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十二 简单机械和机械效率——中考一轮复习收官测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3分。1.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汽车方向盘 B.门把手C.小白同学家的水龙头 D.雨刮器2.如图所示衣架的挂钩两侧等距离安装着四个夹子。将三条相同的毛巾按下图各种挂法晾晒在室外的铁丝上,能让衣架在水平方向保持平衡的是( )A. B.C. D.3.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的汽车通过滑轮组提升重12000N的重物,每个滑轮重3000N,汽车在10s内向左匀速运动3m,不计绳重及滑轮组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的功率为1200WB.物体移动的速度为0.15m/sC.机械效率为80%D.若减小重物的重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提升4.如图所示,用一个直杆把飞机机翼模型固定在轻质杠杆上的A点,直杆始终与杠杆垂直,直杆与机翼模型总重8N。用一弹簧测力计在B点拉杠杆,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在a的位置时的示数为4NB.弹簧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后,示数比a位置的示数小C.弹簧测力计在a位置时,此时杠杆为费力杠杆D.弹簧测力计在a位置时,对模型水平向右吹风,示数变小5.如图所示,小华用滑轮组水平向左匀速拉动A物体,A物体5 s内移动了100 cm,且A物体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12 N,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拉力F大小为4 N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 m/s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3 WD.拉力F在5 s内对滑轮组做的额外功为3 J6.荞面饸饹是陕西省著名的面食小吃,制作时常用到如图所示的压饸饹工具——饸饹床子,把荞面团放入圆筒,按动杠杆带动活塞挤压面团,被挤出来的长长的饸饹面落进沸水中,再辅以各种调料即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揉面过程中,面团发生的是弹性形变B.面团被压成饸饹,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若压杠杆的力方向不变,作用在B点比A点更省力D.盖锅煮面是通过增大气压来降低沸点,使饸饹熟得更快7.如图为小柯在科技节中制作的“杠杆力臂演示仪”(杠杆自身质量和摩擦忽略不计,固定装置未画出).O为支点,.在背景的白纸上作以O为圆心,半径为0.2 m的圆.在A点挂5 N的重物G,使杠杆水平平衡,按图示方向分别施加三个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力臂长为0.4 m B.三个力大小C.作用在C点的力为15 N D.力作用在D点时杠杆为等臂杠杆8.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缓慢提升不同物体,每次物体被提升的高度均为0.5 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受到重力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动滑轮的重力为5 NB.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拉力做功越少D.每次提升重物时,滑轮组做的额外功为5 J9.如图所示是小明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所提升的钩码完全相同且单个钩码的质量为50g,g取10N/kg。在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提升钩码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不计绳重和摩擦)A.当将钩码匀速提升20cm时,拉力做功0.48JB.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41.7%C.若用该滑轮组匀速提升4个钩码,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D.动滑轮重为4.1N10.如图所示,小伟同学通过斜面用平行于斜面的的推力,将一个物体从斜面底端推到高的平台上,斜面的机械效率为。若用平行于斜面的的推力将同一物体从斜面底端推到高的平台上,斜面的机械效率为(不计空气阻力)( )A. B. C. D.11.如图甲所示是欧洲中世纪使用的吊车,如图乙所示是我国古人使用的绞车。关于吊车与绞车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的吊车是轮轴与定滑轮的组合B.图甲中工人脚踩巨轮走过的距离一定大于重物上升的高度C.图乙的绞车是轮轴与定滑轮、动滑轮的组合D.图乙中的定滑轮改变了施力方向12.如图所示装置,由滑轮组和电动卷扬机组成,工人利用该装置将重为4900N的物体M,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10m的过程用时5s,电动卷扬机对滑轮组绳子端的拉力为,物体M在水平面上滑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其重力的倍,在此过程中,电动卷扬机的效率是,g取,忽略绳重和滑轮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做的功为9800J B.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1000WC.动滑轮的重力为20N D.电动卷扬机消耗的电能为12250J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3.如图所示,工人使用滑轮A提起一个铁桶。铁桶的重力是100牛,10秒内被拉升了2米高。此滑轮属于________(选填“定”或“动”)滑轮;若滑轮、绳的重力及摩擦不计,工人拉绳子端的力为________牛,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_焦,功率是________瓦。第13题图 第14题图14.建设中的常泰大桥为斜拉索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如图为小华制作的斜拉索大桥模型,她用长30 cm、重5 N的质地均匀分布的木条OA做桥面,立柱GH做桥塔。