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5.1 社会历史的本质
01
02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本框内容: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历史的本质
01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古猿 猿人 新人 现代人
讨论:
是什么原因促进了古猿向现代人的转变和人类社会的形成?
人类的进化史
劳动
改变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
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回顾第二课知识:P19
1、劳动的重要性
②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
思考:为什么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历史奥秘的“钥匙”?
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
即劳动
实践的形式
物质生产的实践
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
人类社会生活领域
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精神文化领域
人类社会的
基本结构
经济结构
政治结构
文化结构
实践作用:
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对象化为
构成
1、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
2、到银行贷款买房或办厂
3、就环保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4、旁听一次听证会
5、参加爱我中华演讲会
6、参加一项精神文明共建活动
7、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
你知道下面这些社会生活的活动是属于哪个领域什么活动吗?
经济活动
政治活动
文化活动
经济活动
政治活动
文化活动
政治活动
探究问题: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部社会现象是如何形成的
这些现象有何共性
经济、政治、文化等全部社会现象是在人的实践中形成的,都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0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温故知新
物质和意识的 关系
物质
意识
决定
能动作用
如果我们把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运用来观察人类社会历史领域里的问题,就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回顾: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辩证
历史观的
基本问题
社会历史领域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第一性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第一性
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舍豪杰则无世界”“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梁启超
思考:到底“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钟南山”这三个字,祖国大江南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爆发,钟南山为代表的医护工作者经长期努力,抗击了非典。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钟南山时隔17年再次挂帅亲征,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的第一线,他无疑是我国抗击传染病的英雄。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
辩一辩:是历史唯物主义,还是历史唯心主义
观点一:“英雄造时势”
观点二:“时势造英雄”
评价:
评价:
是错误的。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把某些伟大人物的思想和意志说成是历史的主要决定力量,因而是错误的。
是正确的。在肯定群众创造历史的同时,也承认英雄人物或杰出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伟大作用,杰出人物只有得到了群众的拥护,才能成为英雄,所以他们的作用不可能超越人民群众,不能改变历史发展方向。
(英雄是指个别的杰出人物)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
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①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②由天命、神、绝对精神决定的。
实质: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知识拓展
自然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最主要、最根本)
(1)社会存在
②内容
(2)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
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②内容
①含义: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精神方面)
①含义: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物质方面)
指大众的意识,非个人的意识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
以往哲学社会历史理论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
社会历史是人们活动的结果
人们的活动受意识指挥、支配
人们的主观意志决定社会历史
(假象)
未追溯到产生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
思考
练练手:下列分别属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是哪些
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C. 生产关系
D. 生产力
E. 治疗新冠的诊疗方案
F. 自然地理环境
G. 文学艺术
H.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AEG
BCDFH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注意:哪怕是错误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只不过是歪曲、虚幻的反映。
如实或歪曲的反映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形态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原始社会 氏族公有制 朴素的公有观念、平等观念、原始宗教、道德观念
奴隶社会 奴隶主占有制 宗法等级观念和制度、天命论等意识
封建社会 地主占有制 等级制、终身制、世袭制、专制独裁制观念
资本主义社会 资产阶级占有制 自由平等博爱、个人主义、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
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公有制 大公无私、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等意识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粮仓充实才顾及到礼仪,丰衣足食才懂得荣辱。
年度流行热词
2020
尬聊;一看就会,一做就废;带节奏;甜蜜暴击;文明互鉴;吼吼吃;解锁;夸夸群;打扰了;硬核。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小康;赶考;双减;“碳达峰,碳中和”;野性消费;破防;鸡娃;躺平;元宇宙。
躺平;内卷;芭比Q;社死;EMO;母单花;阴晴圆缺;清零;废话文学;老六;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021
2022
思考: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每个人的社会意识是否相同?
下 雪 了
秀才:大雪纷纷落地
官员:这是皇家瑞气
财主:下它三年何妨
穷人:放 屁
社会地位、所受的教育不同
一个残废!
真美!
有伤风化!
从事的职业不同
相关链接:社会意识
人的社会意识受社会环境决定,与个人的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带有阶级性。
情境探究一
探究问题:在社会主义里,为什么会存在落后的和腐朽的思想
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探究问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的中国,为什么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沃土?
社会意识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情境探究二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完全同步)
②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方法论:①从社会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
社 会存 在
社 会意 识
决 定
反作用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风俗习惯
社会心理
不同社会意识形式
相对独立性
归纳: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比较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和物质与意识
比较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物质与意识
区别 研究对象 人类社会 整个世界
地位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作用 对二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依据 对二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
联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关系问题 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 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
×
[解析] 社会存在能离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不能离开社会存在。
2. 社会意识的变化和社会存在的变化是同步的。( )
×
[解析]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3.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
X
[解析]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易混易错点辨析
社会历史的
本质
社会存在
和社会意识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劳动的作用
实践的作用
课堂小结
1.2022年10月25日,三集政论片《为了总书记的嘱托——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过的贫困村脱贫纪实》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档播出。该政论片记录了24个贫困村如何在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明确努力方向,鼓足发展劲头,干群齐心协力,实现脱贫攻坚的历史跨越。这说明( )
A. 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的进步
B.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C. 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决定脱贫事业的成败
D. 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了脱贫事业的发展
D
课堂演练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