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合江县 2025年春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养过程性监测
七年级 语文试卷
(本卷满分:120分,检测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分第Ⅰ 卷和第Ⅱ 卷。
2. 考生作答时,选择题用 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其余各题用 0. 5毫来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 全卷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考试结束后, 统一上交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 (2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憎恶(zē nɡ) 玉黍(shǔ) 群蚁排衙(yá )
B. 破绽(dì n ɡ) 诘问(j í ) 酣然入梦 (hā n)
C. 军帖(ti ē ) 呜咽(yà n) 正襟危坐(jī n)
D. 镐头(ɡǎo) 迭起(di é ) 妇孺 皆知(rǔ) 2.下列选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烦燥 晌午 爬山跃岭 B. 剪裁 辫子 锋芒毕露 C. 默锲 狂斓 成惶成恐 D. 亘古 选聘 燕然勒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这台晚会组织得非常失败,令观众们叹为观止 ,失望而归。
B. 数学考试题难度太大了,他们感到扑朔迷离 ,不知如何下笔。
C. 想要大家对你刮 目相看 ,你就得好好下一番功夫改掉自己的毛病。 D. 我校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好人好事,呈现出良好的风气。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自从家里有了游戏机,珍珍的学习明显下降了。
B. 大家都注意学校卫生,全校同学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了保障。 C. 那位失主在电视台昨天为表谢意又诚挚地为小赵点了一首歌。 D. 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和分析问题,还要善于解决问题。
5. 根据课文内容,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杨花榆荚无才思, ▲ 。(韩愈《晚春》)
(2) ▲ ,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3) 《卖油翁》中,表现陈尧咨射箭技术高超的句子: ▲ ,公亦以此自矜。
(4) 《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 ,关山度若飞。
(5) 《卖油翁》中体现卖油翁谦虚的句子是:我亦无他, ▲ 。
(6)《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 ▲ , 寒光照铁衣 。
6. 学习语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生活,学校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活动,请同学们 完成以下任务。
( 1 )语文兴趣我激发( 3分)
《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词 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 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 发展” ,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有同学根据上面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
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
下联: ▲
( 2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分成不同专题活动小组搜集资料,请参考第一小组,写出 第二、三小组的专题名称。( 4分)
第一小组:搜集巧用了成语的广告。
第二小组: ▲ 第三小组: ▲
( 3 )请你用楷书在下面的田字格中工整地写出:腹有诗书气自华。( 3分)
二、阅读理解。 (52分)
(一)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7—9题。(10分)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 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②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 奶奶在树下喊:“ 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 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 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 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 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觉呢,也在上头睡? ”没错。四 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 望着我 ……儿时的我在老海棠树的“ 躺椅”里尽情享受着快乐时光,奶奶对调皮的我不时送来关心。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 冲我叨唠:“ 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 “ 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 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
