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江南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学业质量检测 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江南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学业质量检测 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江南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学业质量检测 科学试卷
1.(2025七下·滨江期中)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A.水分子 B.氢原子
C.氢元素 D.甲烷分子
【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是对事物的简化模拟或抽象表达,用于帮助理解不能直接观察或复杂的事物。
【解答】A、水分子的图示是对水分子结构的一种模拟表达,属于模型,故错误。
B、氢原子的图示呈现了氢原子内部结构的情况,属于模型,故错误。
C、“H” 是氢元素的元素符号,只是用来代表氢元素的特定符号,不是对氢元素相关结构或复杂情况的模拟,不属于模型,故正确。
D、甲烷分子的图示是对甲烷分子结构的模拟,属于模型,故错误。
故答案为:C。
2.(2025七下·滨江期中)2020年12月17日,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着1731g月壤样品安全着陆。月壤中含量丰富的氦-3可作为核聚变燃料,其原子核是由2个质子和1个中子构成的,氦-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根据氦-3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为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氦-3原子核是由2个质子和1个中子构成的,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氦-3原子的质子数为2,核外电子数为2,氦-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B。
3.(2025七下·滨江期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科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组成上皮组织的上皮细胞排列整齐紧密,具有运输功能
B.有些植物的雌蕊柱头成羽毛状,有利于提高传粉的成功率
C.精子体积小,有长长的尾,有利于完成受精作用
D.卵细胞的体积大且富含营养,有利于受精卵的早期发育
【答案】A
【知识点】组织;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传粉及其途径
【解析】【分析】(1)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不同类型上皮组织功能不同,如保护、分泌等。
(2)植物雌蕊柱头的特殊结构有助于花粉的接收和黏附,提高传粉成功率。
(3)精子的形态结构特点与其运动并完成受精的功能相关。
(4)卵细胞的体积和营养物质储存情况对受精卵早期发育的作用。
【解答】A、上皮组织的上皮细胞排列整齐紧密,主要功能是保护、分泌等,不具有运输功能 ,故错误。
B、有些植物的雌蕊柱头成羽毛状,增大了接受花粉的面积,有利于提高传粉的成功率,故正确。
C、精子体积小,有长长的尾,便于快速游动,有利于完成受精作用,故正确。
D、卵细胞的体积大且富含营养,能为受精卵的早期发育提供营养物质,故正确。
故答案为:A。
4.(2025七下·滨江期中)蜗牛、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和人体血液是实验室经常使用的材料。从结构层次角度分析,以上材料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蜗牛、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人体血液
B.蜗牛、洋葱鳞片叶、人体血液、口腔上皮细胞
C.蜗牛、人体血液、洋葱鳞片叶、口腔上皮细胞
D.蜗牛、洋葱鳞片叶、口腔上皮细胞、人体血液
【答案】B
【知识点】观察细胞;结构与层次;细胞模型
【解析】【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解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蜗牛属于动物体、口腔上皮细胞属于细胞、洋葱鳞片叶属于器官、人体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故从结构层次角度分析,以上材料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蜗牛、洋葱鳞片叶、人体血液、口腔上皮细胞。
故答案为:B。
5.(2025七下·滨江期中)浙江科学家潘建伟研究团队成功研制了锶原子光晶格钟,该钟的误差可以数十亿年不超过一秒,关于元素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8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D.一个Sr2+中含有38个电子
【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它就等于质子数,对原子来说,还等于核外电子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A.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8,故A正确;
B.通过元素周期表可知,该元素名称为锶,带“钅”,属于金属元素,故B错误;
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不是“g”,故C错误;
D.一个Sr2+带2个正电荷,则含有38-2=36个电子,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6.(2025七下·滨江期中)下列事实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A.黄豆和芝麻混合总体积减少
B.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C.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D.用显微镜观察到撒在水面上的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B
【知识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黄豆和芝麻混合总体积减少,黄豆和芝麻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选项错误。
B、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正确。
C、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故选项错误。
D、用显微镜观察到撒在水面上的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序运动,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故会看到水面上的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序运动,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7.(2025七下·滨江期中)生物的发育方式多种多样,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也可以描述家蚕的发育过程
B.乙图:成蛙和蝌蚪形态结构差异大
C.丙图:胎儿通过①和②将代谢废物运输至母体
D.丁图:菜豆种子萌发时⑤先突破种皮发育成c
【答案】A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动物的生长时期;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蝗虫的发育过程没有蛹期。
【解答】A、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因此甲图是蝗虫的发育过程,A错误。
B、乙图是青蛙的发育过程,用鳃呼吸,主要用肺呼吸,属于变态发育,B正确
C、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①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再由母体排出体外,C正确
D、种子萌发时,③胚轴伸长,最后是④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⑤先突破种皮发育成c根 ,D正确。
故答案为: A。
8.(2025七下·滨江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数目有①原子只能构成分子,分子才能构成物质;②分子是可分的,而原子是不能再分的;③分子有一定大小和质量,而原子没有;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⑤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都属于同种元素;⑥化学式中各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⑦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A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构成微粒、分子原子性质、元素概念、相对分子质量概念、单质概念等知识点。
(1)物质构成微粒:原子可直接构成物质,也可构成分子,分子也能构成物质。
(2)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情况: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但原子本身有更小微粒。
(3)元素概念: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但有相同质子数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4)单质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①原子既能构成分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所以该说法错误。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但原子可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等,所以该说法错误。
③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大小和质量,所以该说法错误。
④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该说法正确。
⑤同种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但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H_2O\)和Ne质子数都为 10 ,所以该说法错误。
⑥化学式中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才是相对分子质量,不是原子质量总和,所以该说法错误。
⑦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混合,只含一种元素但属于混合物,所以该说法错误。只有④正确,正确的数目是 1 个.
故答案为:A。
9.(2025七下·滨江期中)甲、乙、丙和丁分别是四种生物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甲与乙、丙、丁的共同点是都需要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
B.图中的甲、乙、丙、丁都通过产生丁图中的[a]孢子来繁殖后代
C.丙生物具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壁这些结构,可以用来制作馒头
D.乙是霉菌,属于多细胞真菌,有细胞壁
【答案】B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图甲是细菌的结构图;乙是青霉,有扫帚状的孢子;丙是酵母菌,单细胞真菌;丁是蘑菇,多细胞真菌。甲图中1荚膜,2细胞壁,3DNA集中的区域,4细胞质,5细胞膜,6鞭毛。图丁中a孢子,b菌盖,c菌褶,d菌柄,e菌丝。
【解答】A、图中甲细菌与乙青霉、丙酵母菌、丁蘑菇都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都需要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营养方式是异养。正确。
B、图中的甲细菌进行分裂生殖,乙、丙、丁都属于真菌,都通过产生a孢子来繁殖后代。错误。
C、丙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可用来酿酒。正确。
D、图乙顶端孢子呈扫帚状,可判断其是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有细胞壁,正确。
故答案为:B。
10.(2025七下·滨江期中)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和包含关系,则如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选项 1 2 3
A 胚芽 胚 种子
B 酵母菌 细菌 微生物
C 卵生 胎生 有性生殖
D 精子 受精卵 生殖细胞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种子的结构
【解析】【分析】观图可知①到③的逻辑关系是:①属于②,②属于③,或者①到③是一种从小到大的关系。
(1)种子结构:种子包含胚,胚包含胚芽,存在从小到大的包含关系。
(2)微生物分类:酵母菌属于真菌,和细菌是不同类别微生物,不存在包含关系。
(3)生殖方式:卵生和胎生是有性生殖中不同的生殖方式,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
(4)生殖细胞概念:精子属于生殖细胞,受精卵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不属于生殖细胞,不存在包含关系。
【解答】A、胚芽是胚的一部分,胚是种子的一部分,符合图中 1、2、3 的包含关系,故正确。
B、酵母菌属于真菌,和细菌是并列关系,并非包含关系,不符合图示,故错误。
C、卵生和胎生是并列的有性生殖方式,不是包含关系,不符合图示,故错误。
D、精子是生殖细胞,受精卵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不属于生殖细胞,不符合图示包含关系,故错误。
故答案为:A。
11.(2025七下·滨江期中)下列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Zn2+中的“2+”表示锌粒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B.2H中的“2”表示2个原子核
C.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D.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3个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A、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
B、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 A、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Zn2+中的“2”表示一个锌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B、2H中的 “2” 表示氢原子的质量数为2 ,不是2个原子核,故错误。
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12.(2025七下·滨江期中)如图所示为马铃薯两种繁殖方式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只具有乙的遗传特性
B.丁的细胞中有来自甲的遗传物质
C.丙由a(种子)中的子叶发育而成
D.扦插与繁育方式②的实质相同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图中的①通过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②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解答】A①通过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所以丙具有甲和乙的遗传特性,A错误。
