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资源简介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1.(2025三下·香洲期中)我会拼写,将汉字有序地写在横线上。
2024年金秋,shì jiè   再次jù   焦珠海航展。开幕式上,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以帅气的zī shì   出场,舞dǎo   般的lüè   过天空,现场观众举起手机记lù   下精彩瞬间。
【答案】世界;聚;姿势;蹈;略;录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shì jiè”:写作 “世界” ,“世” 字注意上面没有点,“界” 是上下结构,田字头,下面是 “介” 。“jù”:这里是 “聚” ,注意下面是三撇,不要少写或写错笔画,该字为上下结构。“zī shì”:即 “姿势” ,“姿” 是上下结构,下面 “女” 的横要写长;“势” 上面是 “执” ,下面是 “力” 。“dǎo”:“舞 dǎo” 应写为 “蹈” ,右边是 “舀” ,注意上面 “爫” 和下面 “臼” 的写法 。“lüè”:“lüè 过” 写作 “略” ,左右结构,左边是 “田” ,右边 “各” 的写法要注意 。“lù”:“记 lù” 写作 “录” ,注意上面是 “彐” ,下面 “水” 的写法有变化 。
故答案为:世界;聚;姿势;蹈;略;录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检验对字词读音的准确把握以及对汉字字形结构的熟悉程度,有助于巩固基础字词知识,提升书写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2025三下·香洲期中)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荡漾(yàng) 纤细(xiān)
B.惊讶(yà) 撒(sā)谎
C.遵循(zūn) 松散(sǎn)
D.咖(jiā)啡 宋(sòng)国
【答案】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BC.正确;
D.“咖啡” 的 “咖” 应为 “kā”。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汉字读音的准确识别能力,重点考查常见字词中易读错字的读音,通过辨别选项中加点字读音的正误,检验对基础字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强化读音规范,提升语言基础素养。
3.(2025三下·香洲期中)下列每组词语中不全是反义词的一组是(  )。
A.骄傲——谦虚 活泼——呆板
B.准确——错误 轻便——笨重
C.节省——节约 长期——短期
D.高兴——难过 偶尔——经常
【答案】C
【知识点】反义词
【解析】【分析】ABD.正确;
C.“节省” 和 “节约” 意思相近,都表示不浪费,是近义词。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词语反义关系的判断能力,通过分析每组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检验对反义词概念的理解和对常见词语含义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提升词汇辨析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4.(2025三下·香洲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北宋画家张择端。
B.《惠崇春江晚景》是宋代诗人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所写的题画诗。
C.《黔之驴》《农夫与蛇》《乌鸦喝水》《拇指姑娘》都是寓言故事。
D.《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和睦相处。
【答案】C
【知识点】作者作品;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ABD.正确;
C.《黔之驴》是柳宗元的寓言作品,通过驴子被老虎吃掉的故事,讽刺外强中干的人;《农夫与蛇》是伊索寓言,告诉人们对恶人不能心慈手软。而《乌鸦喝水》是伊索寓言故事,主要体现乌鸦的聪明机智。但《拇指姑娘》是安徒生童话,讲述拇指姑娘的冒险经历,充满奇幻色彩,不属于寓言故事。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涵盖绘画作者、题画诗、文学体裁类别以及寓言故事寓意等内容,通过判断各选项表述正误,检验对多种文学知识的积累程度,有助于丰富文化知识储备,提升文学素养。
5.(2025三下·香洲期中)下列所描述的情景与寓言故事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公安人员根据已有的线索,很快找到了那批被盗物资。(《按图索骥》)
B.亮亮拿书挡着自己,趴在课桌上睡觉,以为老师看不见。(《掩耳盗铃》)
C.小力已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了,可他非要再加上一个华丽空洞的结尾。(《叶公好龙》)
D.哥哥沉迷游戏,成绩一落千丈,在老师的劝说下醒悟过来,下定决心认真学习。(《亡羊补牢》)
【答案】C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ABD.正确;
C.《叶公好龙》说的是叶公表面喜欢龙,实际见到真龙却害怕,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而小力是画蛇添足,在事情清楚后非要加不必要的结尾,应对应《画蛇添足》,与《叶公好龙》不对应。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寓言故事寓意的理解及与实际情景的匹配能力,通过判断所给情景与寓言故事是否对应,检验对寓言故事内涵的把握程度,有助于加深对寓言寓意的理解,提升知识运用能力。
(2025三下·香洲期中)我会根据情境填写恰当的句子。
6.中华之美,美在璀璨文化。“   ,正是河豚欲上时”让我们体会到诗词是清新明丽的画。“绿阴不减来时路,   ”让我们感受到诗词是婉转悦耳的歌。
7.中华瑰宝,根在传统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   ”中医“四诊法”。在古代,“   ”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所必须的技能,成为“雅人四好”。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即   。它们共同形成独特的“四”字文化,你还知道类似的吗?比如:   。
【答案】6.蒌蒿满地芦芽短;添得黄鹂四五声
7.望、闻、问、切;琴、棋、书、画;笔、墨、纸、砚;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古代诗词名句的积累与理解,通过具体的情境,检验对诗词中所描绘的画面和意境的感悟能力,有助于提升对古典诗词的欣赏水平和文学素养。
(2)本题考查对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的掌握程度,涉及中医诊断方法、文人雅好、文房四宝等多个方面,还要求拓展类似的 “四” 字文化知识,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6.“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出自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出一幅清新明丽的画面。“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出自曾几的《三衢道中》,以黄鹂的叫声衬托出山林的幽静,仿佛一首婉转悦耳的歌。
故答案为:蒌蒿满地芦芽短;添得黄鹂四五声
7.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他提出的 “望、闻、问、切” 是中医的 “四诊法”,通过观察、听闻、询问、触摸来诊断病情。“琴、棋、书、画” 在古代被称为 “雅人四好”,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备技能。文房四宝指的是 “笔、墨、纸、砚”,是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类似的 “四” 字文化还有很多,如 “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故答案为:望、闻、问、切;琴、棋、书、画;笔、墨、纸、砚;示例: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025三下·香洲期中)我会根据主题完成相关的任务。
阅读,点亮未来,润泽心灵,让我们一起走进学校的读书节活动吧!
