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4一2025第二学期高一年级
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答案
1.CBCAC
6.ACBDB
11.DCABD
16.(17分)(未标出的都是每空1分)
I.⑦⑥②④
IⅡ.(1)CsH12(2分)(2)CH3CH2CH2CH2CH3、CH3CH(CH)CH2CH3、C(CH)4
(3)新戊烷(2分)(4)C(CH3)4+C2光→C(CH)CHCI+HCI(2分)
CH:CH-CH2CH2CI
CHCH-CH2CH;
CH,一CH一CH2一CH2一CH
(5)
CH3
CH2CI
CI
CH3一CH—CH一CHCH3
c
17.(12分)(未标出的都是每空2分)
(1)①⑤
(2)390.9(3)
H:S:H(1分)
点燃」
2H,S+302=2S02+2H,0
(4)4NH3+6NO譬件5N2+6H20(5)Na,C0,(1分)Si+20H-+H20—Si032-+2H2t
18.(14分)
【答案】(1)放热(1分)(2)正(1分)
铁(1分)
2.24L(1分)
(3)0.2mol/Lmin)(2分)(4)0.2mol/L(2分)50%(2分)
(5)BF(2分)(6)AD(2分)
19.(12分)
【答案】(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2分)
高温
(2)4 CuFeS2+1302=4Cu0+2Fe203+8SO2(2分)
(3)S03(1分)98.3%浓硫酸(1分)
(4)该反应为可逆反应(2分)
Ca(OH):+2NHCI2NHt+CaClz+2H2O (2)
(5)2NH3-6e+6OH=6H20+N2(2分)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4—2025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第Ⅰ部分 选择题(45分)
可能用到的元素原子量:H1 C12 O16 Li 7 S32 Zn 65 Pb207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有些科学家提出硅是“21 世纪的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化硅(SiC)俗称金刚砂,类似金刚石结构,熔沸点较低
B.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为纯碱、石灰石、石英砂
C.晶体硅具有半导体性质,可用于生产计算机芯片
D.石英玻璃、碳化硅陶瓷、水泥、石墨烯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 乙酸的分子式: CH COOH B.丙烷分子球棍模型:
C. NaClO和 NaCl 所含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D.一氯甲烷的电子式:
3.把下列四种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 2mol/L 硫酸的锥形瓶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 10℃, 10ml、2mol/LNa SO 溶液 B. 10℃, 20ml、3mol/LNa SO 溶液
C. 20℃, 30ml、2mol/LNa SO 溶液 D. 20℃, 10ml、4mol/LNa SO 溶液
4.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瘤菌能把空气中的N 转化为NH 作为自身的养料
B. “雷雨发庄稼”涉及的物质转化:N NO HNO 硝酸盐
C.土壤中的硝酸盐被细菌分解转化为N 的过程属于生物固氮
D.用稀HNO 处理试管上附着的银:
5.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锌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用粗锌比纯锌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慢
加热能提高 Na与O 反应生成Na O的反应速率
C.糕点包装内放置除氧剂以延长食品保质期,体现了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反应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增加C(s)的质量,反应
速率增大
6.设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乙烷分子中所含非极性共价键数为0.1
B. 标准状况下, 2.24L CCl 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
氨水中含有NH 、NH ·H O和共个含氮微粒
D. 一定条件下, 0.2molSO 与0.1molO 混合后充分反应, 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4NA
7.下列关于甲烷及烷烃的结构及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烷烃熔沸点和密度随碳原子数增加而升高
B.4mol甲烷和足量氯气完全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四种有机物时,产生的HCl的物质的量
为10mol
C.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烷烃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D.甲烷的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形,甲烷分子中4个共价键的长度相同,相互之间的夹角相等
8.在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液体W,发生反应
以下说法可以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的有
②Q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③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④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⑤W的质量保持不变 ◎c(P):c(Q)=1:2
⑦容器中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⑧W的转化率不变
A. 3 B. 4 C. 5 D. 6
9.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变黑。A与X 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和脱水性
B.若A 为铁,则足量的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
C. B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
D.将B 通入含等物质的量Cl 的氯水中,溶液酸性增强
10.下图所示为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图。下列有关生产条件的调控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①.步骤②中“加压”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②.步骤②采用的压强是 因为在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大
③.目前,步骤③一般选择控制反应温度为700 ℃左右
④.步骤④⑤有利于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能节约生产成本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 N (g)和1mol O (g)完全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kJ B. 该图可表示NH Cl固体与 Ba(OH) ·H O固体混合并搅拌的能量变化
C.由图可得出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反应中断裂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
12.一种新型 电池,为 的治理和再利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下列有关该电池工作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电路电流的方向:b极→电流表→a极