B、②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属于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所以丁的细胞中没有来自甲的基因,B错误。
C、种子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所以丙由a中的胚发育而成,C错误。
D、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②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属于无性生殖;扦插也属于无性生殖。所以扦插与繁育方式②的实质相同,D正确。
故答案为:D。
13.(2025七下·滨江期中)图为探究某地区外来植物大蒜芥对水杨梅、路边青两种本地植物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杨梅种子发芽率比路边青种子发芽率低是大蒜芥作用的结果
B.大蒜芥对水杨梅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比对路边青的抑制作用大
C.第2﹣5周,时间越长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越显著
D.第1周,A'、B'两组种子的发芽率为0只是受到大蒜芥的影响
【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A、对照组没有大蒜芥的影响,水杨梅种子发芽率比路边青种子发芽率低,这是遗传物质或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故错误。
B、实验组水杨梅种子发芽率比对照组水杨梅种子发芽率略低,而实验组路边青种子发芽率比对照组路边青种子发芽率低很多,故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芽抑制作用更大,故错误。
C、第2—5周,路边青的实验组曲线发芽率比对照组下降的多,而水杨梅实验组曲线发芽率比对照组下降的少,故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芽率影响显著,正确。
D、第一周实验组路边青和水杨梅发芽率低,除了受到大蒜芥的影响,还有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故错误。
故答案为:C。
14.(2025七下·滨江期中)甲、乙两种化合物都只含X、Y两种元素,甲、乙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是30.4%和25.9%,若已知甲的化学式是XY2,则乙的化学式可能是
A.XY B.X2Y C.X2Y5 D.X2Y3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由甲的化学式为XY2,可得其中X、Y原子个数比=1:2;根据甲、乙两种化合物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4%和25.9%,可知甲物质中元素X的质量分数大于乙物质,可判断乙物质中X、Y原子个数比应小于1:2。
【解答】 A、由化学式XY,其中X、Y原子个数比=1:1,大于1:2;故A不正确;
B、由化学式X2Y,其中X、Y原子个数比=2:1,大于1:2;故B不正确;
C、由化学式X2Y5,其中X、Y原子个数比=2:5,小于1:2,故C正确;
D、由化学式X2Y3,其中X、Y原子个数比=2:3,大于1:2;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C。
15.(2025七下·滨江期中)化学上用符号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和的核外电子数目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是
A.b﹣a=d﹣c B.a+n=c﹣m C.b﹣n=d+m D.a﹣n=c+m
【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符号 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和的核外电子数目相同,分别是X、Y原子失去n个电子、得到m个电子得到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符号 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和的核外电子数目相同,
分别是X、Y原子失去n个电子、得到m个电子得到的;X、Y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a、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分别是a、b;故a-n=c+m。
故答案为:B。
16.(2025七下·滨江期中)完成下列填空: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物质的化学式   。
(2)CO2中2表示的意义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4)4个氯离子   。
(5)以下几种物质①液氧;②二氧化碳;③洁净的空气;④铜;⑤过氧化氢;⑥食盐水;⑦冰水混合物;⑧硫酸钾;⑨氦气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化合物   (填序号);
【答案】(1)O2
(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3)Al
(4)4Cl-
(5)①④⑨;②⑤⑦⑧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用语相关知识,包括物质化学式、化学符号意义、元素知识、离子表示、单质和化合物判断。
(1)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式: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要明确其化学式书写。
(2)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的意义: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原子的个数。
(3)地壳中元素含量及元素符号:要知道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并正确书写元素符号。
(4)离子符号的书写及多个离子表示:氯离子符号为(Cl-),多个离子在离子符号前加数字。
(5)单质和化合物概念: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答】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物质是氧气,化学式为O2。
(2)CO2中 “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元素符号为Al。
(4)氯离子符号为Cl-,4个氯离子表示为4Cl-。
(5)单质是①液氧O2、④铜Cu、⑨氦气He;
化合物是②二氧化碳CO2、⑤过氧化氢H2O2、⑦冰水混合物H2O、⑧硫酸钾K2SO4,所以单质填①④⑨;化合物填②⑤⑦⑧ 。
17.(2025七下·滨江期中)如图甲所示为人体的皮肤结构,如图乙所示为科学家利用皮肤上的细胞“炮制”出iPS细胞(多能干细胞),进而形成神经细胞等多种人体细胞的流程图。如图丙所示,利用小鼠干细胞培育出具有早期大脑、跳动心脏和肠道等的小鼠胚胎模型。
(1)图甲,皮肤是一种   (选填“组织”“器官”或“系统”),理由是   。
(2)图乙,过程“X”表示   。(选填“细胞分裂”“细胞生长”或“细胞分化”)
(3)图丙,研究人员能利用小鼠干细胞培育出心脏、大脑和肠道等。其中心脏主要由   组织构成,可用图中的   (选填“a”或“b”)表示。与植物相比,小鼠特有的结构层次是   。
【答案】(1)器官;皮肤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器官,能行使保护、分泌等功能 。
(2)细胞分化
(3)肌肉;b;系统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1)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 。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和细胞。
(3)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心脏主要由心肌组织构成,心肌属于肌肉组织;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比植物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解答】(1)皮肤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器官,能行使保护、分泌等功能 。
(2)图乙,过程“X”表示细胞分化。
(3)图丙,研究人员能利用小鼠干细胞培育出心脏、大脑和肠道等。其中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可用图中的b表示。与植物相比,小鼠特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18.(2025七下·滨江期中)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的排列起来,便于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据表回答问题:
(1)写出由表格中③④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2)在①②③④四种元素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用序号①②③④表示)
(3)有种单质,每个分子均由60个①元素原子构成,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4)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发现了原子序数为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   个质子。
【答案】(1)NaCl
(2)②④
(3)C60
(4)117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规律以及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
(2)根据同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来分析;
(3)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来分析;
(4)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来分析。
【解答】(1)③是11号元素,即钠元素,④是17号元素,即氯元素,在化合物中,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则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故答案为:NaCl;
(2)在①②③④四种元素中,②和④位于同一族,化学性质相似;故答案为:②④;
(3)①是6号元素,即碳元素,有种单质,每个分子均由60个①元素原子构成,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60;故答案为:C60;
(4)原子序数=质子数,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发现了原子序数为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质子;故答案为:117。
19.(2025七下·滨江期中)塘栖枇杷是全国享有盛名的杭州特产,其果形美观,肉柔软多汁。
(1)枇杷是植物的果实,它是由花的   发育而来的。为了结出更多的枇杷,果农往往摘除部分顶芽,让侧枝生长,这是为了去除   。
(2)枇杷可以采用嫁接的方式进行繁殖,该繁殖方式的优点是   (写一点)
(3)如图二为嫁接过程示意图。甲插进乙的楔形切口后,要用麻绳或塑料条捆扎好,目的是使它们的   紧贴,这是成活的关键。平头大红袍、宝珠、夹脚、软条白沙等都是塘栖枇杷的优良新品种。如果以平头大红袍为砧木,以软条白沙为接穗进行嫁接,则此枝条上长出的枇杷品种应是   。
【答案】(1)子房;顶端优势
(2)嫁接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快。
(3)形成层;软条白沙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1)果实的发育: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 。这是植物生殖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知识。
(2)顶端优势: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叫顶端优势。去除顶芽可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发育,从而增加结果数量。
(3)嫁接的原理和优点:嫁接属于无性生殖,是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其优点是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等。
【解答】(1)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如图:
枇杷是植物的果实,它是由花的子房发育而来的。
(2)嫁接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快。形成层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产生新的细胞,如图二为嫁接过程示意图。甲插进乙的楔形切口后,要用麻绳或塑料条捆扎好,目的是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贴,这是成活的关键。
(3)嫁接时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因为形成层细胞具有分裂能力,能促进伤口愈合;嫁接后新植株所结果实的性状一般与接穗一致 。
20.(2025七下·滨江期中)如图分别是绿色植物的植株、种子、花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③是由图乙中的   (填序号)发育而来的。
(2)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物油,它主要来自图乙中的   (填名称)。
(3)如图丙中,传粉就是花粉落到   (填序号)上的过程,受精成功后受精卵将会发育成   。
【答案】(1)③
(2)子叶
(3)①;胚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花的结构;传粉及其途径;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甲图是植物的植株,①是叶,②是茎,③是根;
乙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①是胚轴,②是胚芽,③是胚根,④是子叶,⑤是种皮;
丙图是花的结构,①是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壁、⑥胚珠。
【解答】(1)甲中的③根是由图乙中的③胚根芽发育成的。
(2)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所以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物油,它主要来自图乙中的④子叶。
(3)植物结果前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过程。如图丙中,传粉就是花粉落到①柱头上的过程,受精成功后受精卵将会发育成胚。
21.(2025七下·滨江期中)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
(1)如图1是探究水组成的实验装置。反应开始后,试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
(2)图2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x的值为   。
(3)图3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请将B框补充完整。
(4)使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时会产生次氯酸,这种变化称为   变化。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水处理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答案】(1)氢气;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8