8.好书推荐。在布置好书推荐展板时,同学们做了树叶贴画,请你写出对应的寓言故事。
           
9.复述故事。讲故事时增加动作、神态会更吸引人。请你照样子,把《狐假虎威》的故事讲述生动。
例:“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狐狸   地对老虎说:“这下你该相信我就是百兽之王了吧!”
10.分享感想。班里同学分享了读后感,但有两处错误,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最近读了寓言故事“南辕北辙”,明白了做事情一定要看准方向。寓言故事蕴含深刻道理,带给我们许多启示。希望大家也爱上阅读。
【答案】8.守株待兔;揠苗助长;亡羊补牢
9.得意洋洋
10.将 “南辕北辙” 的双引号改为书名号;在 “明白了做事情一定要看准方向” 前加上 “我”。
【知识点】修改病句;成语运用;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寓言故事典型画面的识别能力,通过观察树叶贴画呈现的关键场景,判断对应的寓言故事,检验对经典寓言故事内容的熟悉程度,有助于强化对寓言故事形象化的记忆和理解。
(2)本题考查对故事人物神态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要求结合具体故事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描述人物神态,以增强故事讲述的生动性,有助于提升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和句子语病的修改能力,通过对读后感中错误的识别与修改,检验对标点符号规范用法和句子结构完整性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提升书面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8.第一幅图中,树桩旁躺着一个人,旁边有一只兔子,对应 “守株待兔” 中农夫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的情节;第二幅图中,一个人在田里将禾苗向上拔,符合 “揠苗助长” 把禾苗往上拔以助其生长的故事内容;第三幅图中,羊圈破了个洞,牧羊人正在修补,对应 “亡羊补牢” 中羊丢后修补羊圈的情节。
故答案为:守株待兔;揠苗助长;亡羊补牢
9.在《狐假虎威》故事中,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退百兽后,内心充满得意,“得意洋洋” 能生动体现狐狸此时炫耀、自满的神态,与情境相符。
故答案为:得意洋洋
10.“南辕北辙” 是寓言故事名称,应用书名号《南辕北辙》;原句 “明白了做事情一定要看准方向” 缺少主语,加上 “我” 使句子成分完整。
故答案为:将 “南辕北辙” 的双引号改为书名号;在 “明白了做事情一定要看准方向” 前加上 “我”。
(2025三下·香洲期中)课内文段阅读。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来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兔走触株   
而身为宋国笑   
12.用“/”表示句子中间的停顿,请你为下面句子划分停顿。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13.“兔不可复得”的原因是(  )。
A.其他的兔子看到这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就再也不来这片地里了。
B.农夫能够捡到兔子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偶然事件,不可能经常发生。
C.农夫的运气一直很不好,如果运气够好,不管做什么事都能成功。
D.农夫等的时间不够长,如果再多等几天,就一定会等来其他的兔子。
14.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和宋国农夫一样的人,请你举一个例子,并劝说他改变想法。
【答案】11.跑;自己
12.因 / 释其耒 / 而守株,冀 / 复得兔。
13.B
14.例子:小明看到同学买彩票中了奖,就觉得自己也可以通过买彩票发财,于是每天省下零花钱去买彩票,甚至上课都在想自己中奖后的事情,不好好学习。
劝说:小明呀,买彩票中奖只是极少数的幸运情况,就像农夫偶然捡到撞死的兔子一样,是非常偶然的。我们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这种不确定的事情上,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比如好好学习知识和技能,以后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如果一直想着不劳而获靠买彩票发财,不仅浪费了时间和金钱,还可能耽误了自己的学业和未来呀。
【知识点】守株待兔;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通过解释文中关键字词的意思,检验对文言文词汇的积累和对语境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准确把握文言文的内容,提升文言文阅读水平。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停顿划分能力,依据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语义表达,合理划分停顿,有助于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培养文言文的语感和断句能力。
(3)本题考查对寓言故事寓意的理解能力,通过分析 “兔不可复得” 的原因,理解故事所传达的道理,检验对寓言故事本质的把握,提升对生活中偶然与必然现象的认知能力。
(4)本题考查对寓言故事寓意的运用能力,通过举例和劝说,将寓言故事的道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培养观察生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11.“走” 在古代指 “跑”,文中 “兔走触株” 意思是兔子奔跑时撞到树桩上,所以 “走” 的意思是 “跑”。“而身为宋国笑” 中 “身” 指 “自己”,整句话意思是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所以 “身” 是 “自己” 的意思。
故答案为:跑;自己
12.“因” 表示 “于是”,是句首连词,其后停顿;“释其耒” 是一个动作行为,“释” 是 “放下”,“其耒” 指 “他的农具”,中间停顿;“而守株” 表示接着的行为,“而” 表顺承,“守株” 是一个动作,所以在 “而” 前停顿;“冀” 是 “希望” 的意思,单独停顿;“复得兔” 是 “希望” 的内容,“复得” 是一个词,“兔” 是宾语,中间不停顿。
故答案为:因 / 释其耒 / 而守株,冀 / 复得兔。