么累!” 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 限的天空。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 带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 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 “ 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 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 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 “ 你们上班上学,就是 这么糊弄?” 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 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 有我自己的工作?” 这回是我不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眼,又会有 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 刷 啦——刷啦—— ” ,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 奶一个人在北京,爸和妈都去了干校。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 “ 刷啦刷啦 ” 的声音把我惊醒,赶 紧跑出去:“ 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 ” 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 咳,你呀你还不懂 吗?我得劳动。” 我说:“ 可谁能看得见?” 奶奶说:“ 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 我得自觉。” 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 我跟您一块儿扫行不?”“ 不行,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⑥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 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她的成分随了爷爷算地主。虽然我那个地主爷爷三十几岁就一命归天, 是奶奶自己带着三个儿子苦熬过几十年,但人家说什么?人家说:“ 可你还是吃了那么多年的剥削 饭。” 这话让她无地自容。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奶 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 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 上时代。
⑦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 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 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 “ 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 ” 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 不 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 ” 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 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 “ 奶奶。” “ 奶奶!” “ 奶奶—— ” 我记得她终· ·于抬起 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⑧ ……
⑨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 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时地要我 给她说说:“ 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选自史铁生《老海棠树》有删改
7. 阅读文章,理清文脉,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关于奶奶做的事情。(3分)
① → 糊纸袋→ ② → 扫院子→ ③
8.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⑦段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3分) 我记得她终· ·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9.结尾说奶奶形象成了作者“ 永生的痛悔” ,请结合本文,谈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亲情?(4分)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0—13题。(13分)
父爱如山 蒋玉平
① 在我老家村子四周都是山,一座连着一座,像大海里的波涛连绵不断。小时候父亲常带我们 上山,每次我们都很兴奋,一出门就“ 噔噔噔 ” 地一溜小跑,三下两下就把父亲甩在了后面。然后, 在离他十多米远的地方,转过身来朝他嘻嘻哈哈地炫耀自己,待他走近了,又一溜烟向前疯跑,再 作轻狂状。对此,父亲一点都不气恼。他总是以自己惯有的速度,不紧不慢地往前走。通常上一次
山,我们只有三四次得意的机会。此后,父亲就会超过我们,待我们到达约定地点时,他已干了许 多活了。
②山里的孩子通常心智发育晚。我上小学时,脑子里像装满了浆糊,十分愚钝, 一至三年级都 被留级,让我吃了很多苦,也给父母亲丢了脸,心头像压着一座山一样难受。于是,我憋红了脸对 父亲说不想读书了,要回家帮挣工分。父亲当然不同意,开导我说: “ 读书如爬山,开始慢一点并 不怕,只要坚持往前走就行。 ”
③有了父亲这句话,我心想那就再读两年吧。到时父亲就会知道我不是读书的料,不会让我再 读了。打定了主意,那书我就不急不躁地读着。可没想到,就在这漫不经心中,我的成绩竟渐渐好 了起来,到小学毕业时,在班里已名列前茅了。这让我信心大增,最终以较好的成绩考上了初中。 我在心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好像终于爬过了一座大山。
④上初中以后,全公社的“ 尖子生 ” 都集中在一个班里,共有七十个,把简陋的教室塞得满满 当当,正所谓高手如林。自然,以我的实力,成绩不会有多好,最多算个中等水平。在应试教育中, 激烈的竞争无处不在。一开学,同学们就使出各种招数你追我赶, 一幅百舸争流的景象,无形中给 了我很大压力,我只好乖乖地投入到挑灯夜战的行列中,每天过得像打仗一样紧张,恨不得睡觉都 睁着一只眼看书。一个星期下来,我被弄得头昏脑涨、心烦意乱。周六回到家里,人像害了大病一 样,没有一点精气神。父亲见了忙问我咋回事,我一五一十地跟他讲了。他沉思了半晌,指着西边 高耸入云的山峰悠悠地说:“ 书咋能这么读 你能一口气登上那山顶吗 读书和爬山一样,使猛劲 儿都不是长久之计,只有持续不断地往前走才行。 ” 父亲又心疼地看看我,挥挥手说: “ 赶紧吃饱 喝足去睡吧。 ”
⑤父亲的话使我急躁的心平静下来。经过认真思考,我心中有了持之以恒地抓好学习的打算, 再也不跟着那些蝙蝠似的同学熬夜了。自己该玩玩,该睡睡,对学习好像一点也不着急,弄得老师 也认为我没有上进心,可我的考试成绩却越来越好。
⑥初中毕业前几个月,班里的学习气氛更加紧张,可我依然一副逍遥自在的样子,没有在学习 上花更多工夫。有个周六,我回家后跑到村头和小伙伴玩起了扑克,直到很晚才回家。我刚走到大 门口便被父亲叫住了。他厉声问我 :“ 你看过登山比赛吗 人家快登顶时都是要冲刺的啊!傻小子, 现在你还不铆足劲儿往前冲,是想等着被淘汰吗?
