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剃头大师》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9.《剃头大师》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19 剃头大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
剃头 执行 否则 骂人 仇人 习惯 受刑 代替 厘米 摸耳朵表弟 胆小 鬼脸 剥夺 理发店差生 价钱 双倍 虽然 一件
复习词语
读课文4-6自然段,说说:
老师傅是用什么给表弟小沙剃头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锃亮:形容反光发亮。
默读第4-6自然段。
老师傅给表弟小沙剃头的过程发生了什么?
老师傅
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
死对头、仇人
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小沙还敢乱动吗?
你觉得真的是老师傅的耳朵不好,听不见小沙的抗议吗?
冤家
无奈
推剪
手动推剪。这种推剪上下各有一排钢尺,手握把柄上下咬合就能把头发剃下来。要是使用的时间久了,或是钢尺断了,是会卡住头发的。
如果把句子中的“咬住”改成“夹住”,可以吗
不可以,因为“咬住”说明头发被死死卡住,更利于表现出小沙的痛苦。
一束头发
修辞手法?
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痛苦
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老剃头师傅
害人精
怎么理解?
有心事、不高兴的样子。不能忘怀,牵萦于心。
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
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
跟受刑一样
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
耿耿于怀:
老剃头师傅是害人精!
小沙剃头的感受如何?
还要付双倍的钱
换个角度看老师傅的行为:
1.听不清小沙的抗议,是因为耳朵不好还是?
假装听不见
2.“磨得锃亮的剃刀”是为了?
让小沙“规规矩矩”坐着
3.“眼神差了点儿”“痒得小沙哧哧笑”说不定是?
逗小沙开心,放松身体
有耐心
技术高
有爱心
所以姑父才会付双倍钱给他。
这次,小沙的头发很长了。他知道姑父绝对不肯让他这样过年,可他又怕再去理发店受折磨,就央求我替他剪头发,并答应剪完后付给我五块钱。
课文学习
小沙为什么要我给他理发?
他吃尽苦头了
其实,不给钱我也愿意,因为从来没有人肯把头交给我随便处置。我一连在他肩上拍了三下,表示:有你的,老弟。
我不会理发,但觉得好玩。
后果会怎么样?
默读课文第7-18 自然段,画出描写剃头大师理发的有关句子。
“我”给小沙理发时的心理状态

虽然以前没有干过这一行,可我好像有剃头的天分。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
非常随意
自我感觉良好
得意
我--剃头大师
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毫无章法
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的不到一厘米。
长短不一
“我”给小沙理发时的自我感觉有没有发生变化?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哎呀!”我叫起来,“坏了!”
得意
紧张
“我”理发技术到底怎么样?
理发技术糟糕
对于我这样拙劣的技术,小沙的反应是?
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为什么店里的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而我却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因为尽管我剪得乱七八糟,可小沙只是关心耳朵还在不在,其他的都毫不在乎。
(课后第三题)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我的理发技术到底有多糟糕?
太糟糕了
我想稳住小沙,告诉他这是做时髦的发式,可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神态
比喻
可见这样的剃头大师只能是“剃头大师”。
当然,我没得到那五块钱。这还不算倒霉,最倒霉的事小沙父子: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姑父呢,那件睡衣上的头发真么也清除不干净,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
结果糟透了
你还想给姑父取个什么外号?
冤大头、倒霉蛋
同桌深入探讨,说说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过程有什么不同?
不同 老剃头师傅 “我”
对小沙态度 都不欢迎小沙 小沙是最优秀的顾客
工具 用专业的剃刀、推剪 剪子、姑父的睡衣
理发技术 严肃认真、技术高超 随意乱剪、技术糟糕
过程 痛苦 愉快
结果 合格的发型 害小沙剃光头
(课后第1题)
我们发现,“剃头大师”其实名不符实,原来,“我”才是“害人精”,而看似“害人精”的老师傅却很有可能是真正的“剃头大师”。
谁是大师
教师总结
想一想,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
“剃头大师”虽然是一种自嘲,却包含着一段有趣的童年记忆,让人十分怀念那天真的岁月。此外,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能让人感到特别有意思,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深化文章主题。
(课后第4题)
下课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