(3)
(4)化学;+6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来分析解答;
(2)根据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来分析解答;
(3)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来分析解答;
(4)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来分析解答。
【解答】(1)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由图可知,试管a与电源负极相连,则收集的气体为氢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x=2+6=8;
(3)水电解时生成氧气和氢气,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则应补充2个氢分子,图为

(4)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时产生次氯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高铁酸钠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铁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即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22.(2025七下·滨江期中)如图是金属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氯原子在反应中   (填“失去”、“得到”)电子;
(2)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   (写出具体的粒子名称);
(3)由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可知,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排在第   周期;
(4)由图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   有密切的关系。
【答案】(1)失去
(2)钠离子和氯离子
(3)三
(4)最外层电子数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
(2)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3)根据在原子中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分析回答。
(4)根据由图1可知,该变化过程中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发生了变化,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11号元素是钠元素,钠原子的核内有11个质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为2、8、1结构,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2)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
(3)由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可知,氯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氯元素在周期表中应排在第三周期。
(4)该变化过程中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发生了变化,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
23.(2025七下·滨江期中)相同质量的CO和CO2中所含氧元素质量比为   。相同分子数的CO和CO2中所含氧元素质量比为   。含有相同氧元素的CO和CO2的质量比是   。
【答案】11:14;1:2;14:11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同种元素的原子,元素的质量比与原子个数比相等、结合相对分子质量来分析解答。
已知一个CO分子质量为n千克,一个CO2分子质量为m千克,
则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n)kg;
则1个碳原子的质量为:n-(m-n)kg=2n-mkg;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而求出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即可。
【解答】 假设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均为mg,则
相同质量的CO和CO2,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假设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为1个分子,则1个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氧元素的质量比即为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
氧元素质量相等,则氧原子个数也相等;一个CO和CO2分子中氧原子个数比为1:2,要氧原子个数相等,所需CO和CO2分子个数比为2:1,此时物质中含有相同氧元素,当CO和CO2含有相同的氧元素时CO和CO2的质量比为(2×28):(1×44)=14:11。
24.(2025七下·滨江期中)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千克,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千克(两分子中的硫原子和氧原子质量分别相同),一个CO2的分子质量为P千克;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用n、m、P表示)。
【答案】
【知识点】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分析】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n)kg;一个CO2的分子质量为P千克;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求法,进行分析求出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答】
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千克,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千克,则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n)kg;一个CO2的分子质量为P千克;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5.(2025七下·滨江期中)小科吃完西瓜后,将西瓜种子种在花盆里,并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但过了很长时间,种子都没有萌发。为了研究种子表面残存的瓜瓤汁是否会影响其萌发,他用不同浓度的瓜瓤汁浸泡种子,记录了种子的萌发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瓜瓤浓度/% 0(清水) 1 3 5
种子萌发率/% 80 30 8 0
(1)本实验中,清水组起   作用。
(2)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3)以上实验过程中,小科为西瓜种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环境条件。根据小科的实验,小妍提出了一个问题:   ?小科和小妍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并设计了实验方案:分别选用三种植物的种子在光照和黑暗中进行培养(其他外界条件都满足且适宜),每种条件下种子数量都为100粒。一段时间后观察得出表格的实验结果,数据为已萌发种子的数量。
条件 莴苣种子 西瓜种子 小麦种子
光照 93 0 93
黑暗 0 92 94
①小妍提出的问题是   ?
②不管是在光照还是黑暗处,都有一些小麦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之一是   。
【答案】(1)对照
(2)瓜瓤汁浓度越大,种子发率越低,当瓜瓤汁为5%时,种子的发芽率为0;
(3)光照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光照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种子的胚不完整(或种子胚没有活力或种子没有度过休眠期等)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自身条件为胚是完整的并是活的度过休眠期的。
【解答】(1)本实验中,清水组作为对照组起对照作用。
(2)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瓜瓤汁浓度越大,种子发率越低,当瓜瓤汁为5%时,种子的发芽率为0。
(3)①观表格数据可知,光照是变量,因此,小塘提出的问题是光照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②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自身条件为胚是完整的并是活的度过休眠期的。种子萌发要有不管是在光照还是黑暗处,都有一些小麦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种子的胚不完整(或种子胚没有活力或种子没有度过休眠期等)。
26.(2025七下·滨江期中)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1910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做了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属箔实验(如图甲),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实验现象】
①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沿原来方向运动。②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③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角度超过了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了180°,像是被弹回来了。
【分析应用】
(1)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沿原来方向运动,说明   。
(2)当α粒子轰击金属箔时,图乙所示的运动轨迹不可能是   。(填图中序号)
(3)丙图是基于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建立的锂原子结构模型,观察模型可知:锂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
【答案】(1)原子内部存在很大的空间;
(2)③
(3)3
【知识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根据原子结构,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个实心球体进行分析。
【解答】(1)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沿原来方向运动,这表明α粒子在穿过金属箔时几乎没有受到阻碍。因为α粒子带正电,在穿过金属箔时未受明显阻碍,说明原子内部存在很大的空间,使得α粒子能够顺利通过。
(2)α粒子带正电,原子核也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当α粒子轰击金属箔时,靠近原子核的α粒子会受到排斥力而发生偏转,但是不会出现像③那样向原子核靠近的轨迹,因为同性相斥,α粒子不会被吸引向原子核运动。
(3)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锂是 3 号元素,所以锂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3。从丙图基于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建立的锂原子结构模型也可以看出,原子核内有 3 个带正电的粒子(质子)。
27.(2025七下·滨江期中)斑马鱼因其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且早期胚胎透明、发育速度快、便于体外观察,成为生物学的模式生物之一。为了解酒精对人胚胎发育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斑马鱼开展相关研究:
步骤1:用同一对斑马鱼的受精卵,发育24小时,选取50枚发育正常的胚胎。
步骤2:用斑马鱼胚胎培养用水来稀释无水酒精,获得浓度为0.01%、0.1%、1%、10%的酒精溶液。
步骤3:将斑马鱼胚胎各10枚,分别置入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和斑马鱼胚胎培养用水中。在受精卵发育72小时的时候,观察胚胎存活和循环系统发育情况,记录如下:
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酒精浓度 斑马鱼胚胎培养用水(0%) 0.01% 0.1% 1% 10%
死亡率(%) 0 0 0 9 100
循环系统畸形率(%) 0 0 9 88 /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材料的选取直接关系到实验成败。利用斑马鱼进行人胚胎发育相关研究的原因是   。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放入斑马鱼胚胎10枚而不是1枚,目的是   。
(3)由以上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4)怀孕期间孕妇饮入的部分酒精会通过   从母体进入胎儿,对胚胎发育造成影响。
【答案】(1)斑马鱼因其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且早期胚胎透明(或发育速度快;便于体外观察等)
(2)对照;偶然性
(3)酒精会导致胚胎存活率下降,畸形率上升,且酒精浓度越高,影响效果越明显(显著)
(4)胎盘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1)斑马鱼因其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且早期胚胎透明、发育速度快,便于体外观察,因此成为了发育生物学的模式生物之一。
“取同一对斑马鱼的受精卵”研究中的单一变量是同一对斑马鱼的受精卵,除了这一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应该完全相同,遵循了设计实验的控制单一变量原则。
(2)受精卵孵化后,分别用等体积的0%、1%、1.5%和1.75%的酒精进行处理,①组起对照作用;各组数据结果应为组内10条斑马鱼胚胎畸形的百分率。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放入斑马鱼胚胎10枚而不是1枚,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3)该实验结果显示,酒精会导致胚胎存活率下降,畸形率上升,且酒精浓度越高,影响效果越明显(显著)。
(4)怀孕期间,要慎用药品,是因为酒精的毒副作用要通过孕妇的消化系统吸收后进入血液然后通过胎盘与脐带进入胎儿体内,容易造成胎儿畸形,因此为了下一代,拒绝酒精。
28.(2025七下·滨江期中)小科同学在参观养鸡场活动中,发现鸡舍内总是亮着灯。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鸡的产蛋率与温度、光照时间、光照强度、饲料的种类、饲料的用量等有关。他想探究“鸡的产蛋率受何种因素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组别 实验材料 光照强度 饲养条件 光照时间 产蛋率
A 大小长势相同的产蛋鸡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 弱,光线均匀   18小时/天 85%
B 强,光线均匀 18小时/天 91%
C 强,光线均匀 12小时/天 81%
(1)为保证实验结论的科学性,每组对照实验中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上表的饲养条件中   等都要相同。(写一个即可)