⑦父亲的责骂让我如梦初醒,我赶紧一改过去的散漫习性,把时间和心思都集中到了学习上, 奋力向自己心中的顶峰冲去,最终考上师范学校,跳出了农门。
⑧那年代,考上师范学校,就好像口袋里揣上了两个“ 本儿 ” ,左边是粮本,右边是存折。当 拿到《入学通知书》时,我真有“ 会当凌绝顶 ” 的感觉,多么希望父亲能杀了家里那只山羊,请村 里人来庆贺一番,也让一家人风光风光。可父亲好像一点也不懂我的心思,仍然和往常一样很早便 出门去了,直到天完全黑下来才吃力地背着一大筐松明回家。他边吃饭边对我说: “ 我今天砍的松 明太多,把背不动的放在东山最高处的树丛中了,明天一早你和弟弟去背回来。 ”
⑨第二天天刚亮,我和弟弟就出发了。可我们爬上东山后,根本找不到松明。因为东山上峰峦 叠起,我们爬上一座山峰,眼前又出现一座更高的山峰,再后来,山峰竟仿佛钻进了云雾里,看不 出究竟有多高。
⑩父亲肯定不会骗我们兄弟俩,可我们咋就找不到他放的松明呢?看着云雾缭绕的远山,我似 有所悟,心里平静了许多,心中似乎燃起了一把明亮的松明火把。多少年来,我的人生道路上从未 出现过一马平川的坦途,但在如山的父爱滋养下,我从容地翻过了一座座山峰。
10. 请剖析本文标题 “ 父爱如山” 的有哪些含义?(3分)
11. 结合文章内容,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①段中的画线句子。(3分)
在我老家村子四周都是山,一座连着一座,像大海里的波涛连绵不断。
12.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结尾段的作用。 (3分)
13. 想必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自选角度对父亲这个角色进行评说。(4分)
(三) 古诗阅读。 (7分)
竹里馆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4.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孤高自许、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B. 诗歌语言华丽,辞藻丰富,用词精巧,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C. 本诗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平淡却匠心独运。
D. 前两句写“ 声 ” ,后两句写“ 静 ” ,生动描绘了月夜竹林的美景。
15.本诗和《晚春》都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4分)
(四)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6—19题。(15分)
[甲]
初,权谓吕蒙曰: “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 孤岂欲卿治经为 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 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乐羊子)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 “ 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 妻乃引刀 趋①机而言曰:“ 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 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 ,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 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注]①趋:快步走向。 ②捐:抛弃。 ③亡:同“ 无” ,不足。④懿:美好。
16.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B.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 遂成丈匹 C.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D.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1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脱

B. 即更刮目相待 更:另外
C. 妻跪问其故 故:故事
D. 羊子感其言 感:被. . . . . . 感动
18.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乙]文告诉我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其他事业,都需要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B. [乙]文通过劝学这个小故事,赞扬了羊子的妻的高洁品德和过人才识。
C. [甲]文中“ 卿 ”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 卿 ”为爱称。
D. [甲][乙]两文段中,孙权、乐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19 .联系上下文,请翻译下面句子。( 6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分)
(2)何异断斯织乎?(3分)
(五) 整本书阅读。 (7分)
20.( 1 )我们班的同学读了《骆驼祥子》这本书后,都感慨万千,纷纷谈了自己的阅读体会。下面 同学的阅读体会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骆驼祥子》中刘四爷非常反对虎妞和祥子的结合。
B. 《骆驼祥子》的语言具有独特的“ 京味儿 ”。
C. 祥子最终堕落的根本原因在于他自暴自弃。
D. 《骆驼祥子》反映了老舍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2)有人说:假如曹先生能及时回京,虎妞不死,小福子不死,祥子就不会走向堕落。你同意吗? 请结合小说谈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4分)