13.农夫捡到兔子是因为兔子不小心撞在树桩上折颈而死,这是偶然发生的事件,不是必然会出现的情况。所以 “兔不可复得” 是因为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偶然事件,不可能经常发生。A 选项说其他兔子不来这片地没有依据;C 选项说农夫运气不好且做什么事都能成功与原文不符,农夫是想不劳而获;D 选项说多等几天一定会等来兔子也是错误的,这只是偶然事件,不是等就一定能等到。
故答案为:B
14.结合故事人物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找到合适的例子,并劝说其改变想法。
故答案为:例子:小明看到同学买彩票中了奖,就觉得自己也可以通过买彩票发财,于是每天省下零花钱去买彩票,甚至上课都在想自己中奖后的事情,不好好学习。
劝说:小明呀,买彩票中奖只是极少数的幸运情况,就像农夫偶然捡到撞死的兔子一样,是非常偶然的。我们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这种不确定的事情上,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比如好好学习知识和技能,以后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如果一直想着不劳而获靠买彩票发财,不仅浪费了时间和金钱,还可能耽误了自己的学业和未来呀。
(2025三下·香洲期中)文学性文本阅读。
捏面人
面塑,俗称“捏面人”。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相相如生的形象。虽然面人的制作方式比较简单,但是却是一种芝术性很高的民间工艺品。
面塑体积小、便于携带,又经久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因此被旅游者喜爱,是馈赠亲友的纪念佳品。外国旅游者在参观面人制作时,都为艺人娴熟的技艺、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所倾倒,交口称赞。
而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成于瞬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
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把婀娜多姿、衣裙飘逸的美女,天真烂漫的儿童,以及各种神话故事、戏剧、历史人物放在精致的玻璃框内,就成为人们喜爱的工艺美术品。
15.联系上下文,根据解释写出相对应的四字词语。
①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②形容某些被人看重的、不“粗俗”的事物,高雅的事物。   
16.文中从不同方面展示了面塑的魅力和发展,请按照段落顺序排序。(填序号)
①面塑艺术现在的地位。
②面塑的特点。
③面塑的制作。
④面塑在旧社会的地位。
   ——   ——   ——   
17.捏面艺人随手取材后,要经过   、   、   、   、   等工艺程序,才能制作成功。由此,我感到   。
18.如果要将捏面人儿这项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答案】15.栩栩如生;大雅之堂
16.③;②;④;①
17.捏;搓;揉;掀;点、切、刻、划;捏面人工艺看似简单,实则需要高超技艺,体现了民间艺人的智慧与精湛手艺
18.开展 “捏面人” 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学习面塑技艺;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展示面塑制作过程,吸引更多人关注;与文创企业合作,开发面塑主题的文创产品,如书签、摆件等,拓展面塑的应用场景和市场 。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中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与提取能力,通过解释给出的词语释义,从文中精准定位对应四字词语,检验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及词语积累运用能力,有助于加深对词语语境义的把握。
(2)本题考查对文本段落内容的梳理与归纳能力,通过分析各段落核心内容,判断其对应的面塑相关信息类别,有助于培养对文章结构和层次的分析能力,提升信息整合素养。
(3)本题考查对文本细节信息的提取与感悟能力,通过梳理面塑制作的具体工艺,分析其背后所蕴含的技艺价值,检验对文本细节的关注程度和感悟能力,有助于培养对民间工艺的欣赏与探究精神。
(4)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与实践能力,通过结合时代背景和实际情况,提出传承捏面人技艺的具体建议,检验对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有助于培养文化传承意识和创新实践思维。
15.①文中 “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一句明确指出 “栩栩如生” 形容艺术形象逼真;②根据 “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 可知,“大雅之堂” 指代被看重的、高雅的事物 。
故答案为:栩栩如生;大雅之堂
16.第 1 段介绍 “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形象”,讲的是面塑的制作;第 2 段阐述面塑 “体积小、便于携带,又经久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 等特点;第 3 段说明旧社会面塑艺人的处境及面塑地位;第 4 段强调如今面塑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 。
故答案为:③②④①
17.从文中 “在手中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 可直接获取制作工艺程序;从这些复杂且精细的工艺步骤,能感受到捏面人技艺的高超和艺人的匠心 。
故答案为:捏;搓;揉;掀;点、切、刻、划;捏面人工艺看似简单,实则需要高超技艺,体现了民间艺人的智慧与精湛手艺(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18.从传承的受众、传播渠道、商业开发等角度出发,提出建议。进校园能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新媒体传播可扩大面塑影响力;文创开发能赋予面塑新的生命力,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 。