B. b极的电极反应:
C.当外电路通过1mole 时,b极质量增加7g
D.电解液中 向b极附近迁移
13.某校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用如图所示装置和下列步骤进行实验(加热装置和夹持装置均已略去,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实验操作(未排序)
①将A装置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给A装置中的试管微微加热
②将仪器B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
③用F装置向E装置中鼓入空气
④当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仪器B上提
⑤反应结束后,再将仪器B 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①②④③⑤
B.试剂X可以是澄清的石灰水
C.进行操作③后,C装置中白色沉淀溶解生成
D. 当 时,NO、NO 尾气可完全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14.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甲装置,由于 Mg比 Al活泼,所以 Mg为负极
B.图乙装置,放电时,正极b极表面的 被还原,转移1mol电子时其质量会增加32g
C.图丙装置,通入 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D.图丁可以表示一定量锌粉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加少量 固体产生 的变化
浓硫酸和 mg锌共热一段时间后,锌完全溶解,收集到V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待反应混合物冷却后加水稀释定容到100mL,测得溶液中 为 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m=4.55
C.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为2.0g D.混合气体中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5分)
16.(17分)按要求回答问题:
Ⅰ.在下列各组物质中,找出合适的序号填在对应的空格内:
①NO 和N O ② C和 C ③ 和 ④甲烷和丙烷 ⑤红磷和白磷
和(CH ) CHCH ⑦
(1)为同一种物质的是 。 (2)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3)互为同位素的是 。 (4)互为同系物的是 。
Ⅱ.已知某烷烃A 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 密度的36倍。
(1)烷烃A的分子式为 。
(2)写出A 所有可能存在的结构简式: 。
(3)在相同条件下A 同分异构体中沸点最低的是 (用习惯命名法命名)
(4)若A 的某种同分异构体B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写出B与( 发生反应生成一氯代物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若此有机物A 的一氯代物分子中有两个一CH ,两个—CH —,一个—CH—,
一个一 Cl。它们的可能结构是 ; ; ; 。
17.(12分)
Ⅰ.判断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1)下列变化:①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晶体与 晶体混合反应;
③浓硫酸溶于水;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填序号)。
(2)已知 ① 工业合成氨 2NH (g)反应, 生成 放热92.4KJ,
②.断开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如下表。
化学键 N≡N H—H N—H
键能/(kJ·mol ) 945 436
则断开1mol N—H键所需的能量是 kJ。
Ⅱ. 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
(3)若A 是气态氢化物,B是黄色固体,则A 的电子式为: ,A→C 的反应方程式为: 。
(4)若B 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B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A单质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若单质A 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C、D为钠盐,两种盐中除钠、氧外的元素为同一主族,且溶液均显碱性。D的化学式是 ,写出A 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8. (14分) Ⅰ. 反应) 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若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铜为原电池某一极材料,
则铜为 (填“正”或“负”)极;外电路中电子由 流出。
(填电极材料名称);当外电路转移 电子时,则生成的H 在
标况下的体积为 。
Ⅱ.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A 气体和4molB 气体在5L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发生反应:
A(g)+2B(g) 3C(g)+D(s)。若经 2min后测得C的浓度为 则:
(3)用物质B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4) 2min时物质 A 的浓度为 。B 的转化率为 。
(5)当下列哪些项不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上述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 用A、B、C表示的速率比为1: 2: 3 D.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E. 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B 同时生成1.5molC F.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G.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变条件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
B. 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能改变的
C.增大B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D.化学反应的限度与时间长短无关
E.已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19.(12分)硫酸和硝酸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工业制法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Ⅰ.工业上可以用黄铜矿(主要成分是 还含有少量 制取硫酸。
(1)将黄铜矿“粉碎处理”的目的是 。
(2)“高温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吸收”时,吸收的物质为 (填化学式),从吸收的物质性质角度分析,选用 作为吸收剂。
Ⅱ.工业上可以联合合成氨工艺制取硝酸。
(4)“合成塔”中, 和 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合成 的物质的量约为0.3mol的原因是 。实验室用大试管酒精灯等仪器可制备) 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氨作为一种无碳富氢化合物,被认为是可替代氢用于燃料电池的理想材料。 燃料电池如图所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