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粤人版(2024)地理七下6.1亚洲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粤教·粤人版(2024)地理七下6.1亚洲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粤人版地理七下6.1亚洲
一、单选题
1.亚洲面积广大,没有穿过亚洲的纬线是( )
A.北极圈 B.赤道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
2.下面四幅示意图能够反映亚洲河流主要流向的是( )
A. B. C. D.
3.亚洲在全球的位置( )
A.东半球 南半球 B.跨东西半球,跨南北半球
C.西半球 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4.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读“世界部分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大洋中不与亚洲直接相临的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6.亚洲大部分位于(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7.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这“三线”穿过的海峡是( )
A.白令海峡 B.麦哲伦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马六甲海峡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于4月20日至22日在海南博鳌举行。论坛宗旨是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下图示意亚洲区域划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按地理方位划分,2022年年会承办地位于( )
A.南亚 B.西亚 C.东亚 D.中亚
9.亚洲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一位,所跨的温度带有( )
①热带②北温带③南温带④北寒带⑤南寒带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0.博鳌亚洲论坛的举行,说明亚洲各国之间( )
A.军事竞争加剧 B.社会发展缓慢 C.矛盾冲突不断 D.经济合作增强
下图为亚洲的范围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0°纬线也被称为( )
A.南极圈 B.赤道 C.北极圈 D.南回归线
12.图中亚洲东部和南部濒临的大洋分别是( )
A.①—太平洋②—印度洋 B.①—印度洋②—太平洋
C.①—北冰洋②—太平洋 D.①—太平洋②—大西洋
13.图中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③是( )
A.白令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直布罗陀海峡
多彩亚洲,山河众多,气候复杂多样。下图为亚洲大陆主要河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我们亚洲,河象热血流”是说亚洲的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以下关于亚洲河流说法正确的是( )
A.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都流向四大洋
B.亚洲河流全部奔流入海,为外流河
C.长江的长度和流量都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
D.“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指亚洲的河流都向东流向大海
15.M地区河流稀少,且不能汇入海洋。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山脉阻挡②距海遥远③地势较高④地处高纬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R河的水源主要来自雨水,其汛期出现在( )
A.1月—3月 B.4月—6月 C.6月—9月 D.10月—12月
17.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
A.长江 B.多瑙河 C.密西西比河 D.湄公河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读亚洲气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8.①气候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分布在( )
A.赤道附近 B.北回归线的大陆东岸
C.北极圈附近 D.北回归线的大陆西岸
19.图中②、③、④三种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
A.冬季寒冷干燥 B.四季分明 C.雨热同期 D.全年高温多雨
亚洲自然环境复杂,图一为亚洲沿30°N地形剖面图,图二为亚洲沿80°E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从图中可以归纳出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距海近,海拔高 B.中部高,四周低
C.纬度高,海拔高 D.四周高,中部低
21.受地形影响,亚洲的( )
A.河流全部向东流入太平洋 B.青藏高原以南的河流结冰期长
C.河流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D.河流发源于中部,向四周分流
22.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 )
A.巴西高原 B.青藏高原 C.东非高原 D.云贵高原
23.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24.关于亚洲的地理位置,完全无误的是( )
①亚洲地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
②亚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③亚洲地跨寒、温、热带
④亚 洲西北方向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⑤亚洲东、南、西三面直接濒临大洋
⑥亚洲占据着亚欧大陆的大部分,且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地形与河流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地形能影响河流的流向和流速,河流也能塑造局部地区的地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示意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6.亚洲河流流向反映了亚洲( )
A.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B.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C.气候复杂多样 D.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下图为某大洲沿30°N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该大洲( )