故答案为:开展 “捏面人” 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学习面塑技艺;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展示面塑制作过程,吸引更多人关注;与文创企业合作,开发面塑主题的文创产品,如书签、摆件等,拓展面塑的应用场景和市场 。
(2025三下·香洲期中)实用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中国刺绣又称丝绣、针锈,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它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中国刺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这一时期见证了刺绣技术的逐步发展。宋、元、明、清时期,这个时代标志着刺绣的繁荣时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刺绣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用以表达人们的自然知识、人生追求、审美观念和价值观等。
【材料二】中国有“四大名绣”。苏绣,产于苏州一带,特点是精、细、雅、洁,刺绣常如作画,有古典国画风;粤绣,指广东刺绣,以人物绣和花鸟绣见长,图案繁复,富丽堂皇:蜀绣,来自蚕桑文化发源地之一的川西平原,浑厚圆润、立体艳丽;湘绣,是湖南地方刺绣,狮虎等传统题材威武大气、形神兼备。
19.判断下列说法,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刺绣是中国最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   
②刺绣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用以表达人们的自然知识、人生追求、审美观念和价值观。   
20.根据材料一,梳理中国刺绣的发展历程,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21.我国的“四大名绣”指   、   、   、   。
22.根据材料二,下图属于“四大名绣”中的   。
【答案】19.错误;正确
20.起源;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繁荣
21.苏绣;粤绣;蜀绣;湘绣
22.湘绣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和判断能力,通过分析选项与原文表述的差异,检验对信息的甄别能力,有助于培养严谨的阅读习惯和准确把握文本信息的素养。
(2)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梳理和提炼能力,通过根据材料内容完善思维导图,检验对中国刺绣发展历程相关信息的提取和归纳能力,有助于培养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整理和概括思维。
(3)本题考查对文本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通过从材料中找出中国 “四大名绣” 的名称,检验对重要知识点的筛选和记忆能力,有助于积累传统文化常识。
(4)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运用和图片解读能力,通过结合材料中 “四大名绣” 各自特点,分析图片内容,判断所属绣种,检验对不同刺绣风格特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助于提升对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的鉴赏水平。
19.①材料一原文是 “中国刺绣又称丝绣、针锈,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并非 “最优秀”,表述过于绝对,所以错误;
②材料一明确提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刺绣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用以表达人们的自然知识、人生追求、审美观念和价值观等” ,所以正确。
故答案为:错误;正确
20.材料一提到 “中国刺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所以第一个空填 “起源”;“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这一时期见证了刺绣技术的逐步发展”,所以第二个空填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 ;“宋、元、明、清时期,这个时代标志着刺绣的繁荣时期”,所以第三个空填 “繁荣” 。
故答案为:起源;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繁荣
21.材料二开头即表明 “中国有‘四大名绣’。苏绣…… 粤绣…… 蜀绣…… 湘绣……” ,可直接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苏绣;粤绣;蜀绣;湘绣
22.材料二提到 “湘绣,是湖南地方刺绣,狮虎等传统题材威武大气、形神兼备”,图片展示的是老虎,符合湘绣特点,所以是湘绣。
故答案为:湘绣
23.(2025三下·香洲期中)小信是个容易有畏难情绪的同学,遇到困难不敢挑战。运动会就要来了,作为小信的好朋友,你会怎样劝说他和你一起报名呢?请选择一个寓言,借助故事中的道理把你想说的话语写下来。寓言故事:《   》
劝说小信:   
【答案】《小马过河》;小信呀,你看《小马过河》里的小马,一开始面对小河也很害怕,担心河水太深。但它最后勇敢尝试了,才发现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运动会也是这样呀,你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我们一起报名,勇敢去挑战,说不定能发现自己的潜力,取得好成绩呢!
【知识点】劝告慰勉
【解析】【分析】《小马过河》的故事讲述了小马被一条小河挡住去路,它向老牛、松鼠询问后仍不敢过河,最后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尝试,成功过河的经历 。借这个故事劝说小信,是因为故事揭示了面对未知困难时,不应只听别人的意见,而要勇敢尝试的道理。通过类比运动会报名这件事,鼓励小信克服畏难情绪,大胆尝试。
故答案为:《小马过河》;小信呀,你看《小马过河》里的小马,一开始面对小河也很害怕,担心河水太深。但它最后勇敢尝试了,才发现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运动会也是这样呀,你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我们一起报名,勇敢去挑战,说不定能发现自己的潜力,取得好成绩呢!
