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议论文写作——如何写好主体段课件(共3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议论文写作——如何写好主体段课件(共31张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议论文写作
——如何写好主体段
“写好一段 成就一篇”
新课导入:
乔吉博学多能,以乐府称,尝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大致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苟能若是,斯可以言乐府矣。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就议论文而言,考生如何做到“中要浩荡”,即如何写好议论文的主体段?
教学目标:
1.明确议论文主体段的构成“要素”;
2.掌握议论文主体段行文思路的基本类型与方法;
3.能够运用方法构思写好一个议论文段并在平时作文训练中迁移运用。
主体段的构成要素
一个标准的议论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那种﹚,应该功能俱全,层次清晰,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五各方面:
(1)观点句(段首提出,干净利落)(2)阐释句(紧跟观点句阐述说明,连接观点句与材料句,起承上启下作用)(3)材料句(紧接阐释句,举事实论证,事例(繁例、简例)典型,叙述精炼)(4)分析句(紧扣观点,切中肯綮地分析)(5)结论句(联系实际,适当延伸,回应段首观点句)
第一节
各要素的具体要求
1、观点句:
(1)位置:主体段的段首;
(2)句式:简洁的陈述句;
(3)数量:一句;
(4)句末标点:句号。
2、阐释句:紧跟观点句,力求清晰简洁易懂。
3、举例要求:举事实论证,叙述讲究简明扼要,选材角度准确。要求只写人物、事件、结果;不要细节描写,删除无关情节,紧扣观点句,最好点出关键词。
4、分析句:紧扣主题,结合选材,对事实进行切中肯綮的剖析。
5、结论句:联系实际,适当延伸,回应段首观点句。
示例引领——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选段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观点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们以人民、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阐释句)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有逆行出征的豪迈,有顽强不屈的坚守,有患难与共的担当,有英勇无畏的牺牲,有守望相助的感动。从白衣天使到人民子弟兵,从科研人员到社区工作者,从志愿者到工程建设者,从古稀老人到“90、00后”青年一代,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事例句、分析句)向所有平凡的英雄致敬!我也为伟大的祖国和人民而骄傲,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自豪!(总结句)
示例引领——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选段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观点句)“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画。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阐释句)粮食生产喜获“十七连丰”;“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科学探测实现重大突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蓬勃展开。广大军民不畏艰险,同心协力抗洪救灾,抵御了严重洪涝灾害,努力把损失降到了最低;13个省区市认真细致落实防疫措施,争分夺秒复工复产,全力以赴创新创造。(事例句、分析句:点例排比)神州大地自信自强、充满韧劲,一派只争朝夕、生机勃勃的景象。(总结句)
如何写好主体段各要素
第二节
阐释句
材料句
分析句
怎么阐释?
如何列举?
怎么分析?
一.阐释句
开头“简明扼要的提出分论点(写出观点句)”后,如何
写出阐释句?(紧跟观点句,力求清晰简洁易懂。)
一.阐释句
阐释句:紧跟观点句,力求清晰简洁易懂。
小 结:
阐释句(紧跟观点句,力求清晰简洁易懂)
写法:追问法
是什么?(…是…)
为什么 (只有…才能…/ 唯有…才有可能…)
会怎么样 (…让人…/ ……可使……)
其它方法
名言+阐释;
这句话告诉我们…;
由此我联想到…。
二.材料句
材料句(论据):如何写?
示例1:
在困难面前永不放弃,就可以看见成功的曙光。 出生时就是个没有健全四肢的力克胡哲曾说:“无论是做任何事情,大家都一定要不停尝试,永远不要放弃。”在没有健全四肢的困境面前,他永不放弃,拥有了两个大学学位,创立了自己的企业,获得“杰出澳洲青年奖” ,力克胡哲这个名字从此也响彻全世界。
下列两段运用素材有什么不同?
示例2:
梦想不是梦,是努力过后的奇迹。一部《时间简史》诠释了史蒂芬霍金这位身残志坚的科学家的生命历程。一部《人间喜剧》演绎了巴尔扎克这位孤独而热情的老人的心声。一部《史记》升华了司马迁这位受过宫刑老人的尊严。
繁例
简例
概念解说——繁例、简例
繁例:是阐述观点、分析论证时用作事实论据的一两个富有代表性而又较为具体的事例。它从深度方面说明问题,使论据更直观、形象,论证更有力。
简例:(点例)是与观点具有本质关联且材料之间富含相似性、逻辑性的一组概括性事例,它能拓展作者视野,增加文章容量,使文章显得材料丰富而有感染力。
示例:
示例1:
毅力是成功的前提。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从22岁起34年间,徒步当车,跋山涉水,先后考察了16个省区,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在艰难环境中终于写成了地理巨著《徐霞客游记》。
示例2:
忙是惊叹号。世界上的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蜜蜂以蜂蜜为回报,那么人呢?居里夫人的忙,以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而得到了圆满的休止符;爱因斯坦的忙,以相对论的问世而画上了惊叹号;李白的忙,以那豪放的诗歌而有了很大的成功;张衡的忙,因为那地动仪的出世而让世人得以仰慕。
繁例
简例
三.分析句
分析句如何写?