OA可绕O点转动,A端用细线与GH上的B点相连,桥面OA实质是一种_______(填简单机械名称)。保持桥面水平,细线对OA的拉力_______N;将细线一端的固定点由B点改至C点,拉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此小华初步了解到大桥建造很高桥塔的好处。15.如图甲,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琴琴同学分别将A、B两物体匀速拉到斜面顶端,,对物体做功情况如图乙所示,请问对物体A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斜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________N,两方案的机械效率________(“<”、“>”、“=”)。16.如图,是《墨经·经下》里记载的斜面引重车,将绳一端紧系在后轮轴上,另一端绕过车尾圆轮与斜板上的重物相连,人向前推车即可将重物拉到高处。车尾圆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已知斜板长2m、高0.8m,若用该车将重2000N的木箱从斜板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后轮轴对绳子的拉力为1000N,不计绳重及圆轮处的摩擦,该斜板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使用该斜面引重车,可以省力,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省功。三、实验探究题,共14分。17.(7分)小明有一件工艺品,用细线悬挂两端点A、B处于静止状态,如图甲所示。他想用平衡的知识,通过计算在A、B连线上找出O点的位置,以便只用一根细线系在O点就能将工艺品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并计算出工艺品的重力。小明身边只有一把弹簧测力计(0~5N)、一把刻度尺和若干细线,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以下实验步骤:(1)取下工艺品,用刻度尺测出工艺品长度,如图丙所示___________cm;(2)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方向拉住A端,B端用细线悬挂,水平平衡时如图丁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读数;(3)交换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位置,水平平衡时工艺品的位置也如图丁所示,弹簧测力计读数;(4)由此可以计算出该工艺品的重力___________N;(5)计算出O点到端点A间的距离___________cm;(6)本次测量应用的物理原理是___________18.(7分)提高机械效率可以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对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有重要的意义,某科技创新小组根据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对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作出如下猜想.猜想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有关.猜想Ⅱ: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力有关.猜想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物体的重力有关,根据猜想,运用如图甲、乙、丙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示.实验次数 钩码的重力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1 2 0.1 0.90 0.3 74.1%2 4 0.1 1.50 0.3 88.9%3 4 0.1 1.25 0.44 4 0.2 1.50 0.6 88.9%(1)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_______缓慢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3次实验是利用了图_______的装置完成的,它的机械效率_______.(3)比较2、4两次实验数据,可验证猜想Ⅰ是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4)通过比较_______(选填实验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5)通过比较2、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四、计算题,共24分。19.(12分)如图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我国古代的提水工具“辘轳”,在两个支架上摆放一根直的硬棒,支点为,A端系一石块,B端装有轮轴,轮轴能绕着硬棒转动,悬吊空桶的绳索另一端绕过轮轴后系紧在轮轴上.若空桶质量为10 kg,轮轴质量为10 kg,空桶和轮轴对硬棒的作用力视作施加在B位置,长为0.6 m,长为1 m,长为0.8 m,硬棒及绳索质量忽略不计.(g取10 N/kg)(1)人对辘轳不施加力.桶中未装水,为保证硬棒不会翻转,石块质量最大为多少?(2)若A点系上质量为40 kg的石块,提水时为保证硬棒不翻转,桶中最多可装多少kg的水?(3)若桶内水的质量为40 kg,人用时20 s将桶匀速提升3 m,此时辘轳提水的机械效率为50%,求人做功的功率.20.(12分)小明在实验室测量杠杆机械效率的装置如图甲所示,用细绳将杠杆一端O固定在铁架台上,在杠杆的中点A处用细绳系住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块,在杠杆的另一端B处,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提拉杠杆.当向上提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方向平衡时,系物体的细绳被拉直.已知物块的底面积为,质量为270 g,杠杆自重为1 N.(g取10 N/kg)(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1 N时,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少?