三、写作。 (4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40分)
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回忆的瞬间。那个瞬间也许让我们感到人间温情,也许让我们认识到自 身成长,也许让我们领悟到人生哲理 ……
请以“ 瞬间” 为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补充的内容不超过6字;②运用所学人物描写的方法,写 出人物的细微变化;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5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 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合江县 2025年春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素养过程性监测
七年级 语文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28分)
1. A 2. B 3. C 4. D
5.(1)惟解漫天作雪飞 (1分)
(2)策勋十二转(1分)
(3)当世无双(1分)
(4)万里赴戎机(1分)
(5)唯手熟尔(1分)
(6)朔气传金柝(1分)
6.(1)参考示例:咏诗词弘扬传统 (3分)
(2)参考示例: 搜集生活中的俗语 (2分) 搜集流行的网络用语 (2分)
(一)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7—9题。(10分)
7. 树下唤孙,送饭 补花,洗菜 灯下学习 (3分)
8.“ 终于 ”一词足见奶奶低头不语时间之久,体现了奶奶此刻非常惭愧、沮丧、失落的心理。( 3 分)
9. 亲情在拥有时往往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觉得它的难能可贵。全篇作者正是从对奶奶的不理解 到理解,把奶奶她那最亮丽的精神品质——行动上努力上进的老人形象,永远定格在思念中。我对 奶奶的晚来的理解也成了“ 永生的痛悔 ”,最后只能靠海棠树来追悔纪念那个“ 坐在满树的繁花中, 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 ”最可亲的奶奶。所以,对待老人要在心理上和行动上多些理解。( 4 分)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0-13题。(13分)
10. ①父亲的爱如同大山一样深沉,他在我的成长中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
②父亲的爱又如同人生道路的波折,在我疏懒懈怠和沾沾自喜的时候,他适时提醒我,给我设 置障碍,让我明白行稳方能致远的道理。 (3分)
11.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家乡的大山比作波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山连绵不断的样子。(3分)
12. 结构上:总结全文,篇末点题,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内容上:点明了文章主旨,点明了我的人生道路虽充满波折,但是在父亲帮助与提醒下,我能 够从容地越过人生的这些坎坷这一主旨 (3分)
13. 示例:我认为父亲是富有教育智慧的人。当他知道我读书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慢慢地开导我要 稳步向前行,当我和同学们展开激烈的学习竞争的时候,父亲又很心疼我,告诉我读书不应该使猛 劲,而是要学会劳逸结合。当我懈怠懒惰的时候,他又告诉我,在关键节点时候应当铆足劲儿往前 冲。当我为自己的成就而沾沾自喜时,父亲告诉我要行稳致远。(4分)
14. B
(三) 古诗阅读。 (7分)
15. 参考示例
相同点: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竹里馆》中诗人描绘了幽篁、深林、明月等自然景物,营造出清幽宁静的氛围,体现出对大自 然的喜爱。《晚春》里诗人通过描写草树争艳、杨花榆荚飞舞的景象,展现了晚春的绚丽多彩,也 流露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之情。(2分)
不同点:两首诗的情感的侧重点不同。
《竹里馆》通过“ 幽篁 ”“ 弹琴 ”“ 长啸 ”“ 深林 ”“ 明月 ”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 悠然自得的心境,侧重于个人内心世界的呈现,展现出一种高雅绝俗的隐居生活情趣。
《晚春》通过“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更强调对时光的珍惜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借花草树木争艳的场景,传达出应抓住时机、创造美好未来的寓意,同时也包含了对美好时光易逝 的感慨。(2分)
16. D 17. C 18. B
(四)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6—19题。(15分)
19. (1)我难道是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博士吗?( 3分)
(2)这与剪断正在织的布有什么不同呢?( 3分)
20. C
(五) 整本书阅读。 (7分)
21.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并完成各题。(7分)
(2)参考示例:不同意,《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代表的是祥子这一类生活在社会底层受迫害的人, 即使这一个祥子凭借如此的巧合未堕落,只要现实未改变他终究不幸,更何况一定会有其他祥子一 类的人堕落下去,这是大多数那个时代的“ 祥子 ”的命运。(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