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外国语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外国语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4分)
1. 《天工开物)中记载有我国历史上出现的下列造物过程,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织衣布 B. 钉术舟 C. 炼生铁 D. 晒海盐
2.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氧气可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B.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C. 镁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可用于制作烟花
D. 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3.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读取液体体积 B. 称量固体
C. 过滤 D. 取少量液体
4.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 氦气—— B. 2个氮分子——
C. 1个镁离子—— D. 3个氧原子——
5. 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图为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镓属于金属元素
B. 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C. 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3
D. 镓离子符号为Ga+3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硫酸铜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 B. 石墨可用来裁玻璃
C. 氢氧化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生石灰可用作补钙剂
7. 菠萝中含有丁酸乙酯(C6H12O2),使其具有特殊的香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丁酸乙酯中有氧气分子
B. 丁酸乙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 丁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2.1%
D. 丁酸乙酯由6个碳原子、12个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8. 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或方案)
A 除去粗盐中混有的少量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B 鉴别氢气和甲烷 点燃气体,用冷而干燥的烧杯分别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C 稀释浓硫酸 将水沿烧杯壁缓缓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 检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A. A B. B C. C D. D
9. 高纯碳酸钙广泛应用于精密电子陶瓷、医药等生产。下图为模拟制备高纯碳酸钙的主要流程,已知该大理石中杂质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铁。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由“酸溶”可知,二氧化硅不溶于水和稀盐酸
B. “除杂”中,氨水只与溶液中氯化铁反应
C. “转化”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D. 操作a为组合操作,包含过滤、洗涤、干燥
10.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B. 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5
C. t3℃时,分别将甲、乙固体溶于水,配成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需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D. 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11. 科学工作者研发了一种SUNCAT系统,借助该系统利用如图所示的原理可持续合成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步骤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步骤Ⅱ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C. 步骤Ⅲ的化学方程式是
D. 该系统工作过程中理论上步骤Ⅰ生成的水和步骤Ⅲ消耗的水的质量比为
12. 已知: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一定条件下, 电导率的大小能反映离子浓度的大小。陈老师用图1所示装置研究分子运动现象(实验前关闭止水夹和气泵,实验后打开止水夹和气泵),控制浓氨水的温度在t1℃、t2℃时分别采集数据,得到图2所示曲线1、曲线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观察到一段时间后三颈烧瓶中的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三颈烧瓶中的溶液电导率不断增大,说明H+与浓度不断增大
C. 曲线1对应的浓氨水的温度高于曲线2,且三颈烧瓶中的溶液先变红
D. 实验后用气泵将装置中的氨气吹扫至稀硫酸里充分吸收,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
13. 碳及其化合物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甲烷 B. 金刚石 C. 干冰 D. 乙醇
(2)下列属于合成纤维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蚕丝 B. 尼龙 C. 涤纶 D. 棉花
(3)某同学将一定量的甲烷气体置于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反应结束后测得容器中和的总质量为,同时测得水的质量为,请根据数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碳中和”的基本途径是“减排”(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增汇”(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转化)。常用的“减排”措施有:植树造林、________等。将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可转化为甲醇,可有效实现“增汇”,在实际生产中甲醇的产率除了与温度、浓度、压强有关,还与催化剂质量分数有关,请根据下图说明甲醇的产率与质量分数的关系是________,生产前后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改变”或者“不改变”)
14. 实验室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溶液(作催化剂)制取氧气。
(1)配制质量分数为6%溶液。
①计算: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溶液(密度为)的质量为________;水的体积为________。
②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________。
③混匀:……。
(2)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部分装置如图)。
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干燥的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实验室用发生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反思。
①若其他操作正确,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6%(填“>”、“<”或“=”)。
②若用E装置收集一瓶(容积为)体积分数为80%的氧气,预先应用量筒量取约________的水加入该集气瓶中(不考虑水蒸气的影响)。
15. 铁及其合金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将生锈铁钉放入稀硫酸中,可以看到铁锈逐渐消失,铁钉表面变得光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除锈后的铁钉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这是因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_______________。
(2)《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炒钢法”如图甲,该方法的生产过程可用图乙表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铁矿石和煤在加入炼铁炉时需“捣碎”,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②若使用的铁矿石是磁铁矿,请写出炼铁炉中利用生成的一氧化碳将铁从磁铁矿(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中还原出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③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碳元素的含量以制钢。
④与纯铁相比钢的性能更优良,如:钢的熔点更_______________(填“高”或“低”),硬度更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16.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可用于制取纯碱等工业原料。
(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主要流程如下:
上述过程的化学反应原理为;。
材料二: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常温常压下,每升水能溶解。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每升水能溶解。
①纯碱的主要成分是,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属于______(填“酸”“碱”“盐”之一)。
②侯氏制碱法在制得纯碱的同时还得到的一种氮肥是______(填化学式)。
③综合分析上述制碱流程中,要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制成饱和氨盐水之后,再通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如图为、和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序号)。
A. 时,的溶解度小于的溶解度
B. 当中混有少量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C. 时,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D. 时,各取相同质量的和固体,分别加水至恰好完全溶解,然后降温至,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小于溶液的质量
(3)工业上制得的纯碱中常混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品(杂质为氯化钠)中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称取该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水配成溶液,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并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为,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①过程Ⅲ过滤后,所得滤液的质量是______。
②计算该样品中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______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4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
【13题答案】
【答案】(1)AD (2)BC
(3)
(4) ①. 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②.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随着氧化铜含量增加甲醇产率增加,氧化铜含量超过一定值后甲醇产率反而逐渐下降或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氧化铜质量分数是50%时,甲醇产率最高 ③. 不改变
【14题答案】
【答案】(1) ①. 30g ②. 120mL ③. 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2) ①. AD ②. ③.
(3) ①. > ②. 150
【15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铁位于氢前
(2) ①.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②. ③. 降低 ④. 低 ⑤. 大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盐 ②. NH4Cl ③. 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2)BD
(3) ①. 216 ②.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答: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84..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