【点评】本题考查对寓言故事寓意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劝说沟通能力。通过选择合适的寓言故事,并运用其蕴含的道理来劝说同学,检验对寓言内涵的把握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感染力,提升人际交往中的沟通技巧。
1 / 1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1.(2025三下·香洲期中)我会拼写,将汉字有序地写在横线上。
2024年金秋,shì jiè   再次jù   焦珠海航展。开幕式上,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以帅气的zī shì   出场,舞dǎo   般的lüè   过天空,现场观众举起手机记lù   下精彩瞬间。
2.(2025三下·香洲期中)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荡漾(yàng) 纤细(xiān)
B.惊讶(yà) 撒(sā)谎
C.遵循(zūn) 松散(sǎn)
D.咖(jiā)啡 宋(sòng)国
3.(2025三下·香洲期中)下列每组词语中不全是反义词的一组是(  )。
A.骄傲——谦虚 活泼——呆板
B.准确——错误 轻便——笨重
C.节省——节约 长期——短期
D.高兴——难过 偶尔——经常
4.(2025三下·香洲期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北宋画家张择端。
B.《惠崇春江晚景》是宋代诗人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所写的题画诗。
C.《黔之驴》《农夫与蛇》《乌鸦喝水》《拇指姑娘》都是寓言故事。
D.《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和睦相处。
5.(2025三下·香洲期中)下列所描述的情景与寓言故事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公安人员根据已有的线索,很快找到了那批被盗物资。(《按图索骥》)
B.亮亮拿书挡着自己,趴在课桌上睡觉,以为老师看不见。(《掩耳盗铃》)
C.小力已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了,可他非要再加上一个华丽空洞的结尾。(《叶公好龙》)
D.哥哥沉迷游戏,成绩一落千丈,在老师的劝说下醒悟过来,下定决心认真学习。(《亡羊补牢》)
(2025三下·香洲期中)我会根据情境填写恰当的句子。
6.中华之美,美在璀璨文化。“   ,正是河豚欲上时”让我们体会到诗词是清新明丽的画。“绿阴不减来时路,   ”让我们感受到诗词是婉转悦耳的歌。
7.中华瑰宝,根在传统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   ”中医“四诊法”。在古代,“   ”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所必须的技能,成为“雅人四好”。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即   。它们共同形成独特的“四”字文化,你还知道类似的吗?比如:   。
(2025三下·香洲期中)我会根据主题完成相关的任务。
阅读,点亮未来,润泽心灵,让我们一起走进学校的读书节活动吧!
8.好书推荐。在布置好书推荐展板时,同学们做了树叶贴画,请你写出对应的寓言故事。
           
9.复述故事。讲故事时增加动作、神态会更吸引人。请你照样子,把《狐假虎威》的故事讲述生动。
例:“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狐狸   地对老虎说:“这下你该相信我就是百兽之王了吧!”
10.分享感想。班里同学分享了读后感,但有两处错误,请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最近读了寓言故事“南辕北辙”,明白了做事情一定要看准方向。寓言故事蕴含深刻道理,带给我们许多启示。希望大家也爱上阅读。
(2025三下·香洲期中)课内文段阅读。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来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兔走触株   
而身为宋国笑   
12.用“/”表示句子中间的停顿,请你为下面句子划分停顿。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13.“兔不可复得”的原因是(  )。
A.其他的兔子看到这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就再也不来这片地里了。
B.农夫能够捡到兔子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偶然事件,不可能经常发生。
C.农夫的运气一直很不好,如果运气够好,不管做什么事都能成功。
D.农夫等的时间不够长,如果再多等几天,就一定会等来其他的兔子。
14.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和宋国农夫一样的人,请你举一个例子,并劝说他改变想法。
(2025三下·香洲期中)文学性文本阅读。
捏面人
面塑,俗称“捏面人”。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相相如生的形象。虽然面人的制作方式比较简单,但是却是一种芝术性很高的民间工艺品。
面塑体积小、便于携带,又经久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因此被旅游者喜爱,是馈赠亲友的纪念佳品。外国旅游者在参观面人制作时,都为艺人娴熟的技艺、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所倾倒,交口称赞。
而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做于街头,成于瞬间,深受群众喜爱,但他们的作品却被视为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
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把婀娜多姿、衣裙飘逸的美女,天真烂漫的儿童,以及各种神话故事、戏剧、历史人物放在精致的玻璃框内,就成为人们喜爱的工艺美术品。
15.联系上下文,根据解释写出相对应的四字词语。
①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②形容某些被人看重的、不“粗俗”的事物,高雅的事物。   
16.文中从不同方面展示了面塑的魅力和发展,请按照段落顺序排序。(填序号)
①面塑艺术现在的地位。
②面塑的特点。
③面塑的制作。
④面塑在旧社会的地位。
   ——   ——   ——   
17.捏面艺人随手取材后,要经过   、   、   、   、   等工艺程序,才能制作成功。由此,我感到   。
18.如果要将捏面人儿这项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2025三下·香洲期中)实用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中国刺绣又称丝绣、针锈,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它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中国刺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这一时期见证了刺绣技术的逐步发展。宋、元、明、清时期,这个时代标志着刺绣的繁荣时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刺绣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用以表达人们的自然知识、人生追求、审美观念和价值观等。