(2)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结论:鸡的产蛋率与   等有关。
(3)养鸡场中的鸡蛋都能孵化成小鸡吗?请说明理由。   。
【答案】(1)温度、饲料的种类、饲料的用量
(2)光照强度;光照时间;
(3)鸡属于鸟类,鸟类是卵生的动物,在生殖季节,雌雄鸟交配,精卵在雌鸟体内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在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当雌鸟产下受精卵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亲鸟的体温,胚胎停止发育,需由亲鸟孵化才能继续发育。新鲜的鸡蛋,给以适宜的温度却孵不出小鸡,可能是由于该鸡蛋没有受精。所以如果给予合适的外界条件,只有受精的鸡蛋才能孵化出小鸡。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1)A、B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光照强度;B、C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光照时间。鸡的产蛋率与温度、光照时间、光照强度、饲料的种类、私饲料的用量等有关,因此除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外,其他条件如温度、饲料的种类、饲料的用量等应相同。
(2)A、B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光照强度;B、C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光照时间。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结论:记得产蛋率与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有关。
(3)鸡属于鸟类,鸟类是卵生的动物,在生殖季节,雌雄鸟交配,精卵在雌鸟体内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在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当雌鸟产下受精卵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亲鸟的体温,胚胎停止发育,需由亲鸟孵化才能继续发育。新鲜的鸡蛋,给以适宜的温度却孵不出小鸡,可能是由于该鸡蛋没有受精。所以如果给予合适的外界条件,只有受精的鸡蛋才能孵化出小鸡。
29.(2025七下·滨江期中)科学家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材料一: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
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
材料三: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C-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所有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
(1)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____。
A.O﹣16 B.Cl﹣35.5 C.Ag﹣108
(2)在克鲁克斯的假设中,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   。
(3)根据材料三,现发现氖的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如图,根据上述资料,列出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子:   。
(4)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19世纪初,以氢为母体的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是错误的,它对科学的发展没有价值
B.只要方法正确、仪器精确,实验结果就不会存在误差
C.若干年后,科学家有可能更改现在国际上采用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
D.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都不是整数,可推测很多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
【答案】(1)B
(2)中子数
(3)21×a%+22×b%+20×c%
(4)C;D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氢是母体,其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同种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相同,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题意可知,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碳-12原子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资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1)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Cl-35.5。
(2)同种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相同,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中子数。
(3)由题意可知,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碳-12原子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子为21×a%+22×b%+20×c%
(4)A.19世纪初,以氢为母体的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是错误的,但它对科学的发展是有价值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即使方法正确、仪器精确,实验结果也会存在误差,故选项说法错误。
C.随着科学的发展,若干年后,科学家有可能更改现在国际上采用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故选项说法正确。
D.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都不是整数,可推测很多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30.(2025七下·滨江期中)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
(1)实验的第一步用35S(具有放射性)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第二步将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如图所示,第四步离心后的实验结果说明:侵染时,噬菌体的   没有进入细菌体内。
(2)若用具有放射性的32P标记噬菌体的核酸进行以上实验,则离心后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3)下列生物体的结构与噬菌体结构相类似的是____。
A.大肠杆菌 B.烟草花叶病毒
C.衣藻 D.草履虫
【答案】(1)蛋白质外壳
(2)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 。
(3)B
【知识点】同位素
【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该实验的上清液放射性很高而沉淀物放射性很低,说明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因此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为:用35S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果:上清液中放射性高,沉淀物中放射性低。
【解答】(1)该实验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的结果是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而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说明侵染时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大肠杆菌,而是留在了外面。
(2)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 。由于32P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核酸(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 进入细菌体内,离心后细菌主要在沉淀物中,所以沉淀物放射性高,而上清液放射性低。
(3)B。噬菌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
31.(2025七下·滨江期中)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2H5OH)含量
(1)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2)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C2H5OH中C、H元素的最简质量比为   
【答案】(1)+ 6
(2)46
(3)4:1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结合已知元素化合价来计算未知元素化合价。
(2)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分子中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3)元素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再化简得到最简质量比。
【解答】
(1)在 K2Cr2O7 中,钾元素K化合价为+ 1价,氧元素O化合价为-2价,设铬元素Cr化合价为x。根
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 1)×2 + 2x + (-2)×7 = 0,即2 + 2x - 14 = 0,解得x = + 6价。
(2) C2H5OH 中,碳C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2,氢H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氧O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2 + 1×6 + 16×1 = 24 + 6 + 16 = 46 。
(3) C2H5OH 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24:6,最简质量比为4:1。
32.(2025七下·滨江期中)某品牌果汁的包装盒上标明维生素C含量=50mg/100mL.
(1)中学生每天需要约60mg维生素C。若完全从果汁补充,则需要该品牌果汁   mL.
(2)已知: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请推断维生素C的化学式。
【答案】(1)120
(2)C6H8O6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标签中所标注维生素C含量≥50mg/100mL,计算含有60mg维生素C的该品牌果汁的量;
(2)根据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中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利用三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推断维生素C的化学式.
【解答 (1)根据标签,每100mL中至少含维生素C的质量为50mg,则含有60mg维生素C的果汁的体积=;
(2)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则其中C、H、O的原子个数比==3:4:3,
根据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可确定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
33.(2025七下·滨江期中)尿素是一种优质氮肥,其化学式为CO(NH2)2,据此计算:
(1)60千克的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是   千克
(2)60千克的尿素与多少千克硫酸铵[(NH4)2SO4]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同?
(3)如图所示,这袋尿素的纯度(尿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大?
优质氮肥 主要成分: 尿素[CO(NH2)2] 含氮量:42% 净重:50kg/袋 某化肥有限责任公司产品
(4)小科爸爸带了500元,购买化肥,化肥的价格如图所示。他不知道买哪种化肥最划算。小科通过计算很快就选好了化肥。小科选的是哪种化肥?请通过计算说明。
化肥品种 尿素CO(NH2)2 硫酸铵[(NH4)2SO4]
每吨售价 2000元 800元
【答案】(1)28
(2)设需要硫酸铵的质量为x,
则60kg×35%=x××100%,
x=132kg
(3)尿素[CO(NH2)2]的相对质量为:12+16+(14+1×2)×2=60;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所以尿素的纯度是:
(4)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00元能买到尿素的质量:
500元买的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
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00元能买到硫酸铵的质量:
500元买的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
500元购买硫酸铵得到的氮元素质量更多,所以小科选的是硫酸铵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2) 由化合物中,计算出硫酸铵、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 (1)60kg尿素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
(2)设需要硫酸铵的质量为x,
则60kg×35%=x××100%,
x=132kg.
(3)尿素[CO(NH2)2]的相对质量为:12+16+(14+1×2)×2=60;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所以尿素的纯度是:
(4)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00元能买到尿素的质量:
500元买的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
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00元能买到硫酸铵的质量:
500元买的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
500元购买硫酸铵得到的氮元素质量更多,所以小科选的是硫酸铵
1 / 1浙江省杭州江南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学业质量检测 科学试卷
1.(2025七下·滨江期中)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仔细观察下列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
A.水分子 B.氢原子
C.氢元素 D.甲烷分子
2.(2025七下·滨江期中)2020年12月17日,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着1731g月壤样品安全着陆。月壤中含量丰富的氦-3可作为核聚变燃料,其原子核是由2个质子和1个中子构成的,氦-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 B. C. D.