A.面积最大 B.跨经度最广 C.南北狭长 D.纬度最高
28.该大洲自然特征为( )
A.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B.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C.温带季风性气候为主 D.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下面两幅图是某大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甲图)和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该大洲名称及其地势特点是( )
A.北美洲:中间高,四周低 B.欧洲:南北高,中间低
C.亚洲:中部高,四周低 D.亚洲,中部低,四周高
30.两图中数字①表示同一地形区,该地形区是( )
A.德干高原 B.伊朗高原 C.青藏高原 D.东非高原
二、填空题
31.亚洲的世界之最
地理之最 地理事物名称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
世界最高峰
世界上陆地最低点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
32.结合气候条件分析亚洲西部和亚欧大陆北部人口稀疏的原因。
33.亚洲的地理位置
(1)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 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2)亚洲在世界的位置
①半球位置:亚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 半球和 半球。
②海陆位置:北临 洋,东临 洋。南临 洋,西接 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
③纬度位置:跨热带、 、北寒带
(3)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世界上面积最 ,也是世界上跨经度较多,东西距离最 的大洲。
34.构建地理“知识树”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知识体系,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读亚洲地图,完成其知识树的内容。

35.亚洲的河流
(1)特点
①长河众多 亚洲地形高低起伏大,地域辽阔,因而长河众多
②河流呈 分布 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③ 资源丰富 亚洲地势高低悬殊,导致许多大河落差很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主要河流
河流 流向 特征 注入的海洋
长江 自西向东 长度 流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太平洋
黄河 自西向东 中国第二长河 太平洋
湄公河 自西北向东南 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太平洋
鄂毕河 叶尼塞河 勒拿河 自南向北 位于亚洲北部,纬度较高,河流结冰期较长 北冰洋
恒河 自西向东 位于亚洲南部,主要流经印度 孟加拉国 印度洋
印度河 自北向南 位于亚洲南部,主要流经巴基斯坦 印度洋
三、解答题
36.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3,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读亚洲气候类型图(图1)和亚洲人口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人口数量较多,共有7个国家人口总数超过1亿(2021年),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菲律宾,你认为其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中国吗 (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 。
(2)亚洲人口总体分布不均匀,中部人口 ,从地形角度分析,这里地势 ,你的判断依据是 。从气候角度分析,亚洲中部降水少,可以从 位置找到原因。
(3)读图可知,亚洲的人口稠密区主要是 半岛、中国东部、日本沿海等地,这里多位于河流的 ,为农业生产提供了 等自然条件;悠久的开发历史、临海便利的 条件,使这里成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亚洲北部河流中下游地区人口 ,原因是 。
(4)通过对人口分布原因的探究我们发现 、 、 等地理信息是了解区域的基础,关注要素间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区域中的地理现象。
37.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河·禾·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河:受地势 的影响,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入海洋。众多的大江大河孕育了多彩的亚洲文明,如发祥于甲 流域和乙 流域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2)禾:亚洲的 部和南部是水稻的主产区。亚洲人民勤劳智慧,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请从气候角度简述亚洲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 。
(3)合:中国与友好邻邦蒙古国互帮互助。从海陆位置看蒙古国属于 ,以 气候为主,畜牧业是其主要农业部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B
4.D
5.B 6.B 7.A
8.C 9.A 10.D
11.B 12.A 13.A
14.C 15.A 16.C 17.D
18.A 19.C
20.B 21.D 22.B
23.A
24.C
25.A 26.B
27.A 28.B
29.C 30.C
31. 青藏高原 喜马拉雅山脉 珠穆朗玛峰 死海(死海表面) 里海 阿拉伯半岛 贝加尔湖 马来群岛
32.①亚洲西部气候炎热干旱,降水稀少,沙漠广布;②亚欧大陆北部纬度高,气温低,冬季酷寒。
33. 北 东 北冰 太平 印度 欧 北温带 大 长
34. 亚欧;寒温热三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
复杂多样
温带大陆性气候;季风 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入海;长江黄河(任写两条即可) 六
35. 放射状 水能
36.(1) 否 中国人口数量多,但面积广阔
(2) 稀疏 较高 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地区,向四周分流入海 海陆
(3) 印度 中下游 水源、肥沃的土壤 交通条件 稀疏 纬度高,气温低
(4) 地理位置 地形 气候
37.(1) 中部高、四周低 黄河 长江
(2) 东 雨热同期,光照充足
(3) 内陆国 温带大陆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