【材料二】中国有“四大名绣”。苏绣,产于苏州一带,特点是精、细、雅、洁,刺绣常如作画,有古典国画风;粤绣,指广东刺绣,以人物绣和花鸟绣见长,图案繁复,富丽堂皇:蜀绣,来自蚕桑文化发源地之一的川西平原,浑厚圆润、立体艳丽;湘绣,是湖南地方刺绣,狮虎等传统题材威武大气、形神兼备。
19.判断下列说法,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刺绣是中国最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   
②刺绣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用以表达人们的自然知识、人生追求、审美观念和价值观。   
20.根据材料一,梳理中国刺绣的发展历程,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21.我国的“四大名绣”指   、   、   、   。
22.根据材料二,下图属于“四大名绣”中的   。
23.(2025三下·香洲期中)小信是个容易有畏难情绪的同学,遇到困难不敢挑战。运动会就要来了,作为小信的好朋友,你会怎样劝说他和你一起报名呢?请选择一个寓言,借助故事中的道理把你想说的话语写下来。寓言故事:《   》
劝说小信: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世界;聚;姿势;蹈;略;录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shì jiè”:写作 “世界” ,“世” 字注意上面没有点,“界” 是上下结构,田字头,下面是 “介” 。“jù”:这里是 “聚” ,注意下面是三撇,不要少写或写错笔画,该字为上下结构。“zī shì”:即 “姿势” ,“姿” 是上下结构,下面 “女” 的横要写长;“势” 上面是 “执” ,下面是 “力” 。“dǎo”:“舞 dǎo” 应写为 “蹈” ,右边是 “舀” ,注意上面 “爫” 和下面 “臼” 的写法 。“lüè”:“lüè 过” 写作 “略” ,左右结构,左边是 “田” ,右边 “各” 的写法要注意 。“lù”:“记 lù” 写作 “录” ,注意上面是 “彐” ,下面 “水” 的写法有变化 。
故答案为:世界;聚;姿势;蹈;略;录
【点评】本题考查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检验对字词读音的准确把握以及对汉字字形结构的熟悉程度,有助于巩固基础字词知识,提升书写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答案】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BC.正确;
D.“咖啡” 的 “咖” 应为 “kā”。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汉字读音的准确识别能力,重点考查常见字词中易读错字的读音,通过辨别选项中加点字读音的正误,检验对基础字音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强化读音规范,提升语言基础素养。
3.【答案】C
【知识点】反义词
【解析】【分析】ABD.正确;
C.“节省” 和 “节约” 意思相近,都表示不浪费,是近义词。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词语反义关系的判断能力,通过分析每组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检验对反义词概念的理解和对常见词语含义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提升词汇辨析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4.【答案】C
【知识点】作者作品;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ABD.正确;
C.《黔之驴》是柳宗元的寓言作品,通过驴子被老虎吃掉的故事,讽刺外强中干的人;《农夫与蛇》是伊索寓言,告诉人们对恶人不能心慈手软。而《乌鸦喝水》是伊索寓言故事,主要体现乌鸦的聪明机智。但《拇指姑娘》是安徒生童话,讲述拇指姑娘的冒险经历,充满奇幻色彩,不属于寓言故事。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涵盖绘画作者、题画诗、文学体裁类别以及寓言故事寓意等内容,通过判断各选项表述正误,检验对多种文学知识的积累程度,有助于丰富文化知识储备,提升文学素养。
5.【答案】C
【知识点】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分析】ABD.正确;
C.《叶公好龙》说的是叶公表面喜欢龙,实际见到真龙却害怕,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而小力是画蛇添足,在事情清楚后非要加不必要的结尾,应对应《画蛇添足》,与《叶公好龙》不对应。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寓言故事寓意的理解及与实际情景的匹配能力,通过判断所给情景与寓言故事是否对应,检验对寓言故事内涵的把握程度,有助于加深对寓言寓意的理解,提升知识运用能力。
【答案】6.蒌蒿满地芦芽短;添得黄鹂四五声
7.望、闻、问、切;琴、棋、书、画;笔、墨、纸、砚;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其他文学常识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古代诗词名句的积累与理解,通过具体的情境,检验对诗词中所描绘的画面和意境的感悟能力,有助于提升对古典诗词的欣赏水平和文学素养。
(2)本题考查对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的掌握程度,涉及中医诊断方法、文人雅好、文房四宝等多个方面,还要求拓展类似的 “四” 字文化知识,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6.“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出自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出一幅清新明丽的画面。“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出自曾几的《三衢道中》,以黄鹂的叫声衬托出山林的幽静,仿佛一首婉转悦耳的歌。
故答案为:蒌蒿满地芦芽短;添得黄鹂四五声
7.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他提出的 “望、闻、问、切” 是中医的 “四诊法”,通过观察、听闻、询问、触摸来诊断病情。“琴、棋、书、画” 在古代被称为 “雅人四好”,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备技能。文房四宝指的是 “笔、墨、纸、砚”,是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类似的 “四” 字文化还有很多,如 “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