3.(2025七下·滨江期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科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组成上皮组织的上皮细胞排列整齐紧密,具有运输功能
B.有些植物的雌蕊柱头成羽毛状,有利于提高传粉的成功率
C.精子体积小,有长长的尾,有利于完成受精作用
D.卵细胞的体积大且富含营养,有利于受精卵的早期发育
4.(2025七下·滨江期中)蜗牛、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和人体血液是实验室经常使用的材料。从结构层次角度分析,以上材料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蜗牛、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人体血液
B.蜗牛、洋葱鳞片叶、人体血液、口腔上皮细胞
C.蜗牛、人体血液、洋葱鳞片叶、口腔上皮细胞
D.蜗牛、洋葱鳞片叶、口腔上皮细胞、人体血液
5.(2025七下·滨江期中)浙江科学家潘建伟研究团队成功研制了锶原子光晶格钟,该钟的误差可以数十亿年不超过一秒,关于元素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8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D.一个Sr2+中含有38个电子
6.(2025七下·滨江期中)下列事实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A.黄豆和芝麻混合总体积减少
B.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C.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D.用显微镜观察到撒在水面上的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7.(2025七下·滨江期中)生物的发育方式多种多样,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也可以描述家蚕的发育过程
B.乙图:成蛙和蝌蚪形态结构差异大
C.丙图:胎儿通过①和②将代谢废物运输至母体
D.丁图:菜豆种子萌发时⑤先突破种皮发育成c
8.(2025七下·滨江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数目有①原子只能构成分子,分子才能构成物质;②分子是可分的,而原子是不能再分的;③分子有一定大小和质量,而原子没有;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⑤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都属于同种元素;⑥化学式中各原子质量的总和就是相对分子质量;⑦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2025七下·滨江期中)甲、乙、丙和丁分别是四种生物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甲与乙、丙、丁的共同点是都需要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
B.图中的甲、乙、丙、丁都通过产生丁图中的[a]孢子来繁殖后代
C.丙生物具有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壁这些结构,可以用来制作馒头
D.乙是霉菌,属于多细胞真菌,有细胞壁
10.(2025七下·滨江期中)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和包含关系,则如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选项 1 2 3
A 胚芽 胚 种子
B 酵母菌 细菌 微生物
C 卵生 胎生 有性生殖
D 精子 受精卵 生殖细胞
A.A B.B C.C D.D
11.(2025七下·滨江期中)下列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Zn2+中的“2+”表示锌粒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
B.2H中的“2”表示2个原子核
C.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D.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3个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
12.(2025七下·滨江期中)如图所示为马铃薯两种繁殖方式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只具有乙的遗传特性
B.丁的细胞中有来自甲的遗传物质
C.丙由a(种子)中的子叶发育而成
D.扦插与繁育方式②的实质相同
13.(2025七下·滨江期中)图为探究某地区外来植物大蒜芥对水杨梅、路边青两种本地植物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杨梅种子发芽率比路边青种子发芽率低是大蒜芥作用的结果
B.大蒜芥对水杨梅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比对路边青的抑制作用大
C.第2﹣5周,时间越长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越显著
D.第1周,A'、B'两组种子的发芽率为0只是受到大蒜芥的影响
14.(2025七下·滨江期中)甲、乙两种化合物都只含X、Y两种元素,甲、乙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是30.4%和25.9%,若已知甲的化学式是XY2,则乙的化学式可能是
A.XY B.X2Y C.X2Y5 D.X2Y3
15.(2025七下·滨江期中)化学上用符号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和的核外电子数目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是
A.b﹣a=d﹣c B.a+n=c﹣m C.b﹣n=d+m D.a﹣n=c+m
16.(2025七下·滨江期中)完成下列填空: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物质的化学式   。
(2)CO2中2表示的意义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4)4个氯离子   。
(5)以下几种物质①液氧;②二氧化碳;③洁净的空气;④铜;⑤过氧化氢;⑥食盐水;⑦冰水混合物;⑧硫酸钾;⑨氦气
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化合物   (填序号);
17.(2025七下·滨江期中)如图甲所示为人体的皮肤结构,如图乙所示为科学家利用皮肤上的细胞“炮制”出iPS细胞(多能干细胞),进而形成神经细胞等多种人体细胞的流程图。如图丙所示,利用小鼠干细胞培育出具有早期大脑、跳动心脏和肠道等的小鼠胚胎模型。
(1)图甲,皮肤是一种   (选填“组织”“器官”或“系统”),理由是   。
(2)图乙,过程“X”表示   。(选填“细胞分裂”“细胞生长”或“细胞分化”)
(3)图丙,研究人员能利用小鼠干细胞培育出心脏、大脑和肠道等。其中心脏主要由   组织构成,可用图中的   (选填“a”或“b”)表示。与植物相比,小鼠特有的结构层次是   。
18.(2025七下·滨江期中)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的排列起来,便于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
据表回答问题:
(1)写出由表格中③④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2)在①②③④四种元素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用序号①②③④表示)
(3)有种单质,每个分子均由60个①元素原子构成,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4)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发现了原子序数为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   个质子。
19.(2025七下·滨江期中)塘栖枇杷是全国享有盛名的杭州特产,其果形美观,肉柔软多汁。
(1)枇杷是植物的果实,它是由花的   发育而来的。为了结出更多的枇杷,果农往往摘除部分顶芽,让侧枝生长,这是为了去除   。
(2)枇杷可以采用嫁接的方式进行繁殖,该繁殖方式的优点是   (写一点)
(3)如图二为嫁接过程示意图。甲插进乙的楔形切口后,要用麻绳或塑料条捆扎好,目的是使它们的   紧贴,这是成活的关键。平头大红袍、宝珠、夹脚、软条白沙等都是塘栖枇杷的优良新品种。如果以平头大红袍为砧木,以软条白沙为接穗进行嫁接,则此枝条上长出的枇杷品种应是   。
20.(2025七下·滨江期中)如图分别是绿色植物的植株、种子、花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③是由图乙中的   (填序号)发育而来的。
(2)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物油,它主要来自图乙中的   (填名称)。
(3)如图丙中,传粉就是花粉落到   (填序号)上的过程,受精成功后受精卵将会发育成   。
21.(2025七下·滨江期中)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
(1)如图1是探究水组成的实验装置。反应开始后,试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
(2)图2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x的值为   。
(3)图3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请将B框补充完整。
(4)使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时会产生次氯酸,这种变化称为   变化。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水处理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2.(2025七下·滨江期中)如图是金属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氯原子在反应中   (填“失去”、“得到”)电子;
(2)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   (写出具体的粒子名称);
(3)由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可知,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排在第   周期;
(4)由图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   有密切的关系。
23.(2025七下·滨江期中)相同质量的CO和CO2中所含氧元素质量比为   。相同分子数的CO和CO2中所含氧元素质量比为   。含有相同氧元素的CO和CO2的质量比是   。
24.(2025七下·滨江期中)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千克,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千克(两分子中的硫原子和氧原子质量分别相同),一个CO2的分子质量为P千克;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用n、m、P表示)。
25.(2025七下·滨江期中)小科吃完西瓜后,将西瓜种子种在花盆里,并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但过了很长时间,种子都没有萌发。为了研究种子表面残存的瓜瓤汁是否会影响其萌发,他用不同浓度的瓜瓤汁浸泡种子,记录了种子的萌发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瓜瓤浓度/% 0(清水) 1 3 5
种子萌发率/% 80 30 8 0
(1)本实验中,清水组起   作用。
(2)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3)以上实验过程中,小科为西瓜种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环境条件。根据小科的实验,小妍提出了一个问题:   ?小科和小妍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并设计了实验方案:分别选用三种植物的种子在光照和黑暗中进行培养(其他外界条件都满足且适宜),每种条件下种子数量都为100粒。一段时间后观察得出表格的实验结果,数据为已萌发种子的数量。
条件 莴苣种子 西瓜种子 小麦种子
光照 93 0 93
黑暗 0 92 94
①小妍提出的问题是   ?