(2)如图乙所示,小明竖直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保持1.8 N不变.这个杠杆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请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提高杠杆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哪些办法?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汽车方向盘属于轮轴,是变形的杠杆,因动力作用于轮上,阻力作用于轴上,所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要求;门把手属于轮轴,是变形的杠杆,因动力作用于轮上,阻力作用于轴上,所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B不符合要求;水龙头属于轮轴,是变形的杠杆,因动力作用于轮上,阻力作用于轴上,所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C不符合要求;雨刮器的动力作用于转轴附近,阻力作用于雨刮与玻璃的接触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D符合要求。故选D。2.答案:B解析:设一块毛巾重力为G,每个小格的长度为L。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左侧≠右侧,故A错误;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左侧=右侧,故B正确;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左侧≠右侧,故C错误;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左侧≠右侧,故D错误。3.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不计绳重和摩擦,可得拉力为牵引车的拉力做的功为拉力的功率为故A错误;B.根据可知,物体移动的距离为物体移动的速度为故B错误;C.做的有用功为该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为故C正确;D.不计绳重及滑轮组的摩擦,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的功为额外功的唯一来源,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由此可知,若减小重物的重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降低,故D错误。故选C。4.答案:D解析:弹簧测力计在a的位置时,此时拉力的力臂等于OB的长,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可知;则拉力,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故A错误;弹簧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位置后,弹簧测力计的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可知,拉力变大,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故B错误;弹簧测力计在a位置时,根据图中杠杆的长度可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错误;对模型水平向右吹风,使得模型上方的空气流速大,由于流体的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下方流速小,压强大,将产生向上的压力差,此时A处的阻力减小,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可知,拉力将减小,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故D正确。故选D。5.答案:A解析:由题图可知,与动滑轮连接的绳子段数。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B正确,不符合题意。A物体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克服摩擦力f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则拉力F做的有用功。由可得,拉力F做的总功。由可得,拉力,A错误,符合题意。拉力F做功的功率,C正确,不符合题意。拉力F在5 s内对滑轮组做的额外功,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6.答案:B解析:当外力撤去后,物体能恢复原状,则这样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当外力撤去后,物体不能恢复原状,则称这样的形变叫做塑性形变。在揉面的过程中,外力撤去后,面团不会恢复原状,因此面团发生的形变主要是塑性形变,故A不符合题意;面团由于受到压力的作用,而变成饸饹,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符合题意;当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因此作用在A点比B点更省力,故C不符合题意;液体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升高,盖锅煮面会使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饸饹熟得更快,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答案:C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因为,则,由题图可知,的力臂均为圆的半径0.2 m,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则,故A、B错误,C正确;当力作用在D点时,的力臂为圆的半径,而G的力臂为不等于圆的半径,故此时不是等臂杠杆,D错误.8.答案:D解析:由题图乙可知,物体的重力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解得,A错误。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需要提升动滑轮,所以不可避免要做额外功,使得有用功小于总功,故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100%,B错误。