中国足协换届筹备组组长、中国足协主席等职务便利,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在项目承揽、赛事安排等事项上提供帮助,非法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8103万余元。2024年3月26日,湖北省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陈戌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受贿违法所得被依法追缴,上缴国库。
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毎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总结归纳
2.如何反对特权?P105-107
①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
②毎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讲授新知
思考:死刑犯在执行死刑前出现急病重症,到底需不需要救治
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
媒体曾刊登了一则题为《一审被判死刑还该不该重金抢救》的报道:被告人因犯抢劫罪,一审被判处死刑,上诉期间病情急剧恶化生命垂危,出于人道主义考虑,看守所将其送往医院紧急救治,并承担了数万元医疗费用。当时,此案引起激烈争论,很多人认为这是在作秀,不应该浪费国家有限的财力去救治一个死刑犯。
讲授新知
思考:设立就业歧视投诉窗口的给你什么启示?
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着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损害了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面对这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讲授新知
践行平等,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要树立平等意识。
总结归纳
2.如何践行平等?P105-107
①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②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③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④践行平等,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
课堂总结
自由平等追求
珍视自由→如何珍视自由
践行平等
1.如何践行平等
5.什么是特权?如何反对特权?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1.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践行平等要( )
①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②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③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④平等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课堂检测
2.八年级学生田某经常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督促他,他却说:“什么时间上学、做不做作业是我的自由。”对田某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可以放弃权利
B.权利就等于自由,是否放弃取决于自己
C.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田某是错误的
D.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是小事,田某是正确的
C
课堂检测
3.电视专题片《零容忍》第二集《打虎拍蝇》指出,在反腐败高压态势下,我们党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于一些高级干部不收敛不收手,也绝不姑息,没有例外。从平等的角度看,这体现了( )
①践行平等,就要规范权力的运行
②践行平等,就要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③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D
课堂检测
4.共校布置了以“践行平等”为主题的黑板报制作任务,小兰负责“怎样践行平等”板块内容的编写。以下她搜集的素材不适合入选的是( )
①公交车上设有“老弱病残孕”爱心专座
②政府为贫困学生申请助学金提供“绿色通道”
③同学们利用节假日到街头清除小广告
④中学生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加研学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课堂检测
5.重庆地铁4号线石船站开通后,每天都有一群老人背着背篓去市区卖菜。有网友认为卖菜人员带菜筐上车,会影响其他乘客的乘车体验。地铁公司表示“只要符合规定,乘客有权选择携带何种物品乘坐地铁”。这告诉我们( )
①会引发更多社会矛盾与纠纷
②公民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
③要完全尊重公民的个人选择
④要平等对待每个公民的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感谢观看
下节课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