②不管是在光照还是黑暗处,都有一些小麦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之一是   。
26.(2025七下·滨江期中)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1910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做了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属箔实验(如图甲),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实验现象】
①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沿原来方向运动。②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③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角度超过了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了180°,像是被弹回来了。
【分析应用】
(1)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沿原来方向运动,说明   。
(2)当α粒子轰击金属箔时,图乙所示的运动轨迹不可能是   。(填图中序号)
(3)丙图是基于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建立的锂原子结构模型,观察模型可知:锂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
27.(2025七下·滨江期中)斑马鱼因其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且早期胚胎透明、发育速度快、便于体外观察,成为生物学的模式生物之一。为了解酒精对人胚胎发育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斑马鱼开展相关研究:
步骤1:用同一对斑马鱼的受精卵,发育24小时,选取50枚发育正常的胚胎。
步骤2:用斑马鱼胚胎培养用水来稀释无水酒精,获得浓度为0.01%、0.1%、1%、10%的酒精溶液。
步骤3:将斑马鱼胚胎各10枚,分别置入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和斑马鱼胚胎培养用水中。在受精卵发育72小时的时候,观察胚胎存活和循环系统发育情况,记录如下:
组别 ① ② ③ ④ ⑤
酒精浓度 斑马鱼胚胎培养用水(0%) 0.01% 0.1% 1% 10%
死亡率(%) 0 0 0 9 100
循环系统畸形率(%) 0 0 9 88 /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材料的选取直接关系到实验成败。利用斑马鱼进行人胚胎发育相关研究的原因是   。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放入斑马鱼胚胎10枚而不是1枚,目的是   。
(3)由以上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4)怀孕期间孕妇饮入的部分酒精会通过   从母体进入胎儿,对胚胎发育造成影响。
28.(2025七下·滨江期中)小科同学在参观养鸡场活动中,发现鸡舍内总是亮着灯。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鸡的产蛋率与温度、光照时间、光照强度、饲料的种类、饲料的用量等有关。他想探究“鸡的产蛋率受何种因素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组别 实验材料 光照强度 饲养条件 光照时间 产蛋率
A 大小长势相同的产蛋鸡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 弱,光线均匀   18小时/天 85%
B 强,光线均匀 18小时/天 91%
C 强,光线均匀 12小时/天 81%
(1)为保证实验结论的科学性,每组对照实验中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上表的饲养条件中   等都要相同。(写一个即可)
(2)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结论:鸡的产蛋率与   等有关。
(3)养鸡场中的鸡蛋都能孵化成小鸡吗?请说明理由。   。
29.(2025七下·滨江期中)科学家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材料一: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
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
材料三: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C-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所有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
(1)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____。
A.O﹣16 B.Cl﹣35.5 C.Ag﹣108
(2)在克鲁克斯的假设中,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   。
(3)根据材料三,现发现氖的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如图,根据上述资料,列出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子:   。
(4)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19世纪初,以氢为母体的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是错误的,它对科学的发展没有价值
B.只要方法正确、仪器精确,实验结果就不会存在误差
C.若干年后,科学家有可能更改现在国际上采用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
D.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都不是整数,可推测很多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
30.(2025七下·滨江期中)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面是实验的部分步骤:
(1)实验的第一步用35S(具有放射性)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第二步将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如图所示,第四步离心后的实验结果说明:侵染时,噬菌体的   没有进入细菌体内。
(2)若用具有放射性的32P标记噬菌体的核酸进行以上实验,则离心后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3)下列生物体的结构与噬菌体结构相类似的是____。
A.大肠杆菌 B.烟草花叶病毒
C.衣藻 D.草履虫
31.(2025七下·滨江期中)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2H5OH)含量
(1)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2)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C2H5OH中C、H元素的最简质量比为   
32.(2025七下·滨江期中)某品牌果汁的包装盒上标明维生素C含量=50mg/100mL.
(1)中学生每天需要约60mg维生素C。若完全从果汁补充,则需要该品牌果汁   mL.
(2)已知: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请推断维生素C的化学式。
33.(2025七下·滨江期中)尿素是一种优质氮肥,其化学式为CO(NH2)2,据此计算:
(1)60千克的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是   千克
(2)60千克的尿素与多少千克硫酸铵[(NH4)2SO4]所含氮元素的质量相同?
(3)如图所示,这袋尿素的纯度(尿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大?
优质氮肥 主要成分: 尿素[CO(NH2)2] 含氮量:42% 净重:50kg/袋 某化肥有限责任公司产品
(4)小科爸爸带了500元,购买化肥,化肥的价格如图所示。他不知道买哪种化肥最划算。小科通过计算很快就选好了化肥。小科选的是哪种化肥?请通过计算说明。
化肥品种 尿素CO(NH2)2 硫酸铵[(NH4)2SO4]
每吨售价 2000元 800元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是对事物的简化模拟或抽象表达,用于帮助理解不能直接观察或复杂的事物。
【解答】A、水分子的图示是对水分子结构的一种模拟表达,属于模型,故错误。
B、氢原子的图示呈现了氢原子内部结构的情况,属于模型,故错误。
C、“H” 是氢元素的元素符号,只是用来代表氢元素的特定符号,不是对氢元素相关结构或复杂情况的模拟,不属于模型,故正确。
D、甲烷分子的图示是对甲烷分子结构的模拟,属于模型,故错误。
故答案为:C。
2.【答案】B
【知识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根据氦-3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为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氦-3原子核是由2个质子和1个中子构成的,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氦-3原子的质子数为2,核外电子数为2,氦-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B。
3.【答案】A
【知识点】组织;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传粉及其途径
【解析】【分析】(1)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不同类型上皮组织功能不同,如保护、分泌等。
(2)植物雌蕊柱头的特殊结构有助于花粉的接收和黏附,提高传粉成功率。
(3)精子的形态结构特点与其运动并完成受精的功能相关。
(4)卵细胞的体积和营养物质储存情况对受精卵早期发育的作用。
【解答】A、上皮组织的上皮细胞排列整齐紧密,主要功能是保护、分泌等,不具有运输功能 ,故错误。
B、有些植物的雌蕊柱头成羽毛状,增大了接受花粉的面积,有利于提高传粉的成功率,故正确。
C、精子体积小,有长长的尾,便于快速游动,有利于完成受精作用,故正确。
D、卵细胞的体积大且富含营养,能为受精卵的早期发育提供营养物质,故正确。
故答案为:A。
4.【答案】B
【知识点】观察细胞;结构与层次;细胞模型
【解析】【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解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蜗牛属于动物体、口腔上皮细胞属于细胞、洋葱鳞片叶属于器官、人体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故从结构层次角度分析,以上材料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蜗牛、洋葱鳞片叶、人体血液、口腔上皮细胞。
故答案为:B。
5.【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在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它就等于质子数,对原子来说,还等于核外电子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A.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8,故A正确;
B.通过元素周期表可知,该元素名称为锶,带“钅”,属于金属元素,故B错误;
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不是“g”,故C错误;
D.一个Sr2+带2个正电荷,则含有38-2=36个电子,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6.【答案】B
【知识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A、黄豆和芝麻混合总体积减少,黄豆和芝麻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选项错误。
B、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正确。
C、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故选项错误。
D、用显微镜观察到撒在水面上的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序运动,是因为水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故会看到水面上的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序运动,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7.【答案】A
【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动物的生长时期;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蝗虫的发育过程没有蛹期。
【解答】A、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因此甲图是蝗虫的发育过程,A错误。
B、乙图是青蛙的发育过程,用鳃呼吸,主要用肺呼吸,属于变态发育,B正确
C、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①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再由母体排出体外,C正确
D、种子萌发时,③胚轴伸长,最后是④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⑤先突破种皮发育成c根 ,D正确。
故答案为: A。
8.【答案】A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原子的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构成微粒、分子原子性质、元素概念、相对分子质量概念、单质概念等知识点。
(1)物质构成微粒:原子可直接构成物质,也可构成分子,分子也能构成物质。
(2)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情况: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但原子本身有更小微粒。
(3)元素概念: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但有相同质子数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4)单质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①原子既能构成分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所以该说法错误。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但原子可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等,所以该说法错误。
③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大小和质量,所以该说法错误。
④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该说法正确。
⑤同种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但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H_2O\)和Ne质子数都为 10 ,所以该说法错误。
⑥化学式中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才是相对分子质量,不是原子质量总和,所以该说法错误。
⑦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混合,只含一种元素但属于混合物,所以该说法错误。只有④正确,正确的数目是 1 个.