不计绳重和摩擦,且动滑轮的重力不变,由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说明滑轮组提升物体的重力G越大,而拉力做的功,物体每次被提升的高度h都等于0.5 m,故拉力做的功越多,C错误。每次提升重物时,物体被提升的高度均为0.5 m,动滑轮上升的高度也是0.5 m,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做的额外功,D正确。故选D。9.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拉力的大小为,当将钩码匀速提升20cm时,拉力做的功为:,故A正确;拉力做的有用功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故B正确;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的重不变,当提升4个钩码时,物重变大,由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故C正确;根据可得,动滑轮的重力为:,故D错误。故选D。10.答案:A解析:推力为200N时,推力做的总功为推力做的有用功为推力为300N时,有用功不变,推力做的总功为此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答案:C解析:A.图甲的吊车是轮轴与定滑轮的组合,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图甲中工人脚踩巨轮走过的距离一定大于重物上升的高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图乙的绞车是轮轴与两个定滑轮的组合,故C错误,符合题意;D.图乙中的定滑轮改变了施力方向,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2.答案:C解析:绕过滑轮组有2根绳子,物体移动10m则绳子移动的距离为20m,拉力做功为,故A错误;拉力做的功功率为,故B错误;物体受到的阻力为克服阻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即额外功忽略绳重和滑轮组摩擦则额外功等于滑轮重力做的功,即,故C正确;电动卷扬机的效率为80%,则电能为,故D错误。故选C。13.答案:动;50;200;20解析:由图知,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升降,所以是动滑轮。滑轮、绳的重力及摩擦不计,工人拉绳子端的力为拉力做的功是功率是14.答案:杠杆;5;减小解析:桥面OA可绕O点转动,所以桥面OA实质是一种杠杆。设拉力F为杠杆的动力,桥面的重力为杠杆的阻力,则阻力臂为,过支点O作动力臂l,如解图所示。,则,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则。将细线一端的固定点由B点改至C点,动力臂增大,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减小,故拉力F减小。15.答案:2;2.5;<解析:由乙图可知,提升物体A时做的总功,额外功,对物体A做的有用功如图甲,分别将A、B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拉到斜面顶端,由可知做的有用功相等,即提升物体B时做的额外功用得斜面对物体B的摩擦力有用功相同,,由可知两方案的机械效率。16.答案:改变力的方向;80%;不能解析:车尾圆轮在此装置中相当于一个定滑轮,其主要作用是改变绳子拉力的方向,使人推车前行时能够拉动重物上升。拉力做的总功拉力做的有用功为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由能量守恒可知,由于能量损失不可避免,总功一定大于有用功,则使用任何省力机械都不能省功。17.答案:(1)35.0(35)(4)3(5)14(6)杠杆平衡条件解析:(1)由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所以工艺品的正确长度为35.0cm,故读数为35.0cm(4)(5)(6)当以A端为动力作用点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即,①当以B端为动力作用点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即,②由①②得,,。18.答案:(1)匀速(2)丙;80.0%(3)错误(4)1、2(5)越低解析:(2)由表中数据可得,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1 m时,绳端移动的距离为0.4 m,则绳子的有效股数,所以题图丙符合题意.由题表中数据可得,有用功,总功,则机械效率.(3)对比 2、4 两次实验数据发现,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机械效率不变,所以猜想Ⅰ是错误的.(4)要想得到“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的结论,需要其他条件相同,只改变重物的重力,所以表中1、2两次实验符合条件.(5)对比 2、3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19.答案:(1)(2)(3)解析:(1)可将硬棒看作一个杠杆,桶中未装水时,石块对杠杆施加的力作用在A点,空桶和轮轴对杠杆施加的力作用在B点.分析图可知,为保证硬棒不翻转且石块质量最大,则刚好不接触支架,此时杠杆的支点为的力臂为的力臂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即故石块的最大质量(2)桶中装水时,为保证硬棒不翻转且桶中装水最多,则刚好不接触支架,此时杠杆的支点为的力臂为的力臂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即故桶中最多可装水的质量(3)有用功人做的总功人做功的功率20.答案:(1)200 Pa(2)75%(3)见解析解析:(1)物块的重力杠杆在水平方向平衡时,根据可得即则又,所以细绳对A点处的拉力物块受到自身重力、桌面的支持力和细绳的拉力而处于平衡状态,细绳对物块的拉力大小等于所以桌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则物块对桌面的压力故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2)设竖直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距离则根据几何知识可知,物块上升的距离故杠杆的机械效率(3)根据机械效率的定义式可知,要提高杠杆的机械效率,就要在总功相同的情况下,增大有用功或减小额外功,即增大物重,或者减小杠杆自重、减小支点与杆之间的摩擦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