方法:假设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
假设分析法
定义: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事例和析例正反映衬,很有说服力。
假设性分析,必须完整地引述事实论据,然后提出假设,并推导出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结果。
正面事例 反面假设
反面事例 正面假设
假设分析法的语言标志:
①如果(假如、假设、假若、要是、倘若)……就…..(那么、那就)
②若无……怎能……
示例引导:
运用假设分析法分析下列事例。
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廉颇与上卿蔺相如不和。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处处谦让,后来廉颇知道自己错了,便向蔺相如负荆请罪。最后两人成了挚友,共保赵国的天下。
【分析示例】
试想,如果蔺相如不是以谦让的态度去对待廉颇,而是与廉颇对峙起来,甚至发展到干戈相见,那就不仅是他们个人的损失,也是赵国的损失。 (反面分析) 所以说,谦让不仅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良方,而且也是解决国事问题的良策。
因果分析法
使用情境:当事例带有结论性时,就分析其根源,即由果溯因。
因果分析法的语言标志:
为什么……因为;
正因为如此……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正是由于……,才……。
示例引导:
梦想不是梦,是努力过后的奇迹。(分论点)尼采说:“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奇迹。那便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努力是实现梦想的最佳途径。(论点分析句)一部《时间简史》诠释了史蒂芬霍金这位身残志坚的科学家的生命历程。一部《人间喜剧》演绎了巴尔扎克这位孤独而热情的老人的心声。一部《史记》升华了司马迁这位受过宫刑老人的尊严。(论据:几个简例)他们之所以在创作上最终有所成就,是因为他们虽饱经磨难,但并不消沉,靠着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努力创作,最终创造梦想的奇迹。(论据分析)所以说,梦想的实现需要土壤,而努力便是这肥沃的土壤。(结论句)
即时训练
请运用假设分析法分析下列材料。
小时候很笨且屡次失败的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毫不气馁,勤奋工作,最终登上了科学的顶峰;学生时代被视为最笨学生的我国数学家华罗庚,顽强拼搏,发奋学习,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国外留学时,因进校成绩差而被人耻笑的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暗下决心,夜以继日地工作,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学者。
【答案示例】
试想,若无几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工作,哪里会有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问世?若无顽强拼搏刻苦自学的精神,哪里会有华罗庚在数学方面的卓越贡献?若无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努力,哪里会有童第周在生物工程方面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可见,勤奋是能够补拙的。
即时训练
请用运用因果分析法分析下列材料。
五十年代初,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拦,终于回到了新中国的怀抱。美国海军次长金波尔在得知他要回国时,立即给美国移民当局写信,声称:“我宁肯把这家伙毙了,也不能让他回国。因为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他知道得太多了。任何时候,他一个人都足以抵得上五个现代加强机械师。”
【答案示例】
为什么他(钱学森)一个人任何时候都足以抵得上五个师呢?还不是因为他的头脑里掌握了太多高深、前沿的现代科学理论和高精尖的现代科学技术?还不是因为这些关于“原子能量”的“知识”足以增强一个国家的实力甚至改变整个世界、决定人类命运?(分析句)可见,知识就是力量。
主体段结构形式
示例1:在困难面前永不放弃,就可以看见成功的曙光。(观点句)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关键我们要有永不放弃的精神,迎难而上,就很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阐释句)出生时就是个没有健全四肢的力克胡哲曾说:“无论是做任何事情,大家都一定要不停尝试,永远不要放弃。”在没有健全四肢的困境面前,他永不放弃,拥有了两个大学学位,创立了自己的企业,获得“杰出澳洲青年奖” ,力克胡哲这个名字从此也响彻全世界。(材料句)
如果他向命运低头,那么他便永远不会成功,“力克胡哲”这个名字亦只是“暗淡”。(分析句)的确,在人生路上,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永不放弃,成功或许就在这之后。(结论句)
主体段结构一:分论点+阐释句+一个详例+分析句+结论句
论据假设分析法:若无……,怎能……
倘若(假如/如果)……,那么……
主体段结构形式
示例2:梦想不是梦,是努力过后的奇迹。(观点句)尼采说:“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奇迹。那便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阐释句)努力是实现梦想的最佳途径。一部《时间简史》诠释了史蒂芬霍金这位身残志坚的科学家的生命历程。一部《人间喜剧》演绎了巴尔扎克这位孤独而热情的老人的心声。一部《史记》升华了司马迁这位受过宫刑老人的尊严。(材料句)
他们之所以在创作上最终有所成就,是因为他们虽饱经磨难,但并不消沉,靠着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努力创作,最终创造梦想的奇迹。(分析句)所以说,梦想的实现需要土壤,而努力便是这肥沃的土壤。(结论句)