故答案为:A。
9.【答案】B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真菌的主要特点
【解析】【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图甲是细菌的结构图;乙是青霉,有扫帚状的孢子;丙是酵母菌,单细胞真菌;丁是蘑菇,多细胞真菌。甲图中1荚膜,2细胞壁,3DNA集中的区域,4细胞质,5细胞膜,6鞭毛。图丁中a孢子,b菌盖,c菌褶,d菌柄,e菌丝。
【解答】A、图中甲细菌与乙青霉、丙酵母菌、丁蘑菇都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都需要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营养方式是异养。正确。
B、图中的甲细菌进行分裂生殖,乙、丙、丁都属于真菌,都通过产生a孢子来繁殖后代。错误。
C、丙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可用来酿酒。正确。
D、图乙顶端孢子呈扫帚状,可判断其是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有细胞壁,正确。
故答案为:B。
10.【答案】A
【知识点】细菌的主要特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种子的结构
【解析】【分析】观图可知①到③的逻辑关系是:①属于②,②属于③,或者①到③是一种从小到大的关系。
(1)种子结构:种子包含胚,胚包含胚芽,存在从小到大的包含关系。
(2)微生物分类:酵母菌属于真菌,和细菌是不同类别微生物,不存在包含关系。
(3)生殖方式:卵生和胎生是有性生殖中不同的生殖方式,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
(4)生殖细胞概念:精子属于生殖细胞,受精卵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不属于生殖细胞,不存在包含关系。
【解答】A、胚芽是胚的一部分,胚是种子的一部分,符合图中 1、2、3 的包含关系,故正确。
B、酵母菌属于真菌,和细菌是并列关系,并非包含关系,不符合图示,故错误。
C、卵生和胎生是并列的有性生殖方式,不是包含关系,不符合图示,故错误。
D、精子是生殖细胞,受精卵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不属于生殖细胞,不符合图示包含关系,故错误。
故答案为:A。
11.【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分析】A、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
B、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
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 A、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Zn2+中的“2”表示一个锌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B、2H中的 “2” 表示氢原子的质量数为2 ,不是2个原子核,故错误。
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12.【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析】【分析】图中的①通过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②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解答】A①通过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所以丙具有甲和乙的遗传特性,A错误。
B、②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属于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所以丁的细胞中没有来自甲的基因,B错误。
C、种子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所以丙由a中的胚发育而成,C错误。
D、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②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属于无性生殖;扦插也属于无性生殖。所以扦插与繁育方式②的实质相同,D正确。
故答案为:D。
13.【答案】C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A、对照组没有大蒜芥的影响,水杨梅种子发芽率比路边青种子发芽率低,这是遗传物质或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故错误。
B、实验组水杨梅种子发芽率比对照组水杨梅种子发芽率略低,而实验组路边青种子发芽率比对照组路边青种子发芽率低很多,故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芽抑制作用更大,故错误。
C、第2—5周,路边青的实验组曲线发芽率比对照组下降的多,而水杨梅实验组曲线发芽率比对照组下降的少,故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芽率影响显著,正确。
D、第一周实验组路边青和水杨梅发芽率低,除了受到大蒜芥的影响,还有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故错误。
故答案为:C。
14.【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由甲的化学式为XY2,可得其中X、Y原子个数比=1:2;根据甲、乙两种化合物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4%和25.9%,可知甲物质中元素X的质量分数大于乙物质,可判断乙物质中X、Y原子个数比应小于1:2。
【解答】 A、由化学式XY,其中X、Y原子个数比=1:1,大于1:2;故A不正确;
B、由化学式X2Y,其中X、Y原子个数比=2:1,大于1:2;故B不正确;
C、由化学式X2Y5,其中X、Y原子个数比=2:5,小于1:2,故C正确;
D、由化学式X2Y3,其中X、Y原子个数比=2:3,大于1:2;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C。
15.【答案】B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符号 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和的核外电子数目相同,分别是X、Y原子失去n个电子、得到m个电子得到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符号 表示原子的组成,其中X代表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A表示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已知和的核外电子数目相同,
分别是X、Y原子失去n个电子、得到m个电子得到的;X、Y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a、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分别是a、b;故a-n=c+m。
故答案为:B。
16.【答案】(1)O2
(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3)Al
(4)4Cl-
(5)①④⑨;②⑤⑦⑧
【知识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用语相关知识,包括物质化学式、化学符号意义、元素知识、离子表示、单质和化合物判断。
(1)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式: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要明确其化学式书写。
(2)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的意义: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原子的个数。
(3)地壳中元素含量及元素符号:要知道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并正确书写元素符号。
(4)离子符号的书写及多个离子表示:氯离子符号为(Cl-),多个离子在离子符号前加数字。
(5)单质和化合物概念: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解答】
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物质是氧气,化学式为O2。
(2)CO2中 “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元素符号为Al。
(4)氯离子符号为Cl-,4个氯离子表示为4Cl-。
(5)单质是①液氧O2、④铜Cu、⑨氦气He;
化合物是②二氧化碳CO2、⑤过氧化氢H2O2、⑦冰水混合物H2O、⑧硫酸钾K2SO4,所以单质填①④⑨;化合物填②⑤⑦⑧ 。
17.【答案】(1)器官;皮肤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器官,能行使保护、分泌等功能 。
(2)细胞分化
(3)肌肉;b;系统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1)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 。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和细胞。
(3)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心脏主要由心肌组织构成,心肌属于肌肉组织;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比植物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解答】(1)皮肤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器官,能行使保护、分泌等功能 。
(2)图乙,过程“X”表示细胞分化。
(3)图丙,研究人员能利用小鼠干细胞培育出心脏、大脑和肠道等。其中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可用图中的b表示。与植物相比,小鼠特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18.【答案】(1)NaCl
(2)②④
(3)C60
(4)117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规律以及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
(2)根据同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来分析;
(3)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来分析;
(4)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来分析。
【解答】(1)③是11号元素,即钠元素,④是17号元素,即氯元素,在化合物中,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则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故答案为:NaCl;
(2)在①②③④四种元素中,②和④位于同一族,化学性质相似;故答案为:②④;
(3)①是6号元素,即碳元素,有种单质,每个分子均由60个①元素原子构成,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60;故答案为:C60;
(4)原子序数=质子数,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发现了原子序数为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质子;故答案为:117。
19.【答案】(1)子房;顶端优势
(2)嫁接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快。
(3)形成层;软条白沙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1)果实的发育: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 。这是植物生殖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知识。
(2)顶端优势: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生长受抑制的现象叫顶端优势。去除顶芽可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发育,从而增加结果数量。
(3)嫁接的原理和优点:嫁接属于无性生殖,是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其优点是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繁殖速度快等。
【解答】(1)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如图:
枇杷是植物的果实,它是由花的子房发育而来的。
(2)嫁接属于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快。形成层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产生新的细胞,如图二为嫁接过程示意图。甲插进乙的楔形切口后,要用麻绳或塑料条捆扎好,目的是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贴,这是成活的关键。
(3)嫁接时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因为形成层细胞具有分裂能力,能促进伤口愈合;嫁接后新植株所结果实的性状一般与接穗一致 。
20.【答案】(1)③
(2)子叶
(3)①;胚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花的结构;传粉及其途径;果实与种子的形成
【解析】【分析】甲图是植物的植株,①是叶,②是茎,③是根;
乙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①是胚轴,②是胚芽,③是胚根,④是子叶,⑤是种皮;
丙图是花的结构,①是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壁、⑥胚珠。
【解答】(1)甲中的③根是由图乙中的③胚根芽发育成的。
(2)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所以大豆油是烹调时常用的食物油,它主要来自图乙中的④子叶。
(3)植物结果前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过程。如图丙中,传粉就是花粉落到①柱头上的过程,受精成功后受精卵将会发育成胚。
21.【答案】(1)氢气;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8
(3)
(4)化学;+6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1)根据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来分析解答;
(2)根据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来分析解答;
(3)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来分析解答;
(4)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来分析解答。
【解答】(1)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由图可知,试管a与电源负极相连,则收集的气体为氢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2)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x=2+6=8;
(3)水电解时生成氧气和氢气,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则应补充2个氢分子,图为

(4)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时产生次氯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高铁酸钠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铁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即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22.【答案】(1)失去
(2)钠离子和氯离子
(3)三
(4)最外层电子数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最外层电子数来分析。
(2)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3)根据在原子中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分析回答。
(4)根据由图1可知,该变化过程中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发生了变化,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1)11号元素是钠元素,钠原子的核内有11个质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为2、8、1结构,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2)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钠离子和氯离子;
(3)由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可知,氯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氯元素在周期表中应排在第三周期。
(4)该变化过程中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发生了变化,可知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