故答案为:望、闻、问、切;琴、棋、书、画;笔、墨、纸、砚;示例: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答案】8.守株待兔;揠苗助长;亡羊补牢
9.得意洋洋
10.将 “南辕北辙” 的双引号改为书名号;在 “明白了做事情一定要看准方向” 前加上 “我”。
【知识点】修改病句;成语运用;其他语言表达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寓言故事典型画面的识别能力,通过观察树叶贴画呈现的关键场景,判断对应的寓言故事,检验对经典寓言故事内容的熟悉程度,有助于强化对寓言故事形象化的记忆和理解。
(2)本题考查对故事人物神态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要求结合具体故事内容,选择恰当的词语描述人物神态,以增强故事讲述的生动性,有助于提升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和句子语病的修改能力,通过对读后感中错误的识别与修改,检验对标点符号规范用法和句子结构完整性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提升书面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8.第一幅图中,树桩旁躺着一个人,旁边有一只兔子,对应 “守株待兔” 中农夫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的情节;第二幅图中,一个人在田里将禾苗向上拔,符合 “揠苗助长” 把禾苗往上拔以助其生长的故事内容;第三幅图中,羊圈破了个洞,牧羊人正在修补,对应 “亡羊补牢” 中羊丢后修补羊圈的情节。
故答案为:守株待兔;揠苗助长;亡羊补牢
9.在《狐假虎威》故事中,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退百兽后,内心充满得意,“得意洋洋” 能生动体现狐狸此时炫耀、自满的神态,与情境相符。
故答案为:得意洋洋
10.“南辕北辙” 是寓言故事名称,应用书名号《南辕北辙》;原句 “明白了做事情一定要看准方向” 缺少主语,加上 “我” 使句子成分完整。
故答案为:将 “南辕北辙” 的双引号改为书名号;在 “明白了做事情一定要看准方向” 前加上 “我”。
【答案】11.跑;自己
12.因 / 释其耒 / 而守株,冀 / 复得兔。
13.B
14.例子:小明看到同学买彩票中了奖,就觉得自己也可以通过买彩票发财,于是每天省下零花钱去买彩票,甚至上课都在想自己中奖后的事情,不好好学习。
劝说:小明呀,买彩票中奖只是极少数的幸运情况,就像农夫偶然捡到撞死的兔子一样,是非常偶然的。我们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这种不确定的事情上,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比如好好学习知识和技能,以后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如果一直想着不劳而获靠买彩票发财,不仅浪费了时间和金钱,还可能耽误了自己的学业和未来呀。
【知识点】守株待兔;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通过解释文中关键字词的意思,检验对文言文词汇的积累和对语境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准确把握文言文的内容,提升文言文阅读水平。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停顿划分能力,依据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语义表达,合理划分停顿,有助于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培养文言文的语感和断句能力。
(3)本题考查对寓言故事寓意的理解能力,通过分析 “兔不可复得” 的原因,理解故事所传达的道理,检验对寓言故事本质的把握,提升对生活中偶然与必然现象的认知能力。
(4)本题考查对寓言故事寓意的运用能力,通过举例和劝说,将寓言故事的道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培养观察生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11.“走” 在古代指 “跑”,文中 “兔走触株” 意思是兔子奔跑时撞到树桩上,所以 “走” 的意思是 “跑”。“而身为宋国笑” 中 “身” 指 “自己”,整句话意思是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所以 “身” 是 “自己” 的意思。
故答案为:跑;自己
12.“因” 表示 “于是”,是句首连词,其后停顿;“释其耒” 是一个动作行为,“释” 是 “放下”,“其耒” 指 “他的农具”,中间停顿;“而守株” 表示接着的行为,“而” 表顺承,“守株” 是一个动作,所以在 “而” 前停顿;“冀” 是 “希望” 的意思,单独停顿;“复得兔” 是 “希望” 的内容,“复得” 是一个词,“兔” 是宾语,中间不停顿。
故答案为:因 / 释其耒 / 而守株,冀 / 复得兔。
13.农夫捡到兔子是因为兔子不小心撞在树桩上折颈而死,这是偶然发生的事件,不是必然会出现的情况。所以 “兔不可复得” 是因为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偶然事件,不可能经常发生。A 选项说其他兔子不来这片地没有依据;C 选项说农夫运气不好且做什么事都能成功与原文不符,农夫是想不劳而获;D 选项说多等几天一定会等来兔子也是错误的,这只是偶然事件,不是等就一定能等到。
故答案为:B
14.结合故事人物的特点,联系生活实际找到合适的例子,并劝说其改变想法。
故答案为:例子:小明看到同学买彩票中了奖,就觉得自己也可以通过买彩票发财,于是每天省下零花钱去买彩票,甚至上课都在想自己中奖后的事情,不好好学习。
劝说:小明呀,买彩票中奖只是极少数的幸运情况,就像农夫偶然捡到撞死的兔子一样,是非常偶然的。我们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这种不确定的事情上,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比如好好学习知识和技能,以后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如果一直想着不劳而获靠买彩票发财,不仅浪费了时间和金钱,还可能耽误了自己的学业和未来呀。
【答案】15.栩栩如生;大雅之堂
16.③;②;④;①
17.捏;搓;揉;掀;点、切、刻、划;捏面人工艺看似简单,实则需要高超技艺,体现了民间艺人的智慧与精湛手艺
18.开展 “捏面人” 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学习面塑技艺;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展示面塑制作过程,吸引更多人关注;与文创企业合作,开发面塑主题的文创产品,如书签、摆件等,拓展面塑的应用场景和市场 。
【知识点】散文阅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中关键词语含义的理解与提取能力,通过解释给出的词语释义,从文中精准定位对应四字词语,检验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及词语积累运用能力,有助于加深对词语语境义的把握。
(2)本题考查对文本段落内容的梳理与归纳能力,通过分析各段落核心内容,判断其对应的面塑相关信息类别,有助于培养对文章结构和层次的分析能力,提升信息整合素养。