主体段结构二:分论点+阐释句+几个简例+分析句+结论句
因果分析法:之所以……,是因为……
正是由于……,才……
主体段结构形式
示例3:细节看起来微不足道,而恰恰是“细”成为了全局的关键。(观点句)细小莫过于肉眼辨不清的照片底片上的一点尘埃,为伟大的天文学家海因斯不屑,却为名不见经传的哈雷重视,前者感叹一时之失,后者则以名字为彗星命名而得以不朽。实验中微弱的一丝亮光被业已成名的居里夫人一笔带过,查德威克却抓住这丝亮光不放,从居里夫人的实验中得到启发,前者遗憾地少了一块诺贝尔金质奖章,后者则以最年轻的名字镌刻于诺贝尔深沉的容颜之下。(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对比论证)可见,细节是当时不屑一顾的偶然一现,只有细致的人才能捕捉这短暂的灵光(结论句)
主体段结构三:分论点+(阐释句)+对比论证+结论
课堂小结:
阐释句
材料句
分析句
观点句
结论句
一个详例、几个简例、正反对比(详写一个正反或简写两个正反)
假设分析法(正--反,反--正)、因果分析法
是什么、为什么、会怎样、名言+阐释
小试牛刀
试一试:运用本节课所学完成以下练习。
第三节
在困难面前永不放弃,就可以看见成功的曙光。 出生时就是个没有健全四肢的力克胡哲曾说:“无论是做任何事情,大家都一定要不停尝试,永远不要放弃。”在没有健全四肢的困境面前,他永不放弃,拥有了两个大学学位,创立了自己的企业,获得“杰出澳洲青年奖” ,力克胡哲这个名字从此也响彻全世界。
升格段落:
在困难面前永不放弃,就可以看见成功的曙光。(分论点)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关键我们要有永不放弃的精神,迎难而上,就很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阐释句)出生时就是个没有健全四肢的力克胡哲曾说:“无论是做任何事情,大家都一定要不停尝试,永远不要放弃。”在没有健全四肢的困境面前,他永不放弃,拥有了两个大学学位,创立了自己的企业,获得“杰出澳洲青年奖” ,力克胡哲这个名字从此也响彻全世界。(论据:一个详例)如果他向命运低头,他便永远不会成功,“力克胡哲”这个名字亦只是“暗淡”。(论据分析)的确,在人生路上,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永不放弃,成功或许就在这之后。(结论句)
小试牛刀:1.运用本堂课所学升格下列段落。
小试牛刀:
题2.请以“没有异想,哪来天开”为题,写一段标准的主体段落(200-300)
示例:
“异想天开”是科技发明创造的源泉(观点句)。没有“异想”,哪来“天开”’纵观古今中外的发明创造,莫不如此(阐释句)。如果没有鲁班被茅草割破手的“异想”,怎么会有锯的发明?如果没有把字从笨重的竹片请到轻巧东西上的“异想”,怎么会有纸的发明?如果没有通过屏幕显示图像的“异想”,贝尔德怎么能制造出第一部电视机?如果没有对苹果落地的“异想”.怎么会有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如果没有凌空飞翔的“异想”,莱特兄弟的飞机又怎么会飞上蓝天?(材料句、分析句:假设论证)。上述的事例足以证明,“异想天开”是科技发明、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结论据)。
课后作业:
[2022年新高考Ⅱ卷]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
有位科学家强调,实现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各行各业,“需要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她致力于科技攻关,还从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有位摄影家认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他选择了从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照片增强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有位建筑家主张,要改变“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须赋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他一直努力建造“再过几代人仍然感觉美好”的建筑作品。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分析:
题目为材料作文,材料提供了科学家、摄影家、建筑家等三个行业的代表的认识和做法,其共同点在于“他们都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从而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以科学家为例,强调科学要想服务于各行业,需要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所以她选择了致力科研攻关,还从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这样科技就会不断的发展,人才不断涌现,科技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人群,这就自然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其它两个实例也是这样一个思维逻辑,即要围绕服务于民生、振兴民族国家的理想去选择自己的行业,在行业进行创新创造,未来可期。由此确定作文立意也就不难,题目要求结合以上材料,可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写文,考生可扣住这一主题,或谈自己的人生选择,谈如何创新发展,从而创造美好未来。这样学生选材作文也比较容易,也彰显了语文学习、写作表达“立德树人”的宗旨。
作业要求:认真审题,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至少运用三种论证方法;
主体段构成:分论点+阐释句+论据+论据分析+结论句
至少运用两种论据列举方法;
至少运用两种论据分析方法;
谢谢! 下节课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