23.【答案】11:14;1:2;14:11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同种元素的原子,元素的质量比与原子个数比相等、结合相对分子质量来分析解答。
已知一个CO分子质量为n千克,一个CO2分子质量为m千克,
则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n)kg;
则1个碳原子的质量为:n-(m-n)kg=2n-mkg;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而求出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即可。
【解答】 假设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均为mg,则
相同质量的CO和CO2,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假设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为1个分子,则1个一氧化碳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1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氧元素的质量比即为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
氧元素质量相等,则氧原子个数也相等;一个CO和CO2分子中氧原子个数比为1:2,要氧原子个数相等,所需CO和CO2分子个数比为2:1,此时物质中含有相同氧元素,当CO和CO2含有相同的氧元素时CO和CO2的质量比为(2×28):(1×44)=14:11。
24.【答案】
【知识点】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分析】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n)kg;一个CO2的分子质量为P千克;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求法,进行分析求出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答】
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千克,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千克,则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n)kg;一个CO2的分子质量为P千克;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 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5.【答案】(1)对照
(2)瓜瓤汁浓度越大,种子发率越低,当瓜瓤汁为5%时,种子的发芽率为0;
(3)光照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光照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种子的胚不完整(或种子胚没有活力或种子没有度过休眠期等)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与必要条件
【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自身条件为胚是完整的并是活的度过休眠期的。
【解答】(1)本实验中,清水组作为对照组起对照作用。
(2)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瓜瓤汁浓度越大,种子发率越低,当瓜瓤汁为5%时,种子的发芽率为0。
(3)①观表格数据可知,光照是变量,因此,小塘提出的问题是光照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②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自身条件为胚是完整的并是活的度过休眠期的。种子萌发要有不管是在光照还是黑暗处,都有一些小麦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种子的胚不完整(或种子胚没有活力或种子没有度过休眠期等)。
26.【答案】(1)原子内部存在很大的空间;
(2)③
(3)3
【知识点】原子结构的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根据原子结构,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个实心球体进行分析。
【解答】(1)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沿原来方向运动,这表明α粒子在穿过金属箔时几乎没有受到阻碍。因为α粒子带正电,在穿过金属箔时未受明显阻碍,说明原子内部存在很大的空间,使得α粒子能够顺利通过。
(2)α粒子带正电,原子核也带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当α粒子轰击金属箔时,靠近原子核的α粒子会受到排斥力而发生偏转,但是不会出现像③那样向原子核靠近的轨迹,因为同性相斥,α粒子不会被吸引向原子核运动。
(3)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锂是 3 号元素,所以锂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3。从丙图基于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建立的锂原子结构模型也可以看出,原子核内有 3 个带正电的粒子(质子)。
27.【答案】(1)斑马鱼因其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且早期胚胎透明(或发育速度快;便于体外观察等)
(2)对照;偶然性
(3)酒精会导致胚胎存活率下降,畸形率上升,且酒精浓度越高,影响效果越明显(显著)
(4)胎盘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1)斑马鱼因其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且早期胚胎透明、发育速度快,便于体外观察,因此成为了发育生物学的模式生物之一。
“取同一对斑马鱼的受精卵”研究中的单一变量是同一对斑马鱼的受精卵,除了这一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应该完全相同,遵循了设计实验的控制单一变量原则。
(2)受精卵孵化后,分别用等体积的0%、1%、1.5%和1.75%的酒精进行处理,①组起对照作用;各组数据结果应为组内10条斑马鱼胚胎畸形的百分率。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放入斑马鱼胚胎10枚而不是1枚,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3)该实验结果显示,酒精会导致胚胎存活率下降,畸形率上升,且酒精浓度越高,影响效果越明显(显著)。
(4)怀孕期间,要慎用药品,是因为酒精的毒副作用要通过孕妇的消化系统吸收后进入血液然后通过胎盘与脐带进入胎儿体内,容易造成胎儿畸形,因此为了下一代,拒绝酒精。
28.【答案】(1)温度、饲料的种类、饲料的用量
(2)光照强度;光照时间;
(3)鸡属于鸟类,鸟类是卵生的动物,在生殖季节,雌雄鸟交配,精卵在雌鸟体内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在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当雌鸟产下受精卵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亲鸟的体温,胚胎停止发育,需由亲鸟孵化才能继续发育。新鲜的鸡蛋,给以适宜的温度却孵不出小鸡,可能是由于该鸡蛋没有受精。所以如果给予合适的外界条件,只有受精的鸡蛋才能孵化出小鸡。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1)A、B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光照强度;B、C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光照时间。鸡的产蛋率与温度、光照时间、光照强度、饲料的种类、私饲料的用量等有关,因此除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外,其他条件如温度、饲料的种类、饲料的用量等应相同。
(2)A、B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光照强度;B、C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光照时间。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结论:记得产蛋率与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有关。
(3)鸡属于鸟类,鸟类是卵生的动物,在生殖季节,雌雄鸟交配,精卵在雌鸟体内结合成受精卵。受精卵在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当雌鸟产下受精卵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亲鸟的体温,胚胎停止发育,需由亲鸟孵化才能继续发育。新鲜的鸡蛋,给以适宜的温度却孵不出小鸡,可能是由于该鸡蛋没有受精。所以如果给予合适的外界条件,只有受精的鸡蛋才能孵化出小鸡。
29.【答案】(1)B
(2)中子数
(3)21×a%+22×b%+20×c%
(4)C;D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氢是母体,其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同种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相同,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题意可知,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碳-12原子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资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1)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Cl-35.5。
(2)同种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相同,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中子数。
(3)由题意可知,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碳-12原子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子为21×a%+22×b%+20×c%
(4)A.19世纪初,以氢为母体的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是错误的,但它对科学的发展是有价值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即使方法正确、仪器精确,实验结果也会存在误差,故选项说法错误。
C.随着科学的发展,若干年后,科学家有可能更改现在国际上采用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故选项说法正确。
D.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都不是整数,可推测很多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30.【答案】(1)蛋白质外壳
(2)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 。
(3)B
【知识点】同位素
【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该实验的上清液放射性很高而沉淀物放射性很低,说明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因此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为:用35S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果:上清液中放射性高,沉淀物中放射性低。
【解答】(1)该实验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的结果是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而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说明侵染时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大肠杆菌,而是留在了外面。
(2)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 。由于32P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核酸(DNA),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 进入细菌体内,离心后细菌主要在沉淀物中,所以沉淀物放射性高,而上清液放射性低。
(3)B。噬菌体是病毒,无细胞结构。
31.【答案】(1)+ 6
(2)46
(3)4:1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结合已知元素化合价来计算未知元素化合价。
(2)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分子中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3)元素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再化简得到最简质量比。
【解答】
(1)在 K2Cr2O7 中,钾元素K化合价为+ 1价,氧元素O化合价为-2价,设铬元素Cr化合价为x。根
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 1)×2 + 2x + (-2)×7 = 0,即2 + 2x - 14 = 0,解得x = + 6价。
(2) C2H5OH 中,碳C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2,氢H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氧O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6。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2 + 1×6 + 16×1 = 24 + 6 + 16 = 46 。
(3) C2H5OH 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24:6,最简质量比为4:1。
32.【答案】(1)120
(2)C6H8O6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根据标签中所标注维生素C含量≥50mg/100mL,计算含有60mg维生素C的该品牌果汁的量;
(2)根据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中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利用三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推断维生素C的化学式.
【解答 (1)根据标签,每100mL中至少含维生素C的质量为50mg,则含有60mg维生素C的果汁的体积=;
(2)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则其中C、H、O的原子个数比==3:4:3,
根据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可确定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
33.【答案】(1)28
(2)设需要硫酸铵的质量为x,
则60kg×35%=x××100%,
x=132kg
(3)尿素[CO(NH2)2]的相对质量为:12+16+(14+1×2)×2=60;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所以尿素的纯度是:
(4)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00元能买到尿素的质量:
500元买的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
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00元能买到硫酸铵的质量:
500元买的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
500元购买硫酸铵得到的氮元素质量更多,所以小科选的是硫酸铵
【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1)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2) 由化合物中,计算出硫酸铵、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答】 (1)60kg尿素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
(2)设需要硫酸铵的质量为x,
则60kg×35%=x××100%,
x=132kg.
(3)尿素[CO(NH2)2]的相对质量为:12+16+(14+1×2)×2=60;
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所以尿素的纯度是:
(4)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00元能买到尿素的质量:
500元买的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
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00元能买到硫酸铵的质量:
500元买的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
500元购买硫酸铵得到的氮元素质量更多,所以小科选的是硫酸铵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