(3)本题考查对文本细节信息的提取与感悟能力,通过梳理面塑制作的具体工艺,分析其背后所蕴含的技艺价值,检验对文本细节的关注程度和感悟能力,有助于培养对民间工艺的欣赏与探究精神。
(4)本题考查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与实践能力,通过结合时代背景和实际情况,提出传承捏面人技艺的具体建议,检验对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有助于培养文化传承意识和创新实践思维。
15.①文中 “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一句明确指出 “栩栩如生” 形容艺术形象逼真;②根据 “被视为一种小玩意儿,是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 可知,“大雅之堂” 指代被看重的、高雅的事物 。
故答案为:栩栩如生;大雅之堂
16.第 1 段介绍 “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形象”,讲的是面塑的制作;第 2 段阐述面塑 “体积小、便于携带,又经久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 等特点;第 3 段说明旧社会面塑艺人的处境及面塑地位;第 4 段强调如今面塑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 。
故答案为:③②④①
17.从文中 “在手中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 可直接获取制作工艺程序;从这些复杂且精细的工艺步骤,能感受到捏面人技艺的高超和艺人的匠心 。
故答案为:捏;搓;揉;掀;点、切、刻、划;捏面人工艺看似简单,实则需要高超技艺,体现了民间艺人的智慧与精湛手艺(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18.从传承的受众、传播渠道、商业开发等角度出发,提出建议。进校园能培养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新媒体传播可扩大面塑影响力;文创开发能赋予面塑新的生命力,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 。
故答案为:开展 “捏面人” 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学习面塑技艺;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展示面塑制作过程,吸引更多人关注;与文创企业合作,开发面塑主题的文创产品,如书签、摆件等,拓展面塑的应用场景和市场 。
【答案】19.错误;正确
20.起源;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繁荣
21.苏绣;粤绣;蜀绣;湘绣
22.湘绣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准确理解和判断能力,通过分析选项与原文表述的差异,检验对信息的甄别能力,有助于培养严谨的阅读习惯和准确把握文本信息的素养。
(2)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梳理和提炼能力,通过根据材料内容完善思维导图,检验对中国刺绣发展历程相关信息的提取和归纳能力,有助于培养对历史文化知识的整理和概括思维。
(3)本题考查对文本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通过从材料中找出中国 “四大名绣” 的名称,检验对重要知识点的筛选和记忆能力,有助于积累传统文化常识。
(4)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运用和图片解读能力,通过结合材料中 “四大名绣” 各自特点,分析图片内容,判断所属绣种,检验对不同刺绣风格特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助于提升对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的鉴赏水平。
19.①材料一原文是 “中国刺绣又称丝绣、针锈,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并非 “最优秀”,表述过于绝对,所以错误;
②材料一明确提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刺绣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用以表达人们的自然知识、人生追求、审美观念和价值观等” ,所以正确。
故答案为:错误;正确
20.材料一提到 “中国刺绣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所以第一个空填 “起源”;“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这一时期见证了刺绣技术的逐步发展”,所以第二个空填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 ;“宋、元、明、清时期,这个时代标志着刺绣的繁荣时期”,所以第三个空填 “繁荣” 。
故答案为:起源;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繁荣
21.材料二开头即表明 “中国有‘四大名绣’。苏绣…… 粤绣…… 蜀绣…… 湘绣……” ,可直接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苏绣;粤绣;蜀绣;湘绣
22.材料二提到 “湘绣,是湖南地方刺绣,狮虎等传统题材威武大气、形神兼备”,图片展示的是老虎,符合湘绣特点,所以是湘绣。
故答案为:湘绣
23.【答案】《小马过河》;小信呀,你看《小马过河》里的小马,一开始面对小河也很害怕,担心河水太深。但它最后勇敢尝试了,才发现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运动会也是这样呀,你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我们一起报名,勇敢去挑战,说不定能发现自己的潜力,取得好成绩呢!
【知识点】劝告慰勉
【解析】【分析】《小马过河》的故事讲述了小马被一条小河挡住去路,它向老牛、松鼠询问后仍不敢过河,最后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尝试,成功过河的经历 。借这个故事劝说小信,是因为故事揭示了面对未知困难时,不应只听别人的意见,而要勇敢尝试的道理。通过类比运动会报名这件事,鼓励小信克服畏难情绪,大胆尝试。
故答案为:《小马过河》;小信呀,你看《小马过河》里的小马,一开始面对小河也很害怕,担心河水太深。但它最后勇敢尝试了,才发现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运动会也是这样呀,你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我们一起报名,勇敢去挑战,说不定能发现自己的潜力,取得好成绩呢!
【点评】本题考查对寓言故事寓意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劝说沟通能力。通过选择合适的寓言故事,并运用其蕴含的道理来劝说同学,检验对寓言内涵的把握以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感染力,提升人际交往中的沟通技巧。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