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5张PPT)如果没有唐诗,中国的文化将失去一大半的精彩;如果没有白居易,就好像大半个长安城熄了灯火。——北京师范大学 康震作者白居易生卒年772-846朝代唐代字乐天籍贯太原评价继杜甫之后,又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钱塘湖春行》《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号香山居士作品风格体裁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作者简介卖炭翁白居易本诗选自《白居易集》卷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这是白居易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诗人有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低价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作者写这首诗,就是为了抨击这样的黑暗现实。写作背景反复诵读,结合注释把握诗歌内容,感受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重点)品味诗中精彩的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分析卖炭翁和宫使的形象。(难点)体会诗人对卖炭翁的深切同情,培养爱国、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重点)学习目标卖炭翁 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bìnniǎnzhé初读诗歌,梳理故事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chìchìjiānɡlínɡjì这首叙事诗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概括事件: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炭、运碳,最终碳被宫使用半匹红纱一丈绫掠夺一空。卖炭翁——苦“苦”体现在卖炭翁生活的哪些地方?请同学们结合“烧炭、运碳、碳被夺”三个环节的具体诗句来分析。(三选其一作答)烧炭苦\运碳苦\碳被抢,苦在 (引用诗歌原话),这句话运用了(外貌、动作、心理、神态、环境、对比等),写出了……赏析诗歌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外貌苍老、生活艰辛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心理对比扭曲、矛盾的心理生活悲惨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环境天气寒冷,精疲力竭宫使驱将惜不得悲愤无奈心理是谁造成卖炭翁的悲剧人生?宫使这是怎样的宫使形象?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神态横冲直撞趾高气扬仗势欺人专横跋扈蛮不讲理凶残霸道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动作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动作对比外貌宫使——统治者——名为“宫市”,实为掠夺诗歌主旨这首叙事诗,通过叙述卖炭翁惨遭“宫使”强取豪夺的故事,揭露了“宫市”掠夺的本质,反映了中唐以后统治阶级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文中除了有丰富的人物描写,还有多处对比手法:3.“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对比,衬托出宫使掠夺的蛮横残酷。1.“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写出卖炭翁买衣食的迫切矛盾心情及艰难处境。2.“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劳动者的艰辛凄惨,宫使的得意忘形、蛮横无理。1.背诵并默写在本子上2.完成课课